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學六大節活動課程方案

小學六大節活動課程方案

2025-04-08 閱讀 2410

  設建小學六大節活動課程方案

  一、六大節活動課程理念

  1.與校本課程結合

  2.序列化

  3.以校區為主體開展活動

  4.樸素、節儉

  二、六大節活動課程安排

  1.體育節在每年10月份舉行,由德育處與體育組組織

  2.科技節在每年11月份舉行,由德育處與科學組組織

  3.英語節在每年12月份舉行,由德育處與英語組組織

  4.數學節在每年3月份舉行,由德育處與數學家搖籃工程領導小組、數學組組織

  5.讀書節在每年4月份舉行,由德育處與語文組組織

  6.藝術節在每年5月份舉行,由德育處與藝術組組織

  三、體育節活動

  1.體育節項目分校區特色課程項目達標與競賽、校田徑運動會和體育主題文化展覽;

  2.校區特色課程項目達標與競賽:二年級跳繩,三年級乒乓球,五年級武術;

  (1)個人項目:二、三、五年級所有年級學生都參加達標活動,在體育課和課外活動中完成,由任課體育教師組織實施;達標者頒發“運動獎章”(綠星卡的一種,特制,可由學生保留留念,也可用作普通綠星卡換紅星卡用。下列獎章同上);

  (2)集體項目:二、三、五年級以班級為單位,各班選派男女各兩隊,每隊8-10人,在各自校區以年級為單位組織現場比賽,時間安排上課時間一個半天,該年級全體學生參與觀看;比賽由校區體育組實施。

  3.校田徑運動會

  (1)全校運動員參加比賽;

  (2)租用校外大操場或者在校園田徑場進行;

  (3)為減輕交通壓力,隔年非運動員學生不參加活動;

  (4)工作人員由德育處、體育組提出意見,由校長辦公會議研究確定。

  4.體育主題文化展覽

  由校體育組制作體育知識主題展覽,在校區展覽一周。

  5.組織形式

  (1)開幕式分校區舉行,校區全體學生參加,由校區大隊部組織,突出學生自主,以大隊主題隊會的形式進行,隆重熱烈;

  (2)閉幕式從簡,結合校區晨會,表彰獲獎者。

  四、科技節活動

  1.科技節面向四、六年級部分學生;

  2.科技節項目分小發明、小制作、小論文比賽、科技實踐活動和科學主題文化展覽;

  3.四年、六年級學生可參加小發明、小制作、小論文、科技實踐活動比賽,凡有作品交班級比賽者,不論質量如何均獎勵“科技獎章”;班級評比之后交校區展示,并由評委在展示區現場評比;一至六年級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觀看科技作品展覽;

  4.科學主題文化展覽。

  由科學組制作科學家故事、科技成果、科普知識等主題展覽,在校區展覽一周,學生自由觀看。

  5.組織形式

  (1)班級項目由班主任組織,校區比賽由校區大隊部組織;

  (2)開幕式分校區舉行,校區全體學生參加,由校區大隊部組織,突出學生自主,以大隊主題隊會的形式進行,隆重熱烈;

  (3)閉幕式從簡,結合校區晨會,表彰優勝者。

  五、英語節活動

  1.英語節面向二、四、六年級全體學生和五年級部分學生;

  2.英語節項目分口語達標、口語大賽、口語模仿秀和英語主題文化展覽;

  3.二、四、六年級全體學生參加口語達標,在英語課上或者課后完成,達標者將英語獎章;

  4.二年級參加口語大賽,班級海選,每班推薦2個節目,人數不限,以校區為單位組織口語大賽,與四年級口語模仿秀同時展示并比賽;

  5.四年級口語模仿秀,班級海選,每班推薦2個節目,以校區為單位組織口語大賽,與二年級口語大賽同時展示并比賽;

  6.英語主題文化展覽,由英語組指導五年級部分學生負責制作主題展覽,在校區展覽一周,參與學生完成英語卷面知識競賽,抽選小獎品。

  7.組織形式

  (1)開幕式分校區舉行,校區全體學生參加,由校區大隊部組織,突出學生自主,以大隊主題隊會的形式進行,隆重熱烈;

  (2)閉幕式從簡,結合校區晨會,表彰優勝者。

  六、數學節活動

  1.數學節面向部分學生;

  2.數學節項目“沐硯杯”數學挑戰賽、數學手抄報、數學小論文評比和數學主題展覽;

  3.“沐硯杯”數學挑戰賽,二年級設數學速算比賽,三年級設算“24點”比賽,四年級魔方比賽,五年級奧數比賽,獲獎者獲數學獎章;

