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的心理素質培訓
員工的心理素質培訓
隨著人才和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節奏加快,壓力加重,企業員工面對激烈的競爭和工作的壓力,容易出現心理緊張、挫折感、痛苦、自責、喪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狀態,心理教育疏導十分必要。聯想集團定期邀請心理培訓機構的專業人士為員工做《壓力管理》等心理培訓,TCL、實達公司等常年請培訓公司開展心理素質培訓,在世界500強中至少80%的企業為員工提供心理幫助計劃(EAP)。員工心理檔案建設和心理素質培訓,已成為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實踐證明,良好的心理教育、疏導和訓練,能夠增強員工的意志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自控能力,還能提高員工的創新意識、貢獻意識、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
一、企業心理素質培訓的內容
目前市場上開發的企業心理素質培訓有:職業心理培訓、職場心理培訓、入職心理培訓、生涯心理輔導、員工心理幫助計劃、裁員心理幫助、壓力管理培訓、員工溝通培訓等。大多數的素質管理訓練、團隊訓練、領導力訓練、體驗培訓和戶外拓展都把心理培訓貫穿其中。企業心理培訓的形式和內容很廣泛,下面簡單談談企業心理培訓經常涉及的主要命題和內容:
1.積極的心態
積極的心態是一種樂觀、進取的心態。它是一種正面的心態,由希望、樂觀、勇氣、進取、慷慨等正面的特征組成;而消極的心態是一種反面的心態,它由悲觀、頹廢、抱怨、等待、我行我素等反面的特征組成。人不能預知工作和職業生涯中的各種情況,但正確的心態可以令人們能夠適應各種現實狀況。成功職業人的首要標志,在于他的心態。一個人如果心態積極,樂觀地接受挑戰和應付麻煩事,就一定能在職業生涯中得到很好的成長與發展。
2.自信心
自信心是職業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質。真正有自信的人表現為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既不貶低自己,也不盲目自負。目前很多大學畢業生容易走兩個極端:自卑和自負。自卑感較強的人,常常犧牲自己的權利,唯唯諾諾;自負心較重的人往往不認真審視自己,而是把自己罩在一個虛幻膨脹的光環中,變得盛氣凌人。實際上自負的人心里恰恰隱藏著深深的自卑,這兩種心理狀態都是由于不能正確認識自己。
3.情商
情商即情感智力。情感智力泛指個人認知、調控和管理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主要包括:感受及表達個人情感的能力;思維之情感輔助能力;理解、分析及運用情感的能力;情感控制能力。這四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會促使一個人既善于了解并克制自我的情緒表現與波動,又善于洞察他人的情緒表現與波動并善于與人溝通,協調各方面的人際關系。一個人在職業上要獲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常常是情商。調控自己的情緒,使情緒處于積極、正面狀態,不僅可以拓展個人的思維行動能力,也會強化個人在智力、體能、社交和心理等方面的活動資源。因此,情商是職業人必須的心理品質。
4.壓彈
壓彈原本是物理學概念,泛指物體受壓時的反彈。在心理學中則是指個人面對生活逆境、創傷、悲痛、威脅及其他重大壓力的良好適應性,也是個人面對生活壓力和挫折的反彈能力。人在面對生活的挫折與逆境時,既需要有忍耐挫折的能力,也需要有排解挫折的能力。其中忍耐挫折的能力會使人勇于承受各種壓力,不因一時的困境而喪失斗志,放棄對自我的信念;而排解挫折的能力則使人善于化解各種壓力,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5.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植于人們心靈的想法、看法、假設、圖像和印象,就好像一塊鏡子能夠微妙地扭曲人們的視野一樣,心智模式也決定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和演繹。心智模式是人們思想方法、思維習慣、思維風格和心理素質的反映,心智模式的形成受人們所經歷的環境、人的性格,人的智商、情商和逆境商的影響,并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心智模式根深蒂固深植于人的心中,它不僅左右人們的思想和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影響人們的決策,也影響人們對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態度,影響人們處理人際關系遵循的準則,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和行為習慣。
