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實中師能素質提高年活動實施方案

實中師能素質提高年活動實施方案

2025-04-06 閱讀 1937

  西雞實中“師能素質提高年”活動實施方案

  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全校教師的整體素質,根據市教育局“師能素質提高年”活動精神,結合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實際,現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內容

  1、副校長、中層干部管理策略與專業技能的“亮劍”活動。

  2、特級教師、名師及學科帶頭人的課堂風采展示活動。

  3、青年教師大練教學基本功活動。

  4、教師的全員崗位練兵活動。

  二、活動安排

  (一)副校長、中層干部管理策略與專業技能的“亮劍”活動。

  1、活動對象:學校副校長和全體中層干部。

  2、活動形式:活動以專題論壇和現場聽課、評課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各位副校長活動由校長、書記組織考評;中層干部由主管副校長組織考評。

  3、活動時間和步驟:

  (1)學習提高階段:(**年3月-**年5月)

  本階段,每位副校長和中層干部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具體分工和職責范圍,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管理好本部門工作,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形成先進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理念,提高本部門工作的謀劃能力、管理能力和執行能力。同時,結合高中和初中的新課程教改建模活動,加強聽課、評課指導,做好聽課、評課記錄,定期做好一定范圍內的課堂教學點評活動。

  (2)聽課評課階段(**年6月-7月上旬)

  本階段,學校將集中組織各副校長和中層干部深入班級聽課評課,要求每位參評者當場點評,并寫出一篇對新課改建模活動的體會和建議,本階段各副校長和中層干部提交聽課筆記,由學校組織專人對上述人員的聽課筆記進行評比,劃分等級,記錄在考核的綜合評定中。

  (3)專題論壇階段(**年7月中旬-8月)

  學校在本階段組織專題論壇活動,各位副校長和全體中層干部要對本部門在本學期的工作亮點以及下學期的工作思路進行演講,學校組織評選。

  (4)評比表彰階段(**年9月)

  學校將對各中層干部“亮劍”活動進行綜合評比,評比分為每月聽課、評課記錄的數量及質量、新課改建模活動的體會及建議評選和專題論壇的三項綜合評比,對評選出的優秀中層干部將在教師節進行表彰。各位副校長將參加由市教育局組織的校長“亮劍”活動。

  (二)、特級教師、名師和學科帶頭人的課堂風采展示活動。

  1、活動對象:全校特級教師、市級和校級名師、市級和校級學科帶頭人。

  2、活動形式:分為三個層次進行,即特級教師的精品課;市級和校級名師的示范課;市級和校級學科帶頭人的優質課。

  3、活動時間和步驟:按照初、高中構建的教學模式,分兩輪組織特級教師、名師和學科帶頭人的課堂風采展示活動。

  第一輪課堂風采展示:

  第一階段(**年3月-4月)

  (1)高中部特級教師精品課。

  (2)初中部名師課改典型引領課。

  (3)初中部名師示范課。

  (4)初中部學科帶頭人優質課。

  (5)信息中心名師示范課。

  第二階段(**年5月-6月)

  (6)高中部名師示范課。

  (7)高中部學科帶頭人優質課。

  (8)初中部骨干教師公開課。

  第二輪課堂風采展示:

  第一階段(**年9月-10月中旬)

  (1)高中部特級教師精品課。

  (2)高中部名師示范課。

  (3)初中部名師示范課。

  (4)高中部學科帶頭人優質課。

  (5)初中部學科帶頭人優質課。

  (6)高中部骨干教師公開課、

  (7)初中部骨干教師公開課。

  第二階段(**年10月下旬-11月)

  對推選出的優秀特級教師的精品課、名師示范課、學科帶頭人的優質課和骨干教師的公開課,將參加市教育局組織的全市教學風采展示課的評選,并在第六屆科研年會上進行表彰。

  (三)青年教師大練教學基本功活動。

  1、活動對象:全校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已獲市級和校級名師、學科帶頭人除外)。

