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討論制度
病例討論制度
(一)疑難病例討論
1、凡遇疑難病例由科主任主持,組織科內有關人員參加,與他科有關時,報請分管院長,組織他科人員參加。
2、討論時由經治醫師將有關材料整理齊全,并報告病情,幾科聯合討論時由經治科主任負責提出分析意見。
3、參加人員應認真討論,由主持人負責總結,盡早明確診斷,提出檢查治療方案,討論情況應專頁記錄。
(二)術前病例討論會
1、對重大、疑難及新開展的手術,必須進行術前討論。
2、由科主任或主治醫師主持,手術醫師、麻醉醫師、護士長、護士及有關人員參加。
3、訂出手術方案,術前準備,術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處理方法,術后觀察事項及護理要求等。
4、討論情況必須記錄。一般手術也應進行相應討論。
(三)死亡病例討論會
1、凡死亡病例,一般應在死亡后3日內進行討論,特殊情況應及時討論。
2、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討論情況,載入病歷。
篇2: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干部任免事項守則
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干部任免事項守則
1、認真執行干部隊伍“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堅持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
2、嚴格按照規定選拔任用干部,沒有經過民主推薦的不提名,沒有經過組織考察的不上會。
3、必須有三分之二以上黨委(黨組)成員到會。對擬任免干部人選,應逐一表決,以應到會成員過半數同意形成決定。
4、分管干部工作的領導或組織(人事)部門負責人,要全面、準確、清楚地介紹所討論干部人選的考察情況。
5、到會成員應當發表明確意見,分歧較大或有重大問題不清楚時,暫緩作出決定。
6、干部任免通知下發之前需要復議的,須經黨委(黨組)二分之一以上成員同意。
7、討論的干部人選,凡涉及與會人員本人及其親屬的,本人必須回避。
8、不得以書記辦公會,領導圈閱等形式代替黨委(黨組)會集體討論決定干部任免。
9、地(市)、縣(市)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正職的擬任人選,逐步做到由省(區、市)、市的黨委會提名,黨的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在全會閉會期間,可由黨委會議作出決定,但在會議作出決定前必須征求全委會成員的意見。
10、嚴守紀律,不準臨時動議決定干部任免,不準個人決定干部任免,不準泄露醞釀討論情況。
篇3:無領導小組討論評分細則
無領導小組討論評分細則一
(一)溝通能力
語言表達準確簡潔、流暢清楚,能很好表達地自己的意思,善于運用語音、語調、目光和手勢。
(二)分析能力
分析問題全面透徹、觀點清晰、角度新穎,概括總結不同意見的能力強。
(三)人際合作能力
能夠尊重別人,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善于把眾人的意見引向一致。
(四)計劃性能力
解決問題的思路清晰周密,邏輯性和時間觀念強,準確把握解決問題的要點。
(五)自信心
能夠積極發言,敢于發表不同意見,善于提出新的見解和方案,在強調自己的觀點時有說服力。
(六)組織協調能力
善于消除緊張氣氛并創造一個大家都想發言的氣氛,能有效說服別人,善于調解爭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