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學校棋類社團活動方案

學校棋類社團活動方案

2024-08-03 閱讀 4685

QKDS棋類社團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棋類活動是一項集益智、娛樂、德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競技活動,他對學生的思想品質、心理品質、智力發展和身體素質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同時,棋類活動還具有娛樂性,有助于寓教于樂,減輕學生的過重心理負擔。所以,我們積極開展棋類社團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我校棋類活動以象棋活動為主,并根據學生的興趣開設五子棋、跳棋和軍棋等棋類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中國象棋,了解中國象棋悠久的歷史與文化。掌握基本中國象棋的知識和技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學生了解和傳承中國悠久、豐富的傳統文化。

2、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3、讓學生初步掌握中國象棋的技巧,提高棋藝水平。

三、教學措施:

1、教師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的故事進行課堂教學。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

2、多鼓勵表揚孩子,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成為象棋高手,都能把象棋練好。

3、經常樹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以他們的力量去帶動孩子們把象棋下好。

四、活動時間安排

每周二下午第二節課后,課外活動時間。

五、活動地點

棋類社團活動教室

六、活動內容

象棋課程安排表

第一周象棋的演變2

第二周棋盤和棋子4

第三周象棋的各個兵種的走法(一)6

第四周象棋各個兵種的走法(二)8

第五周象棋各個兵種的走法(三)11

第六周簡單規則13

第七周小兵沖鋒16

第八周快馬奔馳18

第九周炮聲隆隆21

第十周車輪滾滾23

第十一周仕相助攻25

第十二周御駕親征28

第十三周象棋基本殺法31

第十四周布局原則(一)33

第十五周布局原則(二)36

第十六周布局原則(三)38

棋類社團活動方案

QKDS

20**年8月

篇2:學生社團活動突發傷害事故的應急求援方案

學生社團活動主要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在活動中,可能出現突發性的傷害事故。為迅速,正確的處理好此類事件,特制定本方案,盡可能將突發安全事件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一.負責到人

校團委為學生社團案例負責人。各學生社團的指導老師為當然責任人,其次為學生社團的學生負責人。以此類推。當發生突發安全事件時,責任人要鎮靜,迅速,有效的依據以下原則進行指揮,疏導,確保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二、應急原則

1、觀察事件是否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根據情況,選擇不同方案。

2、分派不同人員處理不同事物。

a.與外界聯系(包括直接與領導聯系,110,119,120三類不同電話的聯系及與校方聯系電話)

b.指揮現場,調度(確保現場學生鎮定,不慌亂,聽從指揮,有序自我保護或逃生)

c.應急措施(運動類的學生社團應常備跌打損傷的藥品,在外界救援未到之前,對受傷人員先進行一些科學的保護措施)

3.具體不同突發安全事件的不同處理方法請見其他各預案。

三.事后輔導

針對不同事件對學生心理上的影響程度,決定是否要有進行危機干預,盡量解除事件對學生造成的心理影響。同時,有針對性的再對如何應對突發安全事件的相關知識再一次進行強化

篇3:小學文學社團活動方案

文學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它好像一盞明燈,能點亮人們的心靈。下面是有小學文學社團活動方案,歡迎參閱。

小學文學社團活動方案范文1

一、指導思想:

為了激發學生文學閱讀、文學創作的熱情,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提高語文愛好者的寫作水平,培養一批語文尖子生,將努力把“雛鷹”文學社辦成名副其實的文學社團。

二、培養目標

1、開闊學生閱讀的視野,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2、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學生讀書和習作熱情,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3、發揮語文尖子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4、完善《雛鷹》校刊,為孩子的成長搭建舞臺。

三、活動主要內容:

1、開設文學講座,幫助社員了解更多的文學常識,拓寬知識面,培養他們的文學欣賞能力。

2、圍繞寫作開展的一些活動,例如游戲、參觀等。文學社的社員的習作盡量和平時的周記、日記結合起來,力求不給他們增加額外的負擔。

3、鼓勵學生勇于競爭,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寫作競賽,并積極投稿。學校盡可能地為學生創建發表平臺。

