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學教師的個人工作目標

小學教師的個人工作目標

2024-08-02 閱讀 3546

伴著新年的鞭炮聲和吉祥如意的親朋好友的祝福我們開心地迎來了年。今年我的教師工作路在何方?我已給了自己明確的方向,以下是我的小學教師個人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大精神為動力,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針,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教育科研為龍頭,以課程改革為基本依托,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以管理評價改革為保障,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質量意識、科研意識,致力于推進全鎮小學教學改革,推進我鎮素質教育的突破性進展,促進全鎮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工作目標

1、抓好培訓――著眼校本,突出骨干,整體提高。

2、推進課改――理論支撐,加強實踐,提高質量。

3、推動科研――完善制度,營造氛圍,推出成果。

4、夯實常規――狠抓落實,嚴格管理,規范教學。

三、實施策略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養。

1、加強理論學習。學習實踐“****”重要思想,學習**大精神,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學習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有關文件,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各地先進經驗。利用網絡媒體及手中的報刊雜志、業務專著,認真加強學習、研究,及時掌握所負責學科教學發展的動態和趨勢,時刻站在學科教研領域的前沿陣地。

2、練好五項基本功。一練“三筆一話”基本功,二練駕馭大綱(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本功,三練指導教學設計的基本功,四練指導課堂教學的基本功,五練掌握、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基本功。

(二)、加強培訓,提高師資隊伍水平。

1、加強骨干培訓,開展“名師工程”。以人為本,分類培訓鎮、?!懊麕煛焙汀皩W科帶頭人”。繼續圍繞“六個一”來培訓鎮級骨干教師,即:①上一節校級以上示范課或匯報課;②寫一篇圍繞“三個體現”和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設計;③寫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論文或課題、專題總結;④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評課意見;⑤寫一篇不少于4000字的校級專題講座稿;⑥寫一本不少于5000字的讀書筆記(或摘抄不少于50張的讀書卡片)。

2、指導各校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制訂好基本功訓練計劃,督促教師落實自練方案,認真指導中青年教師練好“三字”(粉筆、毛筆、鋼筆),過好“三關”(教材關、教法關、現代教育技術輔助課堂教學關),學會“三課”(說課技能、講課技能、評課技能)、會用“三機”(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

3、指導教師做好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由經驗型轉變為研究型、專家型的必由之路,這種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本學期,本人計劃認真抓好教師的教學反思,要求教師重點做好教學后反思,寫進自己的教案中,并將其作為備課的重要內容,認真加強檢查。

(三)、推進課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加強一年級課改研究和實驗工作。經常性地深入課堂進行調研、指導,并收集一年級課改實驗教師碰到的疑難和問題,組織教師進行研究解決,及時為實驗教師排憂解難,不斷總結經驗,切實提高實驗質量;要求一年級實驗教師學期內要完成“三個一”(寫一篇自己最滿意的教學設計,上一節校內課改研究課,寫一篇課改實驗學期工作總結)。

2、用先進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改革活動。積極深入課堂聽課、評課,引導教師繼續實踐“一主”“兩式”“三維”“四以”“五讓”的教育理念。

3、指導開展好“教學質量月”活動。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繼續圍繞“學、看、做、寫”

來認真指導各校開展好活動。我的年教師工作計劃重點抓好中心小學“教學開放周”活動,發揮教科研龍頭作用,搞好包括一年級課改及字理教學等課題實驗內容在內的展示課。指導各校認真積累資料,及時做好活動總結。

(四)、加大科研,推動教育創新。

1、加強宣傳,引導教師確立正確的教育科研觀。通過會議、培訓、研討活動和課堂教學觀摩,讓教師進一步明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能只憑“熱情+拼搏”,不能僅靠“時間+汗水”,要研究、掌握教育教學規律,運用更好的方法途徑抓教育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學校、教師將科研認識上升到科研為教育決策科學化服務、為學校發展提供目標導向和動力支持服務、為促進教師綜合素質提高服務,讓學校領導、教師真正樹立起科研興校的觀念。

2、完善制度,營造科研活動的良好氛圍。協助領導修訂好《武利鎮中心校關于教育科研工作的若干規定》,建立鼓勵教師參與科研的制度,引導學校、教師積極開展教育科研研討與實踐活動,營造校校重科研、人人做實驗、處處有科研活動的良好氛圍。

