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淺談使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中原鎮中心學校鄭學蓮
摘要: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化,英語教學正面臨著新的挑戰。用信息技術整合學科教學已成為現代教學的亮點,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運用,徹底改變了傳統單一的說教模式,優化了課堂結構,使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提高了學生創新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信息技術激發興趣
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已成為科技發展的主要標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也使得小學英語教學與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成為必然的趨勢。多媒體信息技術集圖形、文字、動畫和聲音等于一體,創造生動、形象、交互的開放式教學環境,它具有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和高效性等特征,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能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語言實踐,使教學效率達到最優化,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英語水平與能力。
作為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在全國提出大力加強基礎教育的今天,我們必須轉變教育模式,用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技術以及教育方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激發興趣,提高創新源動力
新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和語言運用。”唱唱、跳跳,說說兒歌,對于初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或許還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學習英語年數的增長,這種教學方式已漸漸讓他們失去興趣。而多媒體是當前學生最感興趣的東西,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一定能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即便是一首歌曲的演唱,如果事先把歌曲做在課件中,利用多媒體,讓學生通過自己點擊鼠標,自己欣賞,自己演唱,自娛自樂,自己去體驗,去接觸,就會享受學習英語的興趣,一旦興趣被激發,還怕調動不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嗎?課堂交際教學要求從一開始上課,就要創造一種和諧自然的交際環境、濃厚的外語氣氛,喚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使他們積極投身到言語交際活動中去。學生的興趣有了,氣氛就形成了,那么學生開口講英語的興趣自然出現。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學生的興趣以直接興趣為主。小學生比較擅長于形象思維,他們更喜歡看童話、動畫、科幻和戰爭方面的電影電視,因為這種立體與動感畫面更能吸引他們,這就是直接興趣。興趣激發起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因之顯著提高。例如,在教學ferry,train,plane這三個不同的交通工具單詞時,我就在多媒體中設計了三個不同的對象
篇2: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常用幾種導入法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常用的幾種導入法
教學中,我常常根據所教內容結合小學生的情況,采用以下方法進行導入:
1.歌曲導入
如在學習農場動物單元時,我會播放《oldMacdonaldhasafarm》,并和學生一邊唱一邊模仿動物。同學們情緒高漲,一下就進入了當節課的話題討論。
2.情景圖導入
我在教學中注意充分利用課本上的標題和主情景圖,因為圖片通常很生動,也為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打下基礎。
3.游戲導入
如“開火車”讀單詞,“搖頭晃腦"說單詞等游戲,復習舊知引入新知,活躍課堂氛圍。
4.聊天導入
講時間的表達方法時,我問學生:“世界上富人和窮人誰都可以擁有,沒有形狀沒有顏色看不見的,怎么都抓不住的的是什么呢?”提問不同學生,逐漸得出時間這個答案。通過這個對話方式讓學生們懂得時間的寶貴。
5.短劇表演導入
根據課文不同需求,讓學生自己編排一個與內容相關的短劇來表演。其他同學進行觀看的同時初步了解。
6.動作猜詞導入
通過“我來演大家猜”的活動,由表演動作的同學來負責做出詞匯的相關動作,可以使得課堂開始的更有趣味性。
同時,我也經常采用簡單的英語采訪,多媒體課件播放視頻等,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們都會很感興趣,而且很期待上英語課,使英語課成為學生喜歡的科目之一。
篇3: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要保證有豐富語言輸入量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要保證有豐富的語言輸入量
課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即要創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又要積極開展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所以,我認為更不能就教材教,而要勇于把英語課堂的觸角伸向更廣闊的天地,也就是學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學生一道開發和生成開放、富有活力的英語課堂。而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受時空的限制,為教學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保證了豐富的語言輸入量。根據這一特點,本節課我主動的人為設置、通過多媒體課件,增大課堂容量,為教學提供大量生動、形象的素材。這樣不僅有效地擴大了學生視野和與語言操練的面,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接受和存儲效率,從而增強了教學效果。
小學英語,英語課堂,信息技術,多媒體,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