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隨筆:有效發展幼兒想象力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有效發展幼兒想象力
一、生活是幼兒想象力的源泉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沒有形象的呈現,就沒有理智活動。”他指明了形象思維發展中的重要性。生活里的形象反復出現會在人的記憶里產生意象,想象力是在意象基礎上發展而來,培養幼兒繪畫的想象首先應豐富他們感性經驗。首先應多帶幼兒去郊外體驗大自然的風光。春天的百花齊放、柳枝發芽,燕子呢喃;夏天河水碧波蕩漾,泛舟河上、岸旁垂釣、聽青蛙歌唱;金秋碩果累累,樹葉有紅、有綠,遍地金黃;嚴冬皚皚白雪,銀裝素裹,大地著上神秘色彩,使幼兒領略了大自然的美,又引起許多的幻想。其次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生活中的美。如馬路上的車水馬龍,交警叔叔不畏酷暑寒冬在指揮車流;媽媽每天不辭辛苦地騎車送孩子上幼兒園,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看到修路工滿身塵土揮汗勞動,使幼兒知道現代建筑是許多人不辭勞苦的結晶,就會產生不同的新鮮感受,更會聯想出許多往事傳說。帶幼兒聽音樂,看晚會演出,使幼兒不但領略到樂曲的美妙,更能提高審美意識。例如教幼兒畫“新式汽車”前,我先帶他們觀察馬路上各種車輛,而后讓他們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各式各樣的玩具汽車,使他們由遠及近、有淺入深地感知了汽車的構造、用途,在此感性經驗基礎上又向他們出示了許多奇特的新式汽車圖片,孩子們興奮異常,思維開闊,大膽想象,按捺不住急切作畫的心情,就連調皮搗蛋的孩子也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創作中去。結果孩子們創造出了“飛機汽車”、“蘋果汽車”、“機器人汽車”等極其富有想象力創造性的作品。
二、情感是想象力發展的不竭動力。
幼兒天生就會畫畫,他們會用繪畫來發泄情感,同時也表現了自己的心智,因為心靈是智慧的土壤。藝術的表面是形象,藝術的背面是情感。我們從表面上看是一個孩子在畫什么東西,但實質上是一個孩子在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這種情感的發泄,是用畫筆來表達他內在心靈的需求。畫畫是人人本有的天稟,幼兒天生就愛畫畫,因為人是有情感的動物,那種不能用語言和言情表達之外的表達,就是繪畫。所以兒童畫是幼兒情感的必要表達方式。他們從兩歲開始,只要手中有畫筆,就喜歡畫畫涂涂,旁若無人地陶醉在想象之中,如果大人橫加喝斥,就會扼殺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意識。
要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注重幼兒學習過程,讓幼兒畫其所畫,畫其所想,使幼兒按自己的興趣由感而發,由情而畫。注重引導幼兒的情感因素,只有情趣才能愛畫畫,只有愛畫畫,才能有激情,才能充分發揮想象力,創作出好作品。例如聽了故事《美人魚》后,孩子們深深為美人魚的故事所感動,討論熱烈,有的說:“美人魚太可憐了,我不想讓它死?!庇械恼f:“我想讓美人魚會說話?!庇械恼f:“我想讓美人魚結婚”等等。我讓孩子們畫“我能為美人魚做點什么”,孩子們紛紛拿出手中的筆,畫出了自己想象中的美人魚,五彩繽紛,形態各異。劉音小朋友畫出了美人魚過圣誕節,小魚們送給美人魚許多漂亮的禮物;齊筱穎小朋友畫出了美人魚要生孩子了,美人魚的肚子特別大,里面有兩個小美人魚。我問她為什么要這樣畫,她說:“我想讓美人魚有孩子,這樣她就不會死了!”多么稚拙的語言,毫無造作之氣,兒童天生就是藝術家!
