氣割與乙炔匯流排間消防安全措施
一、概述氣焊或氣割是一種常用的金屬加工工藝。它廣泛應用于機械、化工、電力、造船等工業。氣焊用于各種位置焊縫的焊接,如碳鋼、低合金鋼、鑄鐵、有色金屬等,還用于對薄板及單面焊雙面成型的小直徑管的全位置焊接。氣割用于切割純鐵、低碳鋼、型鋼、板材等。氣焊或氣割的熱源是乙炔和氧。乙炔是易燃、易爆氣體,所以采用乙炔匯流排間管道供氣、集中供氣,是易行和有效的。二、氣焊或氣割氣焊是利用乙炔與氧混臺后的火焰作為加熱的一種焊接方法。氣焊火焰將焊件接縫處加熱到熔化狀態形成熔池,然后向熔池內填充金屬而使接縫處熔為一體。由于火焰對熔池的壓力、對焊件加熱火焰調節方便,所以熔池溫度、形狀、尺寸及焊縫背面成型等較易控制。氣割也是用乙炔和氧混合火焰將被切割的金屬加熱到燃點,然后用切割氧將金屬燃燒到生成金屬氧化物--熔渣,再由切割氧將其吹走。因此切割氧的純度、壓力、流速、風線(氣流口寸切割速度、質量和氧氣消耗量都有較大影響。在切割時,切割區的余熱和預熱火焰又將下層金屬層加熱到燃點,這樣繼續下去,可將金屬逐步切開。氧氣切割的實質是金屬在純氧中燃燒,它是一個預熱、燃燒、去渣的連續過程。三、乙炔匯流排間乙炔匯流排間由乙炔鋼瓶、匯流排、中央回火防止器、干式回火防止器組成并與氧氣貯瓶、減壓器和割矩或淬火矩等配合使用。其次用乙炔,由鋼瓶去乙炔站充灌后,再運回匯流排間。乙炔匯流排間,采用二組鋼瓶,每組五只并聯排列。每只鋼瓶出口由截止閥控制。鋼瓶供氣時,乙炔經截止閥、止回閥、匯流排等(可見表上的流量和壓力讀數),經接地管L的止回閥、截止閥、地下管道至中央回火防止器,再經乙炔地下管道輸往工作車間。l、工業用氧氧氣是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它本身不能燃燒,但它是一種活潑的助燃氣體。氧氣貯瓶最高壓力為150個大氣壓、容積為40升,在氧氣瓶出口處,裝有減壓器,以便把高壓氧降低到所需的工作壓力,約3一4個大氣莊,并使壓力保持穩定。氣焊與氣割的工業用氣通常分為三等.2、工業用乙炔乙炔也稱電石氣,比氧輕,在常溫時的氣壓下,乙炔是無色的、乙炔是一種危險的極易爆炸的氣體,當溫度超過200一300度時,乙炔會發生放熱的聚合作用,而放出熱量又進一步聚合,若在此過程中不能將熱量急速排除,聚合作用的增強和加快,會使乙炔的溫度升高,從而導致乙炔的分解爆炸。純乙炔氣體,當其壓力為1.5個表壓,溫度達到580℃時,不須外部引火,亦會自行發生分解爆炸乙炔與氧或空氣為混合氣體時,其爆炸危險性更大。工業用乙炔,其含有較多雜質,如硫化氫、磷化氫等,故具有強烈的刺激性臭味。乙炔在丙酮中溶解度最大,瓶裝乙炔就是利用其溶解于丙酮中的性質來貯存和運輸的〕3、匯流排間匯流排間的建筑必須符合消防要求:建筑物應取單層置于獨立場地內,嚴禁建造在低注的地卜或易被水淹沒的地方,也不能靠近人員密集區或交通要道處,其場地要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其門、窗等均應對外開啟。并采用簡易、架空、輕質屋蓋,該屋蓋應平整和無死角。當匯流排間必須毗鄰車間時,則毗鄰墻應為二級防火墻,其墻上應無孔、洞、門、窗和管線等穿過。