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批改小學數學作業
如何批改小學數學作業
新課程改革的熱門課題是如何改進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批改作業是課堂教學工作中重要的一環,是教學的一面鏡子。通過批改作業既能及時反饋教師教的效果,又能及時反饋學生學的情況,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學相長。那么,怎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批改作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做了一些探索,下面就談談我在批改數學作業方面的一些體會。
一、當堂批改,反饋及時,事半功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每節數學課,課堂上總要完成一些練習題。以前,我也采用巡視指導,上臺板演,集體訂正的方法。但時間長了,我發現有些同學總是磨磨蹭蹭,不抓緊時間自己獨立完成,而是等待老師在集體訂正時照抄不誤。怎樣激起這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我就動腦筋想辦法,決定每次上課時都帶支紅筆給學生當堂批改,看效果怎樣。因為上課時間有限,每次選擇有點難度的題目進行輪流批改,這次改班級左邊的一半同學,下次改右邊的一半。未改的那部分同學可以互相對照,再叫幾位同學上臺板演,最后等這邊改完了再集體訂正。在批改時,對做得好的和有進步的同學給予及時表揚,及時鼓勵;發現問題,及時指正。采用這種方法后,我發現以前做得慢的同學在這種氛圍中也變得積極了,速度明顯加快了,因為每位同學都想讓老師批改,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對于極個別不自覺的學生,因為一個一個地改,就是想偷懶也不行了。在改的過程中,我又發現一個問題,有的學生只求速度而不求質量,于是又改進了一下,對一次做對的同學打個“☆”以示鼓勵。這樣激勵學生力爭做得又對又快,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當堂批改雖然耽誤了一點時間,但看到學生捧著帶“☆”的作業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時,我感到很欣慰。因為反饋及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
篇2:網絡視角下小學六年級后20%學生數學作業計劃
網絡視角下的小學六年級“后20%學生”數學作業的計劃
摘要:本文介紹了基于網絡視角下的小學六年級“后20%學生”數學作業的設計。本設計使用ASP開發,數據庫采用SQLServer,主要幫助解決小學六年級“后20%學生”在學習數學在基本知識點、解題速度等方面出現的問題,有利于數學“后20%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網絡;數學作業;“后20%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一、小學六年級“后20%學生”數學學習時的困惑
“后20%學生”升入六年級后,由于有升學的壓力,他們也卯足了勁,付出了比前五年更多的努力,他們本以為這樣就可以使自己的數學成績突飛猛進。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他們在充滿激情的同時,往往陷入了數學學習的困惑。他們向筆者這樣感嘆他們的數學觀:拿什么拯救你呀,我的數學,你是我胸口永遠的痛!世界很精彩,數學很無奈,并非我不想愛,只是數學啊,你變化太快。更有甚者,老歌新唱
篇3:小學數學老師經驗交流讓學生自己布置作業
一直以來,由于課業負擔過重,學生的身心、健康收到了傷害,這引起了人們普遍的關注,而繁重的作業也讓許多學生感到厭倦,產生消極對待的情緒。因此,學生作業潦草、抄襲和拖拉等現象時有發生。
針對這種情況,我對我們班的作業形式進行了新的嘗試:學生作業由他們自己做主,做什么,做多少,由他們自己來決定。根據通學生平時的表現,我把全班同學分成了6個小組,每一個組都是一個作業權利主體,做什么作業他們自由討論設計,同時,我還組織學生對6個小組分別設計的作業進行民主評比,看誰的設計最有創意,能體現本課的要求,從中評出“作業設計之星”。這樣,每學習完一節課的內容后,學生們都能積極主動地鉆研教材、合作探究,認真地設計作業,討論答案。
讓學生自己布置作業,能激發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探究與合作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