二、企業心理素質培訓的原則
(一)針對性原則
所謂針對性原則,就是考慮到企業對員工素質需求的個性化差異。首先,不同行業的企業對員工的心理素質有不同的要求。在有些企業的文化中,勤奮、踏實被看作是一快瑰寶,而在另一些企業中,聰明和良好的交際能力被看成是成功的法寶。由于行業不同,企業對員工的心理素質需求不同,在進行心理素質訓練時,必須針對行業和企業的具體要求。另外,企業員工由于崗位和層次的不同,崗位勝任能力對心理素質也有不同的需求,因而在進行心理素質培訓時要體現這一差別。
(二)活動體驗性原則
心理培訓不同于傳統教學方法中知識的傳授,它更重視員工心理素質的實際訓練。企業心理素質訓練強調員工積極參與活動,主動創造體驗。傳統的教學是先使受訓者學習知識、掌握原理與方法,然后運用于實踐中,即先知后行。而活動體驗性原則,則要求以活動開始,先行后知。在訓練中,運用各種道具、實物,借用一定的場地、實境,精心設計各種模擬環境、實戰情景,通過受訓者在活動中的充分參與,來獲得個人體驗,然后在導師的引導下,分享個人體驗,共同交流,得出結論,提升認識,形成與改善心理素質。活動體驗性原則遵循的是體驗——分享——交流——提升的過程。
(三)行為強化性原則
人的心理素質的提升和優化,既有發展性又有階段性,發展具有漸變的特點,而階段含有跳躍的本質。在現實生活中,人的行為習慣、心理品質,會因經歷某種事件而突然發生變化,或由潛在轉變為現實。行為強化性原則,就是在企業員工心理素質訓練中,創設一定難度的活動,主要表現在心理考驗上,促使受訓者挑戰自己的心理,直面真實的自我,激發出潛伏在受訓者身上而未被其真正了解的力量。行為強化性原則強調短期、高效,在短期內改變原有的心理面貌。
(四)反饋互動性原則
企業員工心理素質培訓的過程是在培訓師和受訓者、特別是受訓者與受訓者之間信息的交流分享共享,活動的互幫互助互補中完成的。反饋互動性原則有幾方面的要求:①引導受訓者參與訓練目標的確定,使受訓者感覺到訓練目標是在他們的參與下制定的,確信是為自己所需;②訓練進程中特別是初期含有互動釋放的活動,提升受訓者自我釋放和積極投入的情緒;③不作好、壞、對、錯的評價,讓活動結果來說明一切;④受訓者活動、探索后的體驗必須進行交流分享,從而產生深層次的感受;⑤受訓者活動、體驗的結果、現實意義與深層意義在受訓者的交流討論中體會到、得出,培訓師僅作引導,點到為止。
(五)發展適應性原則
發展適應性原則包含兩個層面:一是,企業員工心理素質訓練的活動內容和形式的選擇與設計,要及時吸納新信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區域特點,緊貼企業需求;另一個是,要考慮受訓者的個體差異,心理發展的水平差異和結構差異,確定適宜個別差異的心理“極限”,使每個受訓者都經歷高峰體驗,獲得深層次感悟。
三、企業員工心理素質訓練的方法
目前,國內外心理訓練領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卡耐基訓練、戴尼提技術、里程碑教育、JS訓練以及近年來興起的NLP技術、拓展訓練等。這些訓練的理論基礎或多或少直接來源于某個心理學流派或者進行了多個心理學流派技術的綜合,總的來說,員工心理素質培訓較多的采用了以下方法。
1.心理暗示法
暗示是用含蓄、間接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使人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他的思想、行為與組織的意愿相符合。暗示有他人暗示、自我暗示、行為暗示、環境暗示、言語暗示等等。在企業心理素質培訓中,可以運用多種形式的暗示,對員工的心理與行為施加影響,促使員工的心理與行為朝著目標方向發展;同時使員工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
在運用心理暗示法的'訓練中,樹立威信常常成為十分重要的因素。威信可以提高受訓者的可暗示性。威信是一種使受訓者樂于接受的力量,是決定心理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2.游戲訓練法