在匯流排間,乙炔使用要符合消防要求:使用乙炔的工作壓力為中壓1.5公斤/平方厘米,最大流速為8米/秒,并規定其輸氣量不應超過l0立方米/小時,乙炔實瓶貯量不應超過一晝夜的生產用量;乙炔瓶的輸氣容積和速度不應超過1.5一2.0立方米/小時/瓶。4、中央回火防止器中央回火防止器謂集中式,由多個中壓式回火防止器并聯組合而成。它必須置放在獨立的單層房屋內或隔離的場地匕,且與乙炔匯流排間有相應間距,在與埋地乙炔管道連接時,埋地管道引出地面,接通后,則管道再人地下,管道的地溝深度,一般溝深為200一300毫米,溝寬為200毫米,然后用蓋板把地溝蓋平。管道則經地溝進入工作間。接著管道引出地面,沿著車間縱向軸線或墻壁(略留間距)架空平直布管,高度約1.3米。并要便利車間內車輛的行駛和物料的搬運。中壓閉式回火防止器,又稱安全水封,是有效的安全裝置。它用于中服乙炔袱流排間或中壓乙炔發生器。在正常工作時,乙炔從進氣管T進人桶內水下,推開止回閥2,乙炔水下逸出,聚集在水面空l司,接著從出氣管8輸出,經乙炔管進入干式回火防止器和割炬、焊矩或淬火矩等,當發生回火時,管道火焰逆向流動,進人出氣管8回流入桶內,故桶內壓力增高,水壓頂向止回閥2時其關閉,故進閥2時其關閉,故進氣管7被封止。與此同時,燃燒氣體壓力將頂部彈簧片3頂起,則放氣活門4打開,燃燒氣體從放氣5沖出,排往大氣中。因此有效地防止乙炔火焰回燒到乙炔匯流排l可去。可是在寒冷天氣要去。可是在寒冷天氣要考慮安全的防凍問題。6、中壓防爆膜干式回火防止器中壓防爆膜千式回火防止器,謂崗位式,它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可在車間的乙炔管道各端口上安裝截止閥,再裝L干式回火防止器與割矩連接。當割矩或焊矩發生lijl火時,管內火焰逆向流動進人回火防止器的出氣管9,再回流進容積狹小的爆炸室8,則室內壓力急劇增高,壓力在瞬間將防爆膜7沖破,火焰從防爆膜破碎l:1沖往大氣中。與此同時,由于閥體8腔內壓力增高,逆止閥3頂起,封止進氣管口1,達到了停止供氣和阻止回火。四、匯流排間的使用在乙決匯流排間和管道組裝前,必須進行徹底除銹,管內無毛刺、銹斑、鱗片及其它雜物;管外壁先涂紅丹、后涂黃色醇酸漆。管道連接后,要進行8一10大氣壓的水壓試驗,檢查其焊縫和接合處的質量,接著進行8一10個大氣壓的氣密性試驗,檢查其有無漏氣發生。然后在匯流排間和乙炔管道上安裝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管道在使用前,要用氮氣驅除乙炔管道內的空氣,還要防止管道端頭聚集空氣,可在管道端頭開小孔排氣,在管道灌滿氮氣時,用絲堵封止小孔,然后在管道充滿氮氣的條件下輸入乙炔氣供使用。五、結束語在工業生產上,通常會遇到使用乙炔的場合,如焊炬、割炬、淬火矩等。由于乙炔是易燃易爆的氣體,在操作時,要謹慎和仔細。用乙炔匯流排間供氣,不僅能保持乙炔壓力和流速的穩定,提高了供氣質量,它還排除掉電石渣在廠區的堆放和異味造成的污染,因而改善了周邊環境,達到了治理污染源的目標‘,省去了對電石的運送、貯存等工作。因此采用乙炔匯流排間供氣,可達到保護環境、有利生產、經濟合理、集中利用的目的。由此可見,經濟效益是明顯的。乙炔匯流排間工藝合理、安全可靠、便于集中管理和專人負責,便于防止乙炔氣的泄漏或乙炔貯瓶的散失,這對防止火災或爆炸事故,可謂事半功倍矣!