  2、活動形式:以導師制、青年教師讀書會、教案評比、粉筆字比賽、板書設計比賽、課堂教學大賽等形式,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

  3、活動時間及步驟:

  啟動實施階段(**年2月-7月)

  (1)組織青年教師學習蔡林森的《教學革命--蔡林森的先學后教》,撰寫學習心得和讀書筆記,6月末將體會裝訂成冊。

  (2)成立青年教師研修班,聘請市、校級名師為任課教師。

  (唐作欽、劉務才、李慶福、高愛國等)

  (3)建立師徒聽課評課制度,定期填寫師徒培養檔案,上青年教師匯報課。

  (4)組織青年教師崗位培訓和業務理論考試。

  (5)組織青年教師閱讀寫作比賽和電子白板使用比賽。

  (6)青年教師優秀教學設計大賽。

  深化發展階段(**年8月-11月)

  (7)教師硬筆書法比賽、展覽。

  (8)優秀課件大賽。

  (9)青年教師演講比賽。

  (10)將青年教師的基本功大賽的訓練活動引入課堂。

  總結表彰階段(**年12月)

  學校將在本階段對青年教師大練基本功活動進行總結提煉,對在活動中成績優秀者,學校將在第六屆科研年會上給予表彰并推薦參加全市的評選。

  (四)教師全員崗位練兵活動。

  1、活動對象:全校任課教師。

  2、活動形式:繼續開展“五個三”崗位練兵活動,并以此為基礎,通過教師校本培訓,微格教學、集體備課、教學反思、課堂大賽等活動,促進全體教師師能素質的提高。

  3、活動時間及步驟:

  第一階段(**年2月-6月)

  (1)聘請中國教育學會教師發展學校專家來校進行班主任工作、教育科研和學科教學活動的培訓和交流。

  (2)開展初、高中教學開放日活動。

  (3)開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評選活動。

  (4)開展全員教師的有效課堂教學校本培訓。

  (5)全校教師高效課堂教學展示大賽。

  (6)組織全校教師的科研論壇活動。

  第二階段(**年8月-**年12月)

  (7)“十二五”課題開題儀式。

  (8)初、高中課題研究展示課。

  (9)優秀教科研成果評選。

  (10)組織召開第六屆教育科研年會。

  三、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部要對“師能素質提高年”活動高度重視,,要專門成立活動領導小組,責成專人負責,認真制定好活動方案和工作計劃,精心設計活動載體,及時報送有關活動材料,確保各項活動高效、有序的開展。

  2、注重形式,加強宣傳。各部要充分利用校園網、報紙、廣播、板報等一切宣傳載體對“師能素質提高年”的四項活動進行宣傳。初、高中設專人負責宣傳,將每次活動的宣傳材料在每周一送到科研處,學校將在每周二將周活動情況上報市教育局。

  2、精心組織,加強管理。各部要加強四項活動過程管理,把各項活動落實落靠,提高活動的整體效能,切實提高全校教師的整體師能素質。要及時總結經驗,把教師參加活動的情況與各部門的日常管理和教師的日常考核掛勾,作為今后部門評選先進和教師評優晉級重要依據。

  四、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對這次活動的領導,學校成立“師能素質提高年”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成員:z

  下設活動辦公室

  主任:z

  副主任:z(負責全校活動宣傳材料的整理)

  z(負責高中活動宣傳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z(負責初中活動宣傳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成員:z(負責高中活動材料的上報)

  z(負責初中活動材料的上報)

  z(負責日常文件、材料的整理和歸類)