  4.數學手抄報評比。六年級組織數學手抄報評比,每班推薦3-5項參加總校比賽,由數學家搖籃基地領導小組組織,并把優秀作品推到市里,區里參評;

  5.數學小課題小論文評比。五、六年級學生進行數學小課題小論文評比,每班推薦3-5項參加總校比賽,由數學家搖籃基地領導小組組織;

  6.數學主題文化展覽。由數學組制作數學文化主題展覽,在校區展覽一周。

  7.組織形式

  (1)開幕式分校區舉行,校區全體學生參加,由校區大隊部組織,突出學生自主,以大隊主題隊會的形式進行,隆重熱烈;

  (2)閉幕式從簡,結合校區晨會,表彰優勝者。

  七、讀書節活動

  1.讀書節面向一至五年級全體學生

  2.讀書節項目分班級“1+X”讀書活動、校區集體誦讀比賽

  3.班級“1+X”讀書活動

  (1)學校準備系列圖書,每種圖書各備60本,供班級選擇

  (2)以班級為單位,全班學生共讀一本書,并組織討論、讀書心得等活動

  (3)“X”指學生自己閱讀,讀書節結束時,交流讀書心得

  (4)凡學生完成“1+X”任務者,每人獎勵“閱讀獎章”

  (5)班級選拔5-10位學生為“閱讀之星”,由學校表彰

  4.校區集體朗讀比賽

  (1)以校區為單位,組織二、四年級集體誦讀比賽,全員參與;

  (2)集體誦讀比賽要求學生全員參加;

  (3)凡參加比賽的學生,每人獎“誦讀獎章”;

  (4)學生集體誦讀比賽追求簡樸,反對家長或外來人員介入。

  5.組織形式

  (1)開幕式分校區舉行,校區全體學生參加,由校區大隊部組織,突出學生自主,以大隊主題隊會的形式進行,隆重熱烈;

  (2)閉幕式分校區舉行,結合校區誦讀比賽現場,在會上表彰優勝者。

  八、藝術節活動

  1.藝術節項目分校區個人項目比賽、校區集體項目展示、校個人項目比賽、美術作品展覽、校藝術節匯報演出

  2.校區個人項目比賽

  (1)設器樂、聲樂等項目;

  (2)由各校區大隊輔導員組織。

  3.校區集體項目展示:三年級集體舞蹈,五年級合唱;以班級為單位,參加年級展示,由政教處和藝術組組織,不評比,反對由外來力量參與輔導,參與展示的學生獲“藝術獎章”。

  4.校個人項目比賽面向所有年級學生

  (1)設器樂、聲樂等項目;

  (2)由校德育處負責組織。

  5.美術作品展覽

  各年級選擇美術優秀作品展覽,由班主任組織學生參觀。

  6.校藝術節演出

  (1)六一前后在各自校區進行,各校區一至六年級全體學生參加,由德育處統籌指揮,校區大隊輔導員負責組織;

  (2)節目以各自校區個人項目適量,一年級可每個班安排集體節目,三年級集體舞優秀節目、五年級合唱優秀節目參加表演;

  (3)校藝術社團的節目酌情參加;

  (4)除學校特別紀念活動安排大型演出外,其它年度藝術節可降低節目要求,反對家長或外來人員介入藝術節。

  7.組織形式

  (1)開幕式分校區舉行,校區全體學生參加,由校區大隊部組織,突出學生自主,以大隊主題隊會的形式進行,隆重熱烈;(2)閉幕式分校區舉行,結合藝術節大型演出,在會上表彰校區獲獎者。

  九、每年六大節活動具體實施,由德育處在上述序列化方案框架內,再形成方案。

篇2:引用親子共成長班課程沙龍活動方案

引用

金子的親子共成長班課程沙龍活動方案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民族的未來決定在每一個父母的手里。為此我們啟動了親子共成長活動,希望廣大父母關注孩子的成長,與孩子共同成長。

一、和諧家庭,親子共成長

1、親情一句話:將自己在家里關心、孝敬父母的話用簡潔的語言記錄下來,利用晨歌后2分鐘的時間交流,供其他同學學習。

2、在家長中掀起記“家庭周記”的熱潮。每周搜集一次,可以記錄母女的感情溝通,生活中令人感動的小故事,也可以記錄自己的心靈感受以及深沉的父愛,如果家庭成員經常一起出去游玩或舉行家庭娛樂活動,還可以記錄活動感受和游藝經過。以次激發父母與孩子間純真細膩的感情,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班主任將優秀周記匯總、裝訂,利用晚點時間進行交流,暢談感受。