篇2:乙炔氣焊氣割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乙炔氣焊、氣割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乙炔在運輸貯存和使用過程中,由于受震動、填料下沉、直接受熱,以及使用不當、操作失誤等,會發生爆炸事故。所以使用乙炔氣瓶時,各方面都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每三年進行一次技術檢驗。
1、使用時的安全技術要求:
1)禁止敲擊、碰撞。
2)要立放,不能臥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著火爆炸(丙酮蒸氣與空氣混合爆炸極限為2.9%--13%)。氣瓶立放15-20min后,才能開啟瓶閥使用。擰開瓶閥時,不要超過1.5轉,一般情況只擰3/4轉。
3)不得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夏季要防止曝曬,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小于10m(高處作業時,應是與垂直地面處的平行距離)。
4)瓶閥凍結,嚴禁用火烘烤,必要時可用40℃以下的溫水解凍。
5)吊裝、搬運時,應使用專用夾具和防震的運輸車,嚴禁用電磁起重機和鏈繩吊裝搬運。
6)嚴禁放置在通風不良及有放射性射線的場所,且不得放在橡膠等絕緣體上。
7)工作地點不固定且移動較頻繁時,應裝在專用小車上;同時使用乙炔瓶和氧氣瓶時,應盡量避免放在一起。
8)使用時要注意固定,防止傾倒,嚴禁臥放使用,局部溫度不要超過40℃(即燙手)。
9)必須裝設專用的減壓器、回火防止器。開啟時,操作者應站在閥口的側后方,動作要輕緩。
10)使用壓力不得超過0.15Mpa,輸氣流速不應超過1.5-2.0m3(h?瓶)。
11)嚴禁銅、銀、汞等及其制品與乙炔接觸,必須使用銅合金器具時,合金含量低于70%。
12)瓶內氣體嚴禁用盡,必須留有不低于下表規定的剩余壓力。
剩余壓力與環境溫度關系
環境溫度(℃)<00-1515-2525-40
剩余壓力(Mpa)0.050.10.20.3
2、運輸乙炔瓶的安全技術要求:
1)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
2)車、船裝運時,應妥善固定。汽車裝運乙炔瓶橫向排放時,頭部應朝向一方,且不得超過車廂高度,直立排放時,車廂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2/3。
3)夏季要有遮陽設施,防止曝曬,炎熱地區應避免白天運輸。
4)車上禁止煙火,并應備有干粉或二氧化碳來火器,(嚴禁使用四氯化碳滅火器)。
5)嚴禁與氯氣瓶、氧氣瓶及易燃物品同車運輸。
6)嚴格遵守交通和公安部門頒布的危險品運輸條例及有關規定。
3、儲存乙炔瓶的安全技術要求:
1)使用乙炔瓶的現場存量不得超過5瓶;超過5瓶但不超過20瓶時,應在現場用非燃燒體或難燃燒體墻隔成單獨的儲存間,應有一面靠外墻;超過20瓶,應設置乙炔瓶庫;儲存量超過40瓶的乙炔庫房,可與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生產廠房毗連建造,其毗連的墻應是無門、窗和洞的防火墻,并嚴禁任何管線穿過。
2)儲存間與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距離不得小于15m且不應設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3)儲存間應有良好的通風、降溫等設施,要避免陽光直射,要保證運輸道路暢通,在其附近應設有消火栓和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使用四氯化碳滅火器)。
4)乙炔瓶儲存時,一般要保持豎立位置,并應有防止傾倒的措施。
5)嚴禁與氯氣瓶、氧氣瓶及易燃物品同間儲存。
6)儲存間應有專人管理,在醒目的地方應設置"乙炔危險"、"嚴禁煙火"的標志。