  辦公室設在科研處。

  聯系電話:z

  電子郵箱:z

  西雞實驗中學

篇2:骨干培養班素質拓展活動方案

  第十一期大學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骨干培養班素質拓展活動方案實施細則

  一、活動主題

  大學生骨干培養及素質拓展

  二、活動時間

  20**年11月28日(周六)9:00--12:30

  三、活動地點

  桃花嶺公園

  四、活動參與人員

  第十一期大學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骨干培養班全體學員

  五、活動具體執行方案

  9:00----10:00全體人員乘車到達桃花嶺公園正門后分發公園手繪地圖及任務照片

  10:10----12:00全體學員開始素拓活動,完成地圖中各個地點的游戲安排

  12:00----12:30做活動總結并分發優勝隊伍的小獎品,并做好衛生清理工作

  12:30全體人員乘車返回學校

  (一)人員安排

  1、安保人員:

  (1)7名校園文明督察隊隊員負責7個游戲點的監督和蓋章工作;

  (2)15名隊員負責游戲區域邊界站崗執勤

  (3)當所有學員完成6個游戲點返回出發場所時,所有隊員負責撕名牌的安保站崗工作

  2、簽到人員:人力資源部七名干事負責簽到,清點每組實到人數并及時反饋情況

  3、跟組人員:上述簽到人員負責跟所簽到的組別,并負責聯系所乘坐的車輛司機,手機隨時保持暢通,及時與我們聯系。

  4、游戲點人員:每個游戲點兩到三名干事負責,每個游戲點至少一名人力資源部干事負責,一到兩名體育部干事協助。游戲點負責人攜帶好該游戲點的物資提前達到游戲點布置,各部門干事協同幫助。

  (二)游戲安排

  熱身游戲

  1.所需道具:長繩7條

  2.游戲要求:由各組分別委派15名組員跳長繩,2名組員充當搖繩人員,在裁判員宣布游戲開始后,各組開始比賽跳繩,每組規定的20名成員必須在一致的配合下連續完成5個才算過關,完成任務的組次即可馬上開始接下來的任務。

  游戲一:地雷陣

  1.所需道具:2個眼罩、若干個空的飲料瓶、若干條繩子(兩組份)

  2.游戲要求:

  (1)一名學員蒙眼,在起點線前轉圈5周,其余學員在游戲界限范圍以外口頭引導,不可進入游戲范圍;

  (2)蒙眼學員在其余學員口頭指引下通過障礙,游戲過程中不可把瓶子碰倒或者把眼罩摘下否則重來;

  (3)游戲距離大概4米左右,蒙眼人員通過障礙達到終點線后方可過關;

  游戲二:傳遞乒乓球

  1.所需道具:卡紙20張、乒乓球10個、2個紙箱(兩組份)

  2.游戲要求:

  (1)每組派出十個人排成一排,每人分別持有一張半圓弧度的卡紙作為乒乓球通道,五個乒乓球安全通過本人手持通道后馬上跑到隊尾繼續傳球,直到五個乒乓球都落入紙箱;

  (2)在傳遞過程中乒乓球掉落、用手觸碰乒乓球均回到起點重來;

  游戲三:念歌詞說歌名

  1.所需道具:100首左右經典紅色革命歌曲與經典流行歌曲的紙質檔

  2.游戲流程:

  (1)本游戲負責人念歌詞,要求無曲音曲調,如果念歌詞過程中失誤,則該歌曲無效。一組人員猜對7首歌曲方可過關;

  (2)猜不出的歌曲可以選擇過;

  (3)該組人員不可偷看歌詞本,不可使用手機等工具查詢,一旦發現則該歌曲無效;

  (4)如果學員對歌詞里的某一句或某一詞有疑問可向游戲負責人提出;

  游戲四:喝飲料扔瓶子

  1.所需道具:飲料若干瓶、2個紙箱

  2.游戲要求:

  (1)抽簽決定所須投進的紙箱;

  (2)喝完手中的一瓶飲料方可將其投入紙箱,沒投中則將其撿回繼續投,每組成員投進5個方可成功。

  游戲五:正話反說

  1.所需道具:正話反說內容紙質檔

  2.游戲要求:

  (1)游戲負責人念紙質檔上的三字詞或四字詞的正話內容,該組人員站成一列,按照負責人所說內容說反話,例如干事說“新年好”,則該組人員必須說“好年新”

