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加熱爐防火措施

加熱爐防火措施

2024-07-23 閱讀 5222

加熱爐內有大量的油品或油品蒸汽,爐管外存在明火,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為嚴防火災爆炸,加熱爐應選用合格的材料,結構應避免熱脹冷縮時產生應力集中現象,爐內管線安排應防止產生氣堵現象,爐體應設防爆門,便于泄壓,以防爐膛內發生爆炸時造成損壞;使用可燃氣體作燃料加熱爐,當燃料氣的壓力≤2大氣壓且無低壓保護儀表時,必須在燃料調節閥與爐體之間設置阻火器,防止燃料系統回火。

應設置分液罐,分液罐內分出的冷凝氣宜放在有關容器內,或排放到安全地點;使用可燃氣體作燃料的加熱爐膛內,應設置“常明燈”,“常明燈”使用的可燃氣體應由燃料氣調節閥門應設在發生事故時便于接近和操作的地方。

篇2:燃氣真空變相加熱爐啟爐操作規程

風險提示:燃燒器自動連鎖檢測裝置失靈,導致爐膛爆炸;液位計出現假液位、報警連鎖失靈導致鍋爐干燒、設備損壞;風氣配比不合理,致使燃燒不正常(冒黑煙);泄漏介質導致環境污染、泄漏天然氣導致火災爆炸事故。操作順序操作項目、內容、方法及要求存在風險風險控制措施應用輔助工具用具1啟爐前準備工作1.1按規定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服裝被運轉設備纏繞和在易爆場所產生靜電引起火災正確穿戴勞保用品1.2準備好工具、用具:“F”型扳手、150mm活動扳手、便攜式可燃氣體檢測儀2操作步驟2.1導通鍋爐流程憋壓刺漏、磕碰傷確認流程正確,合理站位、平穩操作“F”型扳手2.2打開天然氣閥門夏季避免天然氣過熱導致電磁閥脫磁、冬季避免天然氣溫度過低,影響點爐和燃燒效果根據外界環境,通過交通閥門調整天然氣進燃燒機的溫度“F”型扳手2.3檢查鍋爐和燃燒機周圍無雜物、易燃物,操作間通風良好?;馂拇_認鍋爐和燃燒機周圍無雜物、無易燃物2.4檢查爐殼上的放氣閥或排污閥門、補水閥是否關閉。設備損壞、資源浪費確認放氣閥、排污閥、補水閥完全關閉2.5檢查液位計符合運行要求設備損壞、資源浪費確認磁翻轉液位計指示可靠、靈活好用2.6檢查爐體及附件、連接件是否緊固、無滲漏未緊固導致爐體漏氣、天然氣泄漏、流程漏介質,造成爐體內真空度不好換熱差,環境污染或火災確認爐體各部連接件緊固“F”型扳手、活動扳手、便攜式可燃氣體檢測儀2.7檢查燃氣質量:通過燃氣過濾缸的排污、放空閥,檢查天然氣質量。(含水、含輕質油、含雜質等)爐膛爆炸、人員傷害、設備損壞確保分液器按時排污,每月清理燃氣過濾缸、調壓閥、燃氣閥組,確保燃燒機工作正?;顒影馐?.8檢查煙囪、拉線設備損壞、人員傷害確認煙囪穩固、拉線松緊度合理、完好,卡子緊固,不少于2個活動扳手2.9檢查風機風道入口:濾網完好,無雜物、無覆蓋物生產異常、設備損壞確認濾網完好、無雜物堵塞2.10檢查柴油箱液位:油箱液位、標號符合運行要求,柴油管線無結蠟、滲漏設備損壞、環境污染點爐前,確認柴油箱液位正常、標號符合要求、柴油管線無滲漏2.11檢查燃氣系統:爐前燃氣壓力(百得燃燒機燃氣壓力范圍:10—20KPa,百特斯燃燒機燃氣壓力范圍:7—15KPa轉杯燃燒機燃氣壓力范圍:4—8KPa。進燃氣調壓閥之前燃氣壓力在0.4MPa以下)爐膛爆炸、設備損壞、人員傷害、污染環境及時觀察、調整一級、二級減壓閥,保證天然氣壓力符合燃燒器運行要求2.12異地柜送電:參數設置合理、報警靈敏生產異常、設備損壞確認異地柜各項參數符合運行要求,報警靈敏好用3啟爐操作3.1遠程控制柜上按啟動按鈕點爐,確認燃燒機點火成功4啟動后檢查4.1通過觀火孔及煙囪煙氣排放顏色觀察爐內燃燒情況(5分鐘之內)設備損壞、環境污染確認觀火孔視鏡完好、通透,擋板開啟靈活,及時調整燃燒器(火焰過長導致后防爆門過熱、配風小導致冒黑煙)4.2檢查鍋爐各安全附件(壓力表、液位計、安全閥)指示正常無滲漏損壞設備、環境污染及時巡檢、調整4.3檢查鍋爐前面板、前煙箱、后防爆門的溫度及排煙溫度正常設備損壞、資源浪費及時調整、排煙溫度控制在140℃--180℃之間4.4檢查防爆門與加熱爐連接處密封情況火災、灼燙、設備損壞及時巡檢,確認加熱爐與防爆門連接處完好、無泄漏,及時調控火焰燃燒長度活動扳手4.5檢查風機電機是否有異響,燃燒器震動情況。燒電機、生產異常每年保養一次電機、定期緊固燃燒機與鍋爐前面板的固定螺栓4.6檢查并核對遠程控制柜和現場數據(爐體鍋殼壓力表、溫度計,流程壓力表、溫度計的數據顯示)生產異常及時調控,確保鍋爐運行正常、系統溫度、壓力滿足生產需要。禁止超溫、超壓運行應急處置程序:1.油水泄漏/刺漏應急處置首先戴上防毒面具,檢查漏油氣部位。應視情況導通旁通流程或切換事故流程,不要立即停泵,以防電器打火花引起爆炸。必要時立即匯報,崗位切斷該側電源。采取措施控制泄漏源。2.油氣火災/油氣爆炸應急處置要切斷燃料供給閥門,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使用滅火器迅速滅火?;饎荽髸r,立即打119報火警,非搶險人員撤至安全區域后,待救火人員到來后應積極配合救火。

