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減負增效方案
二年級語文減負增效方案
作業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指導的教學活動,是學生獲取知識、鞏固知識、提高能力素質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掌握教學情況、進行反饋調節的重要措施。然而在現實中,許多現象令人擔優,有的拘泥于課本搞重復練習,學生的作業多是機械抄記,重復套用;有的把書面作業作為唯一的形式,封閉而單一,奉行題海戰術。對于學生來說.完成作業只是完成了老師的作業,而不是自己的作業,作業成了學生一項艱苦的勞作、沉重的負擔,以致于一部分學生“望作業而興嘆”,學生的“作業恐懼癥”由此而生。那么如何優化作業設計,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實施小學語文教學的輕負擔高質量呢?
一、作業管理,輕負擔
“減負增效”在作業上的體現并不是簡單的少留作業。作業是“減負”的一方面,同時也是“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⒈精心設計,事半功倍
要減負,就必須讓孩子從成堆的作業中解放出來,就要求教師要精選習題,精心琢磨,作業要適量,難易度要適當。
⒉當堂作業,有效指導
課后做作業,學生雖然完成了,但有一部分學生是抄抄了事。教師批改后不能所饋到真實信息,學生也沒有起到鞏固練習作用,課后作業成了一道虛設的工程,費時費力無效果,且形成惡性循環,逃學、厭學者應運而生?,F在為了真正地能反饋到學生掌握和應用知識的程度,同時為了真正地減負增效,教師可以盡量留一些課堂時間(一般5~10分鐘)給學生用來完成作業。教師同時巡視、察看學生當堂的作業情況,獲得正確反饋并可及時糾正、指導學生錯誤的認識,學生也會最大限度的自己開動腦筋考慮問題,獨立完成作業,真正做到“做有成效”。
⒊批改輔導,示范激勵
教師的批改也間接影響學生及時認真地完成作業。教師的批改一定要做到及時,決不能拖拉,以獲得及時信息進行評講和糾正典型錯誤;批改一定要認真,這將對學生起到一個示范的作用。
⒋多方結合,細化要求
應調動多方力量,創造性地分年級細化作業布置要求。一、二年級無書面回家作業,
二、立足課堂,增實效
課堂教學,是“減負增效”的根本,也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程。
三、隊伍建設,促提升
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提高所教學科的知識水平,尤其是學科能力的把握,這是“減負增效”的前提。有利于把握教材、把握課堂、把握學生。
四、教學管理,保質量
學?!傲J真”常規管理,是落實“減負增效”的有力保障。
五、開展活動,厚素養
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
1.豐富課外閱讀,提升語文素養
①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②發揮圖書館的讀書陣地作用;③積極開發校本讀物;④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⑤建立家校讀書互動機制;⑥建立讀書活動的激勵機制;⑦課外閱讀指導進入課程。
2.倡導經典誦讀,豐厚人文素養
誦讀經典,對提升學生的素質、人生的發展,都起著奠基的作用。因此,應積極提倡,并通過多種激勵機制,推動在小學階段一以貫之地進行。
楊莊小學
20**年9月
篇2:優化作業管理落實減負增效為孩子們減負
優化作業管理,落實“減負增效”為孩子們減負
民勤縣南關小學張淑萍
一直以來,家庭作業這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們的同學、家長、老師,讓我們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減負了,孩子的自由時間多了,家長不用陪孩子做作業了,老師也不用批改大量家庭作業了;另一方面,減負后,孩子回到家一點兒作業也不做,會不會耽誤他的學習?老師怎么檢查孩子是否將知識掌握牢了呢?