三、實踐是想象力的發展的歸宿
兒童天真爛漫,活潑可愛,想象力豐富,作畫自由,無所顧忌,隨意夸張,對世界充滿新鮮感,什么都想知道,他們好奇好動的特征大都反映在玩上,在玩中增長知識,在玩中求樂。了解這一心理特征,教師在輔導時就應該從玩開始,玩就是美術啟蒙教育的第一步,例如小班的玩色活動就特別受孩子們的喜愛。教師在輔導畫畫時,應打破常規,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順應童心,傾聽他們的見解和判斷能力,為其創造一種自由、愉快、和諧的民主氣氛,尊重天性,順其自然,潛移默化地引導。想象是創造的前奏,不會想象就不會創造。
對此,教師要多種手段、多種方法相結合,集繪畫、詩歌、舞蹈、音樂、游戲于一體,積極引導,激發他們的想象力,鼓勵他們好奇的張揚,啟發幼兒大膽落筆,創作與同伴不一樣的作品。只有在自由自在的創作過程中,幼兒才會畫出智慧的火花,才會更好地發揮想象、創造潛能。多鼓勵和提倡兒童大膽地畫,無論是想象畫、寫生畫、創作畫、自由畫,都應讓兒童親自去體會一下,實踐一下,也只有在實踐活動中兒童的天賦才能得到發揮、發展,兒童的想象力、創造性才能得到較大程度的挖掘,兒童的聰明才干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記得有一次我讓孩子們畫“水果想象畫”,在孩子們觀察和了解各種水果的基礎上啟發想象:“現在我們來變魔術,讓這些水果變成小精靈,有眼睛、嘴巴、手、腳......而且會哈哈大笑,會生氣,跟小朋友一樣,它們生活在自己的王國里,如果你是水果小精靈,你愿意打扮成什么樣子,做什么”。孩子們興奮不已,隨著音樂做出了各種動作,并且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孩子們在繪畫時興致昂然,邊畫邊聯想,沒有一個說“老師我不會畫的”。結果有的畫出了水果小精靈放錄音機開舞會,有的畫出了西瓜國王發脾氣,有的畫出了美的菠蘿公主,長著長長的卷發,穿著美麗的花裙子......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篇2:幼兒教師隨筆有你們就夠了
三月,一聽就是個討人喜歡的季節。
三月,風吹桃林十里萬里,梨花簇簇競相綻放。
三月,又是一個相聚的日子......
坐在大巴車上,藥力促使睡意昏沉。盡管獨自坐車回家已八年有余,但是手機一直響個不停。爺爺、爸爸、媽媽、姐姐、弟弟、妹妹......微信、QQ、信息、電話,一次次確認我的位置,生怕我會丟了一樣。
到達市區,爺爺送我去車站坐車。一路上和我說路線的最新消息。鄭州到家的哪條線路開通了,價錢不貴,也不會暈車......突然間就想到一句話,一個人哪天突然很了解某一處的情況,只是因為那里有他最在乎的人。
到達家鄉車站,看著打著雙閃的車,我笑了。一家五口聚齊了。
回家第一餐,是爸爸燉的美顏圣品。喝著甜甜的,美滋滋的。有人約著喝酒,爸爸推辭了“孩子都回來了,不去了”
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總是能說很多話,每次都會秀恩愛刺激我。和弟弟在一起總能說很多話,是個黑姐專業戶,偶爾暖你一下。和妹妹在一起總能說很多話,毒舌拌嘴拌著拌著就睡著了。這是我寒假以來唯一沒有做惡夢的一晚。
趁著春暖花開,舉家出游??慈丝达L景,我的眼里有你,你的手機里有我和你。一路上歡聲笑語,哪怕是堵車,在一起也是美美噠。
月亮出來了,就著月光,開開心心吃著燒烤,不知道在談些什么,就是瞎開心。媽媽趁爸爸休息的時候告訴我,爸爸說,很多東西不能教會我,不然我就不回去了,自己得留一手。
其實,爸爸的擔心是多余的。
其實,身在鄭州心是在家的。
其實,我是什么都不看重的。
其實,你們一句話我就會回家的。
真的,有你們,就夠了!
篇3:教育隨筆:當幼兒教師要有愛心
教育隨筆:當幼兒教師要有愛心
保育和教育相結合,是幼教工作的特殊性質,沒有慈母般的愛心,是不會做好幼教工作的。面對剛剛步入教育最初級階段的幼兒群體,從幼兒的吃、喝、拉、撒到呀呀學語,無不透著老師愛心的關愛交互。
多年來的幼教工作,我憑著對孩子和一片愛心和高度負責的事業心,不斷改進教學手段和保教方法,做到了在園幼兒的身心發展。
文浩小朋友由于父母離異,性格比較孤僻,有個小朋友哭著找老師說文浩把他推到了,鼻子臉全是血。叫來文浩,問他:“為什么和小朋友打架”?他卻一聲也不吭。老師只好把被摔的孩子洗好、包好、哄好后,再抱起文浩小朋友說:“做錯了事就要承認,向小朋友說聲對不起,看把小朋友都摔出血了,承認了錯誤,老師和小朋友都會喜歡你的。”“老師,他說我是沒人要的壞孩子嗎?”聽了這話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是呀文浩需要更多的母愛和周圍人們的關愛。從那以后我把文浩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經常為他換洗衣服,有病前去送藥、看望。并經常跟他奶奶談論如何關愛小文浩的衣食問題。后來文浩進步很快,是愛,溫暖了這個可憐的童心。類似的事例很多很多,不勝枚舉。在孩子身上付出的你會得到更大的收獲。付出的是愛心,收獲的是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