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加工廠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榆次區地處“三晉”之腹,為晉中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總人口53萬,面積1328平方公里,轄6鎮4鄉289個行政村,農業人口25.9萬人,耕地73.59萬畝,~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628元。榆次區農業局為區政府農業主管部門,現有干部12人,其中局長1人,副局長6人,總農藝師1人,科員4人,內設四個職能股(室):辦公室、產業化經營指導股、政策法規和科教股、信息發展開發股。
我在榆次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農業戰線同仁的幫助和支持下,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圍繞農民增收核心,堅持以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統攬工作全局,城鄉統籌,扭裝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區上紅棗,畜牧養殖求突破”戰略展開工作,突出溫室大棚、紅棗開發、養殖園區和龍頭企業四大基地建設,使全區農業產業化開發有了新的突破。連續12年,榆次的蔬菜生產位居全省之首,面積達到34萬畝,年總產量突破11.6億公斤,其中向北京、廣州等全國各大中城市銷售7.5億公斤以上,蔬菜產業占據榆次區農業的半壁江山,被確立為全國首批55家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縣(區)之一。丘陵山區形成了全長123公里的紅棗林帶,面積達30萬畝,居全市第一、省內前列,開發大戶達到150多戶,被確定為全省七個紅棗示范園區之一,并把榆次的紅棗發展模式作為全省的樣板大力推廣。畜牧養殖也得到了快速的推進,年肉蛋奶總產量達到3.8萬噸,先后建成省級良種瘦肉型豬、優質肉禽生產、無公害產品等8大養殖基地,養殖小區已達120多個,綜合養殖園區8個。特別是我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從國外引進的羊駝養殖落戶榆次后,成為我國特種養殖的一個亮點。豐元棗業、綠源棗業、博瑞乳業、華玉榮香椿、福大綠色食品等一批圍繞棗、菜、乳等主導產業的加工企業迅速崛起,加工龍頭逐步壯大。河南正龍白象方便面、古船面粉的全面投產,使榆次面粉加工取得了歷史性突破。江蘇鎮江恒順精品醋項目和山西金龍魚油脂加工項目的迅速籌建投產,將引領榆次釀醋和食用油加工業快步躍入全國市場新天地。在城鎮化建設中,東陽等8個小城鎮列入全省小城鎮建設的重點行列,其中東陽鎮被列入全國500個小城鎮之一、山西35個中心鎮之一。農村現代化進程加快,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不斷提升,越來越接近全面小康的標準。
從*年我來到區農業局,在農業戰線上工作了三年有余,通過農業部門從事領導工作的實踐,對如何抓好新時期農業農村工作,按照全面、統籌、協調、可持續的*****來指導我區農村經濟的發展,穩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開辟農民增收的多種渠道,主要有以下幾點經驗:
一是抓基地,以基地建設夯實農業產業化基矗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我們提出“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區上紅棗,畜牧養殖求突破”的調產戰略,經過六年來的不斷發展,蔬菜、紅棗、養殖已成為榆次農業的三大特色產業,全區農業的糧經比例由*年的3:1調整為5:4。蔬菜種植面積達到了34萬畝,其中溫室大棚種植達5萬畝,年總產各類蔬菜達到11.63億公斤,商品率達85%,僅此一項農民人均收入達1245元,占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個萬畝特色蔬菜開發帶、9個5000畝蔬菜連片區、10個千畝溫室大棚規模片。紅棗由*年的6萬畝猛增到目前的30萬畝,建成了三個3萬畝的紅棗示范園區,兩個5000畝標準化紅棗園區;目前掛果面積11萬畝,產量2萬噸,為農民人均增收150元,全部進入盛果期,紅棗總產量可達6.64萬噸,產值1.2億元,農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養殖:全區肉類總產量16000噸,蛋類總產量12165噸,奶類總產量10000噸,總收入3.25億元,人均牧業收入496元。