游戲訓練法是現代企業培訓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是寓教于樂的有效方式。其原先的目的是為了改變培訓現場氣氛,提高參加者的好奇心、興趣及參與意識,并改善人際關系。現在則是通過游戲產生體驗獲得知識,或使參加者的心理、行為、思想發生變化。游戲訓練法運用時應注意:游戲的設計與選擇符合訓練目標要求,能達到訓練目的;培訓師要當好游戲的組織者、協助者、旁觀者,能洞察受訓者行為心理;游戲結束時要引導受訓者分享、交流體驗、感受思想,得出經驗或結論。
3.拓展訓練法
拓展訓練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集中營,許多戰俘不堪忍受納粹的暴行,聯合起來集體越獄。在越獄的過程中,遇到了高墻、壕溝、電網等種種極限的挑戰,只有團結一致,并敢于挑戰極限的少數成員生存下來。后人從中得到啟示,于是,專門設計了模擬各種極限的戶外拓展訓練。
拓展訓練法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和訓練方式,它利用特定的自然環境,通過獨具匠心的設計,在解決問題和應對挑戰的活動過程中,使人的勇氣與自信、理解與溝通、進取與互助得到增進。
4.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是一種通過會議的形式,讓所有參加者在自由愉快、暢所欲言的氣氛中,交換想法或點子,并以此激勵與會者的創意及靈感,以產生更多創意的方法。此方法重在集體參與,許多人一起努力,協作完成某項任務或解決某一問題。集體參與可以增加學員的團隊協作精神;增強個人的自我表現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使學員在集體活動中變得更為積極活躍;在集體參與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新的思想產生。它廣泛地用于創造性思維活動之中。
5.角色模擬法
角色模擬法就是根據職業崗位中的現實問題創設一定的情境或仿真情境,讓受訓者扮演情境中的角色,通過自己的角色活動,獲得心理體驗,并分享體驗,分析角色行為,糾正錯誤,以形成特定的心理品質與行為習慣。
角色模擬是實際情境或過程的抽象化或簡化。模擬情境中,受訓者進行分組,分別扮演特定的角色,并和其中的人或事互動。模擬現實的程度,可高可低,視實際情況而定。在這種方法中,受訓者所面對的是與職業崗位活動相仿的情境。它允許真實的訓練而不需為此訓練承擔花費與風險。
6.心理劇技術
心理劇技術是由Jacob在20世紀30年代創立的,它是在團隊領導者的引領、支持和幫助下,通過團隊成員創造性的參與表演的過程,使團隊成員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情緒得以釋放,并且提升自己的洞察力,獲得對問題和自身的更深的理解,進而發展出健康的、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新的行為。
篇2:心理素質拓展活動設計方案
人文社科系心理素質拓展活動設計方案
活動名稱:生活有你更精彩
活動時間:*年6月11日下午3點50
活動地點:形體室
參加人員:自愿報名參加
活動目標:
通過心理素質拓展的4個活動,讓大家學會人際交往的方法與技巧,加深彼此的友誼。
準備工作:
購買70只氣球、一包牙簽、一卷垃圾袋、32張賀卡、10個小禮品、一卷塑料繩、32支筆、32張白紙、一卷膠布。
實施程序:
1、準備階段(5分鐘)。介紹心理素質拓展訓練的目的和方法,宣布訓練的紀律和要求。
2、集體熱身(20分鐘)。
“你戳我爆”
①要求。
在一分鐘內找個同伴,手拉手坐在一起,但不能兩位男生結伴。每組的兩位同學指甲長的為a,短的為b。給a發一個氣球,給b發一條繩子和一根牙簽,然后a吹氣球,b綁氣球。b用牙簽戳破氣球,但不能將氣球戳爆。最先成功的,可得到一件小禮品。
②可能出現的情況。
a.會有同學對要求不太理解。
處理辦法:解釋戳爆即為牙簽戳進氣球后氣球即爆,戳破即為牙簽戳進氣球后氣球仍保持原狀。(若還不理解,可現場演示“戳爆”的情況)
b.男生用力地吹氣球,會有調皮者用牙簽捅破自己的氣球,或去捅其他人的氣球,可能場面會有點混亂。
處理辦法:為先活躍現場的氣氛,先不忙阻止,過幾分鐘后,主持人強調一下要求:“用牙簽戳破氣球,但不能將氣球戳爆。最先成功的,可得到一件小禮品。”
③引導后的現場狀況。
a.有人將牙簽輕輕觸碰氣球中間鼓起的部分,氣球立即爆炸!
b.有人將牙簽慢慢往氣球軟的地方戳(如吹氣口或其另一端),隨著牙簽的深入、表皮的凹陷,牙簽成功插入氣球表皮,但氣球并未爆炸。
④拓展訓練分享。
提問:同樣是牙簽戳氣球,為什么有人氣球戳爆了而有人沒有?
