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一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規劃

一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規劃

2025-04-21 閱讀 8807

  州永一中20**-20**年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規劃

  一、學校概況

  州永市第一中學位于古城零陵、瀟水之濱,南望回龍塔,北眺萍洲島。學校占地面積268668m2,建筑面積52322.9m2,其中教學用房面積25234.3m2;現有7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560人;教職員工326人。

  學校創建于1903年,其前身是州永府官立中學堂、永郡聯立蘋洲中學,1949年10月并入湖南省第七中學,1952年更名為零陵一中,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是全省19所重點中學之一,1982年改名為州永市一中,1998年恢復為省重點中學,20**年被定為首批“z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之一。

  厚重的歷史文化和古樸的民俗民風,讓零陵自古文風盛行,斯文傳世。州永市一中歷經風雨滄桑,走過108載春秋,薪火相傳,弦歌不絕,為國家培養了五萬多名合格的初、高中畢業生,涌現出以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李達、當代藝術設計大師魯軍校、著名企業家李建新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

  近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熱忱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學校領導班子帶領全校師生,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發奮圖強,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校先后被譽為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示范基地、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園林式單位、省綠色學校、省奧賽優秀參賽學校、省雷鋒式學校、省軍訓先進單位、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和省文明單位。特別是高考成績一年一個臺階,榮獲了全市教育質量進步獎。

  州永市第一中學原由零陵區管轄,20**年元月1日收歸市直管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創建全省一流學校”的目標要求,為學校快速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州永一中20**年高考一、二批本科上線人數多達708人(兩人考入清華、北大),進入了全省前列;為州永一中的長遠發展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二、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州永一中不斷發展壯大,教育教學成績逐步提高,但是多年來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有限,辦學條件相對滯后,學校發展面臨著保障不力、后勁不足的難題。為實現市委、市政府“創建全省一流學校”的目標,力爭早日進入全省一流、全國千強學校行列,必須加大學校硬件建設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一)項目建設符合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為整合教育資源,做大做強州永高中教育,實現教育強市的戰略目標,根據市委、市政府的決定,州永一中收歸市直管理后,面向全市招生,辦學規模初步定為5000人(100個教學班)左右。市委、市政府領導在辦公會上已明確指出:要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建設好州永一中(四中),要將州永一中(四中)創辦成區域規劃合理,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教育教學質量省內一流的省示范性普通高中,以進一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

  (二)項目建設是達到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建設標準的需要

  20**年湖南省教育督導評估團來我校進行六年一輪的省示范性高中督導評估,評估組在檢查中明確指出我校教學設施嚴重不足:一是班額過大,達63人/班,按要求是不超過55人/班(主要原因是教室不夠);二是沒有一個像樣的體育培訓場地,沒有體育館,沒有塑膠運動場;三是實驗室的數量及儀器設備離達標還存在較大差距。

  根據《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督導評估方案》,按照在校學生5000人(100個教學班)的辦學規模測算,學校在硬件建設方面主要存在下列差距:

  一是教學用房不夠。學校教學用房面積25234.3m2,生均教學用房5

篇2:信息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方案

信息基礎設施是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是拓展網絡經濟空間、發展壯大信息經濟的重要抓手,是建設網絡強國、推動轉型升級的關鍵支撐。加快信息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對于促投資、穩增長、惠民生,以及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寬帶中國”戰略、信息網絡重大工程的深入實施,我國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水平快速提升,供給能力顯著增強,與此同時,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演進升級的要求仍然迫切,亟需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信息基礎設施領域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建一批高速骨干線路,擴建一批寬帶接入網絡,升級一批應用基礎設施,布局一批海外信息通道,不斷提升信息基礎設施整體水平和支撐能力,爭取提早實現“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網絡發展目標。為統籌部署20**-20**年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特實施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牢牢把握信息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堅持引領示范與整體推進并舉,適度超前與節約利用兼顧,建設升級與應用需求銜接,既有設施擴容和新興技術部署并重,進一步優化網絡結構,提高網絡速率,提升網絡質量,積極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保障。