  (2)游戲過程,按照一對一原則,非游戲人員不可在旁協助提醒,一組連續通過10個人沒有失誤方可過關;

  游戲六:解金圈

  所需道具:呼啦圈2個

  游戲要求:由各組分別委派20名組員,先站成一排手牽手,從隊伍一端開始,通過小組成員的互相配合,在呼啦圈不脫手的情況下,通過全體成員的軀干即可。

  最終游戲:撕名牌

  (三)額外任務

  游戲開始前抽簽分發已準備好的線索圖3張。各組需在完成游戲點的過程中需找圖中景物,并且全組人員按指定的動作在該點合照。每完成一張可減少時間15秒。

  (四)比賽制度:比賽采用計時制,在參賽隊伍共同完成熱身游戲后,各隊伍需從6個游戲任務點中選取5個完成游戲,完成游戲后需在相應工作人員處蓋章才算通過并繼續前往下一個游戲點,(完成游戲卻未能蓋章者成績視為無效)。隊伍全員到達終點并經過終點裁判檢查集齊5個章才算完成全部任務。在減去額外任務所贏得的時間后,總用時最少的四組有資格參與最終的游戲比拼。

  六、補充說明

  1.以計算每組出發到完成所有游戲點放回的時間來決定該組是否參與最后游戲

  2.督察隊隊員與兩個部門干事(人力資源部與體育部)確認游戲過程中無違規現象,督察隊隊員方可蓋章,該組人員前往下一個游戲點。

  3.前四名參與終極游戲,爭奪第一名

  人力資源部制

  20**年11月23日

篇3: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藝術教育工作自評辦法

  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

  第一條為建立健全學生藝術素質評價制度,了解掌握學生藝術素養發展狀況,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全日制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應覆蓋到全體學生。

  第三條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應遵循藝術教育規律,堅持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既關注學生藝術課程學習水平,也關注學生參與藝術實踐活動的經歷;既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也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既關注對學生的基本要求,也關注對學生的特長激勵。

  第四條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指標體系(見附表)由基礎指標、學業指標和發展指標三部分構成。基礎指標是中小學生在校內應參加的課程學習和課外活動;學業指標是中小學生通過校內學習,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達到的目標;發展指標旨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

  第五條學生藝術素質測評以分數形式呈現,基礎指標40分;學業指標50分;發展指標20分,其中加分項目10分。90分以上為優秀,75-89分為良好,60-74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

  第六條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的依據是學生的寫實記錄、成績評定,同時參考教師評語、學生互評、自我評價等。學校可分年級段組織實施測評工作,測評結果應及時匯總、整理、存檔、上報。

  第七條學校要如實記錄每一名學生的藝術素質測評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初中和高中階段學校學生測評結果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

  第八條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情況作為評價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教育督導部門要將學生藝術素質納入中小學校督導評估指標體系。

  第九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試行。

附表: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指標體系(試行)

  附表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指標體系(試行)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指標內容  分值

  基礎指標

  1.課程學習  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學習的出勤率、參與度和學習任務完成情況  25

  2.課外活動  參加學校組織的藝術興趣小組、藝術社團和各類藝術活動的表現  15

  學業指標

  3.基礎知識  理解和掌握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知識的情況  25

  4.基本技能  掌握和運用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標準要求的基本技能的情況  25

  發展指標

  5.校外學習  自主參加校外藝術學習、參與藝術實踐的情況(主要指參與社區、鄉村文化藝術活動,學習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欣賞高雅的文藝演出和展覽等)  10

  6.藝術特長(加分項)  在學校現場測評中展現的某一藝術項目的特長(包括聲樂、器樂、舞蹈、戲劇、戲曲、繪畫、書法等)  10

附件2中小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辦法

  第一條 為建立健全學校藝術教育評價制度,充分發揮評價的引導、診斷、改進、激勵功能,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全日制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