在基地擴規模的同時,把實施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作為提升基地產業化經營的切入點,搭建了優勢農產品發展框架,選定綠色蔬菜、優質果品、綠色畜禽、傳統雜糧四大主導產業、12種優勢農產品進行了科學的區域布局和規劃。通過區域規劃,逐步使我區形成一批優勢品種、優勢產區:共規劃實施蔬菜面積34萬畝,建成了10.9萬畝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規劃實施紅棗面積30萬畝,其中有10萬畝進入掛果期。奶牛發展勢頭迅猛,存欄達到6000頭;規劃實施優勢玉米種植面積30萬畝。
二是抓標準,推行標準化生產,提升農產品上檔升級。在標準化生產方面我們主要抓了產品和產地的認證工作。*年前,我區只認證了無公害蔬菜,品種只有3個,面積僅3萬畝。到目前,無公害認證產品已發展到3項17種,認證面積達到11.47萬畝:蔬菜包括青椒、西紅柿、蔥頭、白菜等15個品種,認證面積10.9萬畝;水果認證新紅星蘋果1700畝,帶動了5萬畝無公害水果基地建設;紅棗認證4000畝。綠色認證也有突破,認證產品已達4個:博瑞乳品、華玉榮香椿、強大飼料、中昌梨棗。博瑞乳品還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在創立精品名牌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是抓模式,發展高效農業,提高農民收益。我區位于晉中市府所在地,距太原僅25公里,非常適合發展城郊農業,尤其是菜籃子農業。為此,從*年開始白手起家,開展10萬畝溫室大棚蔬菜重點工程建設,目前面積已達5萬畝,畝均效益在1萬元左右,是糧田收入的10倍以上。溫室大棚建設逐步由平川鄉鎮向丘陵山區擴張,創造了修文鎮“四位一體”溫室、東趙鄉“雙水源四位一體”溫室、“連體超大溫室”等新型溫室。什貼鎮李坊村,引入了旱作農業模式,把旱井集雨與溫室大棚結合起來,引起了省市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家水利部門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這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在山西,乃在華北的丘陵旱垣區,都是一個成功的樣板,是旱垣區發展高效設施農業的典范。紅棗生產大力推廣了“四個一”模式:即,一項矮密豐技術、一座沼氣池、一座保鮮庫、一座烤房,增效十分明顯。奶牛養殖利用世行貸款,走“公司+合作社+園區+農戶”的路子,使奶牛養殖規模迅速增長。
四是抓龍頭,以農產品加工為突破口,延伸農業產業化鏈條。榆次工業園被省級領導評價為全省最好的工業園區,利用園區的品牌優勢,我們不遺余力地引進能夠消化當地農產品的加工企業,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實現以工補農,以工促農,不斷
開拓新的農產品市常目前已有河南正龍、江蘇恒順老陳醋、娃哈哈、紫晨醋爽等9家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總投資3.7億元,預計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6億元。白象方便面12萬噸項目投產后,年消耗面粉就達8萬噸。紫晨醋爽蘋果汁、葡萄汁、紅棗汁加工項目,可帶動紅棗等產業的發展。同時,博瑞乳業、山西海玉、華玉香椿、福大綠色食品、豐元棗業等一批加工企業正在興起。山西海玉食品有限公司,餅干年加工能力達到3.6萬噸,能帶動7萬畝的糧食基地生產。
五是抓服務,以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搭建農業產業化發展平臺。一是信息體系建設,啟動了農業信息網絡建設工程,已建區級信息站7個,鄉鎮信息站8個,并全部注冊應用“一站通”,農村信息員145名,農業信息服務網絡框架初步形成,并正逐步走向完善,解決了農民獲取致富信息、市場信息渠道單一的問題。二是市場營銷體系建設,目前已有東陽蔬菜批發市場等專業、綜合市場5家,營銷網絡輻射華北乃至全國,營銷組織發展到20余個,蔬菜營銷戶達到4000余戶,普家樂農村連鎖經營服務體系完成了25個連鎖店和100個村級服務站定點工作,農產品營銷市場體系已基本構建。三是技術體系建設,堅持加強區一級,完善鄉一級,充實村一級,提高戶一級,全區科技示范戶達到了1140戶,形成一個農業技術推廣網絡體系。