篇3:加熱爐煤氣安全技術規程

1煤氣設備的嚴密性不合格者不準使用,已經試驗合格而未啟用過的設備,啟用前應重新進行試驗,用肥皂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如有泄漏處應及時處理。

2在送入煤氣之前,應先用蒸汽(或氮氣)吹掃煤氣管內的空氣,當放散閥冒出蒸汽或放散管發熱時方可以認為吹刷良好,然后在打開進口開閉器,通入煤氣,通入煤氣后,要足夠的放散時間(約10分鐘)并對管通內部的氣體做爆發性的試驗,三次合格才能確認合格,但是煤氣總閉氣以下的通管在送入煤氣之前,應做到先用蒸汽(或氮氣)吹掃方能送入煤氣。

3煤氣的點火:

(1)點火前應先通知煤氣加壓站(或氣源供應點),取得同意后才能點火。

(2)點火前必須把煙道暢通。

(3)關閉各煤氣燒嘴的風閥。

(4)在煤氣燒嘴前先點明火,再打開燒嘴的煤氣閥,煤氣應立即著火。若點不著時,應立即關閉煤氣伐,研究不著火的原因進行處理。待煤氣燃燒正常后逐漸打開燒嘴的風閥。

(5)待一個煤氣燒嘴著火后,再點第二個燒嘴。不允許同時點燃幾個燒嘴(煤氣按操作順序統一編號)。

4停爐

(1)關閉燒嘴的煤氣伐和送風(先關閉煤氣再關風)。

(2)停止風機,關閉進入車間的煤氣閘伐,打開總閥后的所有放散閥;如果是短時間內停氣用不著關閉進入車間的總煤氣閥。

5著火處理:

(1)直徑100m以下的煤氣管道著火時,可直接關煤氣開閉器滅火。

(2)直徑大于100m以上的煤氣管道著火時,應逐漸降低煤氣壓力,通入蒸汽(或氮氣)消火。但煤氣壓力不低于50mm水柱時,嚴禁突然關閉開閉器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3)煤氣設備已被燒紅時,不得用水急劇冷卻。

6爆炸事故處理:

(1)立即切斷煤氣來源;

(2)爆炸后如發生著火,按火災事故處理;

(3)未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不得送煤氣。

7煤氣低壓警報器,應用專人管理,定期檢查,保持靈活好用,報警器壓力為300mm水柱。

8煤氣區要有明顯的標志,并加熱爐操作人員禁止靠近加熱爐燒嘴和進入儀表室,并不準在加熱爐區停留,取暖和睡覺。

9煤氣設備附件不準放易燃物。

10發現煤氣中毒事故,應將中毒者及時救出煤氣危險區,輕微者可以直接送保健站急救;如中毒嚴重,應在現場立即做人工呼吸并通知瓦斯防護站和保健站前來現場急救。中毒者未恢復知覺不準送往廠外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