4、焊炬的安全使用要求:
1)使用前應首先檢查其射吸性能,射吸性能不正常,必須進行修理,否則不得使用。
2)射吸性能檢查正常后進行是否漏氣檢查,焊炬的所有連接部位不得有漏氣現象。
3)在前二項檢查合格的基礎上,進行點火檢驗,點火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先給乙炔氣,另一種先給氧氣。比較安全的點火方法是先給乙炔氣,點燃后立即給氧氣并調節火焰。
4)停火時,應關乙炔后關氧氣,這樣可防止火焰倒襲和產生煙灰。
5)發生回火時,應急速關閉乙炔,隨后立即關閉氧氣,這樣倒襲的火焰在焊炬內會很快熄滅。
6)焊炬的各連接部位、氣體通道及調節閥等處,均不得沾染油脂。
7)焊炬停止使用后,應擰緊調節手輪并掛在適當位置,或卸下焊炬和膠管。
8)為使用方便而不卸下膠管的做法是不允許的(焊炬、膠管和氣源做永久性連接),同時也不允許連有氣源的焊炬,放在容器里或鎖在工具箱內。
5、割炬的安全使用要求:
1)氣割前應將工件表面的漆皮、銹層和油水污物等清理干凈,工作場地面是水泥地面時,應將工件墊高,以防銹皮和水泥爆濺后傷人。
2)點火試驗。如果點火后火焰突然熄炮現象,則說明割嘴沒有裝好,這時應松開割嘴進行檢查。
3)停火時,應先關掉切割氧流,接著再關掉乙炔,最后關掉預熱氧流。發生回火時乙立即關掉乙炔,再關預熱氧和切割氧。
6、膠管的安全使用要求:
1)使用前,必須將交膠管內的化石粉吹除干凈,以防止氣路被堵塞。
2)使用和保管時,應防止與酸、堿、油類以及其他有機溶劑接觸,以防膠管損壞。
3)使用中應避免受外界擠壓和砸碰等機械損傷,不得將管身折疊,不得與熾熱的工件接觸。
4)如果回火火焰燒進氧氣膠管時,則膠管不可繼續使用,必須更換新膠管,否則起不到安全作用。
5)氣割時氣瓶閥應全部打開,以便保證足夠的流量和穩定的壓力,這樣可防止回火和倒燃進入氧氣膠管引起爆炸著火。
6)氧氣與乙炔膠管不得相互混用,或以不合格的其他類型的膠管代替。所用的膠管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氧氣膠管應符合國家標準GB2550-81規定,膠管為紅色;乙炔膠管應符合國家標準GB2551-81規定,乙炔膠管為黑色。
7)膠管的長度不應過長,過長會增加不安全因素。
8)膠管原則上不得有接頭。特殊情況需接頭時,其接頭連接用管不得采用純銅管,以防爆炸事故的發生,接頭處必須保證無漏氣現象。
7、安全泄壓裝置安全使用要求:
①、安全閥安全使用要求
1)安全規則規定,安全開啟壓力為0.115Mpa。使用時應通過調節螺栓調節好開啟壓力值,使其符合安全要求。
2)要經常(或定期)檢查排氣情況是否正常,防止排氣管、閥體及彈簧等被乙炔氣流中的灰渣、粘性雜質及其他臟物堵塞或粘結,以保證安全閥的靈敏有效。
3)如發現安全閥漏氣或不停的排氣現象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待檢修和調正好后,方可再用。
②、爆破片安全使用要求
1)發生爆炸,要按規定使用爆破片及時更換新的,
2)不得使用銅板、鋁板、鐵板等代替。
8、指示裝置安全使用要求:
①、壓力表(乙炔)安全使用要求
1)焊接(或氣割)工作中要經常觀察壓力表的指示值。
2)要經常注意檢查壓力表指針與波動情況,如發現有不正常現象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對壓力表進行檢修或更換新的壓力表。
3)壓力表一定要保持潔凈,表盤上玻璃明亮清晰、表盤刻度要清楚易見,以便觀察指針指的壓力值,否則不得使用。
4)壓力表的連接管要經常或定期的進行吹洗,以防堵塞。
5)壓力表必須按規定經計量部門檢驗校正后,方可使用;超過應校期限的壓力表,應重新進行檢驗校正,否則不得使用。
②、氧氣表安全使用要求
1)新的氧氣表,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已用的氧氣表要做定期檢驗,已超過定期檢驗的不得繼續使用。
2)安裝氧氣表以前,要微開氧氣瓶閥,吹凈瓶口處雜質,隨后關閉瓶閥,并開始上表,瓶口不可直對人體,同時要將調壓螺桿松開。