以上矛盾的出現是必然的。首先,我們來看看家庭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1.機械重復,索然無味。
2.形式單調,缺乏創造性。
3.額外作業負擔重。(家長布置的教輔作業)
4.探究性作業幾乎沒有。
新課程背景下,既要“減負”,又要“增效”,不容放松課堂教學的主陣地,而優化作業管理也是“減負”的一方面。如何優化作業管理,積極探索“減負增效”的途徑,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針對家庭作業現狀,我認為小學低年級家庭作業要從五方面抓起:
一、分層
(一)學生分層
針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結合成績,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三組:宏志組(A組)、提高組(B組)、奮進組(C組)。
(二)作業分層
每天的家庭作業采用優化的彈性作業結構設計,分三層:
1.基本作業:供奮進組和提高組做。
2.提高作業:供提高組和宏志組做,鼓勵奮進組嘗試做。
3.超額作業:僅供宏志組做。
二、布置
家庭作業的布置從內容到形式均有變化。
(一)作業內容:
教師要精心設計作業內容,避免部分學生吃不了或部分學生吃不下。
基本作業可以布置:
1.愛心作業。教會孩子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比如,讓孩子對父母說:“我愛你”。讓孩子給爺爺捶捶背,或幫奶奶洗洗腳等。可以促進親子交流,也可以讓孩子懂得孝敬長輩。再如,飼養小動物、植物,讓他體驗生命的意義,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
2.運動作業。培養孩子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讓他們擁有強健體魄。
3.勞動作業。教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教育他們熱愛勞動。
4.適當布置一些書面作業,這一項作業要依綱扣本。
提高作業可以布置:
1.動手作業。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如,制作新年賀卡、生字卡,親手折一個三角形等。
2.同伴作業。如,分角色朗誦等,培養合作意識。
超額作業可以布置:
探究性作業。如,各種科學小實驗等,培養探索精神。
篇3:小學素質教育小論文打造高效課堂實現減負增效
當前我們都在搞素質教育,那么什么是素質教育呢?我的理解是這樣的:首先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對學校和教師而言,要努力使每個班和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發展。其次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全面發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發展、不是全優發展,而是和諧的全面發展。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識豐富、學有專長、實踐能力強,使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最后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教育。人的個性是千差萬別的,社會也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為了使有不同天賦和愛好的孩子,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除了統一的基礎課程外,通過各種教育方式給予他們能發揮個性特長的空間和時間。
記得我以前看過一篇報道:重慶一名8歲小男孩經常凌晨起床,從書包里拿出書和本子,在黑暗中一本正經地做起作業來。孩子這是怎么了?經重慶醫附屬兒童醫院心理專家診斷,由于孩子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過度安排繁重的課外作業,導致孩童夢游。小學生半夜夢游做作業,完全是家長給“逼”出來的。每天孩子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后,家長要給他輔導奧賽,還要他寫一篇日記,學半小時英語。做完這些課外作業,孩子通常要晚上11時才能睡覺。這樣的壓力面前,孩子不夢游才怪!如今,家長給孩子施加太大壓力的現象并不鮮見,甚至還可以說是相當普遍。
其實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根源是什么?我個人認為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來自社會、教育主官部門、學校、家庭幾方面。來自社會上的激烈競爭、形式更加嚴峻的就業壓力,促使家長們不得不從小抓緊孩子的教育。因此對學校教育就期望很高。而目前教育回報社會的就看這個地區的高考升學率。追求升學率就成為教育主管部門的業績評價標準,最終成為各學校的終極追求目標。由此就出現了學校之間競爭也日漸加劇,小學生在校課業負擔就重。回到家,家長還不滿足,又要孩子學習其他興趣班。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減負呢?我認為,我們的社會、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幾方面應共同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
我們的教師要切實改變觀念,學校教育要著眼于為孩子終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具有健全人格、有良好素質的社會公民為教育目標。我們教師要因材施教,擯棄“全能”教育思想。學生不可能每個都一樣聰明一樣乖,由于各方面的影響和制約,學生性格、氣質、興趣、能力互有差異。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區別之一在于:應試教育盲目追求高升學率,扭曲了“人才”的定義,素質教育則不受其制約,它強調“人性”與“民主”,擺正“人才”的本質涵義,保護學生的興趣。正如胡新懿教授所言: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學生喜歡語文,不必強求數學非得完善,學生對英語情有獨衷,也無須苛求其它科目一定要特別優秀。教育的素質化強調的是‘全面’而非‘全能’發展。社會不僅需要科學家、研究家、航天員,也同樣需要普通的工人、清潔員、商人,甚至是小商小販們。
我們的學校和家長要有一顆平常心,真正尊重孩子,關心孩子,不苛求孩子,努力改變學生厭學的情況。老師和家長應努力在培養學生樂學方面下功夫,培養學習興趣,學生喜歡學習,自然學習效果就好,課堂上已經學會了,掌握了,還需要布置大量的作業嗎?作為學校還要著力培養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促使老師們不斷加強自身業務能力,向課堂要質量,用知識魅力去影響學生,去征服學生。而不是僅靠多做作業、反復練習來提高成績,給學生更多自由的空間,讓他們的個性得到更好的發展。
“減負”的根本目的其實是為了“增效”,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全面地得到發展。減負并不是要把學生應知應會的學業負擔中的某些部分減去,減負不等于不要質量,減負不等于不要管理。相反更要求教師講究教學藝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打下扎實的基礎,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為了每個孩子身心更愉快健康地成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