答案:氣球兩端較松弛,表面張力小,所以不容易爆炸;中間繃得緊,表面張力大,所以容易爆炸。
⑤拓展訓練總結。
其實,這個物理原理和人際交往是相通的――在和他人交往時,你千萬不要觸碰對方的緊張面。例如,有的同學家境貧寒或個子很矮,很不樂意別人談論自己這一點,你就要避開這個話題,否則,容易像牙簽戳氣球一碰就爆,引發反感、爭吵甚至打架。反之,你可以找對方松弛的一面去交流,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離。
3、引出活動主題(2分鐘):生活有你更精彩。卡耐基說:“一個人的成功,15%靠專業知識,85%靠人際關系和處世技巧。”其實,“人”字由一撇一捺構成,一撇是自己,一捺是別人,這兩筆你都寫好了嗎?跟著我一起進入體會人際交往的精彩生活吧。
4、拓展訓練項目。
(1)“你夸我笑”(30分鐘)
①要求。
全體組合成每8個人一個圈,共4個圈,圍坐在草地上。每個隊先請一名隊員坐到圈中央,依次接受隊友們的夸獎,每位隊友必須看著“圈中人”的眼睛,當面說出三個優點。依此類推,每位隊員必須輪流坐到圈中央接受贊揚,要求隊友們的贊美必須真誠,即對方確實有所夸的優點。
②可能出現的情況。
a.誰先坐到圈中央,可能會成為各隊的難題,會有人擔心別人說不出自己的優點而尷尬。
處理辦法:猜拳或掌聲鼓勵。
b.誰先開口贊美,可能會成為另一個難題。
處理辦法:從他好朋友或相鄰的同學開始。
c.最后發言的人會擔心優點被前面發言的人說光了。
處理辦法:舉事例也可以。
③引導后的現場狀況。
在不斷的夸贊聲中,大家放松地融在一起。
④拓展訓練分享。
a.游戲結束后,大家都從別人嘴里獲悉自己有那么多優點,不管平時多內向的人,此刻都會很自信。
b.當你表揚對方時,對方很開心,也很樂意聽,雙方的距離在無形中拉近了。
⑤拓展訓練總結。
林肯說過:“每個人都喜歡被贊美。”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也曾指出:“每個人的天性都是喜歡別人的贊美的。”人類行為學家約翰杜威說:“人類本質里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渴望被贊美。”因此,對于別人的成績與進步,你要肯定、表揚和鼓勵。當別人有值得褒獎的地方,你就要毫不吝嗇地誠摯贊許,這樣能帶來和諧而溫馨的人際關系。
(2)“你攙我行”(30分鐘)
①要求。
組成雙人組,不能兩位男生結伴。兩人手拉手站在一起。頭發長的為a,短的為b。給b兩個連著的垃圾袋,將a的眼睛蒙起來。a將在b的攙扶下走過一段坎坷的道路,大家整個過程中不能說話。往回走的時候,互換角色。
②可能出現的情況。
眼睛被蒙了起來,會總想留一條縫偷看――一片漆黑的感覺,讓大多數同學有點不安。
處理辦法:請沒有被蒙的同學拉緊被蒙的同學的手。
③引導后的現場狀況。
b攙扶著a,在主持人的手勢下領頭。相信同伴的人,就能輕松地邁開步子;而對同伴半信半疑的人,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地緩慢移動。
④拓展訓練分享。
a.信任會讓自己感覺很安全。
b.角色互換會使大家體會很深刻。同學或朋友之間應該是互幫互助的過程,充分相信對方,同樣會換取對方的信任。
⑤拓展訓練總結。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不僅會讓彼此感覺信任,而且更是在養成一種合作的意識。在目前的學校學習及未來的社會工作中,你是在一個團隊中來完成你的學習或工作任務,你要充分相信同伴,同時也要爭取得到同伴的信任,在團隊的共同協作努力下,學習或工作任務才能順利完成,在團隊的成功中個人的成功才能得到升華。
(3)“你寫我猜”(30分鐘)
①要求。
每位同學分到一張賀卡和一節膠布,將賀卡反貼在背上,大家互寫贈言。
②現場狀況。
寫贈言時,大家像大蝦一樣弓著腰,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排成一串,大家熱情會很高。
③拓展訓練分享、總結。
在游戲過程中,由于看不見自己背上別人寫給自己的留言,很害怕被別人寫上不友好的語言。但只要自己真心對待別人,就會換取別人的贊揚和肯定。當揭開自己的賀卡時,可能會驚喜于別人給予自己的贊揚,可能收到了從未有過的這么多的祝福。
5、拓展訓練總結。
