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效辦法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辦法
海口市咸東小學吳江桃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辦法。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搞好師生關系,師生之間要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因為每個學生都是有感情的,都富有自尊心的。他們只要跟自己的老師有了感情,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會自覺地遵守課堂紀律,專心致志地聽講。有了穩定、良好的課堂秩序,才有利于教師的提問、啟發引導。要是師生感情不融洽,冷冰冰的。教師講課學生就可能聽不進去。這樣盡管教師費盡心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板書等,也會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事倍功半,事與愿違的情況。我曾記得:有一次,一個名叫王興富的男生不知為何緣故跟位女生吵架,我得知后便大聲指責他,并責令他寫檢討書。對此事我沒有做過細思想教育工作,只是粗略地采取強硬的批評手段,挫傷了他的自尊心,使這個學生產生了不融洽的情緒。恰好當天我上公開課,課堂上我提問他,卻是一問三不懂。本來我所提問的問題,只要他認真思考一下,就能回答的。但由于我剛剛對他所犯的錯誤沒有做過細的思想教育工作,造成了師生感情上不融洽,而使這堂已有準備的公開課導致失敗。從這一教訓中,我深深地感到,要想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就要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滿腔熱情地關愛學生,才使學生自己主動地配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互相作用,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此后,我對我所任教的班級的每一位學生都做深入細致調查摸底。尤其是那些后進生,一定要摸清紀律差或成績低的原因。當我了解到:班上有個叫吳順的學生,可以說是個紀律差、成績低的后進生。經了解他紀律差是最最初的無故缺課引起的,后來導致成績下降。因為他缺課了任課教師沒有及時與家長了解其原因,及時地進地思想教育。加上吳順的家庭經濟困難,家長在關愛孩子方面做得不夠,所以吳順的學習成績不斷下降。得知這些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次,我講完課文后,布置作業,同們們都動手做了,只見他還是一動不動,我便問:“吳順,為何不做作業?”原來吳順不小心把筆丟了,爸爸一生氣就不給錢讓他買。于是我立即送給他一支筆,他找不到作業本,我又送給他一本作業簿,并指導他動手做了起來,看到他書寫比之前好了些就給予表揚與鼓勵。每當他在學習中碰到難題我都耐心地給他講解,直到弄通弄懂為止。就這樣對他處處給予關心,使他深受感動,每當我上課時他都聚精會神地聽講,并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因此他進步很快,學習成績從學期始的不及格,到期末上升到80分以上的優秀成績。
就這樣我做到對班上每個學生有所了解,滿腔熱情地關心和愛護他們,親近他們,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如此更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我在教學中還注意采用有趣和有的放矢的提問,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誘導,深入淺出地講解,使學生學有滋味、有興趣。
由于我在教學中,始終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學質量也不斷提高。兩年來,我任教班級的學生在區性同年級的學藝競賽中,就有六名學生獲得語文單科第三、四各一個名次,數學單科2個第三名、第四、五名各一個名次,總分2個第三名。這些是我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所取得的成績。
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搞是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辦法。也是提高教學質量重量一環。
檢討書,海口市,公開課,自尊心,教學
篇2: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電教媒體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它的運用適應了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為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起到了越來越明顯的支撐作用。由于多媒體具有形象性、直觀性、生動活潑、信息容量大、知識結構新、應用廣、效率高、效果突出、聲文圖像并茂等特點,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加大課堂密度、提高課堂容量,使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效益。
蘇聯心理學家贊可夫主張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設法造成一個愉快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而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教育階段的當務之急,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死讀書、讀死書的沉悶氣氛。在教師的幫助下,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促進教育思想和觀念的現代化。運用電教媒體,創設樂學氛圍,讓電教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最佳作用不失為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一、創設意境,激發興趣
