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初三九年級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中學初三九年級化學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海淀區初三期末考試化學試卷分析
一、整體難度
整體難度水平中等,題型基本比往年有所變化,由于金屬這部分知識不考,所以在題型的變化上比較新穎,尤其是第25題,第30題與以往題型相比變化較大,但是難度相對下降,主要考察學生對整個題型的信息提取能力;第32題由以往的氣體性質題,向科學探究題在轉化,雖然轉化的尺度不是很大,但是需要引起考生注意;33題科學探究實驗題主要考察了學生對題干、已知條件、問題等重點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化學語言敘述能力,并在此題中揉合了碳和碳的氧化物這一單元的常規表格型計算(差量法求氣體質量),與同期相比難度稍稍加強;第35題計算題受33題影響沒有繼續出現碳和碳的氧化物這部分的綜合性題型,而是把化學與生活和化學式計算結合到了一起,并且在問題上做了很多的文字性陷阱,雖然不難,但是令考生十分頭疼。其余題型延續了海淀區的特色,基礎知識考察是重點,但是其中陷阱甚多,綜合題型考察全面,拿滿分需要謹慎思考。
二、考點分值
共8單元考點,其分值如下表:
這次考試在對于基礎實驗和實驗現象的考察比同期略多,由于不考金屬這部分內容,部分題型難度有所下降。但是從知識點來看考察的更加仔細和全面,并且多個知識點的結合成為了考試的亮點,只要學生對其中一個知識點不熟悉,就會導致整道題崩潰。碳和碳的氧化物,這單元的方程式考察的比較多,學生需要在以后的考試中認識到此單元的重要性。
三、難點、易錯點分析
1、25題的信息提取題:這個題總體難度不大,但是有兩個容易出錯的點。一是光能或電能可以轉化為化學能的時候沒有仔細觀察水的電解或者光解;二是無機物和有機物可以相互轉化這點,大家都知道有機物燃燒生成無機物,但是沒有看到題目中給了二氧化碳和氫氣可以在復合催化劑的條件下轉化為有機物這個地方。導致失分的同學悔恨不已。還有學生在這題上花費時間過多,超過了5分鐘,有點得不償失。
2、29題最后一問:是一道有陷阱的題,如果沒有看到后續數據就開始進行計算,那么這題會耽誤大量時間,等到發現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了。
3、30題:是一道給定了范圍的變形推斷題,主要是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以及實現現象等基礎知識來判斷成分和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難度不大,然而在第一題中容易將CuS后邊的沉淀符號丟掉,造成事實和化學式正確,得不到分的狀況。比以往的框圖構型的推斷題難度降低了不少,但是也在創新和知識整合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32題:整體的實驗考察主要是研究氣體性質(O2、CO和CO2),但是其中加入了科學探究的元素,并且將整個科學探究保持到了題目最后。整個題型綜合了對比試驗、反應方程式、實驗結論三塊內容。還有通過的氣體順序不同反應現象的差異思考,綜合能力要求較高,且要求用化學語言描述實驗現象及結論的能力十分強,不少學生在這個題最后的一步會丟掉1分。
5、33題:本次的科學探究題融合了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計算的元素,采用了兩種計算方式和三種實驗策略,讓學生做起來頗費一番工夫。把題讀懂需要很長時間,從中找出原因又需要對題目中已知條件的熟悉。方案1的題目答起來不算太陌生,但是方案2的第一個小題答起來就有些有力使不出來的感覺,后邊越做越膽戰心驚,因為方案2問到的全是有關實驗方案改進和實驗可操作性的問題。對于實驗不熟悉的學生,這塊做起來卻是難度比較大,以至于較為簡單的最后一問也沒有心思去算了,本題得6分以上比較困難。
6、35題:本題屬于化學式計算,是和化學與生活中元素結合的一類題,相對難度較小。但是今年的計算偏重的是數據的分析和陷阱的識破。第一問是關于化學與生活知識的一個填空,第二問和第三問分別有一個陷阱,第二問里每天要服用3000ml,第三問里求的是用來代替原NaHCO3的NaCl,而不是總的。如果注意到這兩點,這個題怎么分析有10分鐘也可以攻破了。
四、趨勢分析
本卷考察的較多的是實驗現象的敘述、實驗方案的評價和方程式的書寫,以及一些簡單概念的活用。在計算題的考察上,本卷亮點不多,難度適中,計算題難度明顯不如實驗題。計算壓軸題看似簡單,但是迷惑性還是比較強的;實驗壓軸題考察的綜合能力很強,知識點有疏漏會直接導致題目錯解??梢钥闯鰜斫衲甑木C合能力考察一定是一個重點,基本實驗能力和探究能力也一定比去年考察的要具體和全面,還有就是識別陷阱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比去年在同期試卷中有明顯的提升。
篇2:學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化學科期末試卷分析
**-**學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化學科期末試卷分析
昌江縣民族中學陳璋