統籌部署,分步推進。統籌有線和無線技術手段協同發展,統籌城鄉和區域寬帶協調發展,遵循技術演進規律,因地制宜,分步驟、分階段推進實施。

全面提升,突出重點。全面提升寬帶骨干網、城域網、接入網、國際通信和應用設施能力,重點加快農村寬帶網絡建設步伐,突破國際出入口、網間互聯等薄弱環節。

有效銜接,協同實施。加強與各地各部門“十三五”規劃的銜接,有力支撐“三大戰略”、“互聯網+”行動和“雙創”等重大戰略實施,構建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市場主導,注重效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各類社會資金參與建設,新建、改造和升級相結合,努力提高網絡投資效率。

二、目標與任務

緊緊圍繞完善新一代高速光纖網絡、加快建設先進移動寬帶網、積極構建全球化網絡設施、強化應用支撐能力建設4項重點任務,加快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優化升級,到20**年

基本建成覆蓋城鄉、服務便捷、高速暢通、技術先進、安全可控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

(一)加速完善新一代高速光纖網絡。持續推進互聯網骨干網和城域網結構優化和關鍵環節擴容,積極構建高速傳送、靈活調度和智能適配的骨干傳輸網絡,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全面向IPv6演進升級,大幅提升流量疏通能力和業務承載能力。加快全光網絡建設和高速光纖接入技術部署進程,深入推進三網融合,加快有線電視網絡雙向化改造,重

點支持擴大光纖寬帶網絡在農村地區的有效覆蓋。

目標:到20**年,新增干線光纜9萬公里,新增光纖到戶端口2億個,城鎮地區實現光網覆蓋,提供10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務能力,大中城市家庭寬帶用戶提供100

兆比特每秒以上靈活選擇,行政村通光纖比例由75%提升到90%。

(二)加快建設先進移動寬帶網。持續加強城鎮地區移動寬帶網絡深度覆蓋,做好重要場景和熱點地區4G演進技術部署,提升用戶高速移動數據服務體驗。繼續擴大農村地區4G網絡覆蓋廣度,完善重點行政村、景區、以及鐵路沿線的4G網絡覆蓋。促進頻譜資源高效利用,積極構建低頻LTE網絡,全面推進5G研發。深入推進共建共享,加強移動通信基站站址資源的儲備和供給。深入普及高速無線寬帶應用。

目標:到20**年,新增4G基站200萬個,實現鄉鎮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4G網絡全面深度覆蓋,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超過75%。

(三)積極構建全球化網絡設施。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優化國際出入口布局,拓寬國際出入口帶寬,滿足日益增長的國際交流合作需求。創新國際跨境陸纜運營模式,積極參與重要方向國際海纜建設,增加國際網絡直達方向。加大海外網絡服務提供點(POP點)建設力度,加快數據中心與云服務平臺、內容分發網絡節點的全球布局。

目標:到20**年,我國國際陸海纜通達方向和帶寬容量大幅增加;海外POP點新增40個,總數達到120個。

(四)統籌部署高水平應用基礎設施。統籌大型和超大型數據中心部署,積極推進行業云計算平臺建設,支持各類行業信息系統和信息化應用平臺向云平臺遷移。擴大內容分發網絡(CDN)容量和覆蓋范圍。鼓勵采用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提升企業業務支撐、網絡管理等系統服務能力。

目標:到20**年,初步形成技術先進、結構合理、規模適度、綠色集約的數據中心新格局;CDN網絡延伸到所有地級市;互聯網應用廣泛支持IPv6協議。

三、20**-20**年重點項目

為保障上述任務和目標的實現,20**-20**年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共需投資1.2萬億元。為發揮重大工程的引領帶動作用,擬重點推進骨干網、城域網、固定寬帶接入網、移動寬帶接入網、國際通信網和應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92項,涉及總投資9022億元。

