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助力小學英語課堂總結
多媒體集形、聲、光、色于一體,能夠有效地渲染氣氛,創設情景,其優勢主要表現在資源多樣性、內容生動性,學習過程的互動性等。我們要充分發揮這些優勢,把多媒體作為認知工具,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創造思維能力,從而有效地輔助英語教學。通過實踐,我認為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有利于突破教學中的難點、重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以達到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目的。
(一)、多媒體的好處:
1、利用多媒體組織課堂教學。
在多年的教學中,我感到:一堂英語課有一個好的課堂組織教學,將對整堂課的英語教學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上課伊始,師生的精神狀態對于上好一節課非常重要。所以,我非常重視課前交流。有時候,我會讓學生看著大屏幕上的口號舉起右手跟著老師來說。有時候在英語課前的2-3分鐘,我就開始放錄音,讓學生跟著錄音唱一些簡單易學、節奏鮮明的兒童歌曲或是自編和本課內容有關的英語歌曲,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入學習英語的良好境界。抓住這一時機,我又在開始上課時的5分鐘之內,對學生進行語音訓練,充分利用錄音設備,多聽標準的語音,讓學生在語音的學習中,感知語音的優美、語調的自然流暢,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2、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求異、洞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直觀教學多優于一般的講解,利用生動、形象的電化教學手段進行聽、說訓練很容易,使學生產生新奇感,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而且形象的電化教育又創設了一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可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如:在新授bed,lamp,dresser等詞時,把這些單詞所表達的事物制成多媒體課件。當屏幕上出現了形象逼真、色彩鮮艷的畫面時,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到了屏幕上。這時,趁機教學單詞和句型,效果很好。
3、用多媒體圖像刺激與豐富學生的想象。
恰當使用多媒體課件,在視覺與聽覺交織的立體空間,能促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豐富想象的內容,深化認識陌生及抽象的事物,從而更快更好地投入新的學習過程。如:在教學“TheFarm”一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優美的田園風光,使學生猶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讓學生在優美的畫面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新知識,學會cow,duck,farm,field等單詞及句型,加深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通過對一幅幅彩色畫面的再造想象,學習由抽象到具體,由枯燥到形象直觀,同時激發了學生對美的事物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4、利用多媒體展現情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巧妙的多媒體設計,可提高課堂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給學生提供練習材料,讓學生一看到某個情景就不由自主地用英語思維脫口而出相關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形成流暢的語流和悅耳的語感。
5、利用多媒體播放網上的優秀素材,進行專項訓練。
(二)、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
1、濫用多媒體:
把上好課的希望全部壓在多媒體上,放棄了傳統教學中的很多優秀方法。該讀的不讀,該寫的不寫,忽視了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有的老師甚至連板書都沒有,怎么能給學生進行書寫的示范呢?