(1)人與人之間不僅僅需要溝通,更需要聰明的溝通。如何判斷哪些是可以談的話題、哪些是不可以觸碰的話題,需要你思考,特別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將心比心才能達到溝通的效果。
(2)每個人都需要表揚和鼓勵。用贊美的眼光去看待別人,別人就會樂意和你交朋友,而且朋友也會用贊美的眼光對待你,你不但擁有的朋友,同時也擁有了快樂。
(3)朋友之間需要相互信任。做人和處事需要協作精神,而協作精神的首要條件就是要信任同伴,同時也要讓同伴信任你。
(4)填滿了全班同學祝福的賀卡,成為一件永久的紀念品,里面濃縮了這次活動的內涵:尊重,贊美,自信,信任,寬容,以及贏得好人緣的秘密武器。
6、大家在共唱歌曲《朋友》中結束了本次心理素質拓展活動
篇3:員工的心理素質培訓
員工的心理素質培訓
隨著人才和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人們生活和工作的節奏加快,壓力加重,企業員工面對激烈的競爭和工作的壓力,容易出現心理緊張、挫折感、痛苦、自責、喪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狀態,心理教育疏導十分必要。聯想集團定期邀請心理培訓機構的專業人士為員工做《壓力管理》等心理培訓,TCL、實達公司等常年請培訓公司開展心理素質培訓,在世界500強中至少80%的企業為員工提供心理幫助計劃(EAP)。員工心理檔案建設和心理素質培訓,已成為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實踐證明,良好的心理教育、疏導和訓練,能夠增強員工的意志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自控能力,還能提高員工的創新意識、貢獻意識、集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贏。
一、企業心理素質培訓的內容
目前市場上開發的企業心理素質培訓有:職業心理培訓、職場心理培訓、入職心理培訓、生涯心理輔導、員工心理幫助計劃、裁員心理幫助、壓力管理培訓、員工溝通培訓等。大多數的素質管理訓練、團隊訓練、領導力訓練、體驗培訓和戶外拓展都把心理培訓貫穿其中。企業心理培訓的形式和內容很廣泛,下面簡單談談企業心理培訓經常涉及的主要命題和內容:
1.積極的心態
積極的心態是一種樂觀、進取的心態。它是一種正面的心態,由希望、樂觀、勇氣、進取、慷慨等正面的特征組成;而消極的心態是一種反面的心態,它由悲觀、頹廢、抱怨、等待、我行我素等反面的特征組成。人不能預知工作和職業生涯中的各種情況,但正確的心態可以令人們能夠適應各種現實狀況。成功職業人的首要標志,在于他的心態。一個人如果心態積極,樂觀地接受挑戰和應付麻煩事,就一定能在職業生涯中得到很好的成長與發展。
2.自信心
自信心是職業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質。真正有自信的人表現為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既不貶低自己,也不盲目自負。目前很多大學畢業生容易走兩個極端:自卑和自負。自卑感較強的人,常常犧牲自己的權利,唯唯諾諾;自負心較重的人往往不認真審視自己,而是把自己罩在一個虛幻膨脹的光環中,變得盛氣凌人。實際上自負的人心里恰恰隱藏著深深的自卑,這兩種心理狀態都是由于不能正確認識自己。
3.情商
情商即情感智力。情感智力泛指個人認知、調控和管理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主要包括:感受及表達個人情感的能力;思維之情感輔助能力;理解、分析及運用情感的能力;情感控制能力。這四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會促使一個人既善于了解并克制自我的情緒表現與波動,又善于洞察他人的情緒表現與波動并善于與人溝通,協調各方面的人際關系。一個人在職業上要獲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常常是情商。調控自己的情緒,使情緒處于積極、正面狀態,不僅可以拓展個人的思維行動能力,也會強化個人在智力、體能、社交和心理等方面的活動資源。因此,情商是職業人必須的心理品質。
4.壓彈
