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學校發展水平督評整改落實方案

學校發展水平督評整改落實方案

2024-08-02 閱讀 9720

根據縣政府教育督導室20**年11月25日至26日對我校學校發展水平的督評和12月16日在我校召開的督導他評會上的反饋評議結果。我校于12月16日晚組織召開了班子會,對提出的六項整改要求,進行了集體討論,逐一分解了整改任務,確定了落實措施。

一、加強學習促進落實

進一步組織班子成員、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及部室管理員學習了《陜西省學校發展水平督導評估316工程實施方案》和《陜西省發展水平督導評估316工程評估指標體系》,對照評價體系中的六個一級指標和二十四個二級指標,圍繞提出的六方面建議,結合學校發展規劃重新進行了梳理,細化了各項目標任務,明確了辦結時限,增強了規則整改的針對性和可行性。

1、成立了學校發展水平督導整改領導小組。

組長:

同時在政教處設辦公室,由####同志擔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協調督辦各項整改措施的落實。

2、將《陜西省學校發展水平督導評估361督導評估得分表》中失分指標內容整理印發各處室,進一步看準問題,吃透標準,議清措施,促進落實。

二、對照落實逐一整改

對照自查后,學校決定對反饋整改建議中,近期能及時整改落實的務必于12月31日前落實到位,對整改條件不成熟或有一定困難的,等條件成熟后及時予以落實。

1、關于“檔案管理”工作。一是學校依照今年新督導體系,對原有檔案偏目分類進行適當調整,使檔案與新體系保持一致。二是明確各處室、部室、教研組的檔案管理制度,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追究制。三是聘請檔案管理專業人員對學校檔案管理員、各處室負責人進行檔案收集、分類、歸檔、裝訂、檢索等知識培訓。

2、關于“部室建設及使用”工作。一是學校將在縣局現代化學校建設的總體規劃下,千方百計籌措資金,逐步完善理化實驗室、音樂室等部室內設,提高利用率,充分發揮部室教育教學的作用。二是加強部室人員專業培訓,鼓勵和支持部室管理人員外出學習培訓,并把部室管理員培訓列入本校培訓的重中之重,以提高部室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3、關于“學科平衡問題”。一是學科方面,著力加強教師崗位聘任制落實,尤其是在數學、英語等學科上,加強專業教師配備,注意薄弱學科的教研和學科常規工作的細化落實,竭力改進課堂無效或低效的教學行為,倡導“探究性”學習機制的運行,從“教”與“學”兩方面下工夫解決學科短腿現象。二是專業水平方面,充分發揮市、縣級教師、名師,學科帶頭人、新秀的典型引路示教作用,強化校本研訓,落實“人人都是培訓者”的研訓策略,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準。三是繼續抓好省、校兩級實驗課題的研究,充分發揮教學科研的引領作用,鞏固和推廣好已形成的學科教育特色與模式,力爭在研究中有所創新,在解決薄弱學科問題上有大的突破。

4、關于“教育教學時效”的問題。一是要立足校情,深入研究教育教學規律,適當壓縮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二是通過校本培訓、業務進修、學歷提高,提高教師的“工作力”。三是通過探究性學習機制的運行,落“四自四組”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力”。

5、關于“管理特色”的問題。一是要立足校情,充分研究與發揮一切自然文化特色和地域性社會文化特色,形成“民主,公正、和諧、發展”的校園文化氛。二是鞏固好已形成的班級文化建設成果,促進向縱深發展。三是以省級電教實驗校和省級課題研究為平臺,加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形成現代化的教育科研特色。四是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科研興校、特色立校、質量強校”的辦學思路,積極爭取上級教育部門的專業指導與特色扶植,建章立制,挖掘亮點,培植“增長點”,彰顯充滿文化底蘊的校園管理特色。

6、關于“操場面積不足,圍墻未圈”的問題。我校將依照縣局創建現代化學校整體規劃,進一步堅定辦校信念,增強責任意識,積極爭取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力爭在“十一五”規劃期限內解決操場問題,合理配置教學設施,使辦學更具有規模,條件更優越。

篇2:陰江高中十三五學校發展規劃教育科研實施方案

陰江高中“十三五”學校發展規劃教育科研實施方案

一、工作基礎

“十二五”期間,在濃郁的學校文化熏陶下,我校教育科研形成了良好的氛圍,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取得了豐厚的成果:

自主學習和同伴互助,豐富了教師教育教學的理論水平;問題意識和實踐探研,培養了教師的研究習慣和研究興趣;院校合作,專家引領,提升了教師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共有216篇論文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442篇論文在各類評比中獲獎,教師完成省級個人課題3個,無錫市級專項課題26個,陰江市級教師專項課題48個。學校還完成了教育部規劃課題和江蘇省規劃課題各一個。陰江高中的教育科研在地區和省內產生了良好的反響,受到省市級教科研專家的高度肯定。

二、發展目標

圍繞學校“十三五”總目標:辦幸福教育,創一流高中。高起點規劃、高質量研究“十三五”課題;高水平打造、高素質提升研究型團隊。

三、發展策略

1.做好“十二五”規劃課題的研究工作。

規劃課題是統領學校發展方向,疏通學校發展節點,延續學校發展命脈的研究命題。做好“十二五”規劃課題的研究,關系到學校未來發展水平、發展地位和發展競爭力。所以,教科研部門要在校長室的指導下,首先,做好“積極心理學理論指導下的幸福教育研究”的宣傳發動工作。根據學校發展目標,分解研究目標,確立子課題研究內容,招募子課題負責和研究成員,并完成立項申報工作;其次,組織課題組成員,結合學校實際,按計劃、分階段做好課題研究的實施工作,并及時做好課題研究的經驗總結和成果提煉工作,通過四到五年的研究,在物質和精神生活都有提高的基礎上,提升師生感知、創造、享受幸福的能力,使現代學校文化在更高的層次上有新的建構,為學校的發展和師生幸福開辟新天地。

2.做好研究團隊的發展和提升工作。

“學校發展在教育,教育發展在教師,教師發展在科研”。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研究團隊,學校教育科研責無旁貸。

①完善科研機制。

繼續落實學校“四五”成才計劃,在學校原有機制的基礎上,以學校“十二五”規劃提出的“3310工程”為目標,以“工作室”建設為抓手,以“學術休假制度”為載體,有計劃地培養一批名教師;以教育教學問題為切入點,以課題研究為突破口,以成果總結為增長鏈,造就一支研究型教師隊伍。

②建立科研團隊。

繼續做好教師發展學校的培訓工作,在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基礎上,建立豐富多彩的合作團隊,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研究。成立以學校規劃課題為核心的研究團隊,基于教育發展走向,在學校發展的層面上開展微觀研究;成立學科學術團隊,圍繞“主體性發展課堂”開展學科有效教學研究;成立工作室團隊,針對教育教學中某一方面的問題,進行專項研究;成立“陰江高中課題組”,圍繞“三課”建設,進行問題研究和課程開發。

③搭建科研平臺。

學校教科研部門在做好課題研究的指導、跟蹤服務和成果的推介的基礎上,借助與省教科院、華師大和兄弟學校的合作平臺,在共性輔導的基礎上,創造個性化指導的機會;通過合作共同體,為教師提供發展自我、展示才華的機會;發揮團隊優勢,以論壇、沙龍、外出參觀考察的形式,增加交流與學習的機會。

④做好科研評價。

教科研部門,將依照學校“崗位聘任制條例”、“ABC績效獎勵條例”、“教科研考核和獎勵條例”做好教科研的考核和獎勵工作,并組織年度教科研先進個人的評選。以此激發廣大教師從事教育科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做好教科活動的組織和宣傳工作。

“教育科研:研究是根本,活動是動力。”教科研在做好團隊建設和研究工作的同時,還必須做好研究活動的展示和成果推廣工作,通過活動,引智借力,促進研究水平的提高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十二五”期間,在做好規劃課題的開題、中期展示、結題鑒定,基地學校科研協進會等重大活動工作的同時,還要做好精品課題建設的展示活動,省教科院基地學校“學科教研活動”、“學校科研成果展示暨年度教科研先進個人表彰活動”、“陰江高中課題組”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動。認真辦好一年一度的“教師論壇節”。做好《領跑者》的組稿、編輯和出版工作,提升刊物質量。通過活動和宣傳,提高學校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以上三項工作,是“十三五”教育科研的絢麗底色,在此基礎上,還要通過實施“五二工程”(省級以上規劃立項課題2個,省重點學科基地2個,重點工作室2個,科研專著2本,學校刊物2份),增添亮點,打造品牌,實現“名師培養工程全省領先,幸福教育之歌響徹全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