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級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細則
五、六年級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細則
一、文明禮儀方面
(一)學校禮儀
1.參加升國旗儀式,衣著整潔,少先隊員戴好紅領巾。
2.脫帽肅立,面向旗桿方向立正站好,不得交談、走動或做其它動作。
3.升國旗奏國歌時,面對國旗行隊禮或注目禮,直到國旗升至桿頂。
4.唱國歌時要立正站好,目視前方,神態(tài)莊重,歌詞正確、音調準確,聲音洪亮。聽國旗下的演講時要專注,并適時適度鼓掌。
5.上下課,起立向老師行注目禮。
6.尊重老師的勞動,認真上課。課堂上善于自主、合作、交流學習,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7.不在室內追跑打鬧,大聲喧嘩。做游戲、體育活動時,謙讓小同學。
8.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不欺負弱小,堅持“讓先”。
9.自己說話做事實事求是,待人誠懇熱情。
10.樂于與人合作,能聽取別人的合理意見,不固執(zhí)己見。
11.需要借用同學的東西,必須征得同意,用完后及時歸還。
12.和老師談話時,適時適度地與老師交流,虛心接受指教。與老師意見有分歧時,以尊敬的態(tài)度,主動與老師交換意見。
13.尊重老師,不在背后議論老師。
(二)家庭禮儀
1.關心、體貼父母長輩,在家里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聽從父母長輩的教導,不任性,與長輩意見不同時要多溝通。
3.自己離(歸)家時,向家長打招呼。見家長離(歸)家,主動打招呼,遞接物品。
4.就餐時先請長輩入座,大家起筷時才能動筷,主動給長輩盛飯進菜。咳嗽、打噴嚏時,不要面向餐桌或其他人。用餐時盡量不交談。
5.有客人來家時要有禮貌地招待客人。大人在談話時,不要隨便插話。
(三)社會禮儀
1.會使用“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等禮貌用語。
2.與人交談時,態(tài)度誠懇,語言謙遜,聲音適度,舉止大方,眼睛凝視對方,認真聆聽對方的講話。
3.答應別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凡是辦不到或不該答應的事,不隨便答應別人;情況發(fā)生變化時,應及時解釋,求得別人的諒解。
4.網絡聯系時,要文明。
5.乘坐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時,要在站臺上候車,按順序先下后上。看出老幼病殘孕和懷抱嬰兒的乘客主動讓座。
6.外出遵守公共秩序,保護公共環(huán)境。
7.觀看演出時,不起哄,不鼓倒掌。
8.保護文物古跡,不在建筑物和文物古跡上涂抹刻畫。
9.尊重他人,遇到外賓要有禮貌,不圍觀尾隨。
10.著裝要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生身份,整潔大方。
二、遵規(guī)守紀方面
(一)學校紀律
1.遵守《中小學生守則》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了解《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2.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不逃學,有病有事要請假。
3.按時佩戴紅領巾,保持紅領巾的整潔。
4.自覺遵守課堂紀律,遵守考試規(guī)則。
5.參加各種*準時到達,不做與會議無關的事,集合站隊要快、靜、齊,聽從口令。
6.不在教室和樓道內追逐喧嘩,不打架、不罵人。游戲時,遵守規(guī)則。
7.按時離校,按時回家。
(二)社會規(guī)則
1.遵守《交通管理規(guī)則》、《環(huán)境保護法》、《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
2.愛護公用設施。如:信報亭、候車亭、電話亭等。
3.保護有益動物。
4.遵守公共秩序。
5.看有益圖書、報刊、錄像,不登錄內容不健康的網站。
6.不吸煙、不喝酒、不賭博,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
7.不到游戲廳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內的地方娛樂。
8.不私拆、偷看他人信件。
9.遇到壞人壞事要主動報告
三、學習方面
1.每天堅持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用一定的方法將所學知識歸類整理。
2.每天獨立、按時完成作業(yè),書寫工整。寫完作業(yè)認真檢查、驗證。
3.專心聽講,做到身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不做與課堂無關的事。
4.主動質疑。積極參與討論,主動思考、發(fā)言。
