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管理規定

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管理規定

2024-07-23 閱讀 4826

1.目的

為驗證本廠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措施的適宜性、充分性

和有效性,確保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的全面完成,特制定本規定。

2.范圍

適用于本廠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管理工作。

3.職責

3.1總經理全面負責績效評定工作;

3.2管理者代表負責報告安全生產標準化執行情況、安全生產工作目標完成情況。負責績效評定工作的實施、落實、組織、協調。

3.3安全管理部門負責績效評定計劃的擬定、收集并提供績效評定所需的資料,負責對績效評定的糾正、預防和改進措施進行跟蹤和驗證。

3.4各相關部門負責提供績效評定所需資料。

3.5責任部門負責設施糾正、預防措施。

4.程序

4.1標準化績效評定頻次和周期

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相鄰兩次績效評定的間隔時間不超過12個月

4.2績效評定輸入

4.2.1安全管理部門負責收集日常評定考核的結果,糾正、預防措施的跟蹤驗證方面的信息。

4.2.2安全管理部門收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標準執行,安全生產目標完成情況的信息。

4.2.3安全管理部門提供上次績效評定提出的糾正、預防措施實施的跟蹤情況。

4.2.4綜合管理部門收集人力資源、相關方管理方面的信息。

4.2.5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收集生產設備設施標準及其他要求執行情況的信息。

4.2.6生產計劃部門收集生產與安全管理“五同時”執行情況的信息。

4.2.7各生產車間(分廠)收集相關標準、制度實施、安全生產目標完成情況的信息。

4.3績效評定準備

4.3.1上述部門應將收集的信息提交安全管理部門,安全管理部門整理后交管理者代表審核,作為管理者代表在績效評定會上報告本廠安全標準化執行情況,安全生產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及績效評定計劃的依據。

4.3.2在績效評定會議兩周前,安全管理部門將績效評定計劃報總經理審批,并發至各相關部門、車間(分廠)

4.4績效評定實施

4.4.1總經理主持績效評定會議

4.4.2管理者代表匯報安全生產標準化執行,安全生產工作目標完成情況和上次評定會議提出的糾正、預防措施實施情況。

4.4.3各相關部門(分廠)就績效評定內容進行匯報并提出改進/變更或糾正/預防措施建議交會議討論。

4.4.4參加會議人員應在《會議簽到表》上簽字。總經辦負責做會議記錄。

4.5績效評定內容

4.5.1組織機構的適合性,包括人員和其他資源配置;

4.5.2本廠內各種規章制度的符合性、執行的有效性;

4.5.3需要進行改進/變更的范圍;

4.5.4未完成的工作;

4.5.5上次評定結論的處理情況。

4.6績效評定輸出

4.6.1總經理對評定會議討論情況作出結論。就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對安全生產標準化的適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作出正式評價,分清和落實存在問題的責任部門,確定改進/變更或糾正/預防措施。

4.6.2安全管理部門根據績效評定會議記錄編寫《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報告》,經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準后,按文件發放形式發放至各部門(分廠)。

4.7績效評定結果跟蹤、驗證

4.7.1責任部門根據《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上的要求,負責實施改進/變更或糾正/預防措施。

4.7.2安全管理部門負責對改進/變更或糾正/預防措施的實施情況跟蹤、檢查、驗證、記錄,并負責向管理者代表報告。

4.7.3所有與績效評定有關的記錄由安全環保部整理、歸檔保存。

4.8績效評定結果考核

4.8.1對取得成績的單位或個人及未按要求完成標準化工作的責任單位或個人,執行《安全生產獎懲制度》的規定。

4.8.2對未按糾正/預防措施要求,進行整改的責任單位或個人加重處罰。

篇2:化工安全生產標準化績效評定制度

1、目的

為了正確衡量和評價我公司安全標準化的運行情況,考核我公司安全方針、目標、法律法規要求的實施情況,確認我公司標準化的適應性、有效性、符合性,進一步完善安全標準化的計劃與措施,為強化安全標準化持續改進提供依據,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有部門。

3、制定依據

3.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3.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3.3、《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3.4、《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

4、工作職責

成立績效評定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領導小組組長由廠長擔任,工作小組組長由分管安全生產的副廠長擔任。