(一)骨干網。優化完善既有“八縱八橫”光纜網絡架構,及時組織老舊光纜更新換代,積極推進超高速、大容量光傳輸技術部署。圍繞互聯網骨干節點和新型交換中心,進一步優化互聯網骨干網網間架構,全面提升整體承載和處理能力。重點推進33個項目,涉及資金495億元。

(二)城域網。配合不斷增長的寬帶接入提速需求,適度超前開展城域傳輸網和IP城域網擴容,加快重點網絡節點設備升級,提升多業務承載能力。重點推進8個項目,涉及資金1271億元。

(三)固定寬帶接入網。繼續加快推進老舊小區光纖到戶網絡改造,升級部署高速光纖接入系統,全面開展光網城市建設。積極開展“寬帶鄉村”工程、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加大投入力度,擴大光纖寬帶接入網在農村的有效覆蓋,推動實現光纖到村,積極發展寬帶入戶。重點推進6個項目,涉及資金1884億元。

(四)移動寬帶接入網。加快移動基站新建和改造,積極推進4G網絡升級,優化完善室內覆蓋,提升熱點接入能力,擴大行政村廣度覆蓋。統籌做好無線局域網熱點覆蓋和應用推廣,全面提升高速移動互聯網應用體驗。重點推進6個項目,涉及資金3902億元。

(五)國際通信網。加強“一帶一路”重點方向的互聯互通,發起亞太、美國等方向新的國際海纜建設,完善面向周邊國家的跨境陸地光纜,積極參與沿線重要國家、節點城市網絡建設。完善海外POP點全球布局,提高國際網絡輻射能力。重點推進13個項目,涉及資金256億元。

(六)應用基礎設施。建設新型云計算數據中心,改造擴容各類業務平臺和重要信息系統。加強內容分發網絡建設,新增服務節點,提高處理能力,擴展接入帶寬。提升支撐系統資源管理、智能配置、靈活計費等能力。重點推進26個項目,涉及資金1214億元。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規劃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需與相關項目實施主體對接20**-20**年信息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任務,明確年度進度安排,有序推進項目實施。

本行動方案所列重點項目要做好與各地方政府城鄉規劃等法定規劃和中央管理企業規劃的銜接。各項目實施主體要加快開展前期工作,落實建設條件,確保重點項目順利實施。

(二)加強資金支持。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有效投資,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繼續支持農村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以寬帶網絡為重點的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試點,推動盡快實現“十三五”規劃《綱要》農村網絡目標。加強對重點項目的融資支持,鼓勵民間資本投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三)規范建設秩序。加大對光纖到戶國家標準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力度,加強光纖到戶通信設施規劃建設和驗收備案。各地要加強協調,統籌規劃安排通信光纜、管道、基站、機房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使用,推動市政設施和公共基礎設施開放和共享,切實保障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通行權。

(四)推進簡政放權。修訂《電信建設管理辦法》,進一步放寬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行政審批要求。繼續深化電信體制改革,加快向民間資本開放基礎電信業務步伐,進一步推動寬帶市場向民間資本開放。優化管理服務,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各地區、各部門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重點項目實施提供便利條件。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要充分利用“寬帶中國”戰略實施部際協調小組機制,加強統籌協調,

強化對各建設主體落實重點項目的督導,定期組織或委托第三方對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調整目標和任務,優化政策保障措施,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

【附】

《信息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的通知

發改高技[20**]2763號

“寬帶中國”戰略實施部級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有關中央管理企業:

為深入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推進我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經報請國務院批準,現將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制定的《信息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印發你們,并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方案》實施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引領,堅持信息基礎設施的戰略性公共設施地位,把握信息通信技術變革趨勢,優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布局,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國家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力爭提前實現“十三五”規劃《綱要》網絡建設指標任務,為激活有效投資、拉動信息消費、保障改善民生和培育新動能提供有力支撐。

