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意外事件處理報告制度

意外事件處理報告制度

2024-07-23 閱讀 4039

1.目的:

規定實驗室職業暴露處理程序,規范發生職業暴露時處理原則、報告和登記流程。

2.范圍:

實驗室工作人員和涉及處理職業暴露的有關人員。

3.職責:

3.1實驗室操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生職業暴露須按照本規定進行處理和報告程序;

3.2實驗室負責人按照規定進行組織和控制職業暴露發生后的控制實施;

3.3實驗室負責人負責組織試驗人員職業暴露處理的培訓和考核,并保存有關記錄;

3.4實驗室生物安全檢查人員負責督察日常工作中生物安全工作的執行和醫學應急樣品的檢查。4.步驟:

4.1實驗室發生職業暴露后按照既往進行的該種污染物的生物安全危害度評估結果,快速有效的對意外暴露人員進行緊急醫學處置;對污染區域進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和擴散;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暴露人員的醫學觀察等原則和步驟進行處理;

4.1.1根據既往進行的生物安全危害度的評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時進行現場緊急醫學處置,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對暴露人員的傷害;同時,有效的污染區域進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對周圍人員和環境的污染。

4.1.2一般性的小型事故可在緊急醫學處置后,要立即向實驗室負責人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領導小組報告事故情況和處理方法,以及時發現處理中的疏漏之處,使處理盡量完善妥當。

4.1.3當重大事故發生時,在進行緊急醫學處置的同時,要立即向實驗室負責人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領導小組報告情況;實驗室負責人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領導理小組要立即協調現場緊急處理和周圍環境污染防控;協調醫學專家評估職業暴露的危害性和對暴露人員的傷害程度;對藥物可以治療和預防該污染物感染的,力爭在暴露后最短時間內開始預防性用藥;留取暴露人員相應的標本備檢,并同時進行醫學觀察。

4.1.4評估暴露級別(見下表)

4.1.4建立意外事故登記,詳細記錄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經過;暴露方式;損傷的具體部位、程度;接觸物種類(培養液、血液或其他體液)和含有HIV的情況;處理方法及處理經過(包括赴現場實驗室負責人和實驗室生物安全領導小組成員以及專家);是否采用藥物預防療法,若是,則詳細記錄治療用藥情況、首次用藥時間(暴露后幾小時或幾天)、藥物毒副作用情況(包括肝、腎功能化驗結果);定期檢測的日期、檢測項目和結果。

4.1.5根據評估結果建議育齡婦女發生職業暴露和職業暴露后和進行預防性用藥期間,是否需要避免或終止妊娠。

4.1.6記錄對暴露現場和周圍環境防控污染的方法,實施形式,人員、范圍,評估防控處理的效果;總結和評估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當,發生暴露人員試驗操作等過程是否存在失誤,整改措施和實行。

篇2:車輛被盜被損壞等意外事件的處理規程

1.0目的

1.1本指導書確保問題發生時能正確、果斷、迅速處理,保護業主車輛車場設施安全。

2.0適用范圍

2.1本指導書適用于轄區內停放車輛及車場設施。

3.0職責

3.1當班保安員負責轄區內車場巡邏及意外事件處理。

3.2保安員主管負責對當班保安員工作檢查、監督。協助處理意外事件。

4.0車輛被盜的處理

4.1.1偷車者慣用的方法:

a)直接進入停車場偷取汽車。

b)用偷來的汽車駛入停車場內,然后再偷另一輛車。

c)將管理人員扣留恫嚇或捆縛,然后偷取車輛。

4.1.2應采取的行動

a)通知監控中心、大門崗及警方;

b)記下被偷車輛牌號、顏色、及型號;

c)記下偷車者人數、樣貌、服飾及是否有兇器、汽車行駛方向;

d)切勿人體攔截汽車;

e)車輛在停車場被盜后,由上級主管確認后,立即通知車主,協同車主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f)等候警務人員到達,并記下主管警官官階、編號及報案編號,以備日后查考;

g)事故發生后,投保人(車主、停車場)雙方應立即通知保險公司,保管單位要協助車主向保險公司索賠;

h)停車場保安員、停車場、車主應配合公安機關和保險公司做好調查處理工作。

4.2停車場被劫事件的處理

4.2.1車主、司機、乘客、車上財物遭搶劫。

a)報警及通知監控中心和大門崗。

b)留意匪徙人數、樣貌、服飾及是否有無武器和汽車接應,接應車輛牌號碼及逃走方向。

4.3收銀處被劫事件的處理。

a)通知公司領導、監控中心及警方;

b)不可接觸任何物品,如收銀機等;

c)查看現場是否仍有匪徙;

d)照顧受傷者;

e)當警務人員抵達現場后,應記錄主管警官官階、編號及報案編號,并盡快報告給公司領導。

4.4車輛在轄區內發生意外導致設備或其它車輛損壞。

4.4.1當發現車輛被碰撞、磨擦造成損壞時,應記下肇事車輛號碼,暫不放其駛出車場,并聯系值班主管及受損車主與肇事車主共同協商解決。記錄駕駛人詳細資料,登記車輛號碼及駕駛照號碼等。

