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杯子的設計》美術教學反思

《杯子的設計》美術教學反思

2024-08-01 閱讀 8512

《杯子的設計》美術教學反思

五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與創造能力,讓他們設計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品可以增加他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同時能更好地認識到美術學習可以創造生活美。《杯子的設計》屬于設計.應用領域,它的教學目標為:

1、了解杯子各部分結構、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識。2、運用了解的知識,設計出有個性、功能性又美觀的杯子。3、讓學生了解設計要素,滲透設計意識,培養創新精神。那么,這三個目標分別通過“交流回憶--觀察比較--欣賞分析--移情--聯想--創新實踐”等環節的引領過程,讓學生將要解決的問題逐一剖析、挖掘,從而自主解決學習的重難點,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我用有特點的杯子做為導入,吸引同學,引出課題。然后借古代的杯子圖片,讓學生看到祖先的設計意識和制作水平,感受杯子的悠久歷史。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回憶并觀察生活中各種材料制作的杯子,初步感受杯子在材質、外觀上的區別,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美術學習中,借助素材呈示,能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師對新穎獨特的杯子圖片加以分門別類地展示,能更好地拓寬學生的設計思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展示多種功能的杯子圖片,更是為了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在設計中體現出作品新穎獨特的一面。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領域的內容。我詳細介紹設計的理念和方法,指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了解設計與應用之間的關系,為學生掌握設計方法,設計出新穎作品提供了有力保障。最后我借“杯子王國招募設計師”這一情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引導更多的學生在自主參與評價的過程中,更好地體驗到了美術學習的愉悅和成功。課堂教學評價以學生作品評價為例,通過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三者相結合的形式,共同評析作品。

但是在本節課中,教師留給學生自由創作的時間還是感覺少了點,少數學生沒有完成作業。深深感到在美術課堂中,要留給學生充足的創作實踐時間,而一節課的時間就那么40分鐘,這就要求教師在美術課的講授過程中,一定要反復推敲,把握住重難點,掌控好課堂節奏。在教學中我還存在一些細節上的問題,語言方面,還有待加強,最好能精煉不重復,場面在熱鬧些不屈于平淡。針對以上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特別注意,逐一改正。

我覺得上好一堂課,除了要課前的準備,臨場的發揮外最重要的還是駕馭教學及學生還有整個場面的掌控能力要扎實。而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在經驗、臨場等諸多方面我顯然還很不成熟。但我相信勤能補拙,我會將平時的每一堂課都當作公開課來準備,都以公開課的心態去教學。多跟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多自我反思。努力上好每一堂課。

篇2:小學美術教學反思

美術教學反思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樣的教學才是真正適合低學生發展的呢?怎樣上好低年級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一次次試圖在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美術更為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但情感教育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那又如何才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到這種情感教育呢?

我覺得運用賞識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哲學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贊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贊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助于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氛圍。我在孩子作業本的背面都會寫幾句激勵性的評語,比如:“你真棒!”“進步了!”“小畫家”等。學生畫的更認真了,還會經常和別人比“誰的星星多”。教師的贊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教師的贊美就像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低年級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更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孩子們稚嫩的心靈需要老師用心地呵護。通過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我體會到作為一名科任教師,要增進師生之間的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友誼,產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學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一切目標的實現,必須以愛為基礎。或許在這方面對一年級的學生我表現地更加小心細致。結果一年級的學生更喜歡上我的美術課,每當我走進教室,孩子們便會興奮地歡呼“耶”!在孩子們那活潑又充滿稚氣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樂!他們的反應讓我了解他們在學習中也能體驗快樂。讓學生在自主、自愿、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課程標準是新的,兒童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

篇3:《卡通畫》美術教學反思

《卡通畫》美術教學反思

本課是欣賞評述與造型表現里兩大學習領域相結合的美術課,力求通過引導學生欣賞卡通畫進行造型表現,開展美術創作活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可以說,卡通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每個孩子都十分喜愛卡通畫,尤其是現在的兒童更是在卡通世界里成長的一代。孩子的衣、食、住、行,無處不與卡通畫相聯系,“生活是創造的源泉”,這一切正是學生學習本課的生活體驗。老師的教學則重在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深入去了解卡通,知道卡通的特點,去改卡通形象、去變,在變化中求創造,創造出具有自我個性的卡通形象。而本節課上學生變化的卡通形象真可謂生動有趣、活潑可愛,造型獨特。令我大為驚嘆!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效果,我覺得是在教學過程中的欣賞引導到位。我采用的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從造型、色彩進行了欣賞、交流、比較,學生視覺得到了享受,思維得到了開拓,知識得到了掌握,情操得到了陶冶,創造出來的作品當然優秀。

整節課中學生欣賞了大量的作品,但我并不是沒有目的讓他們去欣賞的,我采用了欣賞感受、欣賞比較、欣賞交流等一些方法。欣賞一,我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在生活中見過的卡通作品,以此達到認識卡通,感受卡通,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欣賞二,一步步引導學生觀察卡通畫的色彩和造型的特點,找出卡通畫的主要特征,感受卡通畫的魅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欣賞三,觀看卡通畫后出示小動物的照片,同時,我引導學生從形體上進行比較,學生很快就知道了卡通的創作特點之一是“夸張”。欣賞四,利用簡筆畫和夸張的卡通形象比較,讓學生欣賞、評價,交流出改畫卡通作品的方法,然后出現一些具有特點的卡通形象如“多啦A夢”,“大角牛”,等讓其欣賞,學生進行了視覺美的享受,就會創造出的豐富多彩的卡通形象。這節課引導欣賞是主線,貫穿始終,環環相扣,逐步深入,目的明確,學生興趣高昂,創作出了富有個性的作品!

另外,在課堂教學當中,我注重學生的參與,讓他們能夠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觀點,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提高了審美能力。我還注重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比如了解卡通畫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之后,學生就會發現,在實際生活當中我們處處到能見到卡通作品,也能嘗試應用學到的這些知識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

于是這些知識就不再是枯燥地凌駕于人的情感之上了,就會生動地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以這樣的方式上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