六是抓轉移,以培訓就業為突破口,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要想農民富起來,先讓農民少起來。*年前,我區富余農村勞動力至少在5萬人以上,極大地削弱了農業生產效率。因此,我們把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利用“陽光工程”培訓、“走出一人,帶出一戶、搞活一村”等辦法,鼓勵農民走出家門。僅去年就培訓農民工2317人,其中有1900名學員輸送到北京、珠海等地就業。全區已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4萬余人。從去年我區農民收入的構成來看,工資性收入是增長的主動力,比上年增加115.52元,增長29.6%,貢獻率為26.6%。
在“三農”實踐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但離農民群眾的愿望、中央、省市要求還有相當差距,因此,對今后如何更好地開展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做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是要轉變思路。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中央最近提出的“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抓住了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而要真正實施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走“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統籌發展軌道,就必須將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上來。~年我區被列為全省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試點之一,要抓住契機,堅定不移地走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道路,全面推進我區農業和農村現代化試點建設。
二是要繼續揚加工龍頭。從理性的角度思考,我們在推進農業產業化方面有所突破,重要因素之一是因為崛起了一批龍頭企業;逆向思維,一些本來具有優勢的產品之所以沒有做強做大,也是因為龍頭企業不強不大。我區在釀造、飼料加工等方面有一些加工亮點,也有如白象方便面、恒順醋等全國知名品牌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但都與我區的蔬菜、紅棗、畜牧養殖三大特色產業的發展聯系不緊,帶動示范能力不強。盡快培育一批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競爭力強、輻射帶動面廣的龍頭企業,就成為提升農業產業化的當務之急。~年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們就是要挖掘我區的區位和資源優勢,通過內部發動,外部引進,吸引工商企業轉攻農業,鼓勵民營大戶發展農業,建設一批加工龍頭亮點,力爭建成一個大型龍頭企業。盡快提高龍頭企業的規?;?、集約化水平和輻射帶動能力。創新機制,緊密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之間穩定的產銷協作以及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模式。
三要完善農業服務體系。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網絡、技術服務、市場營銷、標準監測、執法五大體系。信息網絡體系,加大“一站通”的應用力度,加快網絡延伸的步伐,在龍頭企業、示范園區、中介組織、批發市嘗經營大戶中建立信息服務站,運用現代信息手段,搞好市場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傳遞。技術服務和標準監測體系,組建我區綜合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建設疫情監測網絡體系和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做好雜交改良技術推廣工作。加緊籌建農業綜合執法隊伍,盡快建成完善高效的農業綜合執法體系。市場體系建設要從市場建設、經紀人隊伍、專業合作組織入手,一是要強化市場載體建設,就榆次目前的實際而言,應該建一個大型的農業市場,發揮其的帶動、提升、輻射等功能,促進產業基地建設;二是加強農民經紀人隊伍的建設,組建各業協會,著力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引導農民闖市常
