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主題班會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主題班會
一、班會目的
通過紀念中華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讓學生了解抗日歷史,知道我們偉大祖國曾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而我們英雄的人民奮起反抗,歷時八年終于取得勝利,使同學們知道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并為祖國努力學習,使她更加繁榮昌盛。重溫歷史,讓同學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鑄造出來的,如果不好好學習,又怎能對得起先烈們呢!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建設出強大的、富饒的國家才不能讓歷史的悲劇重演。利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培育和弘揚中國傳統革命精神教育,讓學生在革命精神的激勵下,努力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圓夢中華。從而知道作為中國人的我們應該肩負起完成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的歷史使命。
二、班會過程
1、了解九一八,班主任講述《南京大屠殺》的相關事跡。
今年是中華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1945年9月3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華人民高奏凱歌走向和平。那是一段滄桑的歷史,那是一段為了正義與和平戰斗的歷史,他將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讓我們勿忘國恥,共同回顧那場空前的災難吧!看到影片中日本強盜的暴行,讓我們感到可恨可恥;看到無辜的百姓被殺害,我們的心在滴血,讓我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血雨腥風中我們的志士拋頭顱,灑熱血,不為別的只為我們的祖國的完整,只為我們的國家財產不在受那些強盜的掠奪,只為了洗刷掉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恥辱。槍林彈雨中,有多少先烈在戰斗中倒下,血泊之中又凝和了多少熱血,我們已無從記起,我們真的是永遠數不清了日本帝國主義在我們中國大地上的裂跡,他們的無恥,為我們留下的血債,仇恨已經在每個中華兒女的心里根深蒂固,鐵一般的事實,無從忘卻。正是因為紀念這些為新中國成立拋頭顱灑熱血的許許多多的革命先烈,田漢寫下了《國歌》,聽中華民族的堅強斗志和不屈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當我們的祖國遭到日本強盜瘋狂侵略時,偉大的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捍衛和平,他們的精神值得歌頌,讓熱依拉同學講述《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正是這些像狼牙山五壯士的民族英雄,團結在共產黨毛主席的領導下,使中華人民獲得了今天的和平生活。人心齊,泰山移,只要我們團結起來就能取得革命的勝利,讓我們齊唱《團結就是力量》。
在我們的英雄中還有許多少年英雄,有的比我們還小,卻有同樣可歌可泣的故事,請葉德力同學給我們講講《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英雄的王二小為了保護鄉親們,犧牲了自己,真是偉大極了!像王二小一樣的小英雄還有很多,雨來,嘎子等,都與我們年紀相仿,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同學們,讓我們記住這段歷史,記住這些英烈,讓他們的精神代代相傳,永遠發揚。回首過去,中華人民經過血與火的洗禮,無數革命前輩用不朽的身軀支撐起民族的脊梁,我們為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我們以生長在這個英雄的國度而自豪!展望未來,我們是中國的接班人,祖國的發展需要我們來貢獻力量。看了先烈的事跡,你有什么感想和愿望呢?
2、同學們可自由發言說說自己的感想與心愿。
3、聯系社會,體悟革命精神
告別那個戰火紛飛多災多難的時代,中華人民邁進幸福的21世紀,當人民的財產受到威脅,仍然涌現了一批批具有革命精神當代英雄。看課件,播放抗震救災精彩圖片。
看了這些圖片,聽了同學們的介紹,你在他們身上找得了什么?
教師及時總結,不畏艱險、堅韌不拔、艱苦奮斗的精神,為社會主義事業鞠躬盡瘁的獻身精神,這些就是革命精神。其實,勇于實踐、勇于探索、勇于思考、奮發進取的開拓精神,這些也是革命精神。
4、討論:說說你在生活學習中作為中國人的我們應該怎樣肩負起完成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的歷史使命。
班主任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班會課,我們更了解了革命精神,更激發了我們的愛國情懷,歷史已經過去,明天是屬于我們的。我們要立志勤奮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準備著為祖國、為人民貢獻一切,做好共產主義接班人。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1周年,我們通過班會大家一起來重溫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緬懷先烈的英雄事跡,進一步感受先烈們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英勇豪情。雖然我們現在處在和平年代,但是我們并不能忘記這段歷史。雖然我們已不需要像先烈們那樣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報效祖國,但是肩上的任務并不輕,祖國的發展和騰飛要靠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貢獻出他自己的力量。我們現在要抓緊一切時間學習,只有利用我們堅實的知識基礎,才能通過各種途徑來回報祖國。我們要以這次主題班會為契機提高我們的學習積極性,為自己制定學習目標,扎扎實實、腳踏實地地完成老師家長布置的各項任務,到時候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七年級(2)班
易珍
20**年12月19日
篇2: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國旗下講話稿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國旗下講話稿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列寧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忘記過去就等于背叛。”
在12月里的中國近代歷史里曾經發生了三次讓我們都應該勿忘的國恥。1是:1935年12月9日由北京的熱血青年發起的抗日救亡運動。也是是有名的一二九學生運動紀念日。2是: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變紀念日。3是: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紀念日。
國恥象大山一樣壓在中華民族的頭上,壓得幾億人民透不過氣來,中國,我們古老的中國,生我養我的中國,地大物博卻遭人欺凌宰割的中國,什么時候才能掙斷身上的屈辱鎖鏈,鐵骨錚錚地站起來啊!