3、幽默匯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曾說過許多適合其年齡特點,但在我們成人看來卻風趣、幽默的話,它折射出孩子純真的心靈。每每讀到它,眼前就浮現出孩子天真活潑的笑容,耳畔回響起那銅鈴般的稚嫩話語,因此讓孩子互相講一講家庭中的幽默故事,能在班級中營造出家庭般的溫暖。

4、我是知心父母。現在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物質享受,而是精神財富。因此我們在家長中提出“我是知心父母”的口號,規定家長每天與孩子的溝通時間不得少于半小時,并在家長會交流溝通的內容、效果、出現的問題。

5、同讀一本書。繼續營造“書香家庭”,讓濃郁的書香浸潤每一個家庭,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能從書中受益。

二、家長進校,讓孩子感悟社會,了解社會

家長們來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他們對每份工作的酸甜苦辣感受最深,有許多警示、勸戒、鼓勵孩子的話,因此我們準備舉行“家長進校周”活動,每天邀請一、兩位家長走進學校,走進班級,和孩子們聊一聊自己的工作,談談工作環境、工作壓力、工作艱辛、工作前景,讓孩子們了解父母工作的情況,激發他們好好學習的動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在孩子成長中起著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讓我們家校攜手,為家庭道德教育助學校素質教育一臂之力

慶六一親子運動會

暑期社區公園親子活動方案策劃例文

幼兒園春季趣味親子運動會活動方案

母親節親子活動策劃方案范文

20**年母親節親子活動策劃方案

兒童暑期親子活動策劃方案范例

中班組“慶3.8親子同樂會”開放活動方案

幼兒園中華經典親子誦讀活動方案

幼兒園親子趣味運動會活動方案

親子團隊第二課堂活動方案

篇3: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案

社會實踐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社會為課堂,在動手動腦中進行體驗和探究的綜合學習過程。x外語學校依據《x省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制定《x外語學校社會實踐課程實施方案》。

1、社會實踐的目的

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科技、國防、勞動、法制、環保、歷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學生關心社會和科技進步、關心地球和生存環境,獲得直接感受和問題解決的經驗;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認識社會、探究社會問題的基本能力,形成綜合思考問題的能力;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養成良好的勞動觀念,形成一般勞動技能;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協作能力、組織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意識和勤于實踐、勇于探索、精誠合作的精神,不斷提升學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能力,完善學生人格,最終指向于學習者個性健全發展。

2、社會實踐的內容

社會實踐活動包括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其內容包括:

軍訓:這是一個必修項目,主要進行軍()事知識教育、軍事技能訓練和紀律的養成教育。

校內實踐活動:主要進行日常生活技能競賽活動、校園規劃和校園環境整治活動。

校外實踐活動:參觀、訪問和調查活動。可以以郊游或遠足的形式,觀賞當地田園風光、錦繡山河、人文景觀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參觀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節祭掃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區焦點、熱點問題,進行環保、國情民情調查等;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驗證性的調查,或結合研究性學習進行探究性的調查。

社會生產勞動和社區建設活動:指參加工農業生產勞動、商業性活動、社會公益勞動(例如義務植樹等)等,還可以參加社區的政策調研、政策宣傳甚至于政策制訂,參與企業策劃等。

科技性實踐活動:如進行某項科技設計或制作,參與社區生產、生活設施的設計或改造等。

社會實踐活動內容的確定是學校提供與學生自主選擇的結合。學校為學生提供兩個、三個或多個選修模塊供學生選擇。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特長,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創造性地選題和開展實踐活動。

3、課程管理組織形式

1)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2.工作小組

組長:

成員:

社會實踐課程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的領導和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專家小組的指導下實施,在學校德育處、教科室、教務處和總務處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德育處負責社會實踐課程的規劃,教導處、總務處等積極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創造條件和機會。德育處要為學生的活動提供安全保障。年級組負責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實施,班主任對全班的社會實踐活動負責,指導老師對所分管的社會實踐小組負責。

班級成立學術委員會,實施對班級社會實踐活動的自主管理。

社會實踐活動一般以由三、五個學生經自由組合形成的小組為單位開展,每小組推舉小組長一名,根據活動項目聘請指導老師1―2名,提倡根據活動項目的需要聘請校外人士充當指導老師。

學生到校外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要有完整的活動方案,要告知班主任和家長并征得班主任和家長的同意。班主任和家長要在活動方案上簽字表明自己的態度,并要求班主任和家長對該活動方案提出詳細、具體的活動建議,以確保活動能安全、順利在進行。指導教師也要就活動的開展提出自己的建議。