壓彈原本是物理學概念,泛指物體受壓時的反彈。在心理學中則是指個人面對生活逆境、創傷、悲痛、威脅及其他重大壓力的良好適應性,也是個人面對生活壓力和挫折的反彈能力。人在面對生活的挫折與逆境時,既需要有忍耐挫折的能力,也需要有排解挫折的能力。其中忍耐挫折的能力會使人勇于承受各種壓力,不因一時的困境而喪失斗志,放棄對自我的信念;而排解挫折的能力則使人善于化解各種壓力,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5.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根植于人們心靈的想法、看法、假設、圖像和印象,就好像一塊鏡子能夠微妙地扭曲人們的視野一樣,心智模式也決定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和演繹。心智模式是人們思想方法、思維習慣、思維風格和心理素質的反映,心智模式的形成受人們所經歷的環境、人的性格,人的智商、情商和逆境商的影響,并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心智模式根深蒂固深植于人的心中,它不僅左右人們的思想和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影響人們的決策,也影響人們對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態度,影響人們處理人際關系遵循的準則,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和行為習慣。
二、企業心理素質培訓的原則
(一)針對性原則
所謂針對性原則,就是考慮到企業對員工素質需求的個性化差異。首先,不同行業的企業對員工的心理素質有不同的要求。在有些企業的文化中,勤奮、踏實被看作是一快瑰寶,而在另一些企業中,聰明和良好的交際能力被看成是成功的法寶。由于行業不同,企業對員工的心理素質需求不同,在進行心理素質訓練時,必須針對行業和企業的具體要求。另外,企業員工由于崗位和層次的不同,崗位勝任能力對心理素質也有不同的需求,因而在進行心理素質培訓時要體現這一差別。
(二)活動體驗性原則
心理培訓不同于傳統教學方法中知識的傳授,它更重視員工心理素質的實際訓練。企業心理素質訓練強調員工積極參與活動,主動創造體驗。傳統的教學是先使受訓者學習知識、掌握原理與方法,然后運用于實踐中,即先知后行。而活動體驗性原則,則要求以活動開始,先行后知。在訓練中,運用各種道具、實物,借用一定的場地、實境,精心設計各種模擬環境、實戰情景,通過受訓者在活動中的充分參與,來獲得個人體驗,然后在導師的引導下,分享個人體驗,共同交流,得出結論,提升認識,形成與改善心理素質。活動體驗性原則遵循的是體驗——分享——交流——提升的過程。
(三)行為強化性原則
人的心理素質的提升和優化,既有發展性又有階段性,發展具有漸變的特點,而階段含有跳躍的本質。在現實生活中,人的行為習慣、心理品質,會因經歷某種事件而突然發生變化,或由潛在轉變為現實。行為強化性原則,就是在企業員工心理素質訓練中,創設一定難度的活動,主要表現在心理考驗上,促使受訓者挑戰自己的心理,直面真實的自我,激發出潛伏在受訓者身上而未被其真正了解的力量。行為強化性原則強調短期、高效,在短期內改變原有的心理面貌。
(四)反饋互動性原則
企業員工心理素質培訓的過程是在培訓師和受訓者、特別是受訓者與受訓者之間信息的交流分享共享,活動的互幫互助互補中完成的。反饋互動性原則有幾方面的要求:①引導受訓者參與訓練目標的確定,使受訓者感覺到訓練目標是在他們的參與下制定的,確信是為自己所需;②訓練進程中特別是初期含有互動釋放的活動,提升受訓者自我釋放和積極投入的情緒;③不作好、壞、對、錯的評價,讓活動結果來說明一切;④受訓者活動、探索后的體驗必須進行交流分享,從而產生深層次的感受;⑤受訓者活動、體驗的結果、現實意義與深層意義在受訓者的交流討論中體會到、得出,培訓師僅作引導,點到為止。
(五)發展適應性原則
發展適應性原則包含兩個層面:一是,企業員工心理素質訓練的活動內容和形式的選擇與設計,要及時吸納新信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區域特點,緊貼企業需求;另一個是,要考慮受訓者的個體差異,心理發展的水平差異和結構差異,確定適宜個別差異的心理“極限”,使每個受訓者都經歷高峰體驗,獲得深層次感悟。
三、企業員工心理素質訓練的方法
