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小學書法教學反思
書法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歷代書法家勤勉勵志的故事,培養青少年持之以恒,刻苦學習的優良品質。
教師在書法教學時,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心態和書寫習慣。學習書法貴在“心靜”,情緒煩躁、心神不定,是寫不好字的。王羲之說:“夫欲書者,先于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墨相連,意在筆前,然后作字。”
寫大字時,要求書者站立、身直、挺胸、懸臂、懸腕、兩足平放、呼吸勻和、專心致志,不允許有其它雜念要求。書寫者善于巧妙的運動人體內氣,經過身、臂、肋、腕達到筆尖,這樣才能產生優美的線條和筆力。
尤其是寫小楷,要求極高,需要很強的視力、腦力、體力;同時心、眼、手高度協調,做到精力充沛,甚至在較長的時間里不吃不喝,不能走動。
漢字是由點、橫、撇、捺、鉤、折等基本筆畫組成,沒有筆畫就沒有書法美。教師可以從字的基本筆畫、結構、用筆、用墨、章法等方面指導學生練習。要想把字寫好,就得下功夫,從一筆一劃學起;要想掌握字位置、長短、粗細以及運筆的輕重、緩急、速澀,字態的險與穩、欹與正,用墨的濃與淡、濕與枯,要做到這些,就要培養學生一絲不茍,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
我在書法教學中,時常利用古今書法家刻苦練習書法的事跡,教育感染孩子們。“書圣”王羲之為了寫好字,常常到池塘邊觀察鵝在水中的姿態,由于經常洗刷毛筆,門前的池塘都成了墨池;他為了得到道士手中的大白鵝,為他寫《黃庭經》。王獻之為了學習他父親的字,寫盡千缸水,他母親卻說“只有一點像羲之”。還有當代“草圣”林散之半生磨難的事跡,讓古今書法家們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感染我的學生們。
總之,義務教育階段的書法教學不僅是一種素質教育,同時滲透著德育教育。學生通過書法學習,能很好地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及燦爛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篇2:小學書法教學論文引領學生逐步邁進書法藝術殿堂
小學書法教學論文引領學生逐步邁進書法藝術的殿堂
桂林市琴潭實驗學校秦彥玲
摘要:在崇尚無紙化辦公的今天,全社會書寫漢字的質量都在嚴重下滑。我們有責任繼承和發揚書法----這門我國獨有的民族文化,遠離"臨摹"誤區,樂在自主創新,遠離"苦學"誤區,寓教于樂,硬筆為主,毛筆為輔,精講精練精批改,學以致用。教師要隨時隨地激勵,對每名學生所取得的成績進行表揚,使學生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地挖掘其潛質,提高書寫能力,教育學生寫出規范、端正、整潔的漢字,其書體是楷書和行書。
關鍵字:書法藝術硬筆為主
書法是我國獨有的民族文化,我們有責任繼承和發揚這門古老的藝術。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對鍵盤、鼠標的過分依賴,使書法的實用功能被弱化,人們的書寫能力正逐漸退化,孩子們更是被沖擊者,多數學生沒有扎實的書寫基本功。在崇尚無紙化辦公的今天,重新審視我們的小學書法教育,重拾傳統文化就顯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年8月教育部發文,要求在小學階段開設書法必修課。
事實上,不僅僅是小學生書寫漢字的質量在嚴重下滑,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乃至于社會書寫漢字的質量也在下滑,可以說,幾乎全社會書寫漢字的質量都在嚴重下滑。面對漢字書寫教育的這種困境,教育部如今鄭重其事地重申對學生開展書法教育,目的就是要通過對學生進行書法教育提高學生漢字書寫的
對小學生進行書法教育的主要內涵是上述第一點,即教育學生寫出規范、端正、整潔的漢字,其書體是楷書和行書。
然而,如今的小學書法教學中卻存在諸多誤區,例如教學上單純強調技法,臨摹貫穿始終,注重實用主義等等。如此教學必然扼殺學生的求美天性,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發揮,遏制學生對寫字的興趣,最終使小學生的書法訓練演變成為了完成任務而"寫字",其字寫得橫平豎真、千篇一律,如同印刷體一般,毫無藝術性可言。針對以上問題,作為小學語文書法教師,應該順應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尊重他們的興趣愛好,推動他們的求美天性,同時引領他們遠離三大教學誤區,學以致用,使其興趣盎然地邁進書法藝術的殿堂。
一、遠離"認知"誤區,樂在由淺入深
學生在練字時應先學筆畫,再學獨體字結構、再學偏旁部首、最后學習合體字結構。在練字的過程中,可以邊學筆畫邊講獨體字結構,然后遇上了有偏旁的字,首先可以了解偏旁部首的寫法,再學習合體字結構,家長和老師在教學生練習書法時應該注意,低年級的學生書法教學不要過于追求完美。俗話說"字無百日功",努力地付出一段時間,肯定會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對于剛剛開始學寫字的小學生來說,只要達到橫平豎直、大小勻稱、卷面整潔即可,以培養興趣為主、以形象教學為主;等稍大點再寫得很像也不遲。
低年級學生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不要太過分強調突出筆畫的頓筆和傾斜度,應該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為好。低年級學生練字培養良好的習字習慣最重要,例如正確的坐姿、執筆姿勢,正確的坐姿有利于身體健康,正確的握筆有利于流暢書寫和保護視力。
二、遠離"臨摹"誤區,樂在自主創新