  第三條 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項目包括藝術課程、藝術活動、藝術教師、條件保障、特色發展以及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等。學校應在全面總結本校藝術教育工作開展情況的基礎上填寫自評報表(見附表)。

  第四條 自評報表由自評項目、自評內容、自評記錄、自評得分、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等六部分構成,學校應根據自評項目內容如實填寫。

  第五條 自評結果以分數形式呈現,藝術課程30分,藝術活動20分,藝術教師20分,條件保障20分,特色發展10分;學生藝術素質測評10分(加分項目)。90分以上為優秀,75-89分為良好,60-74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

  第六條 學校每學年進行一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自評工作實行校長負責制,納入校長考核內容,確保過程規范、結果真實,不弄虛作假。每年9月底前將《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報表》報至當地教育行政部門。

  第七條 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結果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官方網站信息公開專欄向社會公示,公示期為當年10月至12月。公示期內社會對自評報告的意見和投訴,要及時收集、處理,并通報處理結果。

  第八條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的指導和管理。教育督導部門要對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開展必要的督導檢查。

  第九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附表:中小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報表

  附表中小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自評報表

  湖南____省(區、市)____衡陽____市

  學校名稱(公章):  衡陽縣庫橋鎮石口中學

  聯系電話:

  學校類別:□普通小學;

  □普通初中;

  □普通高中;

  □完全中學;

  □職業高中;□九年一貫制學校;

  □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教學班總數:小學  個;

  初中  11  個;

  高中  個

  在校學生總數:小學  人;

  初中  884  人;

  高中  人

  專任教師總數:小學  人;

  初中  38  人;

  高中  人

  自評項目

  自評內容

  自評記錄

  自評得分

  存在的主要問題

  改進措施

  藝術課程(30分)

  按照國家要求開齊開足上好音樂、美術等藝術課程。利用當地教育資源,開發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藝術課程,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音樂:  1  課時/周;

  美術:  1  課時/周;

  綜合藝術:  1  課時/周;

  地方/學校藝術課程:  1  課時/周,列出課程名稱

  28分

  部分老師、同學對藝術課不夠重視,有挪用的現象。

  督促老師按課和上課。

  藝術活動

  (20分)

  面向全體學生組織開展藝術活動,因地制宜建立學生藝術社團或興趣小組,保證每周有固定的藝術活動時間,每年組織合唱節、美術展覽和藝術節等活動。充分利用學校校歌、廣播、電視、網絡以及校園、教室、走廊、宣傳欄、活動場所等,營造格調高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的校園文化藝術環境。

  學校開展藝術節等活動場次:

  2  場/年;

  每周開展藝術活動頻次:

  1  次/周;

  校級學生藝術社團/興趣小組數量:

  2  個,列出項目(如合唱、民樂、管樂、交響樂、舞蹈、戲劇、戲曲、美術、書法等)

  藝術活動學生參與面(占學校學生總數比例):

  100  %;

  校園文化藝術環境基本情況:

  18分

  學生不夠重視。

  營造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

  藝術教師(20分)

  在學校核定的編制總額內,按照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課時數和學校班級數配備藝術教師,滿足藝術教育基本需求,加強教師培訓,提高隊伍素質。

  藝術教師總數:  3  人(含專職  2 人、兼職  1 人),其中:音樂  1 人、 美術  1  人、其他  1 人;

  藝術教師生師比: 0.2% ;

  藝術教師平均周課時:  11  課時/周;

  藝術教師缺額數:  1  人;

  本學年藝術教師參加縣級以上培訓人數:  2  人

  15分

  專業老師少。

  每年引進專業老師,定期派老師參加培訓。

  條件保障(20分)

  設置藝術專用教室和藝術活動室,并按照國家標準配備藝術課程教學和藝術活動器材。

  藝術專用教室/活動室:

  1  個,其中:音樂  個、美術  1  個、其他  0  個(列出名稱  );

  藝術場館:  0  個,面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