四要完善區域優勢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引導特色農產品向優勢區域集中,指導農民科學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抓好優質農產品特色產業帶建設,充分發揮優勢產業的輻射帶動效應,形成優勢產業區域化布局、規?;洜I、專業化生產的態勢。
幾點建議:
一應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的財政投入。搞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應重點支持旱作農業、小流域治理、中低產田改造、節水灌溉、農村能源等項目建設,增強農民增收的后勁。
二應加大對農業生產的資金扶持。建議政府通過減稅貼息的辦法,激勵銀行和各種融投資機構簡化貸款手續,為農村種養大戶、農產品加工企業和農村經紀人發放貸款,確保農業生產所需資金。從信貸資金、稅收等方面大力扶持高起點、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完善“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延長產業鏈條,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分解市場風險,實現小農戶和大市場的順利對接,解決農產品增產不增收的矛盾。
三應進一步創造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寬松環境。解決人地矛盾,改善農業生產邊際效益遞減狀況的根本出路在于大規模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到非農崗位就業,實現農業生產的規?;洜I。從實踐中看,近年來,農民工資性收入迅速增長,并已成為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進一步取消對農民工進城務工的各種不合理收費,取消戶口限制、降低農民工子女上學門檻,為農民進城務工提供便利條件。
篇2:項目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作業指導書
項目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作業指導書
1.作業目的
項目可行性研究按時間和要求的不同分為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深度可行性研究。項目初步可行性研究是獲取開發土地前最重要的技術性工作之一,是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主要依據。在土地使用權正式獲取后,項目開發者還需進行更為詳盡的深度可行性研究,為隨后的項目方案設計提供依據。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在某種意義上只是投資決策層既定意志的體現,然而在現時市場經濟條件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必須真正體現市場的趨勢,遵循市場規律,反映市場現實,為項目的投資尋找到真正的可行之路。
2.作業要求
為保證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質量,應切實作好編制前的準備工作,占有充分信息資料,進行科學分析比選論證,做到編制依據可靠、結構內容完整、文本格式規范、附表附件齊全。報告的表述形式盡可能數字化、圖表化,報告深度能滿足投資決策和編制初步設計方案的需要。
3.主管崗位總經濟師:組建工作小組,批準工作計劃,組織優化和修改報告,審定報告。
協管崗位總建筑師,總工程師,總會計師:審閱相關專業的章節,提出優化修改意見,協助總經濟師把關。
主辦崗位營銷策劃:制訂工作計劃,分配任務,匯總編輯,優化修改督辦。
協辦崗位:工作小組成員:按各自的專業或專長分頭進行調查研究和編寫報告章節,并根據總經濟師的意見優化修改。
4.緊前工作條件
初步可行性研究:已進行市場調研和現場調查,已取得相關土地技術指標;
深度可行性研究:已獲得土地使用權,已有明確的地區控制性詳規和相關的經濟技術指標。
