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幼兒教師的三年發展計劃

幼兒教師的三年發展計劃

2024-08-02 閱讀 5739

人類已經跨入了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給教育提出了全新的發展要求,同時,教育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幼兒教育,它是人類啟蒙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定基礎。大力發展幼兒教育事業,是全面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民族復興的百年大計。如何面對新世紀、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推進幼兒教育改革,提高幼兒園的辦園水平,是擺在每一所幼兒園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為了使我園能以最快的速度有一個長足的發展,在省級示范園的基礎上再創造出新的輝煌業績,打造成一流的名牌幼兒園,根據國家《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特制定未來三年發展規劃:

辦園總目標:

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工作規程》、國家、省、市《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為指導,深化教育改革,樹立“以人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實行新型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建設一支具有現代化管理理念的領導團隊,以教科研促發展,形成一支有現代化教育理念和樹立終身學習意識的專業型教師團隊。創設兒童化、多元化、具有現代氣息的育人環境,形成有教育特色的校園文化,培養身心和諧、富有個性、主動學習的兒童,力爭使我們在省級示范園的基礎上再創造出新的更大的輝煌,把我園建設成省、市一流的名牌幼兒園。

突出一個主旋律:積極推進和諧素質教育。

創建兩大特色:課程園本化、教育特色化;

弘揚三種精神:樂于奉獻精神、愛崗敬業精神、務實創新精神。

定準四個目標:建立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協作型團體,以全面實施和諧教育為主線,努力打造和諧的育人環境,注重幼兒多元智力潛能的開發。

分步實施目標與計劃:

20**年7月―20**年7月

階段目標:

學習貫徹《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化幼兒園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的改革;充實領導班子,帶領全體教職工迎接新時代的挑戰;全面實施和諧素質教育,完善園本課程建設,內部環境建設,為幼兒的發展創設最佳的環境;提高教師自身基本功,建立起我們自己特色的協作型團體。

措施與計劃:

一、進一步健全、修改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充分發揮民主治園的各項舉措,把各項監督機制落實得更細更實,進行科學民主管理,不斷提高領導班子的整體素質。

二、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搞好師德教育,建立起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協作型團體,發揮每位教師的潛能,為我園的發展釋放能量。

三、組織教師進一步領會“綱要”精神,不斷學習中外先進的幼教理念,用以指導教育教學工作;用自己培訓自己的方法,采用各種交流活動、案例分析、教育隨筆、教學能手大獎賽等方式來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四、搞好園本課程建設,創辦出自己的教育特色。

五、搞好省、市、區及幼兒園“十、一五”課題的各項開題及研究工作,規范各項課題研究過程,把課題研究活動引進教育教學當中來,以科研促發展,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

六、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利用家教網、家教園地,對家長進行幼兒教育指導,提高家長們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及教育的能力。搞好每學期的“家長開放日”、“親子園”活動,做到家園教育相互配合。

七、充分發揮省級示范園的作用,每年向社會進行全方位開放。同時發揮“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以及以城帶鄉和雙陽“手拉手”單位的指導作用,幫助協作單位盡快改善辦園條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八、進行校園網絡建設,實現辦公自動化和教育資源共享。

九、搞好園內環境建設,如外墻粉刷、重建大門、改造洗手間以及班級環境、墻刊設計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20**年7月―20**年7月

階段目標:

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不斷提升現代化管理理念,實現科學化、網絡化、人本化等相結合的管理體制。立足園本培訓,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逐步形成學習型組織,創設一切有利條件,提升我園的綜合辦園實力,以優質的辦園水平促進教育改革的發展,不斷贏得新的發展空間。

措施與計劃:

一、對教職工全面實行量化考核工作制、工作業績評分制、工作崗位競爭制以及其他的各項配套制度改革管理,從而達到整體水平的全面發展提高,并最終實現優勝劣汰的良性競爭機制。

二、全面搞好各項科研課題研究工作,立足本園培訓,在原有基礎上做細、做實,充分發揮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逐步形成學習型團隊。把先進的教育理念理解、內化、轉化到教育行為之中,既滿足幼兒當前發展的最大利益,又能指向幼兒發展的未來方向。

三、全面推進園本課程研究,創幼兒園園本課程教育特色。學期末召開園本課匯報會、總結會。

四、根據我園幼兒的特點按小、中、大制定不同層次年段幼兒教育目標,加強幼兒的養成教育、道德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五、繼續搞好園舍建設,綠化美化幼兒園,使幼兒園建設高品位、精品化,爭創綠色幼兒園。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園內生活和社會活動,創設一個寬松、愉快、充滿人文關懷的環境,形成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

七、充分挖掘家長中的教育資源,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過程,與家長分享幼兒教育的理念、經驗、體會。

20**年7月-20**年7月

階段目標:

實現現代化管理機制,創設一支高素質的管理團隊,充分發揮現代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多層次開展現代化幼兒教育研究;教學上形成多樣化、個性化、綜合化;適應新要求,增設幼兒教育改革的新優勢;為幼兒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取得廣泛、良好的社會效應,成為一流的名牌的現代化幼兒園。

措施與計劃:

一、依據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管理層不斷吸取新的管理理念,提高應變能力和決策能力,形成一支適應社會需求的新型的現代化管理團隊。加強目標管理、計劃管理,并形成系統的幼兒園管理體系。

二、運用網絡系統把幼兒園檔案材料信息化,進一步管理、加工、利用,建立適宜的現代化管理信息系統,為幼兒園的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提供優質的服務。

三、進行課程改革的第三階段,完成園本課程、特色課程及新課改的整合。

四、依靠課題研究造就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在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時注意把握團體與個人發展的相互關系,以團體的發展為基礎、為背景、為養料,在團體發展中實現個人發展,同時,又以個人的發展促進團體的更好發展。