整個八年抗戰期間,侵略者的鐵蹄肆意踐踏蹂躪祖國的土地,英國,美國的士兵耀武揚威地走在中國的馬路上,外國軍艦在黃浦江上任意來去……只有嘗盡失去自由和被壓迫的滋味,才能深切地懂得“勿忘國恥”這四個字的含義。
多少年風雨滄桑,河山巨變,我們的祖國早已擺脫了屈辱和苦難。黃皮膚的民族,終于在屈辱中站起來了,她挺直腰板,高抬頭顱,終于揚眉吐氣了。沖天而起的蘑菇云,打破了蘇美兩國的核壟斷;熊熊燃燒的奧運圣火,向世界宣示中國再不是“東亞病夫”,建國60周年慶典,使世人再次認識了一個生機勃勃、一個繁榮富強的中國……站在國旗下,我們為祖國的騰飛而驕傲自豪,我們為祖國的繁榮而心潮澎湃,同時我們也意識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同學們,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讓我們記住“恥辱”,記住祖國歷史的創傷,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
最后,讓我們在國旗下莊嚴宣誓:
勤奮學習,報效祖國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謝謝大家!
國旗,講話稿
篇3:建川博物館觀后感: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我們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學習,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批學生去建川博物館參觀。我很榮幸能夠成為其中一員,。5月10日一大早,大家懷著激動的心情乘車來到了建川博物館。一到博物館,一股沉重的歷史氣息席卷了每一位同學,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停止了打鬧。
建川博物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占地500畝,坐落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劉氏莊園所在地安仁古鎮。館內建設抗戰、民俗、紅色年代藝術品三大系列20余個分館。是目前國內民間資金投入最多、建設規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的民間博物館。
來到建川博物館,給人最大震撼的是抗戰系列館。在無數的影視、文藝作品中,都有描述日寇的殘暴、抗戰的艱苦;而來館參觀,就有了更加立體的、全方位的感受。在廣場,數百個鐵鑄銅塑的抗日英雄個個昂首挺胸、氣勢如虹;在展館,那一枚枚光輝依舊的抗戰勛章,那一把把浸染著日寇血漬的大刀和手槍,那一個個已經銹跡斑駁的地雷,處處不屈的中國人在頑強斗爭;在戰俘館,錚錚鐵骨的戰士、不屈不撓的女英雄,讓人肅然起敬。“忘記歷史,等于背叛”。雖然現在戰火早已熄滅、硝煙已然散盡,但是歷史不能遺忘,國恥應當銘記,今天的太平盛世來之不易。
我們同樣不能忘記那段“紅色年代”的歷史,這是參觀完紅色年代博物館系列后深深的感受。
紅色年代博物館系列包括紅色年代章、鐘、印館、紅色年代生活用品館、紅色年代瓷器館,一片紅色的海洋。
一條青石板走廊,兩邊矗立著格子磚墻,每一個格子里都放置著一座造型或古樸或華麗或簡約的座鐘。那高聳古舊的鐘墻,仿佛是一條時光隧道,把參觀者們帶進了幾十年前那個紅色的年代。穿過時鐘走廊,便是滿眼滿目的紅,數萬枚大大小小紅色的毛主席頭像徽章錯落有致,拼貼出各種具有革命意義的圖案,鋪滿了整個展館的墻壁;各類印章排列有序,印章上殘留的鮮紅印泥和蓋在紙上的大紅鮮章,向人們講述著那個紅色年代的故事。參觀者們就在這鋪天蓋地的紅色當中,享受著視覺的沖擊和靈魂的震撼!
紅色年代瓷器陳列館的展品都很精美,但是瓷器上的圖案卻很單調,幾乎是清一色的*語錄、毛主席像、東方紅等,唯一花俏一點的圖案就是樣板戲的劇照,紅色年代生活用品館的展品充滿了居家特色,那些老式的收音機、電視機等電器,還有老式的家具、照相機、樂器、生活用品、革命海報等。
紅色年代系列博物館,逼真地再現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社會生活。展館里的一紙一布、一杯一瓶、一柜一桌,無不打著那個動蕩歲月的烙印。可以看出,那個極左的年代,中華人民的精神生活很是單調貧乏,又紅又專的思潮譜寫出了那個年代特有的紅色文化。
紅色年代博物館的展品,讓老一輩人心潮澎湃、思緒起伏,仿佛在瞬那間,回到了那個懵懂青澀、激情燃燒的年代;讓新一輩人感慨萬千、連聲嘆息,朦朧中也好像感覺耳邊紅歌四起、熾語飛揚。
感慨之余,不禁要問,我們為什么會陷入到那個狂熱的、缺乏理性的“紅色年代”呢?也許我們找不出準確的答案,但可以肯定是,我們許多的人都在盲從,都在狂熱中迷失了自我。可是又怎樣做到堅守自我而不盲從呢?恐怕也很難回答。“紅色年代”作為一個獨特的歷史現象,它會重演嗎?它產生的歷史根源是什么?值得我們深深地思索。
歷史是無法改寫的,但我們可以去設想。假如沒有后來的*,沒有后來的gg開放,我們的前途會是現在的樣子嗎?又會是什么樣子呢?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定會很糟糕,大家可以對照看一下我們社會主義鄰居的現狀就知道了。這樣去設想,是否會有點噤若寒蟬?你一定會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這就是建川博物館存在的意義。
參觀雖然結束了,但留給我們的影響不會隨著參觀的結束而消失,這里是我們的第二課堂。在這里雖然沒有書本,但我們了解我們偉大的祖國,了解了她苦難的歷史,了解了她努力崛起并且不斷強大的過程。讀史而明志,在這個過程中受到的不僅是愛國主義教育,還有樹立遠大志向,遇到困難不屈不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