5.作業描述
5.1總經濟師組建工作小組,成員主要來自公司內部各業務部門,并基本固定。有特殊要求的可聘請社會專業人員參加。
5.2本主辦崗位制訂工作計劃,明確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圍,重點,深度,報告提綱,章節分工,進度安排,費用預算等。工作計劃報總經濟師批準后,布置安排落實。
5.3各成員按照專業分工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必要時再次進行實地調查和市場調查。
5.4小組集體討論,議題為:
5.4.1市場研究。包括分析市場信息,市場動態和政策導向等。
5.4.2項目分析和項目建議。對項目本體進行研判,分析項目優劣勢,并進行項目的市場預測;提出項目的建設規模、產品定位、規劃方案、進度計劃以及資金籌措方案等,方案經比較論證優化后,提出推薦方案。
5.4.3經濟技術評價。對推薦方案進行財務評價及風險分析,以判別項目的經濟可行性和抗風險能力。當有關評價指標結論不足以支持項目方案成立時,可對原設計方案進行調整或重新設計。
5.5編寫研究報告。經過技術經濟論證和優化之后,各成員分工編寫章節,由本主辦崗位協調綜合匯總,編制報告初稿。經總經濟師批閱意見后,修改完善,形成正式報告。
5.6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
5.6.1市場分析
5.6.1.1整體市場分析
全市及各主要分區的市場總供應量和總需求量;
全市及各主要分區項目年度新開工面積、竣工面積、銷售面積、存量面積、平均空置率。
5.6.1.2細分市場分析
物業類型、樓盤名稱、位置、占地面積、總建筑面積;
總戶數、戶型及面積、樓高、售價/租金;
開工時間、預計竣工時間;
投資商/開發商、承建商、規劃建筑設計公司、租售代理公司、廣告公司。
5.6.2法規政策分析
開發建設法規、專業服務法規;
規劃設計導向,城市建設信息;
其他經濟信息及政策指引。
5.6.3項目分析
5.6.3.1項目基本情況
地塊位置、四至、規劃指標(總占地面積、建設用地面積、總建筑面積、用地性質、容積率、綠化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商業/居住/辦公及其他功能面積要求、車位數、主要出入口等)。
5.6.3.2項目周邊情況
主要道路、景觀(河流、山巒、人文建筑、旅游景點等)、配套設施情況(商業、娛樂、教育、醫療、公交、郵電、銀行等)。
5.6.3.3項目優劣勢分析(SWOT分析)
項目競爭情況(現時/潛在競爭對手)、優勢(S)、劣勢(W)、威脅(O)、機會(T)。
5.6.3.4項目發展前景預測
市場前景、價格走勢、項目切入點等。
5.6.4項目開發建議與評價
5.6.4.1項目主要定位
市場定位(市場形象、主題品牌);
客戶定位(主要客戶對象);
價格定位(均價、最低價、最高價)。
5.6.5項目開發規模和產品類型
整體開發/分期開發、產品類型(商業/居住/辦公/其他)。
5.6.6項目規劃及建筑構想
建筑風格、建筑棟數、樓宇高度、主要戶型、分戶建筑面積;
小區總體規劃布局、景觀綠化、車位安排、會所等附屬設施。
5.6.7項目開發進度
總體進度要求、分階段進度要求。
5.6.8項目財務分析
建筑總成本、市場總價值(銷售收入、租賃經營價值)、凈利潤、項目凈現值、成本利潤率、投資收益率、財務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等。
5.6.9項目風險分析與敏感性分析
風險分析、主要指標的敏感性分析。
5.6.10項目研究結論和建議。
5.6.11附件(包括附圖和附表)。
5.7深度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
5.7.1總論
項目開發背景,建設規模與目標,預計的項目總投入及效益情況等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5.7.2項目區位分析
項目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周邊建筑物與環境條件,城市規劃或區域性規劃要求,交通條件,公共配套設施等。
5.7.3產品供需分析
市場現狀調查,市場供求預測和價格預測,風險分析。
5.7.4建筑方案選擇
建筑設計指導思想與原則,項目總體規劃方案,建筑方案比選。
5.7.5項目實施進度
建設工期,實施進度表(或
橫線圖)。
5.7.6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建設總投資估算,資本金籌措,債務資金籌措,融資方案分析。
5.7.7財務評價
財務評價基礎數據與參數選取,銷售收入與成本費用估算,財務評價指標,盈利能力分析,償債能力分析,不確定性分析,財務評價結論。