3、帶頭參與,抓好課題、專題研究。認真抓好本人作為課題負責人申報立項的區級子課題《小學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和市級重點課題《農村小學語文探究性閱讀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的研究、實驗工作。同時,加強各校申報的各級課題管理,指導開展實驗研究,整理研究資料,寫好階段總結,保證按時結題,推廣科研成果。加大校本課題研究的力度,指導各校結合教育教學的實際開展專題研究。

(五)、夯實常規,規范教學工作。

1、抓好教學常規檢查,加強教學動態管理。認真抓好教學常規檢查,全期普檢不少于三次,抽檢每月不少于一次,并及時進行總結反饋。平時深入學校,除了做好調研指導、聽課評課外,繼續認真抓好“六檢查”。

2、抓好聽課、評課活動。經常必性地深入課堂聽課、評課,全期聽課不少于40節,參與評課、專題研究活動不少于15次。3、抓好考試質量分析,加強教學質量監控。認真指導教師做好平時的單元檢測,做到嚴考嚴改,并認真做好檢測質量分析,不斷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學;抓好學校、班科期中、期末試的質量分析,對教學情況進行全面總結,不斷加強教學動態管理。有計劃地對部分學校、班級、學科的單元檢測、期中、期末考試的質量分析進行抽查。

4、抓好教研組、備課組活動。繼續搞好教研組長培訓,認真指導教研組開展活動。教研組、備課組活動要做到“兩有”(有組上活動計劃,有研究課題或專題),“三學“(學先進教育理論,學先進教學方法,學各地先進老漢經驗),“四定”(教研活動或集體備課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定記錄人),“五研究”(研究課程標準,研究學生、學法和教法,研究教材重點與難點,研究教學目標與分層作業設計,研究考試質量分析)。

(六)、突出重點,抓好畢業班質量管理工作。

1、加強對薄弱學校、班級的扶持。加大對薄弱學校和班級的扶持,把下校的工作重點放在畢業班,深入部分質量較低的學校、班級進行調研指導,與學校領導、教師共同探討、落實提高質量的方案和措施。

2、指導教師做好培優扶弱工作。指導學校、教師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研究和實踐提高培優扶弱效率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注意資料的積累,及時做好總結。進一步提高畢業班學生的科科及格率和科科優秀率,力爭在今年的小學畢業素質檢測中,全鎮科科及格率達75%以上,科科優秀率達40%以上,上縣實中學生達15人以上。

3、進一步抓好學科教研。加大畢業班教學研究力度,認真抓好學校、學片教研活動,積極開展復習課、試卷評講課的研究活動,以進一步提高畢業班復習效率。

4、組織畢業班學生知識競賽。計劃于期中試后組織優生進行一次學科知識競賽,對各校的培優工作進行一次檢閱。

(七)、抓好圖書、儀器和現代教學手段的管理

認真指導各校“六室”管理員明確自身職責,加強學習、掌握相關管理業務,抓好常規性管理,定期做好圖書、儀器、體育器材和電教設備的清潔、維修和保養,對相關資料及時進行整理、歸檔。經常深入學校,加強檢查和指導,堅持每月一至二次;加大電教設備的使用力度,切實抓好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操作,以拓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四、工作步驟

時間

工作內容

二月份

1、檢查教研計劃(含教師基本功訓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

2、檢查有關學校課題組研究計劃;

3、收集全國“作文大王”杯作文競賽參賽作品上送;

4、擬好《武利鎮小學教學常規管理評估方案》;

5、組織課題組教師培訓會(第三周);

6、深入學校檢查教學常規工作(重點檢查各種計劃制訂、上課準備情況);

7、撰寫個人立項課題(區級子課題、市十五規劃重點課題)的學期研究計劃。

三月份

1、深入學校檢查教學常規工作(突出畢業班、一年級課改);

2、組織課題教學展示研討活動(探究性閱讀教學);

3、修訂《武利鎮關于教育科研工作的若干規定》

4、制訂“質量月”實施方案,指導全鎮小學開展教學“質量月”活動;

5、組織教導主任、教研組長培訓會;

6、組織鎮級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會;

7、協助組織畢業班期中調研檢測(第七周)。

四月份

1、協助組織好中心小學開放周活動;

