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自我認識與接納團體心理輔導方案
自我認識與接納團體輔導方案的設計
一、初衷:自我接納是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我接納有利于更好地認識自我。高中生正處于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期,針對高中生的自我認識水平有限,設計團體心理輔導方案,從而,促進高中生自我認識與接納水平的提高。
二、自我認識與接納對高中生的重大意義
美國心理學家Ruff指出:“自我接納是主觀幸福感的因素之一。”一個自我不接納者,他內心會產生很大的矛盾和沖突。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提到要想在一個不完善的、充滿矛盾與沖突的自我層面,建立一個令自己滿意的、趨于完善的自我,必須要經過三個環節,即自我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改變。自我認識就是要對自我的各個層面都有一個較為客觀的認識和了解。一個人只有接納自我,才能夠丟掉許多自我防衛機制和虛偽的掩飾,發現自己的真實形象,更好地認識自我。因此,對高中生來說,正確認識并接納自我非常重要。
三、高中生自我認識與接納的必要性
四、自我認識與接納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方案設計
活動目標:高中生在團體中可以盡情地傾訴與交流,全面了解、分析和評價自己,讓每個人都能發現自身的優點,激發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感;剖析自身存在的一些消極心理,學會克服這些消極心理現象;結束團體活動后能將在活動過程的感受與經驗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現存的問題。
活動形式、時間安排
采用游戲、團體討論等形式進行。活動安排在每周三下午,每次活動2小時,活動歷時一個半月。每次活動后布置家庭作業,要求參與者寫出自己在團體中的感受、對團體的建議,在現實生活中嘗試從團體中學會的行為模式。
活動規則及誓言
規則:積極參與、守時、專注、暫停評價、開放、保密。
誓言:我自愿參加“成長家園”團體訓練,在活動中我積極參與、遵守約定時間,并與大家分享我的感受,保守團體的秘密。
活動內容及實施
根據團體心理咨詢理論設計團體訓練活動,每組活動分六個單元進行。
第一單元:促進相互認識與了解。
活動一:知你知我。讓學生在火活躍的氣氛中放松心情并增進同學間的了解。
活動二:非言語交流。團體成員在非言語交流的情況下分別按身高大小生日前后進行排列,讓同學們在活動中學會觀察、學會理解。
活動三:滾雪球。讓同學們進一步加深認識。
活動四:簽訂小組契約。指導老師和團體成員共同制訂團體規范和團體協議書。
第二單元:促進相互理解與信任,提高成員的自我認識水平。
活動一:相互按摩。讓學生在輕松地氣氛中讓自己的身體處于放松狀態。
活動二:三人行。讓學生在活動中關注別人,也得到別人的關注。
活動三:第一印象大揭秘。讓學生在活動中認識、了解自我。
活動四:同心協力。培養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相互鼓勵與支持以及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單元:學會自我認識和接納。
活動一:觸電。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務;關注自我情緒;有手的接觸。
活動二:播撒愛心祝福。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關愛他人和被關愛的感受,增進團體凝聚力。
活動三:獨特的我。讓學生在活動中正確的評價自我并接納自我,做到全面客觀地認識自我。
活動四:美文閱讀――塑造成功的自我形象。讓學生在活動中欣賞和發揚自己的優點,接納和改進自己的缺點,不斷完善和超越自我。
第四單元:增強團體凝聚力和信任感,提高應對壓力的能力。
活動一:兔子舞。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團體協作,在愉快的氣氛中體驗信任及團隊互動。
活動二:解開千千結。讓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耐心、相互配合和齊心協力,感受到團體合作的重要性。
活動三:我的壓力圈。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自己目前所承受的壓力,對壓力進行分類,找到壓力源。
活動四:頭腦風暴。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團體的協作,找到緩解壓力的方法。
活動五:減壓按摩。讓學生在團隊中感受到團體的溫馨。
第五單元:學會正確認識與評價自我,澄清自己的價值取向。
活動一:小雞變鳳凰。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自我的成長。
活動二:我是一個怎樣的人。讓學生在活動中正確認識自己,全面了解和評價自己,更好的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擅長的領域。
活動三:信任后仰。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彼此的信任和個人在團體中的責任感,讓自己變為一個意志堅強、富有責任感的人。
活動四:主題活動之“價值觀大拍賣”。讓成員在活動過程中思考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樣東西”,通過對留與舍的決定,幫助學生澄清自己的價值取向,完成價值觀的重組。
第六單元:學會探索人生期望,思考生涯規劃;團隊的總結(與告別)。
活動一:魔術圓圈。讓學生在活動中增進團隊的信任和默契,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二:生命線。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人生期望,展望未來的學習與生活。