4、在學校開展活動的時候,以小記者的身份進行采訪,試著撰寫新聞報道。

5、本學期繼續出好《雛鷹》校刊,力求提高質量。

6、學期結束,評選優秀社員。對不能履行文學社紀律要求或不能完成各項工作地社員予以勸退。(于學期初做好考核表,并指定考核人員做好出勤記錄。)

四.任務要求

1.健全組織,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在全體編委會成員指導下開展好各項活動。

2.通過各項活動,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定期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的文學理論水平和欣賞水平激發學生創作熱情,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培養文學新秀。

3.把讀書、文學欣賞、練筆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審美修養。

4.繼續創辦社刊《雛鷹》。力爭“雛鷹”校刊成為校園優質讀物,個性化寫作的平臺,校園作家的孵化器。

5.明確社長及個社員義務,分工到位,協調管理。

6、有序開展活動,做到活動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

7.文學社成員每周五上交一篇稿子,上繳社長,社長收齊后交給主管老師。鼓勵非文學社學生投稿,社長組織優秀社員編輯部做到擇優出《雛鷹》校刊。

8.學期結束,評選優秀社員。對不能履行文學社紀律要求或不能完成各項工作地社員予以勸退。

9.做好吸收新會員的工作。制定新社員入社辦法,做好社員補充、組織、發展工作。

10.文學社積極向有關報刊投稿,力爭有5篇以上的作品能夠在各級刊物發表。搞一次大型的作品展示活動。出一本作品集。

小學文學社團活動方案范文2

一、指導思想及意義

一直以來,學校以創建書香校園為目標,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擴大了知識面,學校也初步形成了書香氛圍,但書香校園的創建,少不了創作活動的參與。我校文學社的成立為書香校園的創建填補了空白、增添了活力。也為成員們的語文學習施了一針催化劑,它的輻射作用也會影響到每一位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與理解,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促進全校學生文學素養和個性特色的發展。

二、活動目的:

1、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在文學社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培養社員留心觀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

2、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交流、表達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進一步發揮學生特長,培育文學新苗。

3、深化素質教育,通過文學社開展的閱讀交流、參觀采訪、投稿發表作品等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讓學生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三、活動準備:

1、建立健全的文學社管理章程。聘請校長和社會賢達擔任文學社顧問。聘請學校優秀語文教師擔任培訓導師。

2、加強學習培訓,提高社員的綜合素質。如:如何進行采訪報道、如何搜集整理素材,包括指導社員學會一些常用的應用文及詩歌等一些文體的寫作。

3、爭取在學校支持下,通過文學社顧問及其他熱心教育人士的幫助,落實好文學社外出采風、專題講座、習作研討、編輯社刊等各項活動按計劃有序進行。

四、文學社組織

顧問:鄭國梁鄭培云黃華

《福清時報》編輯

校紅領巾電視臺臺長:林明娟

總負責:高玉華

4――6年級負責人及輔導老師:高玉華俞愛娟林雪玲

各年級社員:25―30名

五、文學社活動內容

1、開展讀書活動,帶領學生閱讀經典文學作品,學會做讀書筆記,寫讀后感。并交流觀點,展開探討,形成“求同存異”的學術風氣。

2、請校內外專家學者開展系列講座,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利用網絡讓學生觀看一系列的文學講座)

3、在全校范圍內以社團的名義開展寫作、辯論、詩歌朗誦等比賽,陶冶參與者情操,鍛煉參與者能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4、圍繞寫作開展一些活動,例如游戲、參觀等。文學社的社員的習作盡量和平時的周記、日記結合起來,力求不給他們增加額外的負擔。