4.4.2詳細記錄被撞物件詳情及讓駕駛人自愿簽署賠償的書面承諾。并攝取現場情況,如:現場情況及肇事車輛。

4.4.3如果車輛被損壞而未被當場發現時,車管員發現后也要立即通知車主,并報告主管及負責人,共商處理辦法。

4.4.4如建筑設施損壞需緊急處理,須盡快通知設備部或有關人員。

4.4.5盡快將詳細情況記錄下來,呈交保安員主管。如有需要,經公司領導批準,向警方報案。

4.4.6根據車場管理的需要,結合醫院環境情況設置合理、美觀、安全的智能停車場設備,對每一輛進入458醫院的停車場的車輛都有電腦設備詳實的資料記錄,并進行車輛駛入駛出的視頻圖像對比和IC停車卡資料的對比,只有相符的車輛才能駛出車場。

4.4.7IC停車卡發現丟失應即時向停車場報告。

4.4.8只要屬于IC停車卡丟失造成車輛被盜的。圣好物業公司不負任何賠償責任。

篇3:處理酒店客人發生意外事件程序

一客人住進酒店后,由于各種不同原因,意外事件可能會時有發生,若酒店工作人員處理恰當,則不但可以為客人提供一些額外的服務,亦可令身處異地而又需要別人關懷的旅客,可以得到酒店的特別照顧,倍感受重視及歡迎,易生“賓至如歸”之感。

(二)住客常遇之意外:

1.在浴室滑倒,或在公眾地方絆倒。

2.玻璃刺傷。

3.急病或暈倒。

(三)處理程序:

1.員工若發現客人有任何之意外發生,應馬上通知保安部值班室或當值大堂副理。

2.值班室應傳呼當值保安部主管及前堂部之大堂副理前往現場察查。

3.如客人之意外事態嚴重,在場經理應當立刻通知救護車送醫院救治。

4.門前保安員應疏尋交通,以便救護車停車方便,并指引救護人員至現場。

5.如客人是在酒店之酒店之范圍下受傷,若經酒店的醫生或護士處理好后,保安部主管應協助傷者填報一份意外受傷報告表,以便酒店進一步調查和記錄。

客人損壞酒店財物之處理程序

客人辦理入住登記手續后,客人和酒店之間就達成了一條無形的協議,那就是酒店提供最佳的服務,盡可能地滿足客人的要求,照顧好客人的起居飲食,酒店的一切設施,從大堂內的桌椅布置,餐廳設備的擺布至客房的家具、床鋪、毛巾都是為客人的舒適而著想。而在客人的一方面,在作為酒店供給的各項設備及用品之同時,也應對這些設備和用品負起善于利用愛護的義務與責任。當然,酒店的每個員工也應負起保了酒店財物的安全的責任。

當客人故意或不小心地損壞酒店內的設備時,酒店是有權向客人索取賠償的。

(二)客人破壞酒店財物的幾種原因:

1.孩童的無知或頑皮。

2.賓客的惡作劇。

3.賓客的疏忽、粗心大意。

4.外來無賴的肆無忌憚和惡作劇。

(三)處理方法:

1.如發現有孩童在破壞酒店的財物時:

a)員工應馬上上前善言勸阻。

b)或通知保安員勸阻。

c)如孩童的父母不在場,應馬上尋找孩童的父母,告知詳情,并希望孩童的父母阻止。善意勸告日后不要有同樣事情發生。

d)員工應注意不能嚇壞小孩,也不能過于責備小孩的父母。

2.房務員每天進入客房搞衛生時,要注意房間內的一切,包括家具、墻紙、桌椅及地毯等有無被損壞的跡象,床上用品如:毛巾、床單、被褥、枕頭袋及床罩有無被香煙燒壞。

3.如發現燒壞馬上通知房務部經理處理。

4.房務部經理會通知前堂部經理或值班經理再上保安部經理陪同到該房間用即晾即有的照相相機把損壞的東西拍下來。

5.該房房門將會被雙重鎖鎖起來,或將房間封閉起來。

6.總臺接待員在記事本上記下客人的資料,在房間資料架上亦應標明顯示該房間已被雙重封房。

7.待該客人回來時,告知客人前堂部經理有事商談。

8.由前堂部經理決定客人損壞酒店財物應付的賠償。

9.員工若發現有不速之客留連酒店大堂或其他建筑物,應通知保安員作出監視,以防有不軌行為發生而不察。

10.如現外來客人破壞酒店的建設,應馬上通知前堂部經理及保安部經理。

11.前堂部經理或保安部經理便會查詢該外來人的姓名、住址,必要時,可警告該人不得再擅自進入酒店。

12.若事態嚴重的話,便應扭送該人到公安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