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縣初三語文二輪復習研討活動心得

縣初三語文二輪復習研討活動心得

2024-08-02 閱讀 1006

為切實做好**年中考后期復習備考工作,增強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4月18日,初三語文二輪復習研討活動在白塔初級中學舉行,我有幸參加了此次活動。

上午參加活動教師共同觀摩了白塔初級中學韋曉利老師執教的《小說閱讀復習》、房山初級中學喬壽麗老師執教的《說明文閱讀復習》和實驗中學富華路校區張傳霞老師執教的《議論文閱讀復習》三節復習課。韋曉利老師選擇情節概括和人物形象分析兩個考點,通過選做連云港中考考題,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自己總結解題策略,讓學生思維逐漸上升到新的層次,能力得到提升。喬壽麗老師緊密聯系學情,通過教師對學生練習的細致批改,總結學生常見的失誤之處,并通過小組合作,激活了學生思維。張傳霞老師選擇議論文的論證思路這個考點,給學生提供回答這類問題的模板,聯系課內所學的議論文來訓練學生,并結合本次一模考試中學生的答案,讓學生對答案進行修改和提升,一步一步,水到渠成,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下午進入評課環節,實驗中學張延程、平明中學陳彪、雙店中學苗正昌、實驗中學富華路邵瑜、石榴初中丁家旺、房山初中王燕榮等老師對三節課進行了精彩的點評。

教研員郝小安分析了“一模”考試成績,對比了每所學校兩次成績,對進步學校提出了表揚,也指出部分學校存在的問題,列舉了學生答題過程中的失誤,提出了改進的意見。聯系近階段的視導,指出復習課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一味迷信解題方法,在上面花費過多時間,擠壓了學生練習的時間,導致訓練不足;教師心情急躁,沒有給予學生表達的機會和過程,學生進步不大;貪大求全解決閱讀理解的所有問題,導致沒有能夠練透一個考點。給出了三點建議:練得多不如練得透,分解閱讀訓練的點,靜下心來,一步一個腳印,力爭點少面深對學生閱讀進行訓練;保證學生充分的閱讀、思考和回答問題的時間,不代替學生完成任務,讓學生在充足的實踐過程中真正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對優秀學生要加大訓練的量,讓這些學生吃飽,增加練習量,變換各種題型,讓學生見多識廣,考試時候才能成竹在胸。

篇2:中學語文復習找提高突破點

中學語文復習,找提高的突破點

海口市第十四中學陳蔚

語文教學面臨著尷尬的現象:雖說是母語,但學生根本不重視,認為學不學都沒關系,特別是到了高三復習階段,學生寧愿花更多的時間用學理科,把語文拋到腦后。當然造成這個原因的有語文教學上的不足,但最重要是學生認為語文復習提高不快,不如花時間做數學,于是就出現了理科學生不學語文的現象。當然,高三復習階段是絕不允許有這種偏科現象的存,否則高考是將全軍覆沒。根據這種情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必須摸索出對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的作法是:在進行常規復習的同時,尋找提高的突破點。

我在復習中的突破點是:

1、重視文言文閱讀

①、忠實于課本

文言文閱讀備考必須立足課本,加強積累。文言文閱讀可以說是學生的弱項,學生把它戲稱為第二門外語。但高考必考,學生也必須認真。我分析了近幾年的高考試卷,雖然高考考的文言文是課外的,但所有的文言知識的考查都能在課本中找到對應之處,考的實詞、虛詞都可以從課文中找到影子,如文言實詞考查一般以直接解釋實詞和選擇非正確答案的題型出現,而其所列解釋義項均能在課本里找到相同的用法;虛詞往往以例句與文段選擇項結合的方式出現,這里的例句大多出自課本,即便少數不是出自課本,也一定能在課本內找到相同的用法。所以熟悉課文是必須的,讓學生在做題時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復習時,我沒有撇開課本,而是重點放在復習課本,且重點課文要學生必須要熟讀,盡量能背下來。因為文言文的語感是靠讀出來的,而能把經典文言文篇目背誦如流,這對懼怕文言文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奇跡,他們定會對這一“奇跡”驚嘆不已,而這種驚嘆也正是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迸發學習激情的動力,那么文言文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②、訓練內容多樣化

多做文言文閱讀。文段選取多樣化,史傳類、議論類、抒情類及其他文學作品都要進行適度的訓練,史傳類散文已考查了多年,有可能退出高考舞臺,且文章短小的段落很難表現出傳記的人物性格而使命題者很難取舍,且考查形式缺少變化,而古代抒情性或議論性散文卻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文言閱讀試題理想的文段。當然,在復習文言閱讀的同時要高度重視課本中出現的各種文體樣式。此外,除專題訓練,每周都要用一節課的時間做一篇高考文言文閱讀的模擬題。閱讀時,在注重理解的同時,應該學會回頭看看,作錯的應及時總結。

③、相關的文言句式理解即可

在做文言文閱讀時,不常見的文言現象只需帶過,不必深究,掌握文言現象重點不在各類術語,而在于多多積累典型的例句。學生一般需要掌握的文言實詞的考查點有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就行了,有些文言文的語法講不明白的,沒關系,只要學生知道這種句式如何翻譯就行了,如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等等,學生弄不明白就算了,高考考的是理解,不涉及語法。

④注意掌握答題技巧

首先要樹立整體閱讀觀念,將文言選段、試題、作者等作為一個整體看待,不作孤立的理解。特別是要認真閱讀文段,決不能脫離文段做題,更不能肢解文段,注意上下文的聯系,特別是翻譯這一題,更應該注意關鍵詞的理解。其次要注意將所考的文言知識和課內知識結合起來思考,盡量利用課本中相同的意義或用法去推斷。最后要將考題與原文一一對應,仔細排查,認真篩選,耐心做完題目,養成嚴謹的答題習慣。