5.正確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一個略高于自己現狀的學習目標。
6.測驗、考試時,要實事求是,不作弊。
7.經常讀書、看報。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yōu)秀詩文60篇(段)。
8.掌握一定的背誦方法,如:情境背誦法、理解背誦法、分段背誦法等。能將背誦的素材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
9.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10.與同學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并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11.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12.摘抄感興趣的片段,用完整的話批注。
13.在用鋼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書寫速度。用毛筆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14.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說好普通話,在社會交往中自覺使用普通話。
15.勇于提出不同看法。能從多角度看問題,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16.樹立“我能行”的意識。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要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再去請教他人。
17.合理安排時間,做到有張有弛,勞逸結合。
18.充分利用零散時間。做事不拖拉,今日事,今日畢。
19.注意使用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
20.不同學科交替進行學習,避免疲勞,提高學習效率。
21.熟練掌握借閱、上網等獲取信息的方法。
四、勞動方面
(一)自我服務1.勤洗頭、洗澡,勤換內衣。
2.自己的衣物自己洗。
3.將干凈的衣物疊好,并整理衣柜。
4.用過的物品要放回原處,并擺放整齊。
5.將用過的書進行分類整理、擺放整齊。
6.隨時整理書包、書桌。
(二)家務勞動
1.做簡單的飯菜,安全使用爐灶,會燒開水,熱飯等。
2.自覺承擔飯后收拾餐桌,洗刷餐具的工作。
3.獨立購買日常用品,不攀比,不購買偽劣商品,初步學會家庭理財。
4.每周收拾一次房間。
5.定期晾曬被褥。幫助家長查看電表、水表、煤氣表。
6.安全、獨立使用常用家電,能夠解決家電使用中出現的簡單故障。
(三)公益勞動
1.自覺參加參加衛(wèi)生掃除,并能分工合作。
2.主動幫助低年級學生進行衛(wèi)生掃除,幫助班級修理課桌椅。
3.積極參加校園綠化、美化勞動。
4.積極參加社區(qū)服務,如:撿白色垃圾、清掃積雪、擦洗護欄等。
五、安全方面
(一)交通安全
1.橫過馬路一定要走人行橫道、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沒有人行橫道、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的地方,橫過馬路時,要立定,先在后右,看清來往車輛后再穿過;有信號燈的地方,注意看信號燈,紅燈停、綠燈行。
2.上學、放學路上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在馬路、鐵路附近游戲,
篇2:學生習慣養(yǎng)成教育評分細則
小學學生“習慣養(yǎng)成教育”評分細則
一、禮貌習慣:
養(yǎng)成目標:尊敬國旗,會唱國歌,尊敬師長,團結同學。
具體要求:
1、個人禮貌:衣著不整潔,穿奇裝異服;男生留長發(fā),女生燙發(fā),染發(fā),戴首飾,一人次扣2分。
2、升國旗:升國旗時不唱國歌,隊形不整齊、不安靜,升國旗時未穿校服,酌情扣分。
3、紅領巾:不愛護紅領巾,每天上學未戴好紅領巾,用紅領巾做游戲,一人次扣0.5分。
4、文明用語:未使用禮貌用語,說臟話,罵人。不尊敬師長,一人次扣1分。
二、講普通話習慣:
養(yǎng)成目標:能用普通話進行交流。
1、進入校園后,提倡講普通話。
2、在上課期間必須使用普通話。
3、在會議、宣傳等*活動中應堅持使用普通話。
三、聽課習慣:
養(yǎng)成目標:上課注意力集中,坐姿端正,積極思考,大膽提問,尊重他人發(fā)言。
具體要求:
1、上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書本放在課桌的左上角。老師授課期間不拉抽屜,不削鉛筆,不借學習用品。
2、上課預備鈴向后,應立即進教室,靜待老師來上課。
3、聽課要做到思想集中,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提問。發(fā)言前應先舉手,回答問題聲音清楚,不隨意打斷他人發(fā)言。