眾所周知,書法學習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臨帖,這也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但是,書法教師萬不可單純地讓學生進行重復、臨摹練習,因為那樣勢必會扼殺小學生的天性,使小學生的書法訓練演變成為了完成任務而"寫字",其字寫得橫平豎真、千篇一律,如同印刷體一般,毫無藝術性可言。教師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從初步模仿中感悟前人的書寫法則,學習前人的運筆方法和結構規律,進而做到從無知到感知、從模擬到突破、從吸收到創新。
1、用"眼"臨帖。就是指要學會讀貼,要對字帖里面的字的結構、用筆、章法等詳察細審,靜態上理解其形態,動態上掌握其點畫呼應的關系等等。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方法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
篇3:多媒體技術讓書法教學煥發神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讓書法教學煥發神采
【摘要】教育部關于《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要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寫好漢字。……鼓勵學校、教師、學生通過互聯網獲取豐富的書法教育資源,加強交流,構建開放的網絡書法教學平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生動活潑的書法教學。”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字教學中,單純的寫字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寫字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寫字,化枯燥為生動,使學生好寫、樂寫。根據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上網搜索關于我國古今書法家的故事、軼聞的文字資料和音像資料,利用錄像、課件等聲圖并茂地播放名人書家學書的故事。
【關鍵詞】多媒體、巧用、妙用、活用、善用、書法教學
教育部關于《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要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寫好漢字。……鼓勵學校、教師、學生通過互聯網獲取豐富的書法教育資源,加強交流,構建開放的網絡書法教學平臺,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生動活潑的書法教學。”
筆者通過調查分析發現,當前學校的寫字教學存在這樣的一些問題:
(一)、師資力量不足。好多學校雖然開設了書法課,但只是流于形式,應付檢查,并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沒有專任的書法老師,學生的寫字教學只是由語文老師兼教,師資力量欠缺。
(二)、教師授課模式傳統。老師的課堂教學仍擺不脫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寫字教材,組成的傳統的寫字課堂教學形態。對于如何使學生寫好字,如何突破寫字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沒有很好地思考,傳統的寫字教學模式停留在枯燥的、周而復始的教師一筆一劃地講解,缺乏生機與活力。這使學生提不起勁來,往往把寫字看作負擔。
(三)、學生的心理特點看。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好動、沒有耐心,小學生手指手腕發育不成熟,注意力易分散,時間長了,學生會覺得寫字“不好玩”、“很苦”,漸漸地失去學寫字的興趣。由于學生對寫字興趣不濃,方法掌握得不夠扎實,往往到了中高年級作業中的寫字質量甚至比低年級有所下降,所以傳統的寫字教學呼喚新的高效的變革。在當前高效課堂背景模式下,如何利用課堂上的僅有的40分鐘,沖破傳統書法教學模式,與現代教育技術結合起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書法寫字教學,成為當下各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巧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字教學中,單純的寫字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寫字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寫字,化枯燥為生動,使學生好寫、樂寫。根據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上網搜索關于我國古今書法家的故事、軼聞的文字資料和音像資料,利用錄像、課件等聲圖并茂地播放名人書家學書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臨池學書”、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三國時鐘繇抱犢入山學書的故事,讓他們學到了勤奮;岳飛在沙上練字的故事,讓學生在角色的熏陶下,感受書法家寫字的刻苦,寫字的勤奮,使他們認識到寫好字要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學生在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中自然而然就調動了性情,產生了強烈的習字欲望。教學中充分運用這些資源穿插在日常的寫字教學中,無疑對學生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二、善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寫字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