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氧氣乙炔氣割安全技術措施

氧氣乙炔氣割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9058

一、施工概述

根據(jù)工作安排,于2016年2月17日對西翼探煤下山頂板報廢錨桿錨索進行氣割截斷,施工過程中需用氣割作業(yè)。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二、作業(yè)環(huán)境及施工時間

1、作業(yè)地點位于西翼探煤下山,局部通風,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氣割作業(yè)環(huán)境的要求。

2、施工時間:2016年2月17日八點班。

三、施工組織

施工人員3人,其中:現(xiàn)場負責人:跟班隊長;現(xiàn)場監(jiān)護工:當班安全員;氣割操作工,火種攜帶工,灑水滅火工。

四、施工前準備

(一)地面施工準備

1、檢查氣瓶。必須認真檢查,檢查氧氣瓶、乙炔瓶閥門關閉嚴密無泄漏,氧氣、乙炔足量,壓力負荷達到要求,并認真清點好領取數(shù)量。

2、檢查氣割器具。必須對氣管、減壓閥、氣壓表、回火防止器、割炬等認真檢查,確保氣割器具完好,氣管及連接部位不漏氣。

3、氣割器具裝車。將氧氣、乙炔及氣割器具裝入礦車,作好入井準備。氧氣瓶、乙炔瓶不能裝在同一礦車內,且不得與其它可燃材料、大型金屬物件以及大塊矸石等混裝;氣管及其它器具不得裝車運輸,必須專人攜帶以防擠壞。

4、入井要求。地面準備工作負責人持審批完成的氣割措施,在井口向把鉤人員登記氧氣、乙炔數(shù)量及施工地點后,方能將氣瓶和施工材料裝入礦車推到井口位置,準備下井。

5、地面準備工作由材料庫人員完成,由地面負責人具體負責檢查確認。

(二)井下運輸

1、氣瓶二次檢查。將氧氣瓶、乙炔瓶下放到副井井底車場,派專人再次檢查氧氣瓶、乙炔瓶的裝車情況,并對運輸過程監(jiān)管。

2、運輸路線:地面→副井→北翼軌道大巷→西翼軌道大巷→軌皮二聯(lián)巷→西翼皮帶大巷→西翼探煤下山(施工地點)。

3、氣瓶運輸。氧氣瓶、乙炔瓶的井下運輸由跟班隊長負責,按照井口登記的施工地點,將氧氣瓶、乙炔瓶運送到指定地點;跟班隊長派專人在指定地點現(xiàn)場交接,并作好交接記錄。

4、氣瓶卸車。氣瓶要小心從礦車中取出,接氣瓶人員拿穩(wěn)之后,取氣瓶人員才能松手,氣瓶要輕抬輕放。

5、井下運輸監(jiān)管工作由跟班隊長負責。器具交接、檢查由氣割操作工負責。

(三)施工人員入井前準備

1、施工人員要求。經(jīng)過培訓考試合格并持證上崗,配齊防護用品。

2、火源攜帶。火源為打火機一只,由火種攜帶工負責攜帶,火源入井時,要攜帶審批好的專項氣割措施,并在井口進行火源登記。

3、施工現(xiàn)場施工人員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儀。

4、施工人員入井前準備檢查工作由井口檢身工負責。

(四)井下施工準備

1、清理施工現(xiàn)場。將工作地點及附近前后兩端各10米范圍內的易燃物品清理干凈;將作業(yè)現(xiàn)場雜物清理干凈,以防人工搬運材料時被絆倒,同時要小心地滑。

2、放置氣瓶。氣瓶距工作地點間距必須在10米以上,且兩種氣瓶間距不小于10米;氣瓶必須垂直站立放置在安全地點,并可靠固定,防止傾倒,嚴禁在底板上滾動。

3、備好水源及消防器材。工作地點應配備不少于0.2m3的消防沙和合格的4kg干粉滅火器2臺,工作人員必須了解滅火器使用方法;施工地點配有清水管路,供水為純凈工業(yè)用水,水量充足,設專人負責噴水。

