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青銅葵花班級讀書會設計方案

青銅葵花班級讀書會設計方案

2025-07-06 閱讀 6884

  《青銅葵花》班級讀書會設計方案

一、談話導入:

  1.有一位大家非常喜歡的作家,他現在是北大的一位知名的教授。他創作的許多長篇小說曾獲多項大獎。我們班曾經共同讀過他的《草房子》,他就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作家--曹文軒。

  2.關于他的作品你們還讀過哪些?有《山羊不吃天堂草》、《紅瓦》、《根鳥》、《細米》等。

  3.今年暑假開始我們就開始讀曹文軒的《青銅葵花》。這是一個男孩與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這部書,把我們帶進雖苦澀卻甘甜、雖清冷卻溫馨的一個沁人心脾的純美境界。

二、走進人物

  1.青銅是一個很勇敢的男孩,他愛妹妹勝過愛自己,他可以為了妹妹付出任何代價。他可以為了妹妹,放棄多年的學習夢;他可以為了妹妹,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里,堅持背著蘆花鞋去大街上賣。他不停地用手比劃著,雖然沒人知道他到底在說些什么,但是大家清楚,他是那么渴望妹妹能幸福快樂。在你的心目中,青銅是個怎樣的孩子?(板書:善良勇敢聰慧執著勇敢忠厚)

  2.葵花三歲喪母、七歲喪父,青銅一家雖然十分貧苦,但還是收養了葵花,青銅和葵花也成了兄妹相稱的好朋友。青銅的奶奶生病,葵花為了給出奶奶攢錢看病,小小年紀的她就外出打工----去江南采摘銀杏,雖然只掙到非常微薄的收入,根本不夠給奶奶治病,但他的孝心非常讓人感動。---她還不懂得金錢的價值,她只懂得愛的責任和分量。在你的心目中,葵花是個怎樣的女孩?(板書:美麗純樸善良懂事乖巧孤獨可憐)

三、情節再現

  (一)訴說艱難

  青銅一家是大麥地最窮的人家,收養了葵花后,使原本貧窮的青銅家,生活是更加的艱難。就因為窮,青銅就失去了上聾啞學校的機會,讓葵花一人上學,當葵花做作業時,青銅總喜歡在她身旁坐著,聚精會神地看她寫字,他的眼睛里充滿羨慕與渴望;就因為窮--預設:

  1、青銅家沒有燈,葵花只好到同學家去做作業,那天晚上她去了糧戶人家都遭到拒絕,葵花就沿著長長的青石路,一個勁的奔跑,淚水禁不住奔涌起來,一路的淚珠。

  2、奶奶把自己的兩件寶貝當了,換了糧食,要造了了房子......)

  3、因為窮,其他小朋友都能拍照,可葵花沒有,生怕別人看到,就沿著教室的墻根,溜出孩子們的視野,走到辦公室后的樹林里,等校園徹底安靜下來才出來。

  (二)感受幸福

  1、雖然青銅家生活艱難,但是一家人其樂融融,葵花快樂、幸福地活著,大家一定還記得“看馬戲的一幕:青銅為了讓葵花看到馬戲,還與稻香渡的幾個大孩子打架,那個最大的孩子拿木棒打他的腿,可青銅為了不影響葵花看戲,硬是忍了下來,最后他因為葵花摔倒了才打架。打的鼻血都流下了。葵花看見哥哥流血了,哭著要回家,青銅硬要葵花騎在他的肩上......”這樣的事情,這樣的細節在書中還有許多,回憶回憶,然后四人小組交流一下讓你感動的地方,體會到葵花幸福的地方。

  2.交流感悟(師相機板書“看馬戲南瓜燈紙燈籠大草垛......)

四、情感升華

  1.一個個故事,一個個細節,打動了每位讀者的心,我們深深感到雖然葵花是不幸的,從小失去了父母,但是她又是幸運,有這樣一位精心呵護她的哥哥,有這樣一個疼她如命的奶奶,有這樣一個溫暖的家。葵花的這種不幸與痛苦,也是幸運與美麗的。正如曹文軒在代后記中寫到的:“這是一種美麗的痛苦。”--板書:美麗的痛苦。

  2.讓我們再重新瀏覽一下代后記吧!(生閱讀)

  3.教師引讀:“由于我們忽視了苦難的必然性,忽視了苦難對于我們生命的價值,忽視了我們面對苦難時的風度,忽視了我們對苦難的哲理性的理解,因此,當苦難來臨時,我們只能毫無風度的叫苦連天,我們只能手足無措、不堪一擊。有些苦難,其實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些無法回避的元素。我們要成長,就不能不與這些苦難結伴而行,就像美麗的寶石必須經過熔巖的冶煉與物質的爆炸一樣。”

  4.你們也能用幾句話來表達此時你的感受嗎?--你可以選擇代后記中的話來表達,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請把最想說的一句話寫在葵花卡上讀給大家聽。

