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日常教學中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日常教學中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024-08-02 閱讀 6458

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才能有求知的欲望,也才能積極的思維,努力的探索,進而推動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喚起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那將意味著最大的失敗。大凡能使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學生才愿意學而且接受的也快。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要把學生學習的興趣放在首要位置上。那么,教師怎樣才能培養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既要嚴格又要慈愛,贏得學生尊敬,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是嚴格。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當然,“嚴”并不是說教師一定要板起面孔來,更不要“棍棒”式的教育。這里說的“嚴”,應當是嚴格要求課堂紀律以免放任自流,為全班同學創造一個良好學習環境;嚴格要求學生的平時作業;嚴格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對于違反“行為規范”的學生,每個教師都有責任予以制止,并幫助他們糾正錯誤,以培養他們美好的品行。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嚴格指導下,辨是非,明真理,識善惡,健康發展,積極進取,逐漸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也在嚴而又格嚴而有度的對學生的教育中,贏得了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從而大大的培養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還應象父母一樣,關心愛護學生,善待體恤學生,鼓勵幫助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相互信賴的師生關系。教師是父母,又時學生的知心朋友,教師跟學生談理想、談學習、談人生,一個關愛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勵,一絲肯定的微笑,都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信賴。在每次考試過后,教師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具體分析,最大限度地肯定和鼓勵學生,因為面對考試后成功和失敗的結果,孩子最需要的是老師的安慰和鼓勵,學生最期待的是老師公正的評價和積極的肯定。如果教師不失時機的拿起表揚的武器,就能增加學生成功后的信心,減少學生失敗后的灰心。這樣在老師的指導和鼓勵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做人的自尊心就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時時處處認為自己能行,自己能做,而且能夠做得好,不懦弱,不膽怯,更不氣餒,不悲觀,不失望。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懂得怎樣進行學習。只要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人的好習慣,我們的教育目的就基本達到了,而這種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贏得學生尊敬的父母式的友愛教育,無疑會極大地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用淵博的知識和高質量的授課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學生對某一個問題的理解和掌握,往往需要教師旁征博引、舉一反三,這樣由一點而輻射的過程更加明晰,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消化。這就需要教師廣泛的涉獵有關知識,以豐富自己的頭腦。誠然,教師有豐富淵博的知識能夠吸引學生,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但是,課堂并不是教師炫耀自己淵博知識的場所,他要求教師備課要目的明確,有的放矢,必須花大力氣去組織、安排、設計;然后在把自己豐富淵博的知識融匯到授課之中。我想做了充分準備高質量的授課必定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保證教與學的順利進行,提高教學質量。

三、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以及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深入地研究教材與社會生活及學生發展的關系,全面的把握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及隨時發生的需求與心態變化,設計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靈感的教學環境。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構造者,他們還需要根據學生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改變教學進度與教學內容。若千篇一律地用一種方法或模式授課,勢必導致教師教學的困乏和學生的厭學,式教學成績提不上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教師的教學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不斷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里所說的“情景”就是教師為了達到某一教學目地而創設的帶有啟發性和提示性的場景和材料,他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成功教育認為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需要與潛能,這就意味著追求活動、積極參與活動本來就是每一個學生的自然傾向,而人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和潛能;只有通過多樣化的活動,才能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過程,才能使課堂教學中的一系列問題得到解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注意到學生主體的存在,給他們以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和交流中享受到樂趣。激發學生探究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篇2: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電教媒體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它的運用適應了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為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起到了越來越明顯的支撐作用。由于多媒體具有形象性、直觀性、生動活潑、信息容量大、知識結構新、應用廣、效率高、效果突出、聲文圖像并茂等特點,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加大課堂密度、提高課堂容量,使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效益。

蘇聯心理學家贊可夫主張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設法造成一個愉快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而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教育階段的當務之急,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死讀書、讀死書的沉悶氣氛。在教師的幫助下,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促進教育思想和觀念的現代化。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樂學氛圍,讓電教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最佳作用不失為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一、創設意境,激發興趣