4.1、領導小組職責

全面負責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工作,決策績效評定的重大事項。

4.2、工作小組職責

4.2.1、制定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計劃。

4.2.2、編制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

4.2.3、負責標準化績效評定工作。

4.2.4、提出不符合項報告,對不符合項糾正措施進行跟蹤和驗證。

4.2.5、績效評定結果向領導小組匯報。

5、時間與人員要求

5.1、時間要求

5.1.1、在安全標準化實施以后,每年至少應組織一次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在安全標準化實施初期,可以適當縮短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周期,以期及時發現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5.1.2、工作小組在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前一個月向領導小組提交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工作計劃,經批準后施行。

5.2、人員要求

5.2.1、工作小組成員必須參加相應的培訓和考核,必須具備以下能力:

5.2.1.1、熟悉相關的安全、健康法律法規、標準;

5.2.1.2、接受過安全標準化規范評價技術培訓;

5.2.1.3、具備與評審對象相關的技術知識和技能;

5.2.1.4、具備操作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過程的能力;

5.2.1.5、具備辨別危險源和評估風險的能力;

5.2.1.6、具備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所需的語言表達、溝通及合理的判斷能力。

5.2.2、工作小組成員必須有較強的工作責任心。

5.2.3、工作小組成員必須具備較好的身體素質。

6、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方法與技術要求

6.1、?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方法

6.1.1、盡可能詢問最了解所評估問題的具體人員

提開放式的問題。即盡量避免提對方能用"是","不是"回答的封閉性問題。提問可以用(5w+1H)做疑問詞即什么(what),哪一個(which),何時(when),哪里(where),誰(who)和如何(how)。其它關鍵詞包括:出示、解釋、記錄,多少、程度、達標率、情況等。采用易被理解的語言;使用事先準備好的檢查表;采取公開討論的方式,激發對方的思考和興趣。在面談時應注意交談方式,盡可能避免與被訪者爭論,仔細傾聽并記錄要點。

6.1.2、通過記錄進行回顧

記錄是整個安全標準化體系實施的客觀證據,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員必須調閱相關審核內容的記錄,對記錄進行回顧。

6.1.3、現場檢查情況

安全標準化工作的最終落腳點都在作業現場,因此,必須重視作業現場的檢查。通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再對相關的文件或記錄進行回顧,查明深層次的原因,為制定糾正與預防措施奠定基礎,達到體系持續改進的目的。

6.2、技術要求

6.2.1、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應重點關注重要的活動。

6.2.2、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應包含標準化系統的所有內容。

6.2.3、評價結果應包括下列分析:

6.2.3.1、系統運作的效力和效率;

6.2.3.2、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

6.2.3.3、系統與其他管理系統的兼容能力;

6.2.3.4、安全資源使用的效力和效率;

6.2.3.5、系統運作的結果和期望值的差距;

6.2.3.6、糾正行動。

7、過程要求

7.1、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依據、范圍、頻次和方法

7.1.1、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依據是《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規章、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文件等。

7.1.2、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范圍是管理體系所覆蓋的全過程及相關部門。

7.1.3、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出現以下情況時由領導小組及時組織進行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

7.1.3.1、組織機構、管理體系、業務范圍發生重大變化;

7.1.3.2、出現重大事故;

7.1.3.3、法律、法規及其他外部要求的重大變更;

7.1.3.4、在接受外部評審認定之前。

7.2、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前的準備

7.2.1、計劃的編制要具有嚴肅性及靈活性,其內容主要包括:

7.2.1.1、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目的、范圍、方法、依據;

7.2.1.2、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工作安排;

7.2.1.3、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組成員;

7.2.1.4、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時間、地點;

7.2.1.5、受評定部門及評價要點;

7.2.1.6、預定時間、持續時間;

7.2.1.7、開會時間;

7.2.1.8、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分發范圍、日期。

注: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時間和部門安排也可采用滾動的方式。

7.2.2、?工作小組根據實施計劃收集和審閱有關文件,編制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檢查表,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檢查表要列出評定項目、依據、方法,確保無遺漏,評定能順利進行。

7.2.3、各單位接到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計劃后,應提前做好準備。

7.3、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實施

7.3.1、?首次會議

7.3.1.1、?由領導小組組長主持,領導小組和工作組成員參加,做好會議記錄。

7.3.1.2、?工作小組組長介紹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計劃安排,包括目的、范圍、依據、評定方法、工作程序等。

