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校教學工作檢查制度
某校教學工作檢查制度
1、學校領導可分別負責1-2個學科組,每學期參加分管科組2-3次教研活動或集體備課活動,定期檢查活動記錄,督促教師按時參加集體備課活動。
2、檢查備課教案,每學期在期中前后抽查教師備課筆記,特別是抽查青年教師和新教師的備課筆記,看備課是否認真,教案是否規范,發現用老教案上課或無教案上課的教師要及時幫助,批評教育,做好檢查記錄。
3、每學年舉辦一次評優秀教案活動,以進一步提高備課的質量。
4、建立聽課制度,負責教學的中層以上干部每周至少聽課三節。學科組長每周至少聽課兩節,教師每周互相聽課至少一節。
5、認真記好聽課筆記,提出教學意見或建議,課后要及時與授課教師交換意見,以便改進教學,總結經驗。
6、學科組長每學期檢查兩次本組教師的聽課筆記,教導處每學期檢查兩次組長的聽課筆記,校長每學校檢查兩次領導干部的聽課筆記。
7、負責教學的領導每學期要普遍檢查學生的作業1-2次,并作好必要的記載。具體檢查作業是否規范,作業份量是否恰當,習題難易是否適中,發現問題及時研究并與任課教師交換意見,改進教學工作。
8、語文、英語、數學作業要求每天批改,物理、化學要求每周批改二至三次,其他學科視情況批改,作文要求全批全改,寫好評語。
9、為了解教師教及學生學的情況,學校可不定期地在部分年級、部分學科進行調研考試或質量抽測,但次數必須嚴格控制。考試的科目、年級由校長根據需要確定,不事先通知師生,不記分。
10、調研考試或質量抽測由教導處組織命題,聘請學科組長或經驗豐富的教師參加,任課教師回避。題目要注重雙基和能力的考查,有靈活度較高的題目,但不出怪題。考試和閱卷教導處指定人員參加,實行統一標準,流水作業。教導處要作成績統計與試卷分析,向校長報告。
11、每個教師在期中期末考試后都要填寫教導處下發的質量分析表,作出成績統計、試題分析,匯總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情況,提出改進教學的意見和措施,反映對學校的意見和要求。
12、由教導處作全校各年級的成績統計,在每學期的期中考試后兩周內向全體教師作質量分析,指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工措施。
13、學校領導要仔細看教師的質量分析表。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發現教學中傾向性問題,了解教師的意見和要求,取得教學第一手資料,以利于指導教學。
14、教師要采取多種形式,檢查教學質量,如通過個別輔導、課堂提問、黑板演算、作業、測驗、考試等途徑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改進教學。
15、學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學生座談會,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聽取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對每個教師的教學評價。
16、組織好上級教育部門的各項調研考試、結業會考、升學考試及評課活動等,在召開家長會時征求家長對各科教學的意見,通過畢業生的跟蹤調查,不定期的去高等學校、工農業生產單位聽取社會對畢業生的意見,請畢業生對母校的工作、母校的老師的教學提出意見。
篇2:X學校教學工作檢查制度
一、學校領導要分別深入1~2教研組,每學期參加2~3次教研活動或集體備課活動,定期檢查集體活動記錄,督促教師按時參加集體備課活動。
二、檢查備課情況。每月抽查一次教師備課,特別是青年教師、新教師的備課、筆記,應認真查閱,看是否認真,是否規范。發現老教案或無教案上課的教師要及時教育、幫助,做好檢查記錄。
三、每學年舉行一次評選優質教案活動,以求進一步提高備課的質量。
四、建立聽課制度,中層以上干部每周至少3節,教研組長每周2節,教師每周一節。聽課時認真做好記錄,課后要及時與授課教師交換意見,指出不足,提出建議,以便改進教學。
五、教研組長每月要檢查一次本組教師的聽課錄,教導處每學期兩次檢查組長聽課錄,校長每學期檢查兩次領導的聽課錄。
六、負責教學的領導每學期要普遍檢查學生作業1~2次,并從書寫是否規范,份量是否恰當,難易是否適中,批改是否及時等方面作記錄。發現問題,及時研究,并與任課教師交換意見,以改進工作。
七、語文、數學作業要求每天批改,其它學科視情況批改,作文除少量可由學生互批互改、自批自改外,應全批全改,并認真寫好評語,評語要有針對性、指導性和鼓勵性。
八、為了解教師教學及學生學習情況,學校或不定期地在部分年級、部分學科進行調研考試或質量抽查,但次數應從嚴控制,考試的科目、年級由校長根據需要確定,不事先通知師生,不記分。
九、調研考試或質量抽查由教導處組織命題。聘請教研組長或經驗豐富的教師參加,任課教師回避。題目要注重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有靈活性較高的題目,但不出偏題、怪題。考試和閱卷由教導處指定人員參加。實行統一標準,流水作業,教導處要作成績統計與試卷分析,并向校長報告。
十、每個教師在期末考試和單元測試后要認真填寫質量分析表,作出成績統計、試題分析,匯總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情況,提出改進教學的意見和措施,反映學生對學校的意見和要求。