教育家夸美鈕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的途徑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求知欲望,促進思維的活躍,保持學習的持久。而多媒體就象一個“魔術師”,借助“聲、光、影、像’,化遠為近,化虛為實,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現在學生眼前,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生動、形象。這較之教師的講解、板書更容易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很快進入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之中。《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抓住小興安齡一年四季景色變化特點,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誘人與物產豐富。這篇課文,語言流暢,文質優美,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無限的情與愛。然而,由于小學生生活經驗少,對小興安嶺沒有感性認識,任憑教師“千呼萬喚”,學生對小興安嶺的“情”也難以激發起來。而借助電教媒體,進行情境教學,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上這一課時,我先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將帶大家到小興安嶺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學們興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語言描述:請大家上飛機,閉上睛睛。然后,我按下錄音機鍵,教室里響起隆隆的飛機聲,逼真的聲音仿佛真讓學生感到乘上了飛機,來到了小興安嶺。同學們一睜開眼睛就從大屏幕上看到春天的小興安嶺:冰雪剛剛融化,一只美麗的小梅花鹿在小溪邊喝水……再依次觀看了夏天、秋天、冬天的小興安嶺。還領略了幾味名貴的中藥材。看完同學們情不自禁地議論開來;小興安嶺的樹真多啊,小興安嶺真美啊……學生們置身于小興安嶺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動起由衷的情,由衷的愛,這里運用電教媒體,達到了“入境始與親”的目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怎能不樂于觀賞和學習呢?
二、以景思情,加強理解
某種情感的產生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產生的,借助圖像烘托,音樂渲染等手段促使學生進入教材所描寫的特寫情境中,便能使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與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境生情,學生對事物的感受和情感體驗越深刻,對事物的感知理解便越深入,思考分析也越透徹。
篇3:低年級趣味課堂培養學習興趣
低年級趣味課堂培養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我認為: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一、課堂語言趣味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重點。為了達到《語文課程標
準》提出的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目標,我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恰當運用趣味性的語言,不僅活躍課堂氣氛,融洽了師生關系,還促進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讓每位學生都喜歡學習漢字。筆順規則是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教學中,我抓住低年級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征,恰當發揮趣味語言這一潤滑劑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時,許多同學老是喜歡先封口后寫里面的部分。課上,我按照同學們錯誤的筆順把這些字寫在黑板上,并風趣地說:“你們也太不禮貌了。明明見爸爸回來了,還先把門關上,叫爸爸怎么不生氣?”學生聽了,個個心領神會。
二、課堂情境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課文短小精悍,在閱讀教學中,我著重培養
學生的語感,學生在朗讀的同時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讓說話訓練與朗讀訓練緊密相連。如,我在教《小小的船》時,作了如下設計:(配樂,師描述并貼“夜空圖”;生閉上眼睛根據描述做動作,想象)讓我們一起飛向藍天,坐到月亮上。看,藍藍的天上有許許多多星星一閃一閃,在向我們眨眼。彎彎的月亮多像一只小船,讓我們飛吧,飛吧!飛上藍天,坐到月亮上。(貼上小女孩)師問:小姑娘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你坐在月亮上還看到了什么?說話訓練:我坐在月亮上,看見()。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后,反復指導朗讀課文第二句。在這樣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讀讀練練;誦讀感受語言美,學生讀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說話時想象意境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說話:東方明珠、長城、流星、外星人等一一閃現在他們眼前。扎實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學生學習興趣盎然。
三、課堂作業趣味性,喚起學生學習欲望。
作業的設計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
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因此,我設計作業盡量使作業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如,很多學生喜歡繪畫,學習古詩《鵝》,我讓學生根據詩文畫一只“美麗的大白鵝”,把鵝在水中游的動作、神態用畫展示出來;學習問句,我讓學生做打電話游戲題,讓學生扮演打電話人、聽電話人互相問候,理解問句的語氣;很多學生喜歡寫模仿文,學了《四季》,我讓學生也當詩人寫一首《四季之歌》。這樣的作業喚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更樂意學習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