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八大習慣養成教育細則
八小“八大習慣”養成教育細則
(一)培養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1、經常使用“您好”、“謝謝”、“請”“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話。
2、待人有禮貌。見了客人主動打招呼,起立讓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時要送出門外,并說“再見”。見到老師要問好,行少先隊隊禮。
3、每天佩戴紅領巾、胸卡、穿校服,少先隊干部要佩戴標志,衣冠整齊、干凈。
4、在走廊內要輕聲慢步,上下樓梯要靠右邊,不在樓道內大聲喧嘩,追逐打鬧。
5、不欺負,不侮辱小朋友,不給別人起綽號,也不叫別人的外號。
6、不帶五類禁帶物品。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讀書聲音要洪亮,充滿感情,使用普通話。
2、讀書、寫字做到“頭正、身直、足平、臂開”,姿勢正確,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3、上課前做好課前準備,準備好本節課所需書與文具。
4、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提出問題。
5、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種作業、書寫要工整、規范。
6、寫完作業至少從頭到尾檢查一遍,確認沒有錯誤后才可收拾,要讓家長檢查、自己改正,嚴肅、虛心、認真負責。
(三)培養良好的健體習慣
1、能早起晨練,為一天的學習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2、按時上兩操,做操態度認真,姿勢正確,做到“快、靜、齊”。
3、排隊上操、升國旗,上下學的路隊要整齊有序。走路抬頭、挺胸,步伐有力,精神面貌良好。
4、擠時間以各種方式鍛煉,堅持每天“陽光體育一小時”。
(四)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1、早晚刷牙,飯后漱口,飯前便后及時洗手,睡前洗腳。勤剪指甲,勤洗頭,勤洗澡。保持個人衛生。
2、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主動撿拾廢物,能自覺維持教室和衛生區的環境衛生。
(五)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1、每天利用午讀時間讀書,并且每天堅持課外閱讀二十分鐘,多讀書,讀好書,與圖書交朋友。
2、讀書時,勤做筆記,注意積累材料,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3、按時借閱圖書,并做好讀書筆記。
(六)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
1、在家里,幫家長收拾飯桌、掃地、抹桌凳,擇菜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在學校,認真做好值日,服從組長分配,與其他組員合作,共同完成清掃教室、衛生區的任務。
3、自己洗手、洗臉、洗手絹,小衣服。自己削鉛筆,自己疊被子,疊衣服,自己收拾床鋪,整理書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七)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1、在家里不任性,自己的行動應事前告訴家長,外出前及回家后和家長打招呼。
2、未經允許,不亂*翻別人的東西,進入他人房間先輕敲房門,別人同意后才可以進入。
3、按時作息,早睡早起,每天保證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4、注意關心國家大事,每天收聽,收看新聞。
5、每日三餐按時進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暴飲暴食,樸素節儉,不亂花錢。
6、不早到校,上課前半小時離家;放學后不在校內逗留,及時回家。
7、謙虛、誠實、待人誠懇,與人交往重信用,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力做到,說做一致,不說謊話,不騙人,有錯就改,
(八)培養良好的安全習慣
1、遵守交通規則,上下學靠右行,不闖紅燈,不在路上追逐打鬧。
2、注意安全,不玩火,不玩電,不亂動家用電器,不做有危險的游戲。
3、注意飲水安全衛生,不喝生水。
4、學會如何預防傳染病,學會防騙,學會地震和各種災難來臨時時如何保護自己。
5、不進營業性網吧、歌廳、臺球館。
篇2: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規范
一、課前預習習慣:
1、課前預習課程,每天晚上和上課前,都要將要學習的課程做簡要預習,了解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
2、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過查字典、查資料等方法尋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學、家長問詢,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要標記,以便在課堂上有重點地學習。
3、預習時要學會用筆在書上做不同的標記,如:重點的內容在文字下面標“△”有疑問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畫“_”,并在字邊寫上“”等,以便在課堂學習時多留心。
4、預習時要精力集中,培養自己一絲不茍的學習習慣。
5、預習前要養成搜集資料的習慣,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瀏覽、實地考察、走訪調查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
二、課堂學習習慣
1、課前將課本、練習本、文具盒及其他學習材料準備好。*看書,等候教師上課。
2、學會正確地使用鉛筆或鋼筆,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注意用筆衛生。
3、課堂上認真接受教師指導,真正做學習的主人,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4、課堂上培養對多門學科的興趣,尤其是英語、科學、社會等學科。
5、積極踴躍發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說話完整,口齒清楚,聲音洪亮,儀態端莊。、
