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小學三年級數學作業展工作小結

小學三年級數學作業展工作小結

2024-08-02 閱讀 8050

上周周前會上展出的是我們三年級數學的作業本。全校老師在認真仔細的檢查后,對我們六個班作業的優點進行了肯定,也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在作業常規的落實上,我們對每次作業都能及時批改,特別是在二次批改和指導方面,從作業的圈圈點點中,就能看出我們的老師都是煞費苦心的,哪怕是算式中少了一個單位,哪怕是提數學問題中少了一個問號,真正做到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

在評價方式上主要以鼓勵為主,連續三次作業都是優A我們會在學生作業本上畫一個笑臉,如果連續三次都得合B的我們會畫一個哭臉給予暗示,學生們都非常重視并且喜歡這個笑臉,甚至在我們303班有位學生的作業本中的笑臉下面她都寫上這樣一句話:“這就是我!”我們不僅關注得笑臉較多的學生作業本,同時對那些學習相對困難的學生也從不放棄。每當在他們的作業本中能夠尋找出一點點進步時,我都會寫上:“有進步!加油!”當他們再次進步時,我又會寫上:“繼續保持!加油!”慢慢地,他們的作業本上也能出現笑臉啦!

當然我們也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如有老師指出應適當增加數字書寫練習,我覺得真得很有必要,我們通常強調字要寫好,而往往忽略了數字書寫的重要性,其實很多學生就是因為數字寫得不好而影響做題的正確率。再如有些學生在作業本上打草稿,其實在一開始學筆算除法時就已經讓學生準備草稿本,可有些學生仍舊在封面上甚至在課桌上打草稿,可能還是強調得不夠吧!所以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將一如既往的落實教學常規,彌補在工作中的不足,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就一定能做好!最后真誠地感謝每一位老師給我們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謝謝大家!

篇2: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作業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實現本學期的學習目標,結合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內容和本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根據學校整體作業建設與規劃的指示精神,實現目標、教學、評價的一致性,突出作業的各項功能,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特對本學期作業進行整體建設。

二、建設思路:

作業具有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矯正教學、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作用,它和備課、上課、輔導、評價構成了教學的五個環節。因此,作業設計要置于教學環節的整體中來思考,從而保持作業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學習評價的一致性。作業本身也是一個系統,主要包括作業的設計、作業的布置、作業的批改、作業的講評等環節。完善作業系統應該以精選、先做、全批、精析為基本原則,從而實現作業的有效性。

(一)作業設計的目的性

作業設計時,首先要明確練習什么內容,達到什么要求,通過學生作業期望學生學會什么、悟什么。

(二)作業設計的針對性

要提高作業的效率、效益,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作業的針對性。一是針對學習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二是指學生學習過程中混淆易忘的知識點或技能環節。

(三)作業設計的層次性

作業設計的層次性,一是指作業的先后順序,也就是學習內容的內在聯系與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技能的發展進程;二是一組作業題之間的坡度適當,即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坡度,適合學生的實際。

(四)作業設計的趣味性

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使數學作業對學生產生吸引力,作業的趣味性是不容忽視的。作業的趣味性,一是讓學生感到數學好玩,還要讓在學生感覺有趣的基礎上,讓他們體會做作業的樂趣,開動腦筋的樂趣,這樣的興趣才會持久,興趣水平才會提升。

(五)作業設計的多樣性

在設計作業時,要體現作業的多樣性。一是題型的多樣性,如計算題、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應用題、畫圖題、看圖計算或問答題……;二是方式的多樣化,可以是書面作業與操作練習相結合、口頭作業與實踐作業相結合,個體練習與團隊練習相結合,短練習(當天完成)與長練習(幾天或更長時間)相結合等。

(六)作業設計的選擇性

設計作業要考慮因材施教的需要,結合不同水平的學生布置不同程度不同要求的作業,使學生各得其所,可以同一個題目,提出不同的解題要求,以適應不同水平學生的需要。

作業的設計除了體現以上的特點,還要考慮到作業的思考性、科學性、操作性等。

三、實施措施

(一)精心設計,科學布置

我們在精心設計作業的基礎上,科學地布置作業。

1、布置作業要考慮課堂作業與家庭作業相結合,數學作業與其他學科作業相結合,作業量與學生認知特點、承受能力相結合,作業難度與完成時間相結合。達到科學、合理、實效地布置作業的目的。

2、作業布置要有明確的要求。要讓學生明確作業標準,明確時間、書寫格式、完成過程等方面的要求,使學生會用標準進行作業自評,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提高學習效率,成為學習的主人。

3、布置作業切忌盲目性,草率性,切忌用教輔練習代替作業,來增加學生作業的重復性、機械性。

(二)作業評價,促進學業

1、學生自評: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業做出客觀的評價,正確認識自己的得失,樹立自信心。

2、小組評價:把不同水平的學生安排成前后兩桌,每四人組成一個小組,課堂作業,可以先檢查最早完成的作業,每小組只須檢查一人,并指出其錯誤所在,然后由他去評價另外三人的作業,并監督、幫助他們進行訂正。這樣在學習小組內互評,學會合作,互勉互助,共同提高。

3、家長評價:家長是學生最好的也是第一個老師,所以在有可能的情況下,請家長也參與到學生家庭作業的評價中,以督促學生形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4、教師評價:課堂作業:教師要全批全改,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面批,了解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想法,了解學生錯誤的原因,以便反思自己的教學,改進自己的教學。不能面批的時候,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恰當的評價,寫出激勵性的語言,指出問題的所在,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學習的進程,及時調整。

(三)反饋矯正,改進“教”“學”

學生作業情況,教師要及時反饋,及時講評。對于學生作業*性的問題要集中講評,個性問題要面批矯正,當面輔導。作業中的錯誤要求學生及時訂正,并做好復批工作。

(四)整理反思,完善提高

把當天的作業及時整理,汲取精細、實效的作業,刪去無效的作業,保存其精華。一學期下來,將所有作業整理成冊,以備后用,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