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二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計劃

小學二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計劃

2024-08-02 閱讀 1222

【小學二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計劃一】

**年年度第二學期的到來,我將繼續擔任的二年級的班主任工作,看著這一群可以的學生們,看著他們渴望求知和充滿稚氣的臉龐,我深切地感到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但有壓力才有動力,有動力才有學生們更好的未來。根據班級實際情況,我制定出小學二年級德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立足本級實際,求真務實,千方百計創設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快樂成長的環境,堅持以寬松和諧的環境培育人,以健全的制度規范人,以發展的目標凝聚人,使德育工作落到實處,更上一個臺階。

二、工作重點

我在班主任德育工作計劃中將學校重點活動分成以下幾點:

(一)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豐富德育內涵。

(1)開展“給媽媽洗腳”活動,值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面向全體學生開展了“給媽媽洗腳”,鼓勵教育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回報媽媽的養育之恩。

(2)“我是節約(能)小標兵”主題活動,深化科技教育。開展以“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粒米”為主要內容的節約資源“四個一”活動,培養學生從小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

(3)“珍愛生命”主題活動,深化體衛安全教育

開展喜聞樂見的安全教育活動,提高學生自護意識。繼續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通過法制專題講座、學生征文、參觀展覽等途徑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4)“藝苑奇葩”主題活動,深化藝術教育

以“六一”兒童節為契機,開展校藝術節活動,展示學校藝體特色教育。圍繞主題,熱情歌頌祖國,充分反映德小學生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節目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校園特色和學生特點,體現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

(二)重視學科滲透,加強德育科研。

不僅二年級的德育工作,在小學德育工作計劃中都將:

1、優化學科教學

課堂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陣地,要繼續認真上好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品課、晨會、班隊活動課。

2、開展實踐活動

緊緊把握教改脈搏,在二年級開展課題活動,并同學校傳統校園文化、綜合實踐活動特色緊密結合。通過社會調查、公益勞動、社區服務、科技文化活動積極開展社會實踐,不斷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并將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表現列入學期學業成績考評項目。

附:每月份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寒假生活總結,期初常規工作

2、制訂班級管理工作計劃

3、加強勞動觀念教育,搞好個人和集體衛生。

4、進行勤儉節約教育。

5、“學雷鋒、樹新風”主題教育活動

6、慶祝“三八”婦女節-“愛獻給媽媽”活動。開展“給媽媽洗腳”活動。

四月份

1、清明節活動

2、“人人講誠信”讀書教育活動

3、“珍愛生命”主題活動

五月份

1、勞動節紀念活動

2、對學生進行愛護公物教育。

六月:

1、慶祝“六一”兒童節系列活動

2、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端午節活動

3、制定復習計劃,鼓勵學生努力學習。

4、加強安全教育,做好放假前的準備工作。

【小學二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計劃二】

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它貫穿于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之中,與其它各育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保證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起著主導作用。為加強學校的德育工作,特制定二年級德育工作計劃如下:

一、德育工作目標:

培養學生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提高學生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培養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使每個學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二、德育工作任務:

班級德育工作主要是向學生進行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內容的社會公德教育和有關的社會常識教育,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教育學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國。

基本內容有公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為習慣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等。

三、德育工作要求:

重行為規范教育,抓薄弱環節,提高“班級管理評分”的實效。以執行、為基本點,以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為重點,促進學生良好品行的形成。注重良好的學習習慣、禮貌習慣、衛生習慣、做人習慣、做事習慣的培養。

四、實施途徑:

班級實施德育必須充分發揮校內、校外各教育途徑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務。主要途徑如下:各科教育;校級、班級教育和各種教育活動;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活動。

1、利用晨會、班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科學教育

2、進行以為內容的規范教育,以落實為切入點,結合學校禮儀教育要求,逐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以落實學生個人日常行為為主線,以德育系列化活動和“班級星星榜”等評比表彰機制為動力,扎扎實實地搞好德育工作。

4、開展節日活動。各種重要節日、紀念日中蘊藏著寶貴的道德教育資源,各班級要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活動。教師節舉行“以最好的表現,向老師獻禮”教育活動,“十、一”長假期間布置學生多收看一些戰爭時期的故事片。讓學生做到“六知、四全”。“六知”:知隊名、隊旗、紅領巾、隊禮、領導者、隊的作風;“四會”:會系紅領巾、會行隊禮、會唱隊歌、會呼號。讓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教育,增強愛國、愛家鄉的熱情,激發為國而學的信心。

5、每月班級進行民主評選,選出“德育小標兵”利用“星星榜”進行獎勵,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篇2:五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心得體會(1200字)

五年級班主任德育工作心得體會1200字

時光飛逝,轉眼一學期又已結束,而在這一學期里我又一次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艱辛與瑣碎,特別是德育工作,讓我感觸頗深。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學生的心理結構也隨之發展、變化。高年級學生自尊心的外在表現更加強烈,同時影響著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作為五年級的班主任,我在慶幸高段學生班務方面可以幫我分擔一些的同時,也在承受他們時不時出現的有關心理上以及行為上的問題所帶來的煩惱。