2、組織非畢業班期中調研檢測(第十一周);

3、組織鎮課題教學展示活動(字理識字);

4、做好參加縣“字理教學”展示活動選手指導工作;

5、做好質量月活動總結;

6、組織小學六年級學生學科知識競賽;

7、下校進行教學常規工作檢查;

8、做好市級教育教學論文、課改實驗教材教案收集選送工作。

五月份

1、組織小學六年級十二冊期末檢測;

2、組織分片畢業班復習研討活動;

3、下校指導畢業班總復習工作。

六月份

1、下校指導畢業班備考復習;指導非畢業班期末復習;

2、協助組織六年級學生參加市畢業會考;

3、指導做好期末、課題、專題等相關的工作總結。

4、寫好個人立項課題的相關教案、論文。

七、八月份

1、協助組織非畢業班期末考試,做好評卷、成績統計、質量分析等工作;

2、收集縣、鎮骨干教師作業;

3、收集課題實驗教師文;

4、做好個人課題(區子課題、市重點課題)的學期總結;

5、整理各種資料,做好分類歸檔;

6、組織教師參加各級業務培訓。

篇2:促進教師專業內涵發展目標設計與發展策略

淺析促進教師專業內涵發展的目標設計與發展策略

一、引領教師做“有思想的實踐者”,做“反思性的實踐者”。

(一)做一名優秀的實踐者。

一名優秀實踐者、一名好教師應該把整個教學鏈條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得很充分、很扎實,絕不匆匆走過,決不蜻蜓點水。基本的方式、一般的規律是最最普通的,也是最有力量的,做好教學常規,是專業發展的根本基礎。認真實踐是確保質量、學生喜歡、家長歡迎的基礎,這是我們學校,也是每個教師生存與發展的基石。關鍵在于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常的事做實就是不平常。

(二)做一名反思性的實踐者。

同樣有大量教學實踐的積累,但每位教師最終發展水平差異很大,其中重要因素取決于你會否堅持反思,并保持持久性,形成自覺性,不斷增強深刻性。把日常的教學循環鏈,用經常性的思考來串聯,使每一環節都具有思考的含量,學會用理性的分析,吸收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教學的全過程。通過教學實踐后的經常性反思,以理性思考不斷微調自己的教學行為,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以不斷提升自己教學行為的成熟度和科學性。反思可以采取“教學后記”、“教學手記”等文字形成,長期積累,以逐步實現“技術性熟練者”向“反思性實踐者”的轉型。

(三)做一名有個性的實踐者。

一位品牌教師,一位名師必須有一種個性化的,并堅定地指導教學實踐的教學見解。教學主張是對教學、對教學改革的一種堅定的見解,是在大量教學實踐后,經過反復理性思考后由形成的理念的一種凝聚,也是逐步形成的教學風格的內核。通過個性化的教學實踐,逐步形成教學主張的個性化表達。一位優秀教師通過大量教學實踐與反思,要形成對本學科特質及其教學方法的個性見解,從而實現從“解題”“應試”到傳授學科思想與方法的轉化。

二、正確把握常規課與公開課的關系,緊扣課堂教學這條主線。

(一)高度重視日常教學實踐,認真上好每一堂課。

普普通通的常規課,日常的教學實踐是教師成長的陽光和土壤,沒有日常課的積淀,所有的成長與發展都是海市蜃樓。要對課堂教學永遠充滿激情,充滿新鮮感。驅趕重復感,讓日復一日的看似平淡的教學變得鮮活,充滿生機,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重要一環。初涉教壇,要以傳承為主,打實基礎;積累相當教學經驗老師要大膽探索,要勇于有創見。

(二)百倍珍惜各類公開課的展示機遇。

公開課是一種展示,是已有教學實踐和經驗的系統化凝聚和教學思想的清晰化表達。公開課的準備、實施、課后的交流總結,這個打磨的全過程是把你的教學作為一個客體進行審視、研究、提升的過程。公開課的最大價值不在課的本身,而在備課與研究的全過程。

