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川博物館觀后感: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我們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學習,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批學生去建川博物館參觀。我很榮幸能夠成為其中一員,。5月10日一大早,大家懷著激動的心情乘車來到了建川博物館。一到博物館,一股沉重的歷史氣息席卷了每一位同學,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停止了打鬧。
建川博物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占地500畝,坐落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劉氏莊園所在地安仁古鎮。館內建設抗戰、民俗、紅色年代藝術品三大系列20余個分館。是目前國內民間資金投入最多、建設規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的民間博物館。
來到建川博物館,給人最大震撼的是抗戰系列館。在無數的影視、文藝作品中,都有描述日寇的殘暴、抗戰的艱苦;而來館參觀,就有了更加立體的、全方位的感受。在廣場,數百個鐵鑄銅塑的抗日英雄個個昂首挺胸、氣勢如虹;在展館,那一枚枚光輝依舊的抗戰勛章,那一把把浸染著日寇血漬的大刀和手槍,那一個個已經銹跡斑駁的地雷,處處不屈的中國人在頑強斗爭;在戰俘館,錚錚鐵骨的戰士、不屈不撓的女英雄,讓人肅然起敬。“忘記歷史,等于背叛”。雖然現在戰火早已熄滅、硝煙已然散盡,但是歷史不能遺忘,國恥應當銘記,今天的太平盛世來之不易。
我們同樣不能忘記那段“紅色年代”的歷史,這是參觀完紅色年代博物館系列后深深的感受。
紅色年代博物館系列包括紅色年代章、鐘、印館、紅色年代生活用品館、紅色年代瓷器館,一片紅色的海洋。
一條青石板走廊,兩邊矗立著格子磚墻,每一個格子里都放置著一座造型或古樸或華麗或簡約的座鐘。那高聳古舊的鐘墻,仿佛是一條時光隧道,把參觀者們帶進了幾十年前那個紅色的年代。穿過時鐘走廊,便是滿眼滿目的紅,數萬枚大大小小紅色的毛主席頭像徽章錯落有致,拼貼出各種具有革命意義的圖案,鋪滿了整個展館的墻壁;各類印章排列有序,印章上殘留的鮮紅印泥和蓋在紙上的大紅鮮章,向人們講述著那個紅色年代的故事。參觀者們就在這鋪天蓋地的紅色當中,享受著視覺的沖擊和靈魂的震撼!
紅色年代瓷器陳列館的展品都很精美,但是瓷器上的圖案卻很單調,幾乎是清一色的*語錄、毛主席像、東方紅等,唯一花俏一點的圖案就是樣板戲的劇照,紅色年代生活用品館的展品充滿了居家特色,那些老式的收音機、電視機等電器,還有老式的家具、照相機、樂器、生活用品、革命海報等。
紅色年代系列博物館,逼真地再現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社會生活。展館里的一紙一布、一杯一瓶、一柜一桌,無不打著那個動蕩歲月的烙印。可以看出,那個極左的年代,中華人民的精神生活很是單調貧乏,又紅又專的思潮譜寫出了那個年代特有的紅色文化。
紅色年代博物館的展品,讓老一輩人心潮澎湃、思緒起伏,仿佛在瞬那間,回到了那個懵懂青澀、激情燃燒的年代;讓新一輩人感慨萬千、連聲嘆息,朦朧中也好像感覺耳邊紅歌四起、熾語飛揚。
感慨之余,不禁要問,我們為什么會陷入到那個狂熱的、缺乏理性的“紅色年代”呢?也許我們找不出準確的答案,但可以肯定是,我們許多的人都在盲從,都在狂熱中迷失了自我。可是又怎樣做到堅守自我而不盲從呢?恐怕也很難回答。“紅色年代”作為一個獨特的歷史現象,它會重演嗎?它產生的歷史根源是什么?值得我們深深地思索。
歷史是無法改寫的,但我們可以去設想。假如沒有后來的*,沒有后來的gg開放,我們的前途會是現在的樣子嗎?又會是什么樣子呢?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定會很糟糕,大家可以對照看一下我們社會主義鄰居的現狀就知道了。這樣去設想,是否會有點噤若寒蟬?你一定會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這就是建川博物館存在的意義。
參觀雖然結束了,但留給我們的影響不會隨著參觀的結束而消失,這里是我們的第二課堂。在這里雖然沒有書本,但我們了解我們偉大的祖國,了解了她苦難的歷史,了解了她努力崛起并且不斷強大的過程。讀史而明志,在這個過程中受到的不僅是愛國主義教育,還有樹立遠大志向,遇到困難不屈不撓的精神。
篇2:參觀消防博物館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喜迎城運徒步健身遠離火災珍愛生命
二、活動目的:
1.開展“我與城運同行迎城運看紅谷”徒步健身活動,營造喜迎“七城會”良好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文明、健康的健身活動。
2.沿途欣賞紅谷灘優美的新區環境,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3.參觀消防博物館,模擬體驗火災現場逃生,提高學生火災防范意識和火場逃生能力。