教育家夸美鈕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的途徑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求知欲望,促進思維的活躍,保持學習的持久。而多媒體就象一個“魔術師”,借助“聲、光、影、像’,化遠為近,化虛為實,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現在學生眼前,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生動、形象。這較之教師的講解、板書更容易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很快進入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之中。《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抓住小興安齡一年四季景色變化特點,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誘人與物產豐富。這篇課文,語言流暢,文質優美,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無限的情與愛。然而,由于小學生生活經驗少,對小興安嶺沒有感性認識,任憑教師“千呼萬喚”,學生對小興安嶺的“情”也難以激發起來。而借助電教媒體,進行情境教學,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上這一課時,我先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將帶大家到小興安嶺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學們興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語言描述:請大家上飛機,閉上睛睛。然后,我按下錄音機鍵,教室里響起隆隆的飛機聲,逼真的聲音仿佛真讓學生感到乘上了飛機,來到了小興安嶺。同學們一睜開眼睛就從大屏幕上看到春天的小興安嶺:冰雪剛剛融化,一只美麗的小梅花鹿在小溪邊喝水……再依次觀看了夏天、秋天、冬天的小興安嶺。還領略了幾味名貴的中藥材。看完同學們情不自禁地議論開來;小興安嶺的樹真多啊,小興安嶺真美啊……學生們置身于小興安嶺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動起由衷的情,由衷的愛,這里運用電教媒體,達到了“入境始與親”的目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怎能不樂于觀賞和學習呢?

二、以景思情,加強理解

某種情感的產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產生的,借助圖像烘托,音樂渲染等手段促使學生進入教材所描寫的特寫情境中,便能使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與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學生對事物的感受和情感體驗越深刻,對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徹。

篇3:低年級趣味課堂培養學習興趣

低年級趣味課堂培養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我認為: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一、課堂語言趣味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重點。為了達到《語文課程標

準》提出的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目標,我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恰當運用趣味性的語言,不僅活躍課堂氣氛,融洽了師生關系,還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讓每位學生都喜歡學習漢字。筆順規則是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教學中,我抓住低年級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征,恰當發揮趣味語言這一潤滑劑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時,許多同學老是喜歡先封口后寫里面的部分。課上,我按照同學們錯誤的筆順把這些字寫在黑板上,并風趣地說:“你們也太不禮貌了。明明見爸爸回來了,還先把門關上,叫爸爸怎么不生氣?”學生聽了,個個心領神會。

二、課堂情境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課文短小精悍,在閱讀教學中,我著重培養

學生的語感,學生在朗讀的同時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讓說話訓練與朗讀訓練緊密相連。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時,作了如下設計:(配樂,師描述并貼“夜空圖”;生閉上眼睛根據描述做動作,想象)讓我們一起飛向藍天,坐到月亮上。看,藍藍的天上有許許多多星星一閃一閃,在向我們眨眼。彎彎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讓我們飛吧,飛吧!飛上藍天,坐到月亮上。(貼上小女孩)師問:小姑娘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你坐在月亮上還看到了什么?說話訓練:我坐在月亮上,看見()。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后,反復指導朗讀課文第二句。在這樣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讀讀練練;誦讀感受語言美,學生讀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說話時想象意境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說話:東方明珠、長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閃現在他們眼前。扎實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學生學習興趣盎然。

三、課堂作業趣味性,喚起學生學習欲望。

作業的設計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

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因此,我設計作業盡量使作業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如,很多學生喜歡繪畫,學習古詩《鵝》,我讓學生根據詩文畫一只“美麗的大白鵝”,把鵝在水中游的動作、神態用畫展示出來;學習問句,我讓學生做打電話游戲題,讓學生扮演打電話人、聽電話人互相問候,理解問句的語氣;很多學生喜歡寫模仿文,學了《四季》,我讓學生也當詩人寫一首《四季之歌》。這樣的作業喚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更樂意學習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