5.7.8風險分析
項目主要風險識別,風險程度分析,防范風險對策。
5.7.9結論與建議
5.7.10附表
投資估算表,項目投入資金估算匯總表,主要單項工程投資估算表,分年度投資計劃表;財務評價報表(包括營業收入及營業稅金估算表,總成本費用估算表,財務現金流量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借款償還計劃表)。
5.7.11附圖
片區控制性詳規,宗地圖,管線圖,總平面方案等。
5.7.12附件
土地出讓合同、項目建議書(或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文件、規劃管理部門對規劃方案的批復文件。
篇3:省級森林公園開發建設可行性報告
一、基本情況
西溪森林公園位于連江縣西部,距省會福州30km,離縣城10km,地處連江縣潘渡鄉貴安村與宦溪鎮結合部,區位優勢明顯。公園規劃總面積756.4hm2,園內山、水、石、林景觀獨特。地形逶迤,地貌巋險壯觀,森林植被類型豐富、林木豐茂、森林覆蓋率達95.4%,綠化程度98%,。水系十分發達,溪、湖、瀑、泉、澗、潭、灘景觀兼具,植物和野生動物種群極其繁多,成為西溪林果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隨著社會總體經濟水平和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人們崇尚自然,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意識日趨增強,而西溪森林公園擬建設集森林旅游、避暑納涼、度假療養、探險獵奇和科學研究為一體近郊型省級森林公園,此舉既是城市恢復自然空間的寶貴境域,同時又能大跨度活躍城市景觀,為廣大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閑娛樂活動場所,適應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社會需要,是城市居民回歸大自然的理想之地。
二、建設省級森林公園所具備的條件
1、森林景觀資源
西溪森林公園植物種類繁多,有古木參天,濃萌覆蓋的天然林,有枝繁葉茂、滿目蒼翠,疏密有致的人工林,還有那婷婷玉立的毛筆、簍林,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三尖杉、福建建柏等,進入園內耳畔林濤如雷、蟲鳴鳥啼,燦爛的陽光透過濃密的枝葉落下一條光瀑,瀉向落英遍地的松軟林地,都會勾起你無限的戀情。
園內橄欖、柑桔、龍眼等果樹林,一到開花季節芳香馥郁,蜂舞蝶戀,各色累累佳果成為公園一道亮麗景觀,且享有"綠色食品"的美譽。園內古樹眾多,榕樹、樟樹等古樹雖經風吹雨打,卻依舊巍然屹立,其中最大的榕樹圍徑達750cm,樹高近15m,一木獨秀,十分壯觀。游人溫步于涼爽濕潤幽徑的林道之中,觸目可及纏藤古樹,松樹林下散落的野菇,荒苔懸蔓布滿峭巖,翠綠的林海都無不給人閑暇之余的生活平添幾分野趣。西溪森林公園巖壁林立,溪溝縱橫,林木豐茂,成為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理想環境。據調查發現,園內陸生野生動物4綱19目31科55種,其中:鳥類11目21科40種,哺乳類5目5科5種,兩棲類1目2科3種,爬行類2目3科7種。
2、地貌景觀資源
森林公園內山巒疊嶂、綿亙曲折、層次分明,峻秀多姿的山巒構成的森林公園風景的骨架,立于山前深澗,仰望峰頂,群峰聳立,綽約多姿;循徑登高蔥龍作萌,蒼翠滿目,遠眺近覽"山下樓"山峰橫空出世,獨自屹立,自成一景;"野豬侖"山(海拔高741.7米)奇峰突兀,郁郁蒼蒼;"賊頭寨"山峰高低錯落,立體空間參差有致。
3、天象景觀資源
森林公園內氣象景觀神奇迷人。隨著海拔的升高,溫、濕度不斷變化,山體不時為云霧所籠罩,特別是春、秋兩季山頂常有白云如紗,煙霧飄渺,置身地處,山巒沉浮,林??彰?,茫茫白霧象浩瀚的潮水在千溝萬壑間緩緩流動,蒼山綠嶺像一艘艘奇特的航船,在霧海穿梭,當旭日東升時霞光萬道,一輪紅日從云層中涌出,給無限的蒼山撒上一層奇幻的金輝,山光豁然,無盡秀色盡收眼底。
4、水體景觀資源
"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園內水資源豐富,水系發達,溪、湖、瀑、泉、澗、潭各顯奇姿,眾多水景使森林公園顯得清秀嫵媚、嬌柔可人,一條寬7m、長達4km的梅洋溪貫穿園內腹地。笙鳴溪水涓涓不絕,清冽的水體在各種不同地形約束下分段變異,水系結構豐富活絡,既有清澈見底的泉潭,又有迂回慢瀉的溪澗,水聲和林濤聲雅趣天成,沁人心脾;天池色彩斑讕絢麗,青石綠草出沒云彩之間,星星點點,宛如一幅水彩畫,西溪峽谷瀑布成群,"烏水際瀑布""白水際瀑布"落差達100多米三級瀑布直瀉而下,或聲如宏鐘,或騰龍駕霧,氣勢磅礴。佇立于溪流瀑布之旁,聽疏澗流涼,泉聲聒耳,令人心曠神怡。