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軍訓作為特殊的實踐活動項目,要嚴格按照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的安排實施。

4、課程配置與時間安排

軍訓是全體學生的必修項目,安排在高一第一學期開學之初,共一周時間,完成者得2個學分;學校設置一個“社會實踐周”,根據實際需要安排一次主題活動,一般安排在高二第一學期,完成者得2個學分;其他2個學分由學生根據個人的主客觀條件和興趣愛好,利用雙休日、節假日或假期時間自主安排活動得到,可集中安排進行某一主題活動,時間不得少于7日,也可分散安排多項活動,時間累計也不得少于7日。分散進行的活動要盡可能多樣化,以獲得多方面的感受和收獲。這2個學分的認定時間為高二第二學期末。

5、活動實施的過程

5?1活動前教育。學校在活動前都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安全、法制、禮儀教育。教育學生預防事故,注意自我保護;教育學生必須遵守法制,遵守實踐地和社區的規章制度;教育學生禮貌待人,體現中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5?2內容選擇與活動規劃。除軍訓項目外,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從生活世界出發,從熟悉和關注的社會實際中選取活動主題和內容,并形成社會實踐小組,聘請指導老師,聯系好將要前去實踐的地點或單位,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并在小組活動計劃的基礎上制訂個人活動計劃。將小組活動計劃和個人活動計劃報告班主任和指導教師并征得他們的同意。

5?3活動實施。學生必須按計劃進行活動,接受實踐地負責人領導,班主任和指導老師要隨時關注活動的正常開展。在活動中組長要協調好小組成員及各方面的關系,各成員發揮團隊精神,相互協作,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要記錄活動過程和活動心得。

5?4總結交流。活動結束后,小組完成社會實踐的報告,個人寫出活動小結及活動過程中的體會、感受等,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組織小組間的交流。學校每學年安排一次社會實踐的總結交流,形式由班級自定,可以是主題班會、班級網頁、墻報展覽等。

5?5評價考核。小組和個人提供相應的材料,由班主任或指導老師進行初步的學分認定,然后由學校綜合實踐課程專家小組進行學分確認,教導處完成學分登記。

6、課程評價與學分認定

6?1、評價原則

貫徹三結合評價原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定性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

6?2、評價內容

(1)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課時量和態度;

(2)活動的選擇與活動設計評價;

(3)活動過程中的體驗和收獲:認識社會、研究社會問題的基本能力和人際交往、協作、適應環境等能力的發展情況;

(4)活動的成果和社會效益評價;

(5)活動過程中的創新性和實踐性的體現情況。

6?3評價方法

實施檔案袋評價。學生建立個人社會實踐活動檔案袋,里面應裝有能反映小組和個人活動過程的種種記錄和其他證明材料,并提供核實方法或途徑(如實踐單位的地址和電話,相關人員的姓名和聯系電話等)。在進行考評價時,活動小組和學生個人提供如下考評依據:

軍訓評價。軍訓評價由出勤情況、學習或訓練態度、軍事知識和軍事技能考核情況、個人軍訓日記或小結等方面構成。

附軍訓評價表

主題活動評價。詳細的小組活動方案和個人活動計劃,小組社會實踐報告與個人活動小結,活動記錄與活動證明,主題活動的成果,相關單位的評價和學友的評價材料。

分散組合活動評價。相關的證明材料,如各項活動的單位證明、各項活動的計劃,各項活動的過程記錄與小結等。

學生個人或小組整理參評材料――小組交流及互評――班級()交流及互評――導師(或班主任)進行初評、學分認定和等級認定――學校綜合實踐專家小組進行最終的定性評價,學分認定和等級認定。得分90分以上的為a等,75分――89分為b等,60分――74分為c等,60分以下為d等。

7、獎勵與重修

對于那些參與意識和創新意識強,有勤于實踐、勇于探索、精誠合作的精神的學生個人或小組,他們付出了努力且有了豐碩的收獲,等級認定為a者,學校給予表彰;對于三項活動評價均獲a等的學生,學校給予專項獎勵;如果社會實踐成果經專家認定為具有一定的社會效益、科學價值或實用價值,學校給予特殊獎勵。

凡在考評中等級認定為d等者,要求重修,由班級學術委員會和指導教師監督執行。學生對班級學術委員會和指導教師考評持不同意見,可報學校課程指導小組進行終審。軍訓的重修與下一屆學生一起進行,其他活動的重修可自主掌握時間,也可另選活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