目前,國內外心理訓練領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卡耐基訓練、戴尼提技術、里程碑教育、JS訓練以及近年來興起的NLP技術、拓展訓練等。這些訓練的理論基礎或多或少直接來源于某個心理學流派或者進行了多個心理學流派技術的綜合,總的來說,員工心理素質培訓較多的采用了以下方法。
1.心理暗示法
暗示是用含蓄、間接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使人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他的思想、行為與組織的意愿相符合。暗示有他人暗示、自我暗示、行為暗示、環境暗示、言語暗示等等。在企業心理素質培訓中,可以運用多種形式的暗示,對員工的心理與行為施加影響,促使員工的心理與行為朝著目標方向發展;同時使員工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
在運用心理暗示法的'訓練中,樹立威信常常成為十分重要的因素。威信可以提高受訓者的可暗示性。威信是一種使受訓者樂于接受的力量,是決定心理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2.游戲訓練法
游戲訓練法是現代企業培訓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是寓教于樂的有效方式。其原先的目的是為了改變培訓現場氣氛,提高參加者的好奇心、興趣及參與意識,并改善人際關系。現在則是通過游戲產生體驗獲得知識,或使參加者的心理、行為、思想發生變化。游戲訓練法運用時應注意:游戲的設計與選擇符合訓練目標要求,能達到訓練目的;培訓師要當好游戲的組織者、協助者、旁觀者,能洞察受訓者行為心理;游戲結束時要引導受訓者分享、交流體驗、感受思想,得出經驗或結論。
3.拓展訓練法
拓展訓練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集中營,許多戰俘不堪忍受納粹的暴行,聯合起來集體越獄。在越獄的過程中,遇到了高墻、壕溝、電網等種種極限的挑戰,只有團結一致,并敢于挑戰極限的少數成員生存下來。后人從中得到啟示,于是,專門設計了模擬各種極限的戶外拓展訓練。
拓展訓練法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和訓練方式,它利用特定的自然環境,通過獨具匠心的設計,在解決問題和應對挑戰的活動過程中,使人的勇氣與自信、理解與溝通、進取與互助得到增進。
4.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是一種通過會議的形式,讓所有參加者在自由愉快、暢所欲言的氣氛中,交換想法或點子,并以此激勵與會者的創意及靈感,以產生更多創意的方法。此方法重在集體參與,許多人一起努力,協作完成某項任務或解決某一問題。集體參與可以增加學員的團隊協作精神;增強個人的自我表現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使學員在集體活動中變得更為積極活躍;在集體參與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新的思想產生。它廣泛地用于創造性思維活動之中。
5.角色模擬法
角色模擬法就是根據職業崗位中的現實問題創設一定的情境或仿真情境,讓受訓者扮演情境中的角色,通過自己的角色活動,獲得心理體驗,并分享體驗,分析角色行為,糾正錯誤,以形成特定的心理品質與行為習慣。
角色模擬是實際情境或過程的抽象化或簡化。模擬情境中,受訓者進行分組,分別扮演特定的角色,并和其中的人或事互動。模擬現實的程度,可高可低,視實際情況而定。在這種方法中,受訓者所面對的是與職業崗位活動相仿的情境。它允許真實的訓練而不需為此訓練承擔花費與風險。
6.心理劇技術
心理劇技術是由Jacob在20世紀30年代創立的,它是在團隊領導者的引領、支持和幫助下,通過團隊成員創造性的參與表演的過程,使團隊成員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情緒得以釋放,并且提升自己的洞察力,獲得對問題和自身的更深的理解,進而發展出健康的、積極的、富有建設性的新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