五、進一步加強幼兒園、家庭、社會的聯系,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形成相互發揮積極影響的“一體化”教育思想。

六、本著不斷創新的原則,合理規劃,科學設計,繼續完善、改造各項設備設施,創設一流的辦園條件,推進幼兒園的發展。

以上目標計劃是根據當前我園實際情況而定,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市場發展的需求,還要及時給予修訂、補充完善,以求達到計劃和時代要求的相統一。

篇2:信息技術促進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

信息技術促進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

內容摘要: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現代化,用信息技術來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已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也正以輔助教育的形式走進幼兒園,它以其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鮮明的教學內容,以其文、圖、聲并茂且具有良好交互性特點,使得各種教育信息的表達更加生動、直觀和多樣化,為教學帶來了令人矚目的變化。教師應對這種新挑戰的能力,純粹依靠校本教學資源已遠遠不能適應教師的發展需求。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其應用更是迅速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如何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使他們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中起骨干、示范作用,是信息技術學科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信息技術觀念更新培訓教師專業發展

21世紀的教育,用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是一個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教育帶來了生機,更帶來了沖擊和挑戰,同時對教育的改革發展及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這一職業群體面臨著新的挑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已成為21世紀教師教育的主流話語,全面提高幼兒教師的信息素養,更是21世紀國家社會發展的需要。用信息化促進幼兒教育的現代化,全面培養幼兒教師的職業素養,特別是“信息化的從教能力”的培養更應放在核心的位置上。開展信息化技術教學培訓,可以滿足教師提高信息素養、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改革的需要,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教師信息化技術培訓期間,我們積極探索,使教師學有動力、學有所益、學有所用。

一、幼兒園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現狀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絡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相對幼兒園來說,中、小學的信息化起動得較早,受關注程度較高,發展較好。而農村幼兒園的信息化進程雖起步遲,但發展快,近幾年中從布滿粉塵的普通黑板到高清觸控的無塵化電子黑板,從封閉的課堂教學到網絡化遠程互動教學,從有限的書本知識到浩瀚的網絡教學資源庫,交互式多媒體數字課堂等教學模式的轉變讓教師們措手不及,幼兒園教師信息化程度急待提高。

二、更新觀念,提高教師對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

傳統的幼兒教師培養過程中,我們比較強調其觀察、溝通、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彈、唱、跳、畫能力等基本功方面的培養。但在21世紀的今天,在信息技術環境中,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能力,更需要用全新的觀念和理論去重新審視和指導教育教學活動的各個領域和環節。觀念層面的現代化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的關鍵和內核,如果不更新觀念,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不高不僅不會提高教育教學效率,而且還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由此可見,現代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職業特質有了新的定位和要求。首先,信息技術把大型的圖書館微型化,將世界上無數的圖書館搬進電腦、帶進了學生課堂、搬進了私人家中。同時信息技術的出現改變了教師知識的質量觀,新知識與舊知識的更替周期不斷加快。這就要求教師樹立新型的知識觀。其次,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在本質上是一種選擇過程,電腦和網絡以及其他多媒體設備成教育的中介,老師通過信息技術發送信息,幼兒通過信息技術接受信息。從聲音、圖像、直觀形象的演示等多種形式,改變了傳統單一的“一張嘴一本書”的教學模式。幼兒的學習從一味的接受變為不同程度、不同速度、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不同意向的主動選擇。這就要求教師樹立新型的教學觀、學習觀。第三,教師有了正確應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態度,能認識到信息時代有效獲取及利用信息的重要性,確立有效利用信息進行終身學習的新觀念,掌握了信息技術以及與此相關的網絡通訊技術,能夠設計開發教學資源,才能將它們融于教學活動中,為幼兒創設必要的、最佳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習效率。

篇3:專業成長促發展:暑期幼兒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

專業成長促發展――暑期幼兒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7月18日至19日,在臨朐縣一中階梯教室里,全縣的幼兒教師暑期培訓拉開了序幕。

一、由縣教育局張局長講話,張局長首先從我縣幼兒教育的現狀分析了幼兒教育的發展方向,然后對本次學習提出了三點要求。1、提高認識。2、用先進的教學經驗武裝自己。3、注意安全。

二、壽光實驗中學幼兒園張愛君園長做了“家園共育”的講座。張園長把自己二十多年的工作經驗結合在講座中,理論聯系實際把“家園共育”詮釋的清清楚楚,家園共育是一種雙向活動,在家庭和幼兒園愉悅的環境下進行。家園共育要考慮幼兒園和家庭雙方的要求,圍繞的核心是孩子,最終目標是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真正把家長作為教育活動的引領者、指導者和實施者。張園長的具體事例實用價值強,成功經驗我們可以借鑒。

三、濰城區托幼辦主任溫向娟主任做了“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講座,溫主任首先從集體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入手,有針對性講述了科學活動和健康活動,其次講解了集體教學活動的操作技巧,破解了優質課形成的密碼,用實例解讀了教學活動中的教學理念。結合具體的活動具體講解。實用性非常強,對我們以后的教學活動起到了指導性作用。

總的來說,本次活動受益匪淺,讓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理清了思路,1、仍然要加強學習,不斷進取,出色的完成任務,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尊重幼兒人格,真誠關愛每一個幼兒。

2、加強服務意識保教并行,讓自己真正融入到孩子們的吃喝拉撒睡,關注孩子們的成長動向。

3、學習陽光心態,做陽光教師。用平和的心態積極面對每天的瑣事,鬧中取靜,學習幼兒的好奇心,積極探索發現幼兒的純真心靈。

總之,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全心全意為幼兒服務,深深扎根于幼兒園這片凈土。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