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閘遠程監控系統管理辦法
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長垣黃河河務局引黃涵閘遠程監控系統安全、高效、穩定運行,根據《“數字黃河”工程建設管理辦法》、《黃河下游引黃涵閘遠程監控系統管理辦法(試行)》等有關規定,結合長垣遠程監控系統運行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長垣黃河引黃涵閘遠程監控系統的管理運行適用于本辦法。
第二章系統管理職責
第三條系統管理分為運行管理和維護管理。運行管理是指系統的日常應用管理;維護管理是指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軟件升級、各類傳感器校準和設備更新等。
第四條系統運行管理實行屬地管理。長垣黃河河務局水政水資源科、供水處共同負責本級涵閘監控系統的運行管理。
第五條系統設施安全管理與維護、保養,由監控系統設施所在地的科室、涵閘負責?,F地站系統有供水處管理,某地站由水政水資源科管理。
第六條系統維護管理由黃委信息中心統一安排調度,長垣黃河河務局根據黃委信息中心的總體部署進行系統的升級、軟件維護等各項工作。
第七條通信與計算機網絡系統按現行的管理體制管理維護。
第八條系統管理經費由財務科統一管理使用。屬于涵閘管理范圍內的管理經費從水費成本中列支,其他部分由管理部門向局財務科申報專項,列入部門預算。
第九條系統管理人員應進行系統業務培訓,積極參加黃委水調局組織,黃委信息中心承辦的各種培訓活動。
第三章系統管理規定
第十條系統運行管理人員應持黃委信息中心統一發放的證書上崗。
第十一條水調部門必須在水量調度工作中應用遠程監控系統,并做好運行記錄。系統建成至驗收后的前兩年,引水涵閘現地站要逐日做好運行日志記錄,運行日志記錄每年不少于60天。涵閘遠程監控系統現地站自初步驗收通過之日起,由涵閘管理單位負責管理,如因管理原因造成設備丟失或損壞的,涵閘管理單位要負責購置和修復。
第十二條系統有關配置不得隨意更改,監控計算機和服務器專機專用。嚴禁在監控計算機上玩游戲、上互聯網等與監控工作無關的活動。
第十三條監控設備要保持開機狀態,軟件要保持正常運行。
第十四條應保持對設備的正常供電,如遇停電應及時啟用備用電源或按上級要求采取應急措施。
第十五條加強系統的安全保護,避免危害系統安全情況的發生。
第十六條水政水資源科、供水處每半年應對系統進行一次巡檢。每年3月份對系統進行全面檢查維護。
第十七條在黃委水調局組織系統聯調期間,系統運行管理人員應認真填寫“黃河下游引黃涵閘遠程監控系統檢測表”,并逐級上報至黃委水調局。
第十八條發生重大事項,應按規定詳細登記。同時應在兩個小時內及時將情況上報至黃委水調局。
第四章獎懲
第十九條系統管理納入年終目標考核內容。涵閘現地站系統管理納入涵閘工程管理考核內容。對系統管理中嚴格遵守規章制度、保證系統正常運行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十條對有下列行為的部門和個人給予通報批評并取消年終的評先資格:
(一)在系統運行維護管理中無運行維護日志的;
(二)不按規定時間開機的;
(三)私拉亂接線路的;
(四)出現問題不及時報告的;
(五)不配合系統聯調的;
(六)有其他組織不力和保障不力的行為。
第二十一條有下列行為的個人,給予行政處分:
(一)在遠程監控專用計算機上下載游戲、電影等上互聯網活動的;
(二)在遠程監控專用計算機上玩游戲等與遠程監控無關的行為的;
(三)因重大過失造成監控設備毀損、丟失的;
(四)非專業操作人員操作,造成損失的;
(五)其他損害遠程監控系統運行安全的活動。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由長垣黃河河務局水政水資源科負責解釋。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從公布之日起實施。
篇2:教職工進修學歷教育管理辦法
教職工進修學歷教育管理辦法
(一)學歷教育
學歷教育是指我校教職工攻讀碩士學位和攻讀博士學位并在取得學位后回校工作的進修行為。
1、相關學歷畢業者服務期滿方可報考碩士或博士。
2、近三年教學科研工作量不滿者原則上不得報考。
3、經學校批準報考外校定向或委培碩士研究生者,其每年往返一次的交通費(火車硬臥)及經事先批準的住宿費由學校承擔,學費由學校承擔70%,進修者個人承擔30%。經學校批準報考定向或委培博士者,上述三項費用由學校全額承擔。
4、各部門可根據學校規定的報考條件對申請學歷進修的教師視其工作業績及本系的實際工作需要,提出批準其提前一年報考或推遲報考的建議,經學校批準后執行。提前報考我校具有碩士學位授權專業者,其上述三項費用按上款規定執行。提前報考外校者,所在部門須承擔30%的學費,應由學校承擔的部分相應遞減。
5、學校鼓勵教職工在職申請碩士或博士學位。取得碩士或博士學位前所發生的費用由個人承擔,待其取得學位后,學校報銷相關費用,報銷范圍為每年往返一次的硬臥火車費、經事先批準的住宿費和經事先批準的學費。在職申請取得碩士學位者,學校報銷以上總費用的40%,所在部門承擔總費用的30%,個人承擔總費用的30%;在職申請取得博士學位者,學校全額報銷相關費用,報銷范圍為每年往返一次的硬臥火車費、經事先批準的住宿費和經事先批準的學費。
6、攻讀全國聯考形式的各種專業碩士學位者,只限相關人員報考。
7、專職輔導員服務期滿兩年后,可以報考我校具有碩士學位授權的專業,第一年的學費由輔導員本人承擔,其余費用由學校和所在部門承擔。服務期滿三年后,既可以報考我校具有碩士學位授權的專業(費用由學校承擔70%,所在部門承擔30%),也可以報考外校定向或委培碩士(學費由本人承擔30%)。服務期滿四年后,攻讀定向或委培碩士所需費用由學校全額承擔。