(三)立足崗位、準確定位、求真務實,實現專業發展的突破。

1.正確定位,尋找教師個人最近發展區與最適合發展目標。

由于教齡、學科不同,積淀與能力有區別,性格、特長、優勢差異,無法制定統一的發展規劃。只有每個人靜心思考、冷靜審視、針對主客觀的需要與可能,制定自己的發展愿景。其中的原則如下:一定要堅持揚長避短,充分認識與發掘你個人優勢;二是要瞄準學校客觀需求,設計發展方向;三是切忌好高騖遠,堅持走小步,不停步原則。

篇3:新課程所確定培養目標和倡導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必須轉換角色

新課程所確定的培養目標和倡導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必須轉換角色

內容摘要:本文體現要把一種理念變成人的素質光有對這種理念的認同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這種理念的進一步的感悟,而這種感悟只有在實踐中才是最有效的,要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為的轉化上?;咎攸c:一是課例鮮活而富有內涵;二是行動策略具體詳盡,可操作性強。課例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課程的一理念或理念的某一方面,體現了師生之間的生命的互動,洋溢著生命的靈性,展現了孩子成長發展的軌跡,向我們招示新課程的理念轉化為具體可感的教學的行為,新課程理念就必須深入研究鮮活的課堂教學,在實踐中去感悟新理念,實踐之樹常青。最寶貴的是,有了行動策略新課程理念的具體化才成為可能。

關鍵詞:組織、引導、參與、自學

物理課程教學應該遵循物理課程標準的理念,通過物理內容、方法和思想的傳承過程培養學生物理素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領會物理的本質,養成物理的態度和價值取向,學習終身必備的物理知識和物理思維方法。因此,物理教學設計的目的是通過優化教學過程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它將有利于學生物理課程的學習。

一、教師為學生提供自學問題單

問題單中規定自學與選學內容。開始時,問題單中問題可以細一些,具體一些,必修內容多一些。逐漸地問題越來越概括,越來越剛要化。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將問題細化,補充自己的問題,選擇選修內容。這中間實際上師一個由他主向自主轉化的過程,當然,自主與他主都是相對的,就如每一個個都是獨立性與依賴性的統一。如課例:“功”教學片段。師:“功”是個多義詞,在現實生活中是廣泛使用的一個詞,它有什么樣的含義呢?根據你的理解,哪位同學講一講它的意思。生:我想功有大功告成,事半功倍的意思。生:我想它有成效的意思,功勞的意思。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這節課我們要從物理學的角度學習有關“功”的知識,物理學中的“功”吸收了成效的意思,同時還有它本身的特殊的含義。根據以往物理知識學習的經驗,結合你的生活實際,小組合作討論一下,想知道“功”的哪些知識。然后回答目標訓練單上的問題。教師首先讓學生說出“功”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普遍認識和理解。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自主的基礎上確定想學習“功”的哪些內容;教學目標也讓學生以自主的方式去確定,給學生以自主的空間。

二、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組織者就是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間。組織學生發現、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建立人道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的氛圍中受到激勵和鼓舞;組織學生營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學習過程中的積極的心理氛圍。

課例:“摩擦力”教學片段。師:我們學習了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教師從講臺下拿出一個小朋友騎的自行車放在講桌上,學生異常興奮)同學們請看一看自行車中哪些地方要利用摩擦?哪些地方要減小摩擦?(學生觀察著、議論著......)生1:(走到講臺上,一邊指著自行車的部件,一邊說)輪胎、腳蹬、把套這些部件都增大摩擦,因此它們上面都刻有花紋。生2:(也走到講臺上,指著車閘說)它也增大了摩擦,因為它使用橡膠制成,同時要用力捏閘。生3:(走到講臺上,指著前軸、中軸、后軸說)這些轉動的部件都減小了摩擦,因為它們都安裝了滾珠軸承,同時還加了潤滑油。師:這三位同學講的都非常好,還有要說得嗎?生:(一個女生站起來小聲的說)我覺得車輪是減小摩擦的,因為它是圓的,以滾動代替滑動可以減小摩擦。(頓時,掌聲一片)......教師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利用真實的自行車讓學生找出哪些地方增大摩擦,哪些地方減小摩擦。由于恰當地利用了具體而生動的生活資源,使學生真實地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邊,體會到物理的應用價值,從而也培養了學生適應生活的實際能力。生活中許多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有時并未引起我們的注意,更不用說把它作為課程資源。而新課程改革則要求教師要做有心人,組織學生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去發現課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