2、文言名句的默寫

這個考點盡量不讓學生失分,與往年不同,今年的默寫是規定篇目。所以要求學生必須背熟。我一般規定學生在什么時間里背熟幾篇,就在這個時間段里檢查,背不熟的,默寫不出來的,教師就必須多下點功夫進行監督,一定讓每位學生過關。我的作法是高三第一學期把規定的篇目背熟,第二學期每節課前十分鐘進行默寫,篇篇默寫篇篇改,不允許錯一個字,然后從背誦篇目中抽出名句印發給學生,目的是讓學生在這題上不丟一分,可以說這是一道送分題。

3、作文

作文在語文卷中占的比重很大,寫好作文,關系到語文分數的高低。高三的作文不是在“改”而是在于“導”“用”和“評”。作文提高的突出在于:

⑴審題

作文的關鍵在于審題,題都沒審好,多好的作文也是離題。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重在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

(2)、材料。

學生的作文中沒有事例,而是在那里為某種情緒而抒發,或是議論文就在空喊口號,這樣的作文沒有可讀性。要讓學生的作文內容充實,就必須讓學生心中有材料,學會應用材料:

①、積累的材料

如感動中國的人物、與高考相關的社會熱點等等,一個班分八個小組,自己搜集材料,整理、歸納、積累。做到心中有“材”,靈活運用。

②、材料的運用

教師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材料,讓學生學會列出觀點,或用一句話把材料概括出來。或是教師出話題,然后學生根據話題搜集材料,教師進行指導,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理解材料,運用材料。或是以材料的觀點去搜集相關的材料,注意材料的相關性。

做法:

教師印發一些材料,每則材料上要求學生完成下列幾個問題:

a、列出材料的觀點(多元化)

b、擬二個標題

c、寫出文章的頭尾

d、學生寫文章,學會運用這些材料。

(3)平時注意細節的規范

抓字體,字體不清晰,不工整、不美觀,會影響作文的得分;抓標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題目是成功的一半;定時間,時間把握不好,會影響寫作的質量和數量,字數不夠,扣分也比較重。

語文復習并不是沒有提高的可能,關鍵是教師如何針對學生、針對學科特點,做一些確實有效的復習,找到了突破點,自然就會見成效。這樣學生在備考時就充滿了信心。

高考試卷,正確答案,高三復習,海口市,文言文

篇3:小學語文教師隨筆提高語文復習有效性

如何提高語文復習的有效性

四小李會麗

我們復習首先要從教材整體性出發,按知識體系或按單元,抓住重點與難點,考慮復習目標,使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性把握,從多層次、多角度認識重點與難點知識,以求做題時不會遇到大的障礙,緊扣住得分點。其次依據學生實際。對基礎好的和基礎差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目標要求,要因村施教,使他們各有所得。實際教學活動中,就某一節課的目標而言應有所側重,不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要有計劃地將課堂復習目標重點定位在認知、能力的某一方面,從而保證學生整體素質的協調發展。

如何讓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在復習階段用最少的時間去完成課后的復習工作,達到最佳的效果是我們需要探討的。通過實踐發現,“及時回憶”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復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回憶,對于學困生,回憶的方式最好是采用結對子的方法,兩兩合作,互相啟發、補充;回憶的線索最好按課堂程序方式,這樣可以使回憶上升到對課堂知識的內化和能力的升華,把學生的遺忘率降到極致。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對剛學過的知識,趁熱打鐵,及時回憶鞏固,是強化記憶痕跡,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

其次就是及時整理錯題本。讓每個學生都準備錯題收集本,收集錯題并加以錯誤的原因分析,知道學生突出重點、難點、考點地去收集錯題,并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有意識地加強對易混、易錯部分的辨析。并使錯題收集在有限而緊張的復習階段中成為他們進行復習的重要途徑。

再次還可以利用早讀時間復習四字詞語,強化易錯的字(通過讀音或字義),先全面檢查,如:舉辦一次四字詞語填空比賽。從中找出依然有錯誤的詞語,每天與其他類型的題目作為作業。反復強化。

最后以練習為主,:有講有練:精講多練:邊講邊練。練出新花樣: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對比練習。做到: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讓學生有常學常新之感,真正達到溫故而知新。總之,把住一個原則:內容要“全”,習題要“精”,方法要“活”,時間要“足”。

另外在復習過程中,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求實。首先,對字詞句篇、標點等各種知識和聽說讀寫等能力培養的標準要清楚,在復習訓練中要嚴格落實“課標”中的要求。其次,復習的過程要踏踏實實,嚴格指導,嚴格要求,嚴格訓練,不能走過場。再次,要講求實效。復習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每一節復習課都要精心設計,精心安排,使學生每次復習都有所得,每節課都有新的收獲。

第二、要求活。機械重復是復習的大忌,應該努力避免。所謂求“活”,就是要在復習中,引導學生通過“變式、變序、綜合”的方法,把知識活學活用。在“活”中求得扎扎實實的復習效果,在“活”中提高學生的能力,在“活”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還要注意分析試卷,把握試題類型,訓練學生正確審題做題,教給審題的方法。

第三、教師要采取各種形式,讓學生去積累梳理,讓學生去訓練對照,讓學生去反思檢討,積極主動地加入到復習中來,在主動的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學語文。

第四、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也不是知識的另一種形式的再現,它的出現一定要具有深度。這種深度體現在知識上、能力上或者是語文的思維上。教師要根據學生所學的狀況把握好這一深度,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下潛”到這一深度,這樣才能讓學生通過復習真正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