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錯事故登記報告處理制度
差錯事故登記報告處理制度
(一)各科室均應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及時登記所發生的差錯事故的經過、原因、后果。護士長經常檢查,定期組織討論,總結經驗,吸取教訓。
(二)發生嚴重差錯或事故后應立即采取補救措施,盡可能減輕病人痛苦或不良后果,并應立即向科主任、上級醫師或護士長報告,同時應報告護理部、醫務科、院領導,對重大事故、應做好善后工作。
(三)發生事故差錯的有關各種記錄、化驗及造成事故的藥品、器械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并保留病人的標本,以備鑒定、研究之用。
(四)發生差錯和事故,科內應及時組織討論、分析原因,分清性質,明確責任,及時報告醫務科或護理部,24小時內交書面報告。
(五)對已發生的差錯事故根據情況,應嚴肅處理給予處罰。對發生差錯事故的部門或個人,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事后經領導或其他人發現時,須按情節從重給予處罰。
(六)護理部應定期組織護士長分析事故差錯發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篇2:行政執法統計報告及信息反饋制度
一、為及時掌握全某地纖維質量行政執法情況,加大執法力度,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規范執法統計報告及信息反饋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局稱統計報告是指某某纖檢局和某地局要求本局定期或不定期報送的執法報表;信息反饋是指在進行纖維質量日常監督檢查、執法辦案中發現的問題、重大案情及執法中有關工作動態。
三、本局行政執法的統計報告及信息反饋工作由稽查室負責。
四、我局在纖維質量日常監督檢查時,發現的問題應填寫信息反饋單及時反饋給局長。必要時向分管局長匯報,研究意見予以處理。
五、執法人員在執法辦案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執法工作動態,應及時反饋給局長,由業務室提出分析意見,由分管局長或其召集有關人員研究解決。重大事項應由局長向分管局長報告,由分管局長或其召集有關人員研究解決。
重大案情應及時向分管局長或局長直接報告,以便及時安排查處。
六、本局實行案情通報制度。辦案人查處的違法案件,認為在全某地范圍內有進一步查處的必要,經分管局長同意,應及時向全某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通報,并部署查處工作。
篇3:學校安全信息報告制度
安全工作報告制度,是小學安全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
1、小學發生學生傷害事故后,小學除及時啟動預案組織施救外,必須在24小時內將有關情況報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屬于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的,小學應當在2小時內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當在2小時內報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同級人民政府安監部門。
2、小學發生涉及學生傷害的違法犯罪事件、交通事故以及火災、食物中毒、急性傳染病癥狀等情況的,除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報告外,還必須立即報告當地公安、衛生等有關部門。
3、小學安全事故報告范圍,除包括校內校外各種非正常死亡外,也包括對校園秩序和師生人身安全造成較大影響的*、搶劫、縱火、爆炸、盜竊等重大刑事案件以及校舍倒塌、校園火災、食物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
4、在實施安全工作目標考評中,對校園內或由小學組織的活動發生死亡事故或重大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瞞報現象的,將實施安全工作“一票否決制”。對發生遲報現象的,小學必須向教委作出書面解釋,理由不充分的,將給予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直接予以通報批評。對由于瞞報、遲報導致安全事故擴大或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將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和主要領導者的責任。
5、學生到校和放學時間、學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離校情況、以及學生身體和心理的異常狀況等關系學生安全的信息,及時告知其監護人。
6、對有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其他生理、心理狀況異常以及有吸毒行為的學生,小學應當做好安全信息記錄,妥善保管學生的健康與安全信息資料,依法保護學生的個人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