8、在黨政管理及教輔崗位工作的教職工,擬申請脫產攻讀學位,須在我校工作須滿八年,進修專業須與其從事的工作相符合,在讀期間占所在部門編制。欲在取得學位后轉為專職教師者,需事先征得所學專業所在教學部門和人事處的同意,在讀期間占學院編制。上述人員進修所需費用由人事處根據不同情況以協議方式約定承擔者和承擔比例。
(二)非學歷教育
1、博士后研修
(1)學校不支持已獲博士學位的教師繼續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在攻讀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且以新疆師范大學為第一作者單位在《中國科學》和《中國社會科學》上發表論文2篇,或以上述名義發表的論文被sci全文收錄2篇,或以上述名義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且科研經費理科在30萬元、文科在10萬元(以實際到達我校科研帳戶的經費為準,須由科研處認定)以上者,可以繼續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2、高級訪問學者
(1)高級訪問學者進修年限為半年或一年。
(2)高級訪問學者原則上需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年齡50周歲以下。
(3)過去三年教學科研工作量飽滿,且至少在某某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學術論文。
(4)高級訪問學者的進修地點應為教育部直屬院?;騾^外中科院各研究所。進修專業應為我校重點發展專業。到非上述單位進修的教師須報主管校長批準。
(5)高級訪問學者自進修之日起,至進修結束后半年內,至少在本專業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和新疆師范大學名義發表論文一篇。
(6)進修費用。高級訪問學者的學費、交通費和住宿費視具體情況由學校、進修者所在單位和進修者本人按不同比例承擔。
3、外語培訓
(1)來我校工作需滿三年者。
(2)從未進行過脫產三個月以上的外語培訓者。
(3)年齡應符合自治區有關文件規定。
(4)培訓語種僅限于英語、日語、俄語三種語種,學校原則上不支持初學者外出進修,初學者應立足于校內培訓。
(5)擬參加英語培訓的漢族及民考漢教師,必須達到大學英語四級水平。擬參加外語培訓的民考民教師,其hsk成績必須達到8級,講授漢語的民考民教師hsk成績必須達到10級。
(6)進修費用。學校承擔學費的60%,進修者本人承擔40%,。交通費和住宿費由學校定額承擔。
篇3: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招生暫行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辦學活動,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教育秩序,促進民辦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結合我某某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成立并領取《辦學許可證》的從事非學歷教育的民辦專修/進修學院、培訓學院/學校/中心、自學考試輔導學院/學校/中心/站/部(以下簡稱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從事招生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的招生工作的管理、監督以及違規處理由辦學許可證發證機關及其主管機關負責。
第四條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的招生工作應做到既有利于教育機構之間的公平競爭,又有利于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和受教育者的雙向選擇。
第二章招生資格
第五條申請招生的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應當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和我某某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設置標準等規定的基本條件,依法取得辦學許可證。
第六條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應主要面向本某某招生。辦學規模較大,條件較好或舉辦我某某經濟社會需求緊缺專業的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可跨某某招生??缒衬痴猩拿褶k非學歷教育機構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開展招生活動。
第七條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與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等合作舉辦函授站、教學點、網絡中心、研究生課程班等,不具備獨立招生、辦學資格。在業務上應接受主辦學校管理,協助主辦學校完成招生、教學、管理和課程考試等組織工作。
第八條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與外國教育機構合作進行招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招收境外學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正在籌設、被依法停止、被取消招生資格的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不得招生。
