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威學校作業批改制度
永威學校作業批改制度
1、學生作業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和形式。課上應以一半以上的時間給學生完成作業,絕不能因老師講多了,而擠掉學生作業的時間和位置。“課上無時間做作業”的說法是不對的。
2、自學后的檢測練習題。要當堂集中揭示錯例,讓同學們更正、討論,最后教師只講學生不會的、說錯的或說不完整的。
3、新授課的課堂作業。要以課本上的為主精選作業(復習課除外),注重應用,有代表性;分必做題和選做題;要獨立完成,不抄襲、不輔導;要學生書寫工整,一絲不茍;要保證練習的時間不少于15分鐘;要當堂完成,下課前交作業本。
4、課間不做作業。數、理、化可適當布置晚上作業,文科以早讀為主。
5、按時批改。一般情況,上午的課堂作業,要在下午課前改完,并讓學生更正;下午的課堂作業,要在晚飯前改完,并讓學生更正;晚自習的作業,要力爭當夜(最遲在第二天8:00前)改完,并讓學生更正;作文要力爭在作后三天內改完(遲改就會低效,甚至無效)。
6、認真批改。教師批改要字體端正,富有科學性和針對性。批語對優秀學生、后進學生要均有較高的指導價值。
7、認真指導學生更正。教師學生要分別把錯題(即錯在哪一步)抄到各自的錯題集上,以便有針對性地復習、糾錯。
8、教師應認真做好批改記錄,并備好、用好錯題集,有針對性地指導復習。
9、對教師批改作業的檢查、評比。
⑴、每天早、中、晚學部教務處檢查作業并如實記載,學部校長抽查檢查情況。
⑵、學部定期互閱作業,同年級同科互閱,互相交流,取長補短。
⑶、學部評選優秀作業,搞好作業展覽。任課教師可將學生的優秀習作復印,張貼到班級宣傳欄。
⑷、學校督學、校長辦公室定期、不定期檢查各學部教師批改作業的情況,并列入對學部的考核。
篇2:初中語文老師教學心得語文作業批改
初二學生學習科目多,每天都要寫幾門作業,語文作業也是每天必布置的,每天批改作業也成了老師的家常便飯。
如果晚上只布置了背誦內容,第二天我會讓學生一個一個給我背。以前讓他們給自己的組長背,但是效果并不好,便改前策。有的老師會說,那么多學生,這樣子背多浪費時間。其實有時我會讓沒背的學生站在我旁邊給另一個背過的學生背,但是距離在兩步之內。
如果布置的是字詞抄寫題,我會一本一本仔細批改。對于這類題,老師一定要仔細,一定要對學生負責。我曾經批改這類作業時沒有仔細去看。結果再次寫相同的詞時,我把它改出來了。在課堂上強調這個詞時,有個學生就說:“老師,我上次都是這樣寫的,你都給我改對了。”下面又有幾個學生也這樣說。所以老師犯的錯也會讓學生一錯再錯。
如果布置的是資料書上的題,通常會把學生的作業掃一遍,對于寫的差的,會單獨叫出來讓其改正。
作文的批改通常是學生互評與老師批改相結合。詢問是在課堂上完成的,一般是兩節。第一節讓學生自己構思,開始動筆,第二節再用半個小時,剩下的時間學生互評,評完后上交,我再進行批改。
除以上所說語文作業類型,還有印的試題卷等等。總之,不管是哪種類型的作業,都需要認真批改,做到對學生負責。
篇3:小學老師教學心得批改作業小技巧
現狀:
教師花費在批改作業的時間過長、過多,學生完成作業很被動,還有作業上交不上來的現象,教師獲得的信息失真等現象,學生中抄作業的現象比較普遍,教師因班級人數多、時間少,批改的形式也就簡單化,有的教師不得已把作業抱到家里加班批改,批改后的作業學生也沒有及時的訂正等現象,致使作業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綜上所述,不難看出,作業的“全批全改”使咱們的教師很辛苦,所以,改革作業批改的方法應該得每一位教師的重視。
措施:
批改作業的方法、形式應該多樣化,關鍵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師生活動緊密結合為一個整體。新課改中提到,簡單的作業可以當堂完成,可以參用競賽法、男女比賽法、小組比賽的方法,當堂集中統一批改。這樣既可以學生的積極性,完成作業的速度,還可鍛煉學生的能力以及競爭意識,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對教學中的重難點的練習,做到人人過關,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面對面,逐題批改(提別是后進生要有針對性),及時指出該生的錯誤之處,啟發弄清錯誤的原因,并要求馬上訂正。比如:學生在學習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除數是小數的除法”中,學生在移動小數點時,總是把除數和被除數都變成整數,這就造成了不應該的錯誤,可能學習中教師解析要求不到位,造成了學生的解題錯誤,若不采取面批,學生根本也不知道錯在哪里、如何改正,如果進行面批效果就會好多了,更具有了針對性。
小組批改作業,把不同水平(學習水平、男女人數等)的學生安排在一個組,每組六名學生,同時選出一名優秀的學生作為A組長,同時也選出一名優秀的學生作為B組長,協助A組長開展批改作業的工作,課堂上有的練習題,教師可以先檢查最早完成的作業,每小組只檢查一個人,并指出錯誤的所在,然后由他去改B組長,然后每人批改兩名學生的練習,并監督、幫助他們進行訂正。對于課外的作業,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對于有些基本的練習題,比如計算、方程、填空等,可以有A組長負責督促組員抽時間完成并批改。教師可以對小組批改后的作業進行抽查,了解作業的完成和批改情況。
自改與互改,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練習,教師可以先報出答案,讓學生自評自改,發現錯誤,還可采用“一幫一”小組互評,如有問題,馬上提出,教師立即講解;也可以小組談論訂正,對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匯報給老師。往往每一位學生比教師認真、負責。在自改、互改的運用中,學生會慢慢形成自我檢查,減少馬虎的現象。
作業積分法,平時作業得優秀者,每次加一分,由A組長負責統計分數,錯誤的及時訂正,加0.5分,平時的積分在期末素質評定中有很大的體現,事實證明,這種方法能調動學生寫作業的積極性,同時訂正也會非常及時,還可以讓孩子逐漸養成仔細檢查作業過程,自覺優化作業思路等良好習慣。
小老師評作業,可以利用班班通把教師做的作業(學生一樣的作業)展示在屏幕上,,將學生中典型的錯誤列出,復習提問時組織學生批改。由于長期都是教師評價,一下子批改教師的作業,積極性會很高,會批改的非常認真。在批改的過程中,學生會進行一次系統的反思性的評價,弄清了正確的答案,弄清了思路,加深對問題的認識。
作業評獎法,每一單元結束,都會讓學生自己梳理知識點,評比出寫的比較全面,認真的學生,并發獎品,獎勵書法作品一副(我的書法作品)。這樣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產生“崇拜”會使作業批改工作更精準、順暢。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并未全面了解學生的核心素養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以上是我平時工作中的一點做法,與各位老師共享,學生勤于寫作業,樂于寫作業,提高了作業的有效性,同時為高校學習提供了有力的途徑,教育的路上,只有不斷探索,才會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