6、有疑難問題時,及時舉手發言。自己獨立解決問題,并能闡明自己的觀點。
7、虛心聽取別人的發言,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不譏笑別人的錯誤。
8、善于合作學習,在進行分組實驗、動手操作等活動時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9、學習各科知識時,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多角度地解決問題。
10、學會記課堂筆記,按時完成課堂作業,書寫認真、工整。
11、養成動手操作的習慣,能獨立完成教科書上所要求的各類操作實驗,操作步驟正確。
三、讀的習慣
1、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讀書要有所思、有所記,有所用。做好讀書筆記。
2、培養廣泛閱讀的的興趣和習慣。
3、高年級學生要學習多種閱讀方法,如精讀時將重點內容圈出來,疑點標出來,有選擇地記誦某些內容,略讀時一目十行等。
4、應用多種工具輔助閱讀,如看電視、聽錄音、上網等。
5、學習數學閱讀的方法,如應用題要讀3―5遍等。
6、自己訂閱的報刊應及時閱讀。每天課外閱讀時間累計不少于1小時,每天觀看少兒節目不少于10分鐘,每周背誦古詩文不少于3首。
四、寫的習慣
1、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做到“頭正、身直、足安、臂開”,一手執筆,一手按住本子。
2、做到字跡工整,書寫規范。不在作業本上亂涂亂畫,養成寫字墊紙的好習慣。不隨便撕作業紙,低年級學生盡量少用橡皮,保持紙面整潔。
3、做作業時專心,不邊玩邊寫,不邊吃邊寫,書寫時先想好再下筆。
4、書寫要注意保護好視力,要做到“三個一”,眼睛離書本一尺、胸膛離書桌一拳、手指離筆尖一寸。
5、選擇合適的書寫工具,如低年級學生用hb型的鉛筆,不用自動鉛筆。不用玩具類的學習用品。
6、寫完作業必須認真檢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收銀制度
篇3:八小八大習慣養成教育細則
八小“八大習慣”養成教育細則
(一)培養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1、經常使用“您好”、“謝謝”、“請”“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在校在家都用普通話。
2、待人有禮貌。見了客人主動打招呼,起立讓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時要送出門外,并說“再見”。見到老師要問好,行少先隊隊禮。
3、每天佩戴紅領巾、胸卡、穿校服,少先隊干部要佩戴標志,衣冠整齊、干凈。
4、在走廊內要輕聲慢步,上下樓梯要靠右邊,不在樓道內大聲喧嘩,追逐打鬧。
5、不欺負,不侮辱小朋友,不給別人起綽號,也不叫別人的外號。
6、不帶五類禁帶物品。
(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讀書聲音要洪亮,充滿感情,使用普通話。
2、讀書、寫字做到“頭正、身直、足平、臂開”,姿勢正確,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3、上課前做好課前準備,準備好本節課所需書與文具。
4、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提出問題。
5、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各種作業、書寫要工整、規范。
6、寫完作業至少從頭到尾檢查一遍,確認沒有錯誤后才可收拾,要讓家長檢查、自己改正,嚴肅、虛心、認真負責。
(三)培養良好的健體習慣
1、能早起晨練,為一天的學習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2、按時上兩操,做操態度認真,姿勢正確,做到“快、靜、齊”。
3、排隊上操、升國旗,上下學的路隊要整齊有序。走路抬頭、挺胸,步伐有力,精神面貌良好。
4、擠時間以各種方式鍛煉,堅持每天“陽光體育一小時”。
(四)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1、早晚刷牙,飯后漱口,飯前便后及時洗手,睡前洗腳。勤剪指甲,勤洗頭,勤洗澡。保持個人衛生。
2、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主動撿拾廢物,能自覺維持教室和衛生區的環境衛生。
(五)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1、每天利用午讀時間讀書,并且每天堅持課外閱讀二十分鐘,多讀書,讀好書,與圖書交朋友。
2、讀書時,勤做筆記,注意積累材料,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3、按時借閱圖書,并做好讀書筆記。
(六)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
1、在家里,幫家長收拾飯桌、掃地、抹桌凳,擇菜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在學校,認真做好值日,服從組長分配,與其他組員合作,共同完成清掃教室、衛生區的任務。
3、自己洗手、洗臉、洗手絹,小衣服。自己削鉛筆,自己疊被子,疊衣服,自己收拾床鋪,整理書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七)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1、在家里不任性,自己的行動應事前告訴家長,外出前及回家后和家長打招呼。
2、未經允許,不亂*翻別人的東西,進入他人房間先輕敲房門,別人同意后才可以進入。
3、按時作息,早睡早起,每天保證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4、注意關心國家大事,每天收聽,收看新聞。
5、每日三餐按時進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不暴飲暴食,樸素節儉,不亂花錢。
6、不早到校,上課前半小時離家;放學后不在校內逗留,及時回家。
7、謙虛、誠實、待人誠懇,與人交往重信用,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力做到,說做一致,不說謊話,不騙人,有錯就改,
(八)培養良好的安全習慣
1、遵守交通規則,上下學靠右行,不闖紅燈,不在路上追逐打鬧。
2、注意安全,不玩火,不玩電,不亂動家用電器,不做有危險的游戲。
3、注意飲水安全衛生,不喝生水。
4、學會如何預防傳染病,學會防騙,學會地震和各種災難來臨時時如何保護自己。
5、不進營業性網吧、歌廳、臺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