4、上課坐要正,立要正。讀書、寫字保持正確的姿勢,即做到“三個一”胸離桌一拳,眼離書一尺,手指離筆尖一寸。
5、上課不講話,不做小動作,不做與本課無關的作業(yè);未經老師允許,不得離開座位或走出教室。
6、上課遲到要站在教室門口喊“報告”,經老師許可后輕聲進教室,課后要如實向老師說明遲到原因。
四、寫字習慣:
1、把字寫得準確工整、整潔、美觀,每天定時練字40分鐘。
2、字帖只選一本字帖來練習,做到“三道”,即眼到、心到、手到,“三多”,即多看貼、多思考、多比較。
3、定量,學生每天練字一張,交小組長檢查,并做好記載。
4、寫字時間發(fā)現班級學生吵鬧,扣2分
五、讀記習慣:
1、堅持每天讀課外讀物20分鐘。
2、堅持每天讀詩誦經,每天一、二、四、五節(jié)課前,第三、六節(jié)課時頌記一條名言或一首詩歌。
3、堅持讀書筆記,每日由組長檢查一遍,每月老師抽查一次,并做好記錄檢查。
4、堅持寫讀書心得,每月至少寫一邊文章,將文章做成手抄報的形式,交老師保存。
5、每學期以班為單位至少要舉行一次讀書演講比賽。將優(yōu)秀名單上交教導處,并進行比賽。
6、讀書時間不守紀律班級,扣2分
六、作業(yè)習慣:
認真、及時、快速、準確的完成各科作業(yè)。
1、按時完成各科作業(yè),作業(yè)適中,難易適度。
2、作業(yè)字跡工整,作業(yè)本干凈。整潔,保存完好。
3、堅持整理錯題集,將典型習題用專本專記,便于今后的學習和復習。做到記載質量高。
七、寫日記習慣:
堅持寫日記,提高作文水平。
1、堅持每周寫2―3篇日記,內容有一定的思想性,日記本整潔,保持完好。
2、將學生日記納入教師常規(guī)檢查考核內容。
八、衛(wèi)生習慣:
講究個人衛(wèi)生,不亂吐、亂扔、亂刻、亂畫,校園教室整潔。
1、個人衛(wèi)生:不勤洗手臉、不勤剪指甲、不勤換衣,亂丟亂扔廢棄物,隨地吐痰,在公共場所亂刻亂畫,一人次扣2分。
2、教室衛(wèi)生:未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地面有紙屑,課桌椅、勞動工具擺放不整齊,掃地不灑水,未及時倒垃圾,一次扣1分。
3、清潔區(qū)衛(wèi)生:未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地面有廢棄物,垃圾箱未清除干凈,中午保潔未按時完成,效果不好,一次扣1分。
4、教室墻壁有蜘蛛網、亂涂亂畫,一處扣1分。
5、班級每月召開一次衛(wèi)生衛(wèi)生知識主題班會。
九、健身習慣:
做好兩操;堅持每天鍛煉1小時。
1、廣播操:進退場秩序差,隊形不整齊,動作不規(guī)范,有講話做小動作現象,學生未全員參加,扣班級日評1分。
2、眼保健操:不按時進教室做操,注意力不集中,做操動作不規(guī)范,做操不安靜,做其他事情,扣班級日評1分。
十、節(jié)約習慣:
生活節(jié)儉,不亂花錢。
1、浪費糧食,亂倒食物,一人次扣1分。
2、不節(jié)約水電,使用完后不主動關上水龍頭和電燈,故意浪費水資源,一次扣1分。
3、班級每月召開一次勤儉節(jié)約主題班會。
十一、守紀習慣:
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推擠;課間不追逐打鬧,遵守作息時間,不遲到、早退、曠課。
1、上下樓梯不靠右行,擁擠、推搡,扣班級日評1分。
2、課間活動打鬧,做危險游戲,扣班級日評2分。
3、上學遲到、早退。有事有病不請假,放學后不按時回家,一人次扣1分。
4、公共場所喧嘩,說謊話,知錯不改,一人次扣1分。
5、不愛護公物,隨意損壞公物,踐踏草坪,破壞花草樹木,一人次扣1分。
6、班級每月召開一次守紀教育主題班會。
7、私自出校園,一人次扣5分。
8、不聽從教師教導,態(tài)度惡劣者,一人次扣2分。
9、向同學索要財物,強迫同學為其做事,偷拿他人財物,一人次扣5分。
十二、唱歌習慣:
隊會唱隊歌,每日課前唱一首歌。
1、上、下午第一節(jié)課課前未唱歌,扣班級日評1分。
2、大型活動前唱一至兩首健康向上的歌曲。
3、隊會活動唱隊歌。
十三、勞動習慣:
勞動積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最基本勞動技能
1、不認真做值日,嬉戲打鬧,一次扣1分。
2、不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義務勞動,扣班級日評2分。
3、在學校自己洗餐具,在家主動幫家長做家務。
4、間周舉行一次勞動或清潔衛(wèi)生大掃除,未打掃班級,扣班級日評2分。
十四、安全自護習慣:
安全意識強,掌握“自護”、“自救”知識,懂得法則,遵守法則。
1、玩火,私自游泳,隨意觸摸電燈、電線,一人次扣2分。
2、不吃“三無”、變質食品。
3、遵守交通法則,過馬路左右看,走人行橫道。在公路上追逐打鬧,未滿十二歲學生騎自行車上學,一人次扣1分。
4、未經家長同意,住宿他家或留宿他人,一人次扣2分。
5、班級有安全隱患,不及時上報,扣班級日評2分。
6、損壞學校公物,除照價賠償外,一人次扣2分。
7、到不安全的地方或學校禁止的地方玩耍,一人次扣2分。
8、班級每月召開一次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曹村鄉(xiāng)袁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