  5.同樣曹文軒叔叔也在封底寫下了自己的心聲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

  --曹文軒

  板書:

  青銅葵花美麗的痛苦

  善良勇敢聰慧執著勇敢忠厚

  美麗純樸善良懂事乖巧孤獨可憐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

  --曹文軒

篇2:班級讀書會經驗心得體會

班級讀書會經驗心得體會

班級讀書會主要是讓班內不同層次的孩子說起來,只要學生說了,他就有一種成就感,覺得自己是這本書的主任,是他自己在看這本書,就此而言,我想讀書會是成功的。至于老師和學生具體說了什么說得怎么樣,那就是繼而其次考慮的問題。班級讀書會的經驗:

1.流程不要太精細

在粗枝大葉的問題框架下,讓學生去填補、去細化、去發揮。班級讀書會不要刻意地設計“層層推進、步步為營、環環相扣、起承轉合、一唱三嘆”的過度推敲課堂結構。也就是說設計沒有必要過于精細,問題不要提得太多,不要提得太瑣碎,環節也不要切換得太頻繁。班級讀書會有時候就是圍繞一兩個問題,展開一兩次討論。例如:你覺得這本書中哪里最有趣?你覺得這本書哪個地方最讓你感動?你最喜歡書中哪個人物?你認為故事的結局應該怎樣?

2.問題(解讀指向)不要太“理性”

不要刻意去設計問題試圖從學生嘴中提煉出小說的意義,這是理性的設計。兒童文學意義是其次的,意味和形象才是最重要的。兒童文學具有教育的功能,卻并不以此作為自己唯一的歸宿。孩子們為什么喜歡兒童文學?因為他可以從中看到多姿多彩的風景,認識形形色色的人,經歷許許多多的事......在班級讀書會中,孩子們要交流的要說的,就是書中具體一件件的事,一個個人......而不是歸納、總結、提煉什么思想認識。

3.形式不要太呆板

優秀的兒童文學之所以“讓人愉快”,就在于它趣味盎然,引人入勝,是一種有趣的文學。同樣,班級讀書會也要讓孩子感到有趣。例如可以讓孩子們表演書中的情節,可以讓孩子們為書配畫,可以圍繞書總的一個話題展開辯論,可以將教室布置得非常休閑鼓勵孩子們圍繞書“閑聊”等等。當然,讀書會形式多樣,但無論是哪種形式,“書”仍然是根本,圍繞書的“討論”始終是主題。

4.氣氛不要太嚴肅

班級讀書會就是“聊書”,這是一種不周密但又切入本質的說法。

篇3:小學班級讀書會優質課評比總結

小學班級讀書會優質課評比總結

著名學者朱永新這樣談讀書:“在一定意義上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發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狀況的。”“一個崇尚讀書的民族一定是一個理性的優秀的民族,一個崇尚讀書的社會一定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社會,而一個崇尚讀書的校園一定是一個健康而充滿生機的校園。”

人人讀書,人人都能從書中獲得滋養,是我校師生一個美好的理想追求。讓學生讀名著、讀經典、讀科普、讀時文,親近書籍,走進名著,讓他們的童年浸潤在沁人心脾的書香。為了營造更好的讀書氛圍,以班級讀書會為載體,引領學生遨游書海,我校舉行了育才小學班級讀書會優質課評比,共有四位老師參加,經過角逐,最后藍婷婷和鐘金芝老師代表我校參加縣班級讀書會現場會的展示。

四位老師獻上了四堂精彩紛呈的課堂,蘭婷婷老師引領孩子走進《愛心樹》,走進《愛如茉莉》、《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領會了愛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學生對愛的理解也就更豐厚更多元了。一塊西瓜在螞蟻看來,多么的龐大,多么的誘人!為了把好吃的西瓜帶回家,螞蟻們集體出動……先把家里裝滿,再痛快地飽餐一頓,最后還在西瓜上玩滑梯。螞蟻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也是在生活中處于弱勢地位的孩子們的象征,螞蟻和孩子之間總有著某些相似之處。一群小螞蟻、一塊大西瓜,對比強烈,故事簡單而有趣,汪旭東老師和孩子們沉浸在其中,同時,也會被螞蟻們的勤勞、聰明和團結合作的精神而感染。“書中哪些地方你覺得最有趣,讓你感到很快樂,把你的讀書快樂和同伴一起交流。”“我和小姐姐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孩子們盡情地討論,盡情交流,真正體現了新課標提出了的自主、合作、探究,鐘老師和孩子們盡情地演繹著。“鼠小弟還會碰到哪些小動物呢?他們會怎么說?請你們合作把它畫下來?”在柳成榮老師的課堂上,孩子們就是一個小畫家,一幅幅讓人會心一笑的“小繪本”就展現在大家的面前。縱觀四堂課,還有不足的地方就是老師講得過多,有上語文課的味道,孩子讀書的時間沒有得到保障,需要進一步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