5、在學校開展活動的時候,以小記者的身份進行采訪,試著撰寫新聞報道。

6、向學校紅領巾廣播站發表自己的優秀作品,并積極參與本社的各項討論。

7、鼓勵學生勇于競爭,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寫作競賽,并積極投稿。

8、學期結束,對不能履行文學社紀律要求或不能完成各項工作的社員予以勸退。

五、文學社的常規活動時間:

四年級:每周二早活動五年級:每周三早活動

六年級:每周四早活動

六、文學社具體活動安排:

二月份

籌劃成立文學社

三月份

1、文學社啟動儀式

2、帶領學生閱讀經典文學作品,學會做讀書筆記。

3、交流閱讀作品后的體會,嘗試寫作指導投稿。

4、開辦校園文學社博客,指導學生上傳作品。

四月份

1、學習寫讀后感、詩歌等一些文體的寫作技巧的培訓。

2、開展“紅領巾采寫校園新聞”活動,教師指導新聞的采寫的方法,向校校紅領巾電視臺投稿。(林明娟)

五月份

1、采訪稿及一些應用文的寫作指導。

2、交流佳作,進行作文的賞析、點評指導。

3、舉辦一場作文講座,聘請顧問主講。

六月份

1、評選優秀讀書筆記

2、匯編習作為“評優”。按文學社制定要求評選先進,主要從網上、傳媒、校廣播站發表數量為依據,把半期成員優秀習作匯編成輯。

小學文學社團活動方案范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各項活動,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激發學生創作熱情,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培養文學新秀。

2、把讀書、文學欣賞、練筆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審美修養,在有關老師的指導下,定期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的文學理論水平和欣賞水平。

3、健全組織,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好各項活動。

二、活動內容

1、開展讀書活動,交流觀點,展開探討,形成“求同存異”的學術風氣。

2、請校內外專家學者開展系列講座,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利用網絡讓學生觀看一系列的文學講座)

3、在全校范圍內以社團的名義開展寫作、辯論、象棋、詩歌朗誦等比賽,陶冶參與者情操,鍛煉參與者能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

4、圍繞寫作開展一些活動,例如游戲、參觀等。文學社的社員的習作盡量和平時的周記、日記結合起來,力求不給他們增加額外的負擔。

5、在學校開展活動的時候,以小記者的身份進行采訪,試著撰寫新聞報道。

6、向學校紅領巾廣播站發表自己的優秀作品,并積極參與本社的各項討論。

7、鼓勵學生勇于競爭,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的寫作競賽,并積極投稿。

8、學期結束,對不能履行文學社紀律要求或不能完成各項工作的社員予以勸退。

三、活動具體安排

1、在開學第二周組建文學社組織,向社員公布本學期文學社即將開展的活動內容,鼓勵社員積極參與活動,上交作品。

2、向學生推薦閱讀參考書目,幫助學生面對浩如煙海的書本讀物和知識信息,學會甄別、選擇和價值判斷,在小學階段真正閱讀一些自己喜歡而有益的書,打好精神底子,提升人文素養。

3、利用網絡讓學生觀看一系列的文學講座。

4、寫作技巧的培訓

(1)寫人、寫景作文指導。

(2)寫事作文、采訪稿寫作指導。

(3)撰寫讀書筆記指導。

5、經典片段閱讀賞析。

6、組織學生觀看【于丹講座】之《論語心得》,并撰寫自己誦讀經典的心得。

7、在學校開展的一系列活動上,如:教師節、書市漂流,文學社的小記者進行現場采訪、及時報道。

8、品讀詩《清明》,學生做講解。組織學生回憶已故親人,并寫好回憶文,編纂好本社關于思念親人的回憶錄。

9、組織學生觀看電影《祝福》

10、【百家講壇】魯迅祥林嫂之死,引導學生閱讀魯迅作品《祝福》。

11、結合講座《祥林嫂之死》一次講座簡單介紹魯迅,使學生初步了解相關知識。并引導學生去翻閱魯迅的作品。

12、學生交流看魯迅作品心得。

13、總結收獲。開展座談會,商定下學期學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