4、井下施工準備工作由王四清負責檢查落實;安全員負責施工安全設施檢查。

(五)氣割作業(yè)前準備

1、人員到位。現(xiàn)場負責人檢查氣割操作工、現(xiàn)場監(jiān)護工、火種攜帶工、灑水滅火工、安全員到位情況。

2、設定安全監(jiān)護。指定專人負責整個施工現(xiàn)場安全監(jiān)護。

3、氣割前器具檢查。由氣割操作工再次對氣瓶、減壓閥、氣壓表、氣管、割炬等器具進行詳細的安全檢查,確認完好后,將各部件對接。

4、現(xiàn)場灑水。由專職灑水工向施工點灑水,確保施工點10m范圍內潤濕。

5、檢查瓦斯。安全員對氣割工作地點及附近20m范圍風流中的瓦斯?jié)舛群屯L狀況進行檢查,瓦斯?jié)舛炔坏贸^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yè)地點及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無瓦斯積存時,方能進行氣割作業(yè)。

6、在施工點上風側3m范圍內,距頂板500mm處懸掛一臺便攜式甲烷檢測儀,以便隨時監(jiān)測風流中瓦斯?jié)舛取?/p>

7、請示。經(jīng)跟班隊長、安全員、氣割操作工共同檢查確認無安全隱患后,由安全員向調度室匯報現(xiàn)場準備工作完畢,并請示調度室是否可以開始施工,經(jīng)調度室許可后方能施工。

8、施工前氣割設施檢查、連接工作由氣割操作工負責;氣割作業(yè)前準備工作由跟班隊長負責檢查落實;瓦斯檢查工負責施工前有害氣體檢查;跟班隊長、安全員、氣割操作工共同檢查確認。

五、氣割操作技術要求

1、施工過程中氧氣瓶、乙炔瓶要直立放置,固定牢靠,不得在地上亂滾動,氣管必須理順,不得遭受擠壓或踩踏。

2、氧氣瓶、乙炔瓶、減壓閥、氣壓表、割炬、氣管及連接部位等必須密封完好,不漏氣,氣壓表能正確指示。

3、氣割作業(yè)時,槍嘴應盡量遠離附近纜線常灑水、設備,避免在工作中被氣割渣或火焰損傷。鄰近的可能被加熱的機械部分經(jīng)降溫,以防損壞。

4、施工中安全員應每隔30分鐘全面檢查一次工作地點風流中的有害氣體濃度,當瓦斯?jié)舛冗_到0.5%時,應立即停止作業(yè),并用水迅速將熔渣冷卻。

5、施工現(xiàn)場懸掛的便攜式甲烷檢測儀設專人觀察,實時監(jiān)測風流中瓦斯?jié)舛取?/p>

6、氣割作業(yè)時,現(xiàn)場監(jiān)護工對氣割操作實時監(jiān)護,嚴格按規(guī)程操作;現(xiàn)場負責人經(jīng)常對施工現(xiàn)場巡回檢查,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處理。

7、操作人員離開作業(yè)現(xiàn)場或暫停作業(yè)時,必須及時關閉氣瓶閥門,并設專人看管設備;停止作業(yè)必須拆除氣割用具。

8、施工安全監(jiān)護人員王四清;安全員負責安全設施檢查和有害氣體檢查。

六、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人員在搬運氧氣瓶、乙炔瓶的過程中,要指定負責人,統(tǒng)一指揮,行走時注意防滑,步調一致,確保安全。

2、施工前,要認真檢查構件氣割部位是否存在預應力,如存在,必須現(xiàn)場采取技術措施將應力釋放,以防施工時傷人或損害其它構件。

3、氣割作業(yè)時,氣割點的下方必須使用鐵桶或鐵板承接熔落物及火星,氣割部位以及氣割掉的廢料必須及時灑水降溫,以防高溫物體灼傷人員。

4、作業(yè)時,嚴禁作業(yè)人員將頭、手、腳放在兩個金屬構件之間,嚴防發(fā)生擠傷人員事故。

5、在施工點上方懸掛的便攜式甲烷檢測儀必須確保讀數(shù)準確。

6、作業(yè)時,施工人員要佩戴保護用品,穿好工作服、扎緊袖口,佩戴好防護眼鏡,以防刺傷眼睛和傷害皮膚。

7、火源要由攜帶者專人妥善保管,嚴禁將火源用于非氣割作業(yè)的其它作業(yè),嚴禁人員玩耍火源,隨意引燃。

8、人員登高作業(yè),如使用搭建平臺,平臺要放置牢穩(wěn)并捆扎牢固,確保作業(yè)環(huán)境安全,登高作業(yè)時,人員必須佩帶保險帶。

9、氣割作業(yè)中若遇到停風、風流出現(xiàn)異常或瓦檢儀報警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yè),關閉氣瓶閥門,待查明原因并恢復正常后方可重新開始工作。

10、本措施必須由跟班隊長、安全員和氣割操作工共同簽字。

11、施工結束后,由施工負責人落實將現(xiàn)場簽字后的措施于8小時內送至安檢科和調度室備案。?