5、人文景觀資源
西溪森林公園有著古老的人文景觀和田園風光,園內山青水秀,良田沃野,好一派田園風光,據《連江縣志》記載,海軍將領薩鎮冰~23年1月因"閩變"失敗,避居連江西溪(今居江南鄉梅洋村),捐資興辦林場面積200余畝,抗日戰爭爆發后停辦,現園內還保存薩鎮冰的故居遺跡?!?6年,國民黨全面發動內戰,加緊"清剿"共產黨游擊隊,游擊隊在廣大人民群眾支持下,以革命武裝反擊*"清剿",為解放連江作出重要貢獻,西溪林場是當時游擊隊戰爭的重要根據地之一。此外還有許多優美動聽的傳說"李朱翁","六姑嫂","知府"等民間故事,大大增加了森林公園的文化內涵。
6、可借景觀資源
離園西北方向3公里處即是久負盛名的貴安村,此村地名由來于南宋大思想家朱熹。據史料記載,朱熹為避"偽學"之禍輾轉來到此地,后為鄉民所救。因朱熹被世人尊為"貴人",故得名貴安即貴人安康的意思。現村內留有"朱文公祠"遺址,據考評建于清光緒年間。近年來,貴安村旅游資源得到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青睞,目前已建成溫泉高爾夫球嘗省旅游培訓中心、省政府會議中心、省地稅培訓大樓、潘渡觀光農場等項目,總投資1億元的溫泉旅游度假區項目可望年底動工興建。
7、潛在的資源優勢
公園境內溪流縱橫,林木掩映成蔭,田園錯落有致,空氣清新,隨著社會總體經濟水平和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人們崇尚自然,回歸自然的意識日趨增強,而西溪森林旅游資源的開發,既是城市恢復自然空間的寶貴境地,同時又能大跨度活躍城市景觀,為廣大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閑娛樂活動場所,適應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社會需要。
三、公園相關項目的布局與安排
根據西溪森林公園的具體特征,將其分為六大旅游區,具體分布如下:
1、梅洋溪游覽區。游道全長4000米,屬不完全游道,全天游覽時間定為7小時,游完全程需3小時,原路返回需1小時,往返共需4小時。
&
nbsp;2、白水際瀑布群小區。由數級瀑布組成,游覽里程共計5000米,游覽時間為7小時。
3、農業觀光園:該園可供游客參與農業勞作,果實收獲和觀光游覽,面積為20hm2。
4、休閑度假區:面積為70hm2,地勢平坦,主要提供休閑度假及文娛活動。
5、野營探險區:游道全長5500米,屬不完全游道,全天游覽時間定為7小時,游完全程需5小時,原路返回需2小時。
6、接待服務中心:面積8hm2/人,以水上活動項目、森林浴為主。
四、相關項目投資概算
西溪森林公園的固定資產投資除林產權500萬外,其他投資合計1185萬元,投資估算匯總及單項工程投資估算詳見下表:(單位:萬元)
序號
項目
合計
比例
近期
遠期
備注
一
單項工程估算
1030
721
309
景點、觀景點工程
30
21
9
服務設施
600
420
180
道路工程
200
140
60
給排水工程
100
70
30
供電通訊及電視系統
50
35
15
保護工程
30
21
9
綠化工程
20
14
6
二
其它費用
103
72.1
30.9
三
不可預見費
52
36.4
15.6
四
固定資產投資合計
1185
829.5
355.5
五、經濟效益分析
西溪森林公園毗鄰福州,區位優勢明顯,有優越的地理交通條件和豐富的森林資源,周邊地區的客源將是西溪森林公園巨大的潛在客源市場,周邊方圓100公園范圍內城鄉居民將會光顧該公園游覽。
西溪森林公園預測近期(~~*)年旅游人數為10萬人次,中期(*~20**)為15萬人次,年經營收入項目為門票、住宿、餐館、商店交通五項。見下表:(單位:萬元)
序號
項目
單價
年經營收入
備注
近期
遠期
1
門票30
300
450
游客量100%
2
住宿40
40
60
游客量的10%
3
餐館20
100
150
游客量的50%
4
商店10
100
150
游客量的100%
5
交通
10
20
75
游客量的50%
注:門票收入中含公園門票,娛樂項目門票收入。
從財務評價指標來看,投資利潤率為10.5%,投資回收期為10.1年,分析表明,項目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項目從經濟評價這個角度看是可行的。
森林旅游業是一項投入低,見效快的多功能綜合性產業,西溪森林公園的建設,在經濟上是可行的,效益是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