五年級的孩子正處于似懂非懂的階段,但他們卻又覺得自己什么都懂,他們渴望被理解、被重視,而他們卻又覺得老師和家長們卻又不夠理解,不夠重視他們,因此他們就想出各種方式想引起大家的注意,甚至去挑釁老師的威嚴。

我班有一位男生,很聰明,學習成績也很好,在我接這個班之前一直是這個班級的班長,后來經過新學期的重新投票,他沒被當選班長,而成了一個副班長。我當了這個班級的班主任之后,我發現他并沒有一個前任班長該有的風范,他愛惡作劇,愛欺負女孩子,有時還愛和任課老師頂嘴。終于有一天,他和一位任課老師吵起來了,原因是他認為老師冤枉他沒寫作業,最后事情在我和家長的調節和疏導下,他去向那位老師道歉了。但事情并未結束,接著他接二連三的在其他任課老師的課上搗亂,使任課老師怨聲連連。此時,我奇怪了,納悶了,以前的一個一班之長,難道會是這樣的嗎?我想得找個機會和他談談。

終于有一天,其他同學都上信息技術課了,教室里就只剩他一人,我想這正是一個談話的好機會(因為據我了解,他是非常好面子的一個孩子,他認為被老師叫辦公室是非常丟臉的)。于是,我不動聲色的從他身邊坐下,問:“怎么沒去上信息技術課?”他警覺的說:“我有點不舒服,所以向老師請假了。”“哦。”我表示知道了。接著我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后用非常真誠的語氣說道:“小k,其實老師很早就想和你好好談談了,我相信這段時間你心里肯定非常不好受,你不是一個會故意和老師作對的孩子,否則,以前的老師絕對不會選你當班長,你說,是嗎?”也許是我的一席話打動了他,又或許他真的需要找個人來傾訴傾訴,于是他向我說明了最近為什么愛和老師作對,為什么愛欺負同學的原因,原來這一切都是為了填空心中的那份失落,因為一直以來他都是班長,而突然同學們卻不再選他了,他覺得不能接受,所以他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于是,我告訴他要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很容易,但關鍵是起的作用到底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呢,如果是反面的話,大家只能會離你越來越遠,因此,要想重新樹立你在同學們心中的地位,那就要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你自己的能力。經過這次的談話,小k果然改變了很多。而作為班主任的我,經過了這件事后,也使我明白了許多。

的確,作為一名班主任,如果你對學生不了解,那你該如何開展學生的德育工作,學生又能如何信任你呢?對于心理正在逐漸發展的少年兒童,如果為師者不能多一點理解,多一些關懷、寬容,他們的心理又怎么能健康地成長。

篇3:班主任工作心得:德育小記

班主任工作心得:德育小記

在近四個月的班主任工作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高中學生,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和挫折,做為班主任要在生活、學習上關心幫助他們,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打造師生間的和諧共贏,與學生融合為一,一切為了學生。學生是孩子,允許他們犯錯誤,寬恕他們的過錯,但不可縱容。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營造一個平等、友愛、和諧的集體環境。

今年我帶高三(7)班,在任這個班級班主任期間,我遇到一個學生,他的名字叫葉*。這個學生性格多變,時而沉默寡言、時而嬉鬧異常,外面表現地喜歡與同學相處,但心底又有輕視同學的矛盾想法。同時,在學習上也表現出消極懈怠,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經老師批評教育,卻仍舊漫不經心,我行我素。我通過觀察和溝通發現該學生在初中階段與父母有過強烈的沖突,對父母有敵視甚至仇恨心理,這個心結沒有打開。但其實他的母親對其十分溺愛,而父親則比較簡單、粗暴。兩個人存在教育理念不合,并且常有為了該生當面爭吵的行為,令該生感覺十分煩躁。到了高三,因為前面的學考成績十分糟糕,有畢業的壓力,該生的情緒化的傾向越發嚴重,甚至出現了應激性的摔打學校桌椅、頂撞語文老師、缺席重要*等各種違反學校規章制度的行為,成績更是一如既往地墊底。

所有的一切終于到了爆發的時候,他感覺呆不下去了。我迷茫了。猶豫著要不要答應他的退學申請。說實話我花在他身上的時間是比較多了,每每問題的解決,各種鼓勵都不能激起他奮斗的想法。于是,對他的要求就一再降低。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他很可憐,就像個自以為是的無助的小孩,快要被自己折磨得不成人形了,可他卻不知道,也不承認這一點。

他找了我很多次,說要退學。最終他跑到了校長室,申請退學。經過了校長的緩兵之計、動之以情的幾番勸說之后,該生又回心轉意了,不過還是沒有什么學習行動,就只是呆在教室里,我想他應該和我一樣迷茫吧--他,到底應該干什么?

面對那些自卑、散漫等心理障礙的學生,人們常說要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容易造成對抗情緒和逆反心理,不利轉化。但從該生身上,我覺得年幼時期的溺愛真是毒藥啊!現在,教師和家長都只能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現上,而更多的只是守望著,希望某一天或者某個時刻該生能自我覺醒,融入到集體中去,一點點感受大家對他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