7.3.2、?現場評定

7.3.2.1、?首次會議結束后即進入現場評定。工作小組根據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檢查表采用觀察、交談、詢問、查閱有關文件等方法實施現場評定,并做好客觀證據的記錄。對發現的不符合事實,應由受評定部門陪同人員確認。

7.3.2.2、?評價過程中,由工作小組召開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內部會議,討論現場評定中的有關問題,確定不符合項,填寫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報告。

7.3.3、?末次會議

7.3.3.1、?由工作小組組長主持,領導小組、各責任單位負責人參加,做好會議記錄。

7.3.3.2、?工作小組組長報告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結果,宣讀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報告和分布情況,并宣布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結論。

7.3.3.3、?領導小組組長總結本次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情況,并對糾正措施提出整改期限要求。

7.3.3.4、?領導小組對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質量進行評價。

7.3.3.5、?末次會議結束后,責任單位負責人簽字、領取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報告。

7.4、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與分析要求

7.4.1、?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

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結束一周內,工作小組根據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結果編寫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經領導小組審批后,由工作小組分發到各責任單位。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的內容包括:

7.4.1.1、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的目的、范圍、依據、評定日期;

7.4.1.2、工作小組、責任單位名稱及負責人;

7.4.1.3、本次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情況總結,管理體系運行有效的結論性意見;

7.4.1.4、工作小組組長根據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報告進行匯總分析,填寫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不符合項矩陣分析表。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報告、矩陣分析表作為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的附件。

注: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的發放范圍為管理層、各責任單位。

7.4.2、?評定結果分析應包括下列內容:

7.4.2.1、系統運作的效力和效率;

7.4.2.2、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與缺陷;

7.4.2.3、系統與其他管理系統的兼容能力;

7.4.2.4、安全資源使用的效力和效率;

7.4.2.5、系統運作的結果和期望值的差距;

7.4.2.6、糾正行動。

7.5、糾正措施及驗證

7.5.1、?責任單位在接到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報告及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報告十五日內,針對不合格項進行原因分析,制訂切實可行的糾正措施和期限等,經工作小組組長確認后,由責任單位組織實施。

7.5.2、?工作小組負責對責任單位糾正措施完成情況進行跟蹤和驗證,確認不合格項得到關閉。將跟蹤、驗證、關閉情況向領導小組匯報。

7.6、文件更改和記錄保存

7.6.1、?對實施糾正措施所取得的實效和引起文件的更改,按《文件和檔案管理制度》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7.6.2、?所有安全標準化績效評定記錄由安全行政部保管。

篇3:安全生產績效考核制度

為提升員工工作熱情與技能,客觀評價員工的工作表現和能力,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主動性與積極性,激勵員工發揮團隊精神、挖掘員工潛能,特制定了以下安全生產績效考核制度,歡迎瀏覽。

1、目的

為確保全公司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的順利實現,總結推廣安全生產管理經驗,激勵各級領導干部和員工奮發進取,自覺地搞好安全生產工作,持續改進安全績效,特制定本制度。

2、定義

安全績效考核制度是指基于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控制和消除風險取得的可測量結果。

3、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各單位和人員的考核。

4、具體實施

考核實行記分制,總分為100分,按以下六個要素進行考核記分。被考核單位不涉及的要素(子要素)按缺項處理。

1、)安全目標(50分,扣完為止)

⑴發生工亡事故、重傷事故、重大火災事故、重大危化品事故、重大特種設備事故、重大交通事故,扣50分;

⑵火災事故直接經濟損失超公司下達的考核指標,扣25分;

⑶設備事故直接經濟損失超公司下達的考核指標,扣25分;

⑷環境污染事件直接經濟損失超公司下達的考核指標,扣25分;

⑸輕傷事故(含中毒、窒息)超公司下達的考核指標,扣25分;

⑹隱患自檢率及整改合格率超公司下達的考核指標,扣25分。

2、)安全基礎管理(15分,扣完為止)

⑴層層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組織人員保證體系,滿分4分。1項不符扣1分,扣完為止;

⑵安全臺賬、記錄等基礎資料齊全、記錄真實完整,滿分3分。1項不符扣0.5分,扣完為止;

⑶各種計劃、總結、報表上報及時,滿分3分。每漏報1次扣0.2分,遲報1次扣0.1分,扣完為止;

