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日志規范要求
杭州鹿象釘釘日志規范要求
自20**年2月27日起,公司全體員工需在釘釘內填寫日報、周報、月報等一系列報表,具體要求如下:
1、日報:
內容
要求
今日工作總結
概括性介紹當日完成工作情況,必須闡明工作的結果
明日工作計劃
明日工作計劃及預計結果
需協調事項
提供需協調工作的具體方案
圖片和附件可添加其他文件,例如倉儲部統計可添加當日出入庫記錄,采購可添加當日訂單及發貨情況等。
發給:部門負責人、總經辦李蓉蓉、及需要協助部門負責人。
2、周報:
內容
要求
本周完成工作
根據本周工作完成情況,概括性總結本周工作,必須闡明工作的結果
本周工作總結
本周工作的整體情況及改進方案
下周工作計劃
下周工作計劃及預計結果
需協調與幫助
提供需協調工作的具體方案
圖片和附件可添加其他文件,例如倉儲部統計可添加本周內出入庫記錄,采購可添加本周內訂單及發貨情況等。
發給:部門負責人、總經辦李蓉蓉、及需要協助部門負責人
3、月報
內容
要求
本月工作內容
根據本月工作完成情況,概括性總結本月工作,必須闡明工作的結果
本月工作總結
本月工作的整體情況及改進方案
下月工作計劃
下月工作計劃及預計結果
需幫助與支持
提供需協調工作的具體方案
圖片和附件可添加其他文件,例如倉儲部統計可添加本月內出入庫記錄,采購可添加本月內訂單及發貨情況等。
發給:部門負責人、總經辦李蓉蓉、及需要協助部門負責人
以上制度將在20**年2月27日正式執行,過程中如有更好建議,請各位同事踴躍提出并積極配合。20**日3月15日起未提交日報者將以罰款形式警告,總監以下級別10元/次,總監以上級別20元/次,罰款直接從當月工資扣除,充當團隊活動基金。
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辦
20**年2月27日
篇2:大堂副理工作日志規范
制度名稱:大堂副理的工作日志規范
制度目標:通過大堂副理的工作日志,使酒店管理層直接了解酒店發生的重大事件,客人投訴和各部門營運狀況標準程序:
1.將當日日期記錄在工作日志的左行。
2.將事件涉及到的客人的姓名,包房號碼,事件發生的時間等記錄在工作日志中。
3.事件的起因和經過用準確,精煉的語言紀錄,不要附帶個人感情色彩。
4.將大堂經理當時所采取的行動和客人的反應記錄在工作日志中。
5.需要管理層做出的決定和客人的要求記錄下來。
6.需要其它班次跟進的工作和跟進后的結果記錄下來。
7.將管理層的批示和意見復印后送至各相關部門。
8.每個班次在交班之前均需要首先閱讀大堂經理工作日志。
9.在每天早晨將大堂副理工作日志送至總經理辦公室。
10.大堂副理工作日志每日所應記錄的內容:
11.每日發生的重大事件,如重要賓客的入店,結帳,酒店當日所舉行的重大活動等;
12.酒店設備的運轉情況,如桑拿房的維修情況,酒店空調,用水用電用氣情況等;
13.日發生的賓客投訴和大堂經理所采取的相應措施;
14.當日酒店賬目上所發生的金額較大的沖賬,賬目調整情況;
15.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客人對酒店服務的滿意程度和其他相關信息;
16.當日客人特殊要求的處理情況,如房門加雙鎖,房間內開通傳真服務等;
17.酒店總庫的開啟情況,紀錄開庫部門,領取貨物名稱,數量和時間等;
18.酒店各部門的營業秩序,特別是夜間的營業秩序;
19.其他需上報酒店管理層的事宜。
天鵝湖大酒店大堂副理工作日志日期:當班日期班次:當班班次各營業區域在崗員工狀況:
編號:AM-2011-02-當天日期跟進:填寫各類事件的跟進過程及跟進結果
當班期間各營業區域員工在崗狀態檢查情況,包括儀容儀表、禮貌禮節、服務規范等酒店各部門的營業秩序,特別是夜間的營業秩序;
重大事件:重要賓客的入店,結帳,酒店當日所舉行的重大活動等
服務狀況:發生的賓客投訴和大堂經理所采取的相應措施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客人對酒店服務的滿意程度和其他相關信息
突發事件:酒店設備的運轉情況,如桑拿房的維修情況,酒店空調,用水用電用氣情況等
跟辦事宜:需其他相關部門跟進事宜及下一班次大堂副理需跟進事宜大堂副理:當班大堂副理簽名店領導簽閱:店領導審閱后簽批意見
前廳部經理:前廳部經理簽名
篇3:吃透教材把握目標《分數基本性質》教研日志
吃透教材,把握目標《分數的基本性質》教研日志
教材是教師實施教學的重要內容和媒介,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但是,教材所蘊含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思想方法和學生要積累的活動經驗是千變萬變不能離其中,所有的教學行為,都要為之服務。因此,吃透教材,既要研究教材提供的顯性材料,更要深度挖掘期中的隱性素材,才能把握好教學的要求,達到教學的預期目標。
《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內容,初乍一看,就一內容:分數的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學生對這個基本性質的理解和應用并不難,關鍵是這個性質是怎么得到的?這需要我們通過動手操作,動態地展示知識的生成過程,通過歸納、數形結合、類比等思想方法讓學生感悟知識的來龍去脈,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系。
教材中,是通過三個環節去實現這一目標的:
環節一:通過分餅,出示“分子、分母不同,但分數大小相等”的顯性材料,從具體的“形”去展示教學內容。
環節二:通過舉例、驗證,發現分子、分母的變化規律,歸納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從“數”去探究教材的隱性素材。
環節三: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利用整數的商不變規律去說明和印證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中,我們往往知識關注到了教材中的顯性素材,忽略了重要的隱性素材,進而影響到我們的教學環節的設置、素材的準備、內容的安排、目標的制定,使得我們的教學看似行云流水,實是淺顯單薄的結局。
因此,只有吃透教材,才能真正實現“向40分鐘要效率”的目的,真正落實教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