3)裝卸氧氣表時,一定要擰緊,并注意防止管接頭有滑絲漏氣現象,以免因裝表不牢而射出,待再接氧氣膠帶。
4)開啟氧氣瓶閥時,要緩慢擰開,以防止因高壓氧流作用而引起靜電火花。
5)一定要注意氧氣表不得沾有油脂,如果沾有油脂,應必須擦洗干凈后再使用。
6)應經常檢查氧氣表的工作情況,如發現有故障,一定要及時修理,修好后再用。
9、氧氣瓶的安全使用要求:
1)出廠前,必須按照《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規定,嚴格進行技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防震:在貯運和使用進程中,一定要避免劇烈震動和撞擊,尤其是嚴寒季節,在低溫情況下,金屬材料易發生脆裂造成氣瓶爆炸。
搬運氣瓶時,應用專門的抬架或小扒車,不得肩背手扛,禁止直接使用鋼繩、鏈條、電磁吸盤等吊運氧氣瓶,要輕裝輕卸,嚴禁從高處滑下或地面滾動,運輸時,氣瓶必須有護圈和戴好瓶帽。
使用和貯存時,應用欄桿或支架加以固定,防止氣瓶突然傾倒。
3)防熱:要防止氧氣瓶直接受熱,應遠離高溫,明火和熔融飛濺物等10m以上。
4)防靜電火花和絕熱壓縮:主要發生于開啟瓶閥和減壓器的操作時,應了解,高速氣流中的靜電火花放電、固體微粒的碰撞和磨擦熱、氣體受壓縮時放出的熱量(即絕熱壓縮)等,都可能成為氧氣瓶和減壓著火的因素。因氣瓶里的氧氣一般均含有部分水和銹皮等,當瓶閥或減壓器開得過快時,則隨氧氣高速流動的水滴和固體微粒,就會與管避產生磨擦而出現靜電火花。關于絕熱壓縮的危險是:高壓氣流突然壓縮,瞬時產生的熱量會使溫度劇增,完全有可能使橡膠軟隔膜、襯墊等材料著火,甚至會使銅和鋼等金屬燃燒,造成減壓器完全燒壞,還會導致氧氣瓶著火爆炸。
5)留有余氣并關緊閥門:留有余氣的目的是使氣瓶保持正壓,可防止可燃氣體進入瓶內,同時便于瓶內氣體成分化驗。
6)超過檢驗期限的氣瓶不得使用:按照安全規程的規定,氧氣瓶必須做定期性技術檢驗,規程規定每三年檢驗一次。
7)當瓶閥或減壓器發生凍結時,只能用熱水或蒸汽進行解凍,絕對不能用火焰烤或燒紅金屬去燙。
8)防油:氧氣瓶閥不得沾有油脂,同時也不能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等接觸閥門或減壓器等。
9)與乙炔瓶的距離不得小于5m。
10、對回火防止器的使用方面安全要求:
1)回火防止器如果發現有問題(乙炔流量不足或帶水過多等)而影響工作時,應及時進行檢修或更換。在任何情況下,焊工不得擅自拆卸回火防止器,或使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在無水情況下進行工作。
2)每個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只能供一把焊炬(或割炬)使用。
3)焊炬或割炬在點火前,應排凈回火防止器的空氣(或氧氣)與乙炔的混合氣。
4)每次發生回火后應檢查水位,器內的水量不得少于水位計(或水位閥)標定的要求。水位也不能過高,以免乙炔氣帶水過多而影響火焰溫度。
5)水封式回火防止器使用時應垂直掛放。
6)冬季使用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工作結束后應將水全部排出、洗凈,以免凍結。如發生凍結時,只能用熱水或蒸汽解凍,絕不能用明火或紅鐵烘烤。
7)乙炔容易產生帶粘性油質的雜質,因此應經常檢查止回閥的密封性,以及干式回火防止器阻火元件的堵塞現象(可用丙酮清洗、并用壓縮空氣吹干)。
篇3:氧氣乙炔氣割安全操作規程
1檢驗:
1.1檢查設備、安全附件(減壓器、回火防止器)及管路是否
漏氣,只準用肥皂試驗。試驗時,周圍不準有明火,不準抽煙。嚴禁用火試驗漏氣。
1.2橡膠軟管須經壓力試驗,氧氣軟管試驗壓力為2.0Mpa,乙
炔軟管試驗壓力為0.5Mpa。未經壓力試驗的代用品及變質、老化、脆裂、漏氣的膠管不準使用。
2放置:
2.1氧氣瓶、乙炔發生器與明火間的距離應在10米以上。如條件限制,也不準低于5米,并應采取隔離措施。