三、活動時間:4月21日(周四)上午8:00―12:00
四、參加對象:3―6年級學生
五、活動形式:1.徒步3公里,學校至江西省消防博物館
2.參觀消防博物館
3.乘車返校
六、注意事項:
1.師生頭戴太陽帽,身穿寬松、舒適服裝,腳穿運動鞋,便于行走。
2.校車配帶藥箱跟隨師生隊伍,隨時應對突發事件。
3.活動中教師要提高警惕,時刻注意學生安全,有情況及時與負責人聯系。
4.參觀博物館,各班教師要聽從負責人安排,組織學生有序參加體驗活動。
七、學生作業:
寫一篇活動感想日記,班主任挑選3-5篇于4月29日前交政教處。
篇3:建川博物館觀后感: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我們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學習,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批學生去建川博物館參觀。我很榮幸能夠成為其中一員,。5月10日一大早,大家懷著激動的心情乘車來到了建川博物館。一到博物館,一股沉重的歷史氣息席卷了每一位同學,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停止了打鬧。
建川博物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占地500畝,坐落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劉氏莊園所在地安仁古鎮。館內建設抗戰、民俗、紅色年代藝術品三大系列20余個分館。是目前國內民間資金投入最多、建設規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的民間博物館。
來到建川博物館,給人最大震撼的是抗戰系列館。在無數的影視、文藝作品中,都有描述日寇的殘暴、抗戰的艱苦;而來館參觀,就有了更加立體的、全方位的感受。在廣場,數百個鐵鑄銅塑的抗日英雄個個昂首挺胸、氣勢如虹;在展館,那一枚枚光輝依舊的抗戰勛章,那一把把浸染著日寇血漬的大刀和手槍,那一個個已經銹跡斑駁的地雷,處處不屈的中國人在頑強斗爭;在戰俘館,錚錚鐵骨的戰士、不屈不撓的女英雄,讓人肅然起敬。“忘記歷史,等于背叛”。雖然現在戰火早已熄滅、硝煙已然散盡,但是歷史不能遺忘,國恥應當銘記,今天的太平盛世來之不易。
我們同樣不能忘記那段“紅色年代”的歷史,這是參觀完紅色年代博物館系列后深深的感受。
紅色年代博物館系列包括紅色年代章、鐘、印館、紅色年代生活用品館、紅色年代瓷器館,一片紅色的海洋。
一條青石板走廊,兩邊矗立著格子磚墻,每一個格子里都放置著一座造型或古樸或華麗或簡約的座鐘。那高聳古舊的鐘墻,仿佛是一條時光隧道,把參觀者們帶進了幾十年前那個紅色的年代。穿過時鐘走廊,便是滿眼滿目的紅,數萬枚大大小小紅色的毛主席頭像徽章錯落有致,拼貼出各種具有革命意義的圖案,鋪滿了整個展館的墻壁;各類印章排列有序,印章上殘留的鮮紅印泥和蓋在紙上的大紅鮮章,向人們講述著那個紅色年代的故事。參觀者們就在這鋪天蓋地的紅色當中,享受著視覺的沖擊和靈魂的震撼!
紅色年代瓷器陳列館的展品都很精美,但是瓷器上的圖案卻很單調,幾乎是清一色的*語錄、毛主席像、東方紅等,唯一花俏一點的圖案就是樣板戲的劇照,紅色年代生活用品館的展品充滿了居家特色,那些老式的收音機、電視機等電器,還有老式的家具、照相機、樂器、生活用品、革命海報等。
紅色年代系列博物館,逼真地再現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社會生活。展館里的一紙一布、一杯一瓶、一柜一桌,無不打著那個動蕩歲月的烙印。可以看出,那個極左的年代,中華人民的精神生活很是單調貧乏,又紅又專的思潮譜寫出了那個年代特有的紅色文化。
紅色年代博物館的展品,讓老一輩人心潮澎湃、思緒起伏,仿佛在瞬那間,回到了那個懵懂青澀、激情燃燒的年代;讓新一輩人感慨萬千、連聲嘆息,朦朧中也好像感覺耳邊紅歌四起、熾語飛揚。
感慨之余,不禁要問,我們為什么會陷入到那個狂熱的、缺乏理性的“紅色年代”呢?也許我們找不出準確的答案,但可以肯定是,我們許多的人都在盲從,都在狂熱中迷失了自我。可是又怎樣做到堅守自我而不盲從呢?恐怕也很難回答。“紅色年代”作為一個獨特的歷史現象,它會重演嗎?它產生的歷史根源是什么?值得我們深深地思索。
歷史是無法改寫的,但我們可以去設想。假如沒有后來的*,沒有后來的gg開放,我們的前途會是現在的樣子嗎?又會是什么樣子呢?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一定會很糟糕,大家可以對照看一下我們社會主義鄰居的現狀就知道了。這樣去設想,是否會有點噤若寒蟬?你一定會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這就是建川博物館存在的意義。
參觀雖然結束了,但留給我們的影響不會隨著參觀的結束而消失,這里是我們的第二課堂。在這里雖然沒有書本,但我們了解我們偉大的祖國,了解了她苦難的歷史,了解了她努力崛起并且不斷強大的過程。讀史而明志,在這個過程中受到的不僅是愛國主義教育,還有樹立遠大志向,遇到困難不屈不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