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校本課程教研組活動制度

校本課程教研組活動制度

2024-12-09 閱讀 5228

校本課程教研組活動制度

  教師是開發校本課程的主體,校本課程教研組成員的研究情況直接關系到我校校本課程的質量,故制定本制度

一、教研室活動制度

  1.教研室每月組織教師進行一次學習活動,學習《基礎教育改革綱要》、《校本課程管理與開發》等書籍,收集精彩文章,使教師初步掌握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基本理論。

  2.教研室加強教研組建設,每學期組織兩次專題研討活動,并請區市教研員及專家聽課指導。

  3.教研室認真研究、制定《校本課程評價表》。組織教師依據《校本課程評價表》進行說課、做課、聽課、評課,始終用《校本課程評價表》來指導和監控學習過程。

  4.教研室負責人通過與教師、學生、家長座談,通過聽課、發調查問卷等形式,隨時了解校本課程的效果,收集各方面的資料,總結分析各種實驗結果,不斷調整課程。

二、教研組活動制度:

  1.搜集資源:教師圍繞自己的課程主題,通過查閱書籍、上網等各種途徑搜集相關的、大量的資料,并篩選適合學生的學習內容。

  2.編寫教材:按時認真完成校本教材的編寫。

  3.進行課題研究:教師每學期寫一篇教學案例或課例。設計學生調查問卷,并對所搜集的相關實驗信息進行統計分析。

  4.定期總結:每學年第一學期末教師撰寫一篇論文或校本課工作總結,第二學期末圍繞自己的課題撰寫研究報告。

篇2:學年第一學期綜合實踐校本課程教研組活動總結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

**學年第一學期綜合實踐校本課程教研組活動總結

**學年第一學期,我們組的工作在學校的統一領導下,區教師發展中心、校教科室的指導和幫助下,按照學期初制定的工作計劃,每位老師全面貫徹學校對教研工作的要求,從規范入手,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積極開展活動,以穩步開展學校特色的“和秀園”為思路,并且著力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為目的,形式多樣地開展教學工作,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現總結如下:

1.“和秀園”工作的穩步開展。

由于學校的地理位置的優勢,本學期七年級的新生,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校園生活,翻土,播種,學生能親身體會到農作的樂趣,也能感受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并且利用在菜地里的不同植物,教師給學生普及了一些生物知識,教會他們對一些生活常識的認識,并根據時節不同,耕種的植物不同,讓他們開拓了他們的見識。體現了“和秀園”存在的意識以及它的價值。

2.校本課程的不斷開發。

(1)本學期繼續以“小組合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思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思想,學校教務處對七年級和八年級的學生開展了具有學校特色的走班制拓展課程。

(2)完善小組建設的校本課程。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以來,小組建設一直是教研組的主要思考內容,因此在校教科室的牽頭下,與組內王曉潔老師共同研究如何開展小組建設培訓,并以此為課題,在龍灣區立項。

(3)積極開展校本課程的交流活動。通過教科室的牽頭,在綜合教研組成員們的共同努力下,市地方課程即拓展課程的交流活動在我們學校舉辦得非常成功,早上的4個講座,以及下午的走班制的拓展展示課讓各縣市區來聽課的老師受益匪淺,而各個開課的老師對我們學校的安排,學生的配合也是贊不絕口。給其他學校展示了我們溫二十五中的風采。

總之,在本學期里,我們組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也看到了困難和不足,我們相信,只要全組上下切實更新教育觀念,真正堅持正確的教育教學方向,在總結本學期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在各位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組下學期各方面的工作會做得更好。

文章來源制度大全

qiqu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