2.2氣瓶必須裝設兩個防震橡膠圈。氧氣瓶應與其他易燃氣瓶油脂和其他易燃物品分開保存,嚴禁與乙炔瓶混裝運輸。運送時須罩上安全帽。
2.3氣瓶禁止敲擊,碰撞,要輕拿輕放;不得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小于10米,(高空作業時,應是與垂直地面處的平行距離)。
2.4嚴禁放置在通風不良場所,且不得放在橡膠等絕緣體上,夏季要防止爆曬;
2.5作業場地:焊接場地應備有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應防止陽光直射氧氣、乙炔氣瓶。
3作業前準備:
3.1軟管長度一般為10-20米。不準使用過短或過長的軟管,
接頭出必須用專用的卡子或退火的金屬絲卡緊扎牢。氧氣軟管為紅色,乙炔軟管為黑色,與焊炬連接時不可錯亂。
3.2氣瓶附件有毛病或缺損,減壓器、回火防止器、壓力表損
壞變形的禁止使用,閥門螺桿滑絲時應停止使用。氧氣瓶應直立著安放在固定支架上,以免跌倒發生事故。
3.3根據工件的厚度,選擇適當的焊炬、割炬及焊咀、割咀切割厚金屬。
3.4如發現漏氣應及時進行更新,以免造成事故。
4作業
4.1禁止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去開啟氧氣或乙炔氣閥門。
開啟氣閥門時,要用專用工具,動作要緩慢,不要面對減壓表,操作者應站在閥口的側后方;但應觀察壓力表指針是否靈活正常。
4.2乙炔軟管使用中發生脫落、破裂著火時,應先將焊炬或割炬上的火焰熄滅,然后停止供氣。氧氣軟管著火時,應迅速關閉氧氣瓶閥門,停止供氧。不準用彎折的辦法來消除氧氣軟管著火,乙炔軟管著火時可用彎折前面一段的辦法來將火熄滅。
4.3禁止把橡膠軟管放在高溫管道和電線上,或把重、熱物件壓在軟管上,也不準將軟管與電焊用的線敷設在一起。使用時應防止割破。軟管經過車行道時應加護套或蓋板。
4.4工作地點要足夠清潔的水,供冷卻焊咀用。當焊炬(或割炬)由于強然加熱而發出“劈啪”炸嗚氣時,必須立即關閉乙炔供氣閥門:并將焊炬(或割炬)放入水中進行冷卻。注意最好不關氧氣閥。
4.5焊炬(或割炬)點燃操作規程:
4.5.1點火前,急速開啟焊炬(或割炬)閥門,用氧吹風,以檢查噴嘴的出口,但不要對準臉部試風。無風時不得使用;
4.5.2進入容器內焊接時,點火和熄火都應在容器外進行;
4.5.3對于射吸式焊炬(或割炬),點火時,應先微微開啟焊炬(或割炬)上的氧氣閥,再開啟乙炔閥,然后送到燈芯或火柴上點燃,再調節兩把手閥門來控制火焰;
4.5.4使用乙炔切割時,應先開乙炔氣,再開氧氣引火;
4.5.5熄滅火焰時,焊炬應先關乙炔閥,再關氧氣閥。割炬應先關切割氧,再關乙炔氣閥。當回火發生后,膠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噴火,應迅速關閉焊炬上的氧氣閥和乙炔閥,再關上一級氧氣閥和乙炔閥門,然后采取滅火措施;
4.5.6操作焊炬和割炬時,不準將橡膠軟管背在背上操作。禁止使用焊炬(或割炬)的火焰來照明。
4.6干式回火器在使用中不能隨意進行拆封自行調節,否則不起回火防止的安全作用。
4.7工作地點不固定且移動較頻繁時,應裝在小車上;同時使用乙炔瓶和氧氣瓶時,應盡量分離放置,乙炔瓶嚴禁臥放。
4.8如發現漏氣應及時進行更新,以免造成事故。
5作業完成后:
5.1工作完畢或離開工作現場、要擰上瓶的安全帽,收抬現場,把氣瓶放在指定地點。下班時應卸壓。
5.2短時間休息,必須把焊炬(或割炬)的閥門閉緊,不準將焊具放在地上。較長時間休息或離開工作地點時,必須熄滅焊炬,關閉氣瓶球形閥,除去減壓氣的壓力,放出管中余氣,收拾軟管和工具。
5.3干式回火器妥善保管,保持清潔防止油物用腐蝕性氣體,延長使用壽命。
6規定:
6.1禁止使用沒有減壓器回火防止器的氣瓶,使用完后將閥門擰緊,寫上“空瓶”標記。
6.2嚴禁銅、銀、汞等及其制品與乙炔接觸,必須使用銅合金器具時,合金含銅量低于70%;
6.3瓶內氣體嚴禁用盡,必須留有不低于下表規定的剩余壓力。
環境溫度℃0<0~1515~2525~40
剩余壓力Mpa0.050.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