2、把做好課件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有的老師由于條件限制沒有電腦或不具備信息技術能力,總是在學校通知聽課的時候才匆匆忙忙地請別人幫忙做課件。我認為這不是好辦法。由于自己不了解電腦程序,根本不可能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軟件的功能來體現出自己對于某個教學環節的意圖,也就很難更好地讓多媒體為教學服務。所以最好學會獨立制作課件,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開發教材和設計高質量高效率的課堂。
3、學會資源共享:做課件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不可能天天都只顧做課件而干擾了正常的教學,可以和同學科的老師協商輪流制作,還要學會積累素材和用過的課件,方便以后循環使用。另外多瀏覽網上的優秀資源用于教學。
篇2: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同學課題研究總結
新《英語課程規范》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樹立以同學為本的指導思想。提倡同學參與、體驗、親身實踐、獨立考慮、合作探究。把英語課程定位在一個開放的體系上,讓其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是素質教育發展的趨勢。作為小同學學習英語基本形式的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面向全體同學,掌握好課堂教學,激發同學學習興趣,實現培養同學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在素質教育發展的今天,具有重大意義。
現將實施課題研究過程中措施、收獲與需要改進的地方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升素質
對于在課堂教學中優秀的教學方式和實用的管理方法互相借鑒,一起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施關鍵在于教師,學校特別注重英語教師內涵的不時提升,為此,學校積極發明條件,為教師搭建了廣闊的學習平臺、交流平臺和實踐平臺,分期分批選派教師參與省、市級英語教育培訓,借鑒名校開展英語教學的先進經驗,積極參與外籍教師講授的英語語言知識培訓。多次聘請專業外籍教師來校講課,拓寬教師的視野,培養教師課堂自我調控的能力,教師將學到的東西和時用于實踐,豐富了英語課堂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水平和同學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反復鉆研,辯證中學習,學習中優化,優化中提升。提升了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同學的深度和力度。
二、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同學,注重素質道德教育
現代課程價值的取向就是要使每一個同學的個性得到充沛的發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做到面向全體同學,正確實施素質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的整體目標上不只僅是關注小同學知識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同學能夠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擁有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要讓小同學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形成適合自身的學習戰略。換句話說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關注同學健康人格的發展,既要從事教學活動,又要從事教育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和時的給以道德教育。
三、多元化課堂評價,激勵每個同學發展。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確立以同學為中心和以學習為中心的指導思想。以同學為中心就是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在教材選用和教法設計時,密切結合同學的生活實際,考慮小同學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水平,考慮不同年齡段同學的學習要求與個體差別。這實際上就是按教育規律辦事,使不同的同學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獲得英語學習的樂趣、自信,具有不同的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以學習為中心,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把英語課上成知識傳授課,不要以教師的教代替同學的學。小學英語課一定要讓同學在活動中去學習英語,通過說說、聽聽、唱唱、玩玩等形式,讓小同學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從而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
每月一次的主題活動,將同學所學知識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展示出來,適合每個同學的個人特點,有的被評為歌唱小百靈,有的被評為單詞大王,有的被評為聽力小標兵等。提高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
四、整體設計教學目標,體現靈活開放
英語課程目標依照能力水平分成3個級別。同時,英語課程規范又將課程目標從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戰略、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進行了描述。也就是每個級別都要以同學在上述五個方面的綜合行為表示作為發展目標。我們根據自身同學的實際情況,靈活地確定各年級的教學要求,每個學段結束時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如優秀,良好,合格。這樣的設置有利于對各層次教學的指導,又為課程的靈活性和開放性提供了依據。
五、打造和諧課堂教學,真正實施素質教育
課堂教學氛圍在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和諧的師生關系有時比教法更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小同學的朋友、協助者的身份出現。尊重每一個同學,特別是關愛那些在英語學習方面有困難的同學,要盡可能多地為小同學提供實踐英語的機會,鼓勵他們所做的嘗試,維護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學習英語的活動中,增強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參與性,培養合作意識。
在英語課堂中,為了讓每個小朋友都有參與表達自身的機會,我們設計了豐富多樣的活動和練習方式,例如,分組討論,同桌對話,一人對多人問答,搶答,我說你猜等。讓同學在有意義的活動中學習,展示應用英語只是。讓學習發生在課堂上。國外的實踐已證明,合作教學已被廣泛應用于世界上幾十個大中小學課堂,對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同學的學業成果,促進同學良好的非認知品質的發展,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其實效令世人矚目。我們通過實驗也看到了教學效果的明顯改善,大大提高了小朋友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每個小朋友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
六、發展自我積極發展
英語教學在教學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設計、教學評價的實施和課程資源的開發上都要突出以同學為主體的思想。面向全體同學,把課堂還給同學,讓同學把課堂變成真正學習知識的課堂自我展現的平臺。不要讓小同學在課堂上被動地學習。針對各個層次的同學制定合理的活動。只有在活動中兒童的天性才干得到最大限度地釋放,只有在活動中各個層次的同學才會獲得學習的成績感,才會鞏固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讓同學主動學習,滿足各個層次小同學英語學習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