七、施工收尾措施

(一)施工后現(xiàn)場管理

1、作業(yè)人員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工后,要先關閉氣瓶閥門,及時收好割炬、氣管,核對氣割器具和火源數(shù)量。

2、施工結束,必須將現(xiàn)場打掃干凈,施工現(xiàn)場再次灑水,經(jīng)檢查無異常情況,由施工負責人向調度室匯報作業(yè)完畢,經(jīng)調度室許可后方能離開作業(yè)現(xiàn)場。

3、指派專人現(xiàn)場監(jiān)視1小時,及時將未熄火源熄滅,冷卻高溫物體,發(fā)現(xiàn)異常現(xiàn)象,立即處理。

4、施工后現(xiàn)場管理工作由跟班隊長負責;并由現(xiàn)場負責人指派專職灑水監(jiān)視施工后的現(xiàn)場情況。

(二)施工后,氣瓶及施工器具管理

1、作業(yè)完成后,氣瓶及施工器具必須當班裝車升井,不得在井下存放。

2、氧氣瓶、乙炔瓶不能裝在同一礦車內,要分礦車運輸,經(jīng)檢查確認后交運輸隊升井;氣壓表、氣管及割炬由專人攜帶升井。

3、引燃火源由火源攜帶者專人攜帶升井,上交到隊值班人員。

4、氣瓶及施工器具升井后,安排專人(施工前地面準備工作人員)負責認真核實升井設備數(shù)量,嚴禁將施工器具及火源等遺留在井下。

5、施工器具回收由現(xiàn)場負責人負責;地面清查施工器具和氣瓶工作由井上負責人負責。

八、施工組織措施及安全責任劃分

1、跟班隊長:施工人員組織、安全、質量及措施的監(jiān)督、確認。

2、氣割操作工:施工機具、施工材料的安全檢查,按照施工措施和本工種操作規(guī)程要求進行安全作業(yè),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

3、現(xiàn)場監(jiān)護工:對安全設施和施工環(huán)境檢查,施工安全、質量、措施執(zhí)行落實,并對每道施工工序進行確認。

4、灑水滅火工:準備施工現(xiàn)場消防設施,施工時對施工點灑水、降溫。

5、火種攜帶工:火種攜帶,并妥善保管。

6、安全員:施工現(xiàn)場的有害氣體檢查,施工現(xiàn)場安全設施檢查、安全操作檢查、消防設施檢查及措施執(zhí)行情況監(jiān)督、確認。

篇2:乙炔氣焊氣割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

乙炔氣焊、氣割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

乙炔在運輸貯存和使用過程中,由于受震動、填料下沉、直接受熱,以及使用不當、操作失誤等,會發(fā)生爆炸事故。所以使用乙炔氣瓶時,各方面都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每三年進行一次技術檢驗。

1、使用時的安全技術要求:

1)禁止敲擊、碰撞。

2)要立放,不能臥放,以防丙酮流出,引起著火爆炸(丙酮蒸氣與空氣混合爆炸極限為2.9%--13%)。氣瓶立放15-20min后,才能開啟瓶閥使用。擰開瓶閥時,不要超過1.5轉,一般情況只擰3/4轉。

3)不得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夏季要防止曝曬,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小于10m(高處作業(yè)時,應是與垂直地面處的平行距離)。

4)瓶閥凍結,嚴禁用火烘烤,必要時可用40℃以下的溫水解凍。

5)吊裝、搬運時,應使用專用夾具和防震的運輸車,嚴禁用電磁起重機和鏈繩吊裝搬運。

6)嚴禁放置在通風不良及有放射性射線的場所,且不得放在橡膠等絕緣體上。

7)工作地點不固定且移動較頻繁時,應裝在專用小車上;同時使用乙炔瓶和氧氣瓶時,應盡量避免放在一起。

8)使用時要注意固定,防止傾倒,嚴禁臥放使用,局部溫度不要超過40℃(即燙手)。

9)必須裝設專用的減壓器、回火防止器。開啟時,操作者應站在閥口的側后方,動作要輕緩。

10)使用壓力不得超過0.15Mpa,輸氣流速不應超過1.5-2.0m3(h?瓶)。

11)嚴禁銅、銀、汞等及其制品與乙炔接觸,必須使用銅合金器具時,合金含量低于70%。

12)瓶內氣體嚴禁用盡,必須留有不低于下表規(guī)定的剩余壓力。

剩余壓力與環(huán)境溫度關系

環(huán)境溫度(℃)<00-1515-2525-40

剩余壓力(Mpa)0.050.10.20.3

2、運輸乙炔瓶的安全技術要求:

1)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

2)車、船裝運時,應妥善固定。汽車裝運乙炔瓶橫向排放時,頭部應朝向一方,且不得超過車廂高度,直立排放時,車廂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2/3。

3)夏季要有遮陽設施,防止曝曬,炎熱地區(qū)應避免白天運輸。

4)車上禁止煙火,并應備有干粉或二氧化碳來火器,(嚴禁使用四氯化碳滅火器)。

5)嚴禁與氯氣瓶、氧氣瓶及易燃物品同車運輸。

6)嚴格遵守交通和公安部門頒布的危險品運輸條例及有關規(guī)定。

3、儲存乙炔瓶的安全技術要求:

1)使用乙炔瓶的現(xiàn)場存量不得超過5瓶;超過5瓶但不超過20瓶時,應在現(xiàn)場用非燃燒體或難燃燒體墻隔成單獨的儲存間,應有一面靠外墻;超過20瓶,應設置乙炔瓶庫;儲存量超過40瓶的乙炔庫房,可與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生產(chǎn)廠房毗連建造,其毗連的墻應是無門、窗和洞的防火墻,并嚴禁任何管線穿過。

2)儲存間與明火或散發(fā)火花地點的距離不得小于15m且不應設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3)儲存間應有良好的通風、降溫等設施,要避免陽光直射,要保證運輸?shù)缆窌惩?在其附近應設有消火栓和干粉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使用四氯化碳滅火器)。

4)乙炔瓶儲存時,一般要保持豎立位置,并應有防止傾倒的措施。

5)嚴禁與氯氣瓶、氧氣瓶及易燃物品同間儲存。

6)儲存間應有專人管理,在醒目的地方應設置"乙炔危險"、"嚴禁煙火"的標志。

4、焊炬的安全使用要求:

1)使用前應首先檢查其射吸性能,射吸性能不正常,必須進行修理,否則不得使用。

2)射吸性能檢查正常后進行是否漏氣檢查,焊炬的所有連接部位不得有漏氣現(xiàn)象。

3)在前二項檢查合格的基礎上,進行點火檢驗,點火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先給乙炔氣,另一種先給氧氣。比較安全的點火方法是先給乙炔氣,點燃后立即給氧氣并調節(jié)火焰。

4)停火時,應關乙炔后關氧氣,這樣可防止火焰倒襲和產(chǎn)生煙灰。

5)發(fā)生回火時,應急速關閉乙炔,隨后立即關閉氧氣,這樣倒襲的火焰在焊炬內會很快熄滅。

6)焊炬的各連接部位、氣體通道及調節(jié)閥等處,均不得沾染油脂。

7)焊炬停止使用后,應擰緊調節(jié)手輪并掛在適當位置,或卸下焊炬和膠管。

8)為使用方便而不卸下膠管的做法是不允許的(焊炬、膠管和氣源做永久性連接),同時也不允許連有氣源的焊炬,放在容器里或鎖在工具箱內。

5、割炬的安全使用要求:

1)氣割前應將工件表面的漆皮、銹層和油水污物等清理干凈,工作場地面是水泥地面時,應將工件墊高,以防銹皮和水泥爆濺后傷人。

2)點火試驗。如果點火后火焰突然熄炮現(xiàn)象,則說明割嘴沒有裝好,這時應松開割嘴進行檢查。

3)停火時,應先關掉切割氧流,接著再關掉乙炔,最后關掉預熱氧流。發(fā)生回火時乙立即關掉乙炔,再關預熱氧和切割氧。

6、膠管的安全使用要求:

1)使用前,必須將交膠管內的化石粉吹除干凈,以防止氣路被堵塞。

2)使用和保管時,應防止與酸、堿、油類以及其他有機溶劑接觸,以防膠管損壞。

3)使用中應避免受外界擠壓和砸碰等機械損傷,不得將管身折疊,不得與熾熱的工件接觸。

4)如果回火火焰燒進氧氣膠管時,則膠管不可繼續(xù)使用,必須更換新膠管,否則起不到安全作用。

5)氣割時氣瓶閥應全部打開,以便保證足夠的流量和穩(wěn)定的壓力,這樣可防止回火和倒燃進入氧氣膠管引起爆炸著火。

6)氧氣與乙炔膠管不得相互混用,或以不合格的其他類型的膠管代替。所用的膠管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氧氣膠管應符合國家標準GB2550-81規(guī)定,膠管為紅色;乙炔膠管應符合國家標準GB2551-81規(guī)定,乙炔膠管為黑色。

7)膠管的長度不應過長,過長會增加不安全因素。

8)膠管原則上不得有接頭。特殊情況需接頭時,其接頭連接用管不得采用純銅管,以防爆炸事故的發(fā)生,接頭處必須保證無漏氣現(xiàn)象。

7、安全泄壓裝置安全使用要求:

①、安全閥安全使用要求

1)安全規(guī)則規(guī)定,安全開啟壓力為0.115Mpa。使用時應通過調節(jié)螺栓調節(jié)好開啟壓力值,使其符合安全要求。

2)要經(jīng)常(或定期)檢查排氣情況是否正常,防止排氣管、閥體及彈簧等被乙炔氣流中的灰渣、粘性雜質及其他臟物堵塞或粘結,以保證安全閥的靈敏有效。

3)如發(fā)現(xiàn)安全閥漏氣或不停的排氣現(xiàn)象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待檢修和調正好后,方可再用。

②、爆破片安全使用要求

1)發(fā)生爆炸,要按規(guī)定使用爆破片及時更換新的,

2)不得使用銅板、鋁板、鐵板等代替。

8、指示裝置安全使用要求:

①、壓力表(乙炔)安全使用要求

1)焊接(或氣割)工作中要經(jīng)常觀察壓力表的指示值。

2)要經(jīng)常注意檢查壓力表指針與波動情況,如發(fā)現(xiàn)有不正常現(xiàn)象時,應立即停止工作;對壓力表進行檢修或更換新的壓力表。

3)壓力表一定要保持潔凈,表盤上玻璃明亮清晰、表盤刻度要清楚易見,以便觀察指針指的壓力值,否則不得使用。

4)壓力表的連接管要經(jīng)常或定期的進行吹洗,以防堵塞。

5)壓力表必須按規(guī)定經(jīng)計量部門檢驗校正后,方可使用;超過應校期限的壓力表,應重新進行檢驗校正,否則不得使用。

②、氧氣表安全使用要求

1)新的氧氣表,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已用的氧氣表要做定期檢驗,已超過定期檢驗的不得繼續(xù)使用。

2)安裝氧氣表以前,要微開氧氣瓶閥,吹凈瓶口處雜質,隨后關閉瓶閥,并開始上表,瓶口不可直對人體,同時要將調壓螺桿松開。

3)裝卸氧氣表時,一定要擰緊,并注意防止管接頭有滑絲漏氣現(xiàn)象,以免因裝表不牢而射出,待再接氧氣膠帶。

4)開啟氧氣瓶閥時,要緩慢擰開,以防止因高壓氧流作用而引起靜電火花。

5)一定要注意氧氣表不得沾有油脂,如果沾有油脂,應必須擦洗干凈后再使用。

6)應經(jīng)常檢查氧氣表的工作情況,如發(fā)現(xiàn)有故障,一定要及時修理,修好后再用。

9、氧氣瓶的安全使用要求:

1)出廠前,必須按照《氣瓶安全監(jiān)察規(guī)程》的規(guī)定,嚴格進行技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防震:在貯運和使用進程中,一定要避免劇烈震動和撞擊,尤其是嚴寒季節(jié),在低溫情況下,金屬材料易發(fā)生脆裂造成氣瓶爆炸。

搬運氣瓶時,應用專門的抬架或小扒車,不得肩背手扛,禁止直接使用鋼繩、鏈條、電磁吸盤等吊運氧氣瓶,要輕裝輕卸,嚴禁從高處滑下或地面滾動,運輸時,氣瓶必須有護圈和戴好瓶帽。