活動三:優點大轟炸。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與挖掘自身優點,對自己的優點有充分的認識并會自我欣賞。
活動四:回顧與分享。讓學生一起回顧一下這六次團體活動的內容,各位組員分享自己在這六次活動中的自我成長歷程和收獲。
活動五:結束團體,互留贈言。讓學生在活動中表達對今后的展望。
自我認識與接納團體心理輔導的價值
通過團體心理輔導進行自我探索。團體心理輔導的過程是一個通過成員之間的互動,來協助他們增進自我了解、自我抉擇、進而自我實現的一個探索和學習的過程。團體輔導過程中提供的安全心理體驗氣氛,能促進學生進行自我認知,開放自己、探索自我、表達感受,并在其他成員和輔導老師的幫助下,接受新的經驗,對自己進行深入全面的剖析和全新的再認識。
通過團體心理輔導獲取社會支持。參加團體輔導的學生們常常有共同的心理問題。團體輔導中的“經驗分享經歷”團體的討論方式,可以讓學生們彼此交換意見,互訴心聲,使學生們相互理解、相互同情、相互支持;而友好、溫暖的氛圍能促使學生們深入研討當下和以后可能遇到的難題,找到可行的解決難題的辦法,增強處理問題的能力,獲得正確的處事觀念和恰當的態度。
結果:在高中生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是近些年來在我國中學階段發展起來的對高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通過團體輔導,高學生逐漸能夠做到全面客觀地認識自我,積極地接納自我,欣賞和發揚自己的優點,接納和改進自己的缺點,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和超越自我,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篇2:團體心理輔導具體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通過團體活動形式,使同學們在懂得珍愛自己的同時,在生活、學習中學會幫助其他需要幫助與關心的同學,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助的氛圍,懂得珍惜。
二、團體領導:系輔導員及學生干部
三、參與對象:電商09級、10級各班
四、活動時間:90分鐘左右
五、活動地點:各個班級教室
六、活動時間:20**年6月
七、具體方案:
項目
內容
時間
備注
熱身活動
恰恰舞或兔子舞
全班熱身一下,創造點氣氛出來。
5
兔子舞音樂
主
題
活
動
寫自己最近煩惱的事情
了解大家的心理狀況,讓同學們在輕松的環境下把自己的煩惱寫在紙上。
10
紙筆、音樂
換掉煩惱
目的:給自己一個發泄平臺,學會傾訴,排解煩惱。也引導成員對自己專業學習的思考,在學習好的同時還應該好好愛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從而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操作:每個人上講臺說說自己最近很煩躁的事情。然后再叫4-5個人概述一下我們專業的通病――共同的煩惱。在煩惱的時,想想最后的結果會是很棒的,就有動力堅持下去了。換種方式思考,煩惱不再是煩惱。可能這不是困難,而是一種機遇,一種考驗。額外還可以呼吁大家一起互幫互助做做虛擬交易完成網店經營與管理任務。同時也勸導同學們晚上注意早點休息,注意身體。
引導:1、要學會關愛自己,積極參加各項活動,注意生活細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保證足夠的睡眠,多運動;不抽煙,少喝酒等。
2、健康是自己的,身體是本錢,是做好其他各項工作的前提,讓學生認識到身體的重要性。
3、心理健康也很重要,要通過各種方法來調節自己,讓自己擁有一顆陽光,健康的心。
15
學習一幫多
目的:增強班級成員間的交流,達到互學互助的效果。
操作:請大家覺得本班專業成績較好的上講臺說說自己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心得,還可以一起回憶一下以前學過的東西如dreamwear做網站、ps做網頁效果圖等等,還可以分享一下他或她的學習計劃或者對未來的思考。
引導:同學們更加油學習,給同學們一個導航,讓他們覺得不那么茫然。
15
放松游戲
目的:擁有愛心,增強愛的智慧,促進內心的平和。
操作:一、猜五官游戲說明:1、兩人面對面2、先隨機由一人先開始,指著自己的五官任何一處,問對方:“這是哪里?”3、對方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來回答提問方的問題,例如如果對方指著自己的鼻子問這是哪里的話,同伴就必須說:這是鼻子。同時同伴的手必須指著自己鼻子以外的任何其它五官。4、如果過程中有任意一方出錯,就要受罰;3個問題之后,雙方互換。
二、可憐的小貓方法:1.全體圍坐成圈,一人當小貓坐在中間。2.小貓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學貓叫。面對者要用手撫摸小貓的頭,并說「哦!可憐的小貓。」但是絕不能笑,一笑就算輸,要換當小貓。3.撫摸者不笑,則小貓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離開找別人。4.當小貓者可以裝模做樣,以逗對方笑。
15
體會
暢聊
全班同學圍成一個圈,談談這次活動的感受,說說以后的學習計劃等等。也可以給某些同學一些建議,或者評價某些同學的優缺點。
10
大團圓
目的:通過身體的接觸帶來溫暖和力量,使成員在結束前更實在地肯定團體的團結,體驗在一起的感受,獲得支持與信心。
操作:請大家站立,圍成圓圈,將兩手搭在兩側成員的肩上,聚攏靜默30秒。然后輕輕地哼唱大家都熟悉的歌曲,并隨著歌曲旋律,自由搖擺。從兒童歌曲到鄉村歌曲,盡量找大家會的,全情投入,一首接一首。全體成員在一個充滿溫馨甜蜜而有內聚力的情景中告別團體,走向生活,留下一個永遠的、美好的、極有意義的、難忘的記憶。
5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