十一、由教導處作出全校各年級的成績統計,在每次抽查考試后兩周內向全體教師作出質量分析,提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和措施。
十二、學校領導要仔細閱讀教師的質量分析表,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發現帶傾向性的問題,了解教師意見和要求,得到第一手資料,以利指導教學。
十三、教師要采取多種形式檢查教學質量,如個別輔導,課堂提問、板演、作業、測驗、考試等途徑檢查學生學習情況,以得改進教學。
篇3:教學工作檢查制度(范本)
一、期初檢查
每期開學,學校召開齊人會,由各教研組長檢查該組教師假前超前備課情況,每位任課教師在假期雖按新課標要求應備課節量必須達到一周以上(假期中未落實的課程或該科教材未到者除外)。教導處收齊各學科教學計劃,布置開學教學準備工作。經檢查,若備課少一節或該科教學計劃未交者,一節課或一份計劃扣款2元,并按教師教學工作目標考核扣操行分。
二、學月檢查
每學月未由教導處牽頭,組織教研組長檢查,(村校由該村教導主任檢查該校)。檢查內容包括教師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單元檢測、實驗操作課等。每學科按實際教學進度計算工作量,凡未達到要求或未完成工作任務者,酌情扣款或提出嚴肅批評。
三、期終檢查
每期期末,新課結束后,教師要認真制訂復習計劃,組織學生系統而有重點地復習計劃,組織學生系統而有重點地復習,檢查由行政會全體領導負責,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全面而細致的工作總結性檢查,并寫出對每位教師一期“六認真”總結性評價。教師要做好每位學生的期末統考前的思想工作,鼓勵學生認真復習功課,努力爭取考出好成績,統考后要認真撰寫教育教學工作總結或教學經驗文章。按教導處要求收交各學科總結,每學年要以論文的形式交教導處教學總結心得一份,以上按極限日2元/天扣款。
四、教學“六認真”工作具體要求
1、備課:教師必須用新課標理念作指導,教學設計體現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過程要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注重學法指導,關注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凡未備課上課的,-10元/課時,檢查時備課量不足的,按課時乘以0.8為準,-1元/課時。
2、上課:教師上課盡可能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用新的教學方法,盡量避免教師一講到底的做法,打破舊的教學常規,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相融的氣氛中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真正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參與,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上課遲到-2元/次,早退-5元/次,曠課-20元/次。
3、作業批改:每次課堂作業,教師必須認真批改。批改后必須有等級評定和日期,作文批改必須有眉批旁批和結尾文字,作文批改可采取當面批改、師生共同批改等形式。同時要重視評講,教師評語要具有激賞性,注重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激勵學生寫好作文,未達到規定次數一次扣2元。(規定次數是指課節數*0.8*0.8)
4、輔導:教師除了關心優等學生外,特別關注學困生的思想和學習,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熱情關心、耐心輔導,教師要有輔導記錄,認真分析學生學習情況,切實做好輔導學生的工作。
5、單元檢測:教師必須按教學進度認真組織檢測,每次檢測教師必須認真閱卷,并作好成績統計和試題分析記載,凡檢測試卷未改或當學生家庭作業者,經查實每次扣款5元,無成績分析者,每次扣款2元,并記入教師業務檔案。
6、實驗:小學自然學科,中學理、化、生學科,要認真上好實驗操作課,教師要作好實驗日志的填寫登記工作。凡該做實驗(演示和分組)而未做者,經查實,一次扣該任課教師5元。對于實驗室、保管室不整齊、清潔,每次對負責教師扣款3元。
7、隨堂測驗和開卷考試:未進行測驗,-20元/班科,測驗不上報資料及成績,-20元/班科。
8、臨時應急資料:按教導處規定的極限日為準,-3元/天。
9、非統考學科:未按教材及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的,-10元/班科。
10、考務:按每期的考務要求處理。
11、調課:調課必須經過教導處同意,對私自調課者,按曠課處理。
五、檢查制度和實施
學校每次組織檢查,必須有行政領導的一齊參與,認真檢查記載,客觀地反映每位教師的“六認真”工作情況,凡牽涉到扣款者及金額,必須由教導處開出執行扣款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