二、有關部門、各地方要按照《方案》要求,著力營造良好環境,協調推動各類公共設施向信息基礎設施開放,提供通行便利,保障公平進入。要優化管理服務,進一步放寬行政審批要求,為工程項目建設提供便利條件,及時協調解決建設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三、有關企業要圍繞《方案》實施,將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任務按年度細化分解,納入本單位考核計劃,并抓緊落實項目備案、環評、土地以及資金等相關條件。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嚴格落實國家通信建設和行業監管各項政策要求及標準規范,確保順利實現《方案》目標。

四、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強對《方案》實施的組織領導,進一步健全協調機制,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加快推進項目實施。同時,對《方案》實施情況做好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并適時開展評估工作。重要進展情況及評估意見將及時報送國務院。

請認真做好貫徹落實,有關重大事項請及時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

附件:信息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方案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年12月27日

篇3:新農村建設試驗區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方案

  新農村建設試驗區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方案

一、項目目標

  通過加強試驗區鄉(鎮、區)、村兩級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試驗區內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達到《湖北省鄉鎮衛生院建設標準》和《湖北省村衛生室建設標準》,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管理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設施面貌得到明顯改觀,農村衛生服務能力全面提高。

二、項目范圍和工作計劃

  *新農村建設試驗區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覆蓋試驗區內的10個鄉鎮衛生院(總投資1108萬元)和210個村衛生室(總投資280萬元)。

  整個項目擬于*底前完成。具體計劃如下:

  (一)衛生院建設計劃:*年已動工的曹市鎮中心衛生院擴建項目及小港管理區衛生院新建項目*年6月竣工。汊河鎮中心衛生院改擴建、戴家場鎮衛生院新建房屋、瞿家灣鎮衛生院房屋改造及峰口鎮中心衛生院擴建項目于*年5月動工,*年底前竣工。沙口鎮中心衛生院房屋改造項目、萬全鎮衛生院擴建項目、濱湖辦事處衛生院改擴建項目及新堤辦事處衛生院房屋維修項目,*年完成方案設計及招投標等項目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年元月動工,*年12月前完工。

  (二)村衛生室建設計劃:*年底前已完成村衛生室新建33個、改造5個的任務,已投入國家補助資金111萬元。*年底前,計劃完成其余37個村衛生室新建、135個村衛生室改造任務,擬投入國家補助資金169萬元。

三、組織保證與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以分管領導為組長,發改、衛生、國土、城建、規劃、審計、財政、檔案等部門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本方案的實施。各建設單位要成立相應項目建設專班,安排專人負責項目組織實施,確保項目進度。

  (二)科學制定規劃,精心組織實施。項目建設要嚴格按照《湖北省鄉鎮衛生院建設暫行標準》、《湖北省村衛生室建設標準(試行)》制定方案,按統一標識、統一標志、統一標牌、統一模式、統一裝飾、統一服飾、統一賬表等要求組織實施。

  (三)嚴格實行“四制”,確保工程質量。建設單位要嚴格實行工程招投標制、工程合同制、工程監理制、項目法人制,切實履行建筑工程報批手續,搞好項目招投標活動。項目工程實行全程跟蹤審計。

  (四)實行專款專用,嚴格項目管理。市財政局、市衛生局按項目進度撥付專款,建設資金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用,不得用于償還過去拖欠的工程款。

  (五)實行項目檔案管理制度。項目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檔案管理的規定,及時收集、整理從項目籌劃到工程竣工驗收各環節的文件資料并歸檔,建立健全建設項目檔案。

四、落實扶持政策

  按照市政府同省衛生廳簽訂的《*新農村建設試驗區血吸蟲病防治與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目標責任書》和省衛生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文件精神,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改造建設用地實行無償劃撥,對“工程”建設免征水利建設基金征地管理費、土地權屬用途變更登記費、房屋拆遷管理費、城建配套費、水電增容費,免收合同監證費、消防設施配套費、避雷圖紙審查費等規費。對服務性收費按成本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