⑷安全教育,滿分5分。二、三級安全教育,1項不符合,扣0.5分;按要求進行管理人員和員工安全培訓考核,1項不符合,扣0.5分;按要求進行轉崗、復工、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投產前安全培訓,1項不符合,扣0.5分;領導及管理人員按要求參加班組安全活動,1項不符合,扣0.5分;班組安全活動符合要求,1項不符合,扣0.5分;扣完為止。

3、)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10分)

⑴按規定的頻次和項目要求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整改,并按要求上報,滿分4分。1項不符合扣1分,扣完為止;

⑵對上級下達的隱患整改項目,落實“五定”責任制,按計劃完成治理,滿分3分。1項不符合扣1分,扣完為止;

⑶對暫時不具備整改條件的隱患,制定可靠的監控措施和應急方案,滿分3分。1項不符合扣1分,扣完為止。

4、)現場(作業)安全管理(15分)

⑴嚴格執行危險作業許可制度,作業前進行風險分析,制定控制措施,滿分4分。1項不符合扣1分,扣完為止;

⑵作業現場警示標識符合要求,配備了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具)及消防設施與器材,滿分4分。1項不符合扣1分,扣完為止;

⑶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不違章作業,不違反安全紀律、工藝紀律、勞動紀律和環保紀律,滿分4分。1項不符合扣1分,扣完為止;

⑷嚴格進行檢修作業前的安全條件確認及作業完成后的安全驗收,并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滿分3分。1項不符合扣1分,扣完為止。

5、)職業衛生管理(5分)

⑴做好清潔文明生產,嚴防“跑、冒、滴、漏”,保證崗位職業有害因素監測合格率達100%,滿分2分。1項不符合扣0.5分,扣完為止;

⑵按要求(組織)參加職業性健康檢查,滿分1分。1項不符合扣0.5分,扣完為止;

⑶按要求對職業衛生設施進行定期檢查,落實專人維護保養,滿分2分。1項不符合扣1分,扣完為止。

6、)應急管理(5分)

⑴建立完善應急指揮與救援系統,明確職責。按照事故處理原則,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和總結,滿分2分。1項不符合扣1分,扣完為止;

⑵準備足夠適用的應急資源,按要求對安全防護設施及應急設施進行定期檢查,落實專人維護保養,滿分2分。1項不符合扣1分,扣完為止;

⑶按要求制定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應急培訓和演練,并對演練效果進行評價、對預案進行評審和修訂,滿分1分。1項不符合扣0.5分,扣完為止。

5、增分條件

1、)風險高、管理難度大的單位可增加1~3分;

2、)及時發現重大事故隱患并避免了重大事故發生,經公司確認,加1~3分。

6、分級

本公司建立兩級安全績效考核機構,即公司級和車間(分公司)級。

7、各車間(分公司)安全績效考核機構:

組長:車間主任

成員:安全員、統計員、班組長

其職責為:

1、)按本制度要求,制定本單位安全績效考核實施細則;

2、)對本單位各級組織和人員進行安全績效考核;

3、)將安全績效考核的結果,作為風險獎勵和進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的依據。

8、公司級安全績效考核機構:

組長:分管安全生產的公司領導

副組長:安環部主任

成員:財務、生產、設備、環保、項目組、物流

(公司級安全績效考核機構辦公室設在安環部)

其職責為:

1、)對各車間(分公司)進行安全績效考核;;

2、)將安全績效考核的結果,作為風險獎勵和進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的依據。

9、安全績效考核

安全績效考核分為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

1、)日常考核:通過日常安全檢查,對各級組織和人員的安全績效進行評價,目的在于促進各級組織和人員自我管理;

2、)季度考核:每季度末,對各級組織和人員該季度的安全績效進行考評;

3、)年度考核:每年底,對各級組織和人員全年的安全績效進行總體考評。

10、考核頻次

在季度考核時,日常考核情況應占50%,即日常考核和季度考核總分分別折為50分,計算該季度實際得分;年度考核時,各季度考核情況各占20%,綜合評定占20%,計算年度實際得分。

11、考核等級

按考核得分,將考核結果分為五個等級:

等級優秀(一級)良好(二級)合格(三級)基本合格(四級)不合格(五級)考核得分(分)95以上90~9570~8060~7060以下

12、由各級考核組織將考核得出的結果,交該級主要負責人審批后,進行獎懲處理。

相關文章有:工廠員工績效考核制度消防員績效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