使用和貯存時,應用欄桿或支架加以固定,防止氣瓶突然傾倒。

3)防熱:要防止氧氣瓶直接受熱,應遠離高溫,明火和熔融飛濺物等10m以上。

4)防靜電火花和絕熱壓縮:主要發(fā)生于開啟瓶閥和減壓器的操作時,應了解,高速氣流中的靜電火花放電、固體微粒的碰撞和磨擦熱、氣體受壓縮時放出的熱量(即絕熱壓縮)等,都可能成為氧氣瓶和減壓著火的因素。因氣瓶里的氧氣一般均含有部分水和銹皮等,當瓶閥或減壓器開得過快時,則隨氧氣高速流動的水滴和固體微粒,就會與管避產(chǎn)生磨擦而出現(xiàn)靜電火花。關于絕熱壓縮的危險是:高壓氣流突然壓縮,瞬時產(chǎn)生的熱量會使溫度劇增,完全有可能使橡膠軟隔膜、襯墊等材料著火,甚至會使銅和鋼等金屬燃燒,造成減壓器完全燒壞,還會導致氧氣瓶著火爆炸。

5)留有余氣并關緊閥門:留有余氣的目的是使氣瓶保持正壓,可防止可燃氣體進入瓶內,同時便于瓶內氣體成分化驗。

6)超過檢驗期限的氣瓶不得使用:按照安全規(guī)程的規(guī)定,氧氣瓶必須做定期性技術檢驗,規(guī)程規(guī)定每三年檢驗一次。

7)當瓶閥或減壓器發(fā)生凍結時,只能用熱水或蒸汽進行解凍,絕對不能用火焰烤或燒紅金屬去燙。

8)防油:氧氣瓶閥不得沾有油脂,同時也不能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污工作服等接觸閥門或減壓器等。

9)與乙炔瓶的距離不得小于5m。

10、對回火防止器的使用方面安全要求:

1)回火防止器如果發(fā)現(xiàn)有問題(乙炔流量不足或帶水過多等)而影響工作時,應及時進行檢修或更換。在任何情況下,焊工不得擅自拆卸回火防止器,或使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在無水情況下進行工作。

2)每個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只能供一把焊炬(或割炬)使用。

3)焊炬或割炬在點火前,應排凈回火防止器的空氣(或氧氣)與乙炔的混合氣。

4)每次發(fā)生回火后應檢查水位,器內的水量不得少于水位計(或水位閥)標定的要求。水位也不能過高,以免乙炔氣帶水過多而影響火焰溫度。

5)水封式回火防止器使用時應垂直掛放。

6)冬季使用水封式回火防止器,工作結束后應將水全部排出、洗凈,以免凍結。如發(fā)生凍結時,只能用熱水或蒸汽解凍,絕不能用明火或紅鐵烘烤。

7)乙炔容易產(chǎn)生帶粘性油質的雜質,因此應經(jīng)常檢查止回閥的密封性,以及干式回火防止器阻火元件的堵塞現(xiàn)象(可用丙酮清洗、并用壓縮空氣吹干)。

篇3:氧氣乙炔氣割安全操作規(guī)程

1檢驗:

1.1檢查設備、安全附件(減壓器、回火防止器)及管路是否

漏氣,只準用肥皂試驗。試驗時,周圍不準有明火,不準抽煙。嚴禁用火試驗漏氣。

1.2橡膠軟管須經(jīng)壓力試驗,氧氣軟管試驗壓力為2.0Mpa,乙

炔軟管試驗壓力為0.5Mpa。未經(jīng)壓力試驗的代用品及變質、老化、脆裂、漏氣的膠管不準使用。

2放置:

2.1氧氣瓶、乙炔發(fā)生器與明火間的距離應在10米以上。如條件限制,也不準低于5米,并應采取隔離措施。

2.2氣瓶必須裝設兩個防震橡膠圈。氧氣瓶應與其他易燃氣瓶油脂和其他易燃物品分開保存,嚴禁與乙炔瓶混裝運輸。運送時須罩上安全帽。

2.3氣瓶禁止敲擊,碰撞,要輕拿輕放;不得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小于10米,(高空作業(yè)時,應是與垂直地面處的平行距離)。

2.4嚴禁放置在通風不良場所,且不得放在橡膠等絕緣體上,夏季要防止爆曬;

2.5作業(yè)場地:焊接場地應備有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yè)應防止陽光直射氧氣、乙炔氣瓶。

3作業(yè)前準備:

3.1軟管長度一般為10-20米。不準使用過短或過長的軟管,

接頭出必須用專用的卡子或退火的金屬絲卡緊扎牢。氧氣軟管為紅色,乙炔軟管為黑色,與焊炬連接時不可錯亂。

3.2氣瓶附件有毛病或缺損,減壓器、回火防止器、壓力表損

壞變形的禁止使用,閥門螺桿滑絲時應停止使用。氧氣瓶應直立著安放在固定支架上,以免跌倒發(fā)生事故。

3.3根據(jù)工件的厚度,選擇適當?shù)暮妇妗⒏罹婕昂妇住⒏罹浊懈詈窠饘佟?/p>

3.4如發(fā)現(xiàn)漏氣應及時進行更新,以免造成事故。

4作業(yè)

4.1禁止用易產(chǎn)生火花的工具去開啟氧氣或乙炔氣閥門。

開啟氣閥門時,要用專用工具,動作要緩慢,不要面對減壓表,操作者應站在閥口的側后方;但應觀察壓力表指針是否靈活正常。

4.2乙炔軟管使用中發(fā)生脫落、破裂著火時,應先將焊炬或割炬上的火焰熄滅,然后停止供氣。氧氣軟管著火時,應迅速關閉氧氣瓶閥門,停止供氧。不準用彎折的辦法來消除氧氣軟管著火,乙炔軟管著火時可用彎折前面一段的辦法來將火熄滅。

4.3禁止把橡膠軟管放在高溫管道和電線上,或把重、熱物件壓在軟管上,也不準將軟管與電焊用的線敷設在一起。使用時應防止割破。軟管經(jīng)過車行道時應加護套或蓋板。

4.4工作地點要足夠清潔的水,供冷卻焊咀用。當焊炬(或割炬)由于強然加熱而發(fā)出“劈啪”炸嗚氣時,必須立即關閉乙炔供氣閥門:并將焊炬(或割炬)放入水中進行冷卻。注意最好不關氧氣閥。

4.5焊炬(或割炬)點燃操作規(guī)程:

4.5.1點火前,急速開啟焊炬(或割炬)閥門,用氧吹風,以檢查噴嘴的出口,但不要對準臉部試風。無風時不得使用;

4.5.2進入容器內焊接時,點火和熄火都應在容器外進行;

4.5.3對于射吸式焊炬(或割炬),點火時,應先微微開啟焊炬(或割炬)上的氧氣閥,再開啟乙炔閥,然后送到燈芯或火柴上點燃,再調節(jié)兩把手閥門來控制火焰;

4.5.4使用乙炔切割時,應先開乙炔氣,再開氧氣引火;

4.5.5熄滅火焰時,焊炬應先關乙炔閥,再關氧氣閥。割炬應先關切割氧,再關乙炔氣閥。當回火發(fā)生后,膠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噴火,應迅速關閉焊炬上的氧氣閥和乙炔閥,再關上一級氧氣閥和乙炔閥門,然后采取滅火措施;

4.5.6操作焊炬和割炬時,不準將橡膠軟管背在背上操作。禁止使用焊炬(或割炬)的火焰來照明。

4.6干式回火器在使用中不能隨意進行拆封自行調節(jié),否則不起回火防止的安全作用。

4.7工作地點不固定且移動較頻繁時,應裝在小車上;同時使用乙炔瓶和氧氣瓶時,應盡量分離放置,乙炔瓶嚴禁臥放。

4.8如發(fā)現(xiàn)漏氣應及時進行更新,以免造成事故。

5作業(yè)完成后:

5.1工作完畢或離開工作現(xiàn)場、要擰上瓶的安全帽,收抬現(xiàn)場,把氣瓶放在指定地點。下班時應卸壓。

5.2短時間休息,必須把焊炬(或割炬)的閥門閉緊,不準將焊具放在地上。較長時間休息或離開工作地點時,必須熄滅焊炬,關閉氣瓶球形閥,除去減壓氣的壓力,放出管中余氣,收拾軟管和工具。

5.3干式回火器妥善保管,保持清潔防止油物用腐蝕性氣體,延長使用壽命。

6規(guī)定:

6.1禁止使用沒有減壓器回火防止器的氣瓶,使用完后將閥門擰緊,寫上“空瓶”標記。

6.2嚴禁銅、銀、汞等及其制品與乙炔接觸,必須使用銅合金器具時,合金含銅量低于70%;

6.3瓶內氣體嚴禁用盡,必須留有不低于下表規(guī)定的剩余壓力。

環(huán)境溫度℃0<0~1515~2525~40

剩余壓力Mpa0.050.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