第三章招生工作規則
第十條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和法規,認真做好招生工作,確保招生工作有序開展。
(一)要制定有關招生工作的規章制度、招生方案。
(二)要建立健全招生機構,法人代表負總責,明確分管領導。
(三)要加強招生隊伍建設,配備素質高的招生工作人員。
第十一條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招生章程、簡章、廣告和錄取通知書(以下簡稱招生宣傳)內容必須真實、準確、規范、合法、詳盡,不得含糊其辭。
招生宣傳應當清楚地介紹本校的辦學層次(本科、專科)、辦學性質(是否民辦)、辦學類型(自學考試輔導、學歷文憑考試)、學習形式(全日制、業余制、培訓班、課程班等)、招生對象、招生范圍、學習期限、專業設置、招生機構、招生性質(是否屬于國家計劃內招生)。
招生宣傳應當標明考試類型、考試科目、畢(結)業頒發證書種類、獲得證書所需條件、頒發單位及國際、國內承認范圍。如舉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輔導班或國家學歷文憑考試班,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說明學生參加考試的方式和取得畢業證書的類型。
招生宣傳應當實事求是向考生和家長介紹本校辦學基本條件、師資水平、教學設備、生活設施等情況。不得作違反規定和不負責任的許諾。如有“推薦工作、包分配”等承諾的,應向學生出具相關的證明材料,并與學生簽訂合同。
招生宣傳不得有法律、法規和規章禁止的內容。
第十二條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必須持辦學許可證、收費許可證進行招生。應當在校園內方便公眾閱讀的顯眼位置和交費場所,設立固定的公示欄或公示牌,公布審批機關頒發的辦學許可證、收費許可證(批準機關及文號)、收費標準及其教育主管部門查詢電話。
第十三條與其它中、高等學校聯合辦學的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如非主辦學校不得以主辦學校名義進行招生宣傳和招生。
第十四條招生宣傳資料應當報審批機關備案。
第十五條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的招生宣傳可自行選擇媒體及刊播方式。
第十六條禁止委托非法招生中介機構或個人進行招生宣傳和招生。
第十七條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收取學生學費應當按學年或學期收費。收費一律使用稅務票據,按物價部門備案的收費項目標準收費。對申請退學退費的學生應當按某某有關退費管理規定辦理。
第四章招生工作管理
第十八條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招生工作的指導和監管,督促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依法辦學,依規招生。
第十九條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設置審批機關應當嚴格審定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的招生資格,定期向社會公布具有招生資格的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名單、辦學情況、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變動情況以及其他有關信息。
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審批和主管機關應當建立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信譽記載制度,定期不定期向社會公布,加強社會、學生及其家長對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招生工作的監督。
第五章違規處理
第二十條在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籌辦期間招收學生的,由教育行政部門責令停止招生,退還向學生收取的費用。情節嚴重,拒不停止招生的,由審批機關撤銷籌辦批準書。
第二十一條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制發虛假招生宣傳,欺騙、誤導學生,騙取錢財的,由教育行政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責令限期改正并視其情節輕重分別予以警告、通報批評、退還所收費用、停止招生、取消招生資格、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并通知刊播廣告單位立即終止刊播。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未按有關規定擅自與其他中、高等學校聯合招生,或非主辦學校而以主辦學校名義進行招生宣傳和招生,一經發現將按有關規章規定嚴肅處理。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某某教育廳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