一、試題結構
本考試化學卷,共五個大題,含26個小題,滿分100分。第一大題為單項選擇題,包括14個小題,共42分;第二大題為填空,含7個小題,共32分;第三大題為簡答題,含2個小題,共8分;第四大題為實驗題,含1個小題,共8分,計算題含2個小題共10分。
二、試題特點
試卷全面落實了《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了基礎性,開放性、體現了化學與社會、生活、環境等特點。試題做到知識點的多、復蓋面廣。試卷在體現基礎性的同時,也體現它的開放性。
三、存在的問題
1、審題不清。有些學生沒有認真閱讀,不能抓住題中關鍵詞語進行分析和理解。有的學生“低碳生活”回答要“文明,節約用水,不污染環境”等。
2、邏輯思維混亂,語言不規范。學生用生活語言表述化學現象和問題也比較嚴重。
3、錯字、別字現象嚴重。許多學生在描述時錯字、別字現象很嚴重。如長頸漏斗寫成“長嘴漏斗、”驟氣瓶等等,學生好粗心。
4,書寫化學方程中化學式書寫規范或化學式書寫錯誤如“氯化鈣寫為CaCl”
或語言不簡煉,語句不通順,如沒有等很多氣體徘出時收集。
四、建議1、落實實驗基本操作,嚴格實驗操作規程。(1)嚴格實驗操作規程。(2)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意識和實驗習慣。
2、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習慣。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學法引導,化學學習是需要方法的?;瘜W教學不僅學習知識,更重要的培養學生的能力,這一點我們責無旁貸。培養學生遵循原則對問題進行觀察、分析、判斷、選擇可行的方法。
3、語言表述科學、準確。學生在表述中老師要強化用化學專業用語進行描述。訓練學生的表述盡量規范科學。
4、糾正錯別字。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認真注意及時糾正學生書寫的錯別字,這種現象很普遍如不及時糾正對學生的化學學習造成嚴重的影響。
篇3:學年度上學期化學期末試卷分析
**-**學年度上學期化學期末試卷分析
十月田學校
一、試卷結構
本次期末試卷覆蓋面廣,題型新穎,共分五道大題,26道小題,重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試卷還注重考查學生計算的能力和知識歸納能力。試卷圖文并茂,對學生具有吸引力。試卷體現了試題的時代性,能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試題特點
1.本次期末試卷的命題是以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的有關內容為依據,重點考查學生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對化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解,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等。
2.試題有利于引導教師改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重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命題采用主題設計,突出“化學-技術-社會”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學-社會”的基本思路貫穿整份試卷。
三、答卷情況試題分析
本次考試,年級應考人數85人,實考人數85人,年級總分3640分,年級最高分96分,年級平均分42.8分,80分以上的有11人,60分以上的有18人,年級優秀率11%,及格率21.2%。總的來說成績還不太理想,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1、選擇題
選擇題共14道小題,每題3分,總計42分。重點考查的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應用的能力。選擇題也是得分率較高的一道題,有9人得到了滿分。其中錯得較多的是第5、6、7、12、14題。
第5題,通過化學方程式推出未知物的化學式,學生對化學式的書寫和推算能力較差,失分較高。
第6題,考查物質分類,學生概念較模糊,對物質的分類混淆不清,還需細化加強。
第7題,給出化學式計算某元素的化合價,學生對于化合物元素的化合價記憶不牢固,還需下功夫記憶。
第12題,解讀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學生信息分析和歸納能力薄弱,特別是相對原子質量的表示方法不理解,還需加強。第14題,考查學生通過表格的計算分析能力,學生計算能力差,今后需重點加強。
2、填空題
填空題共6小題,滿分32分。主要是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學生得分率較低。
第15題考查化學用語,無人得滿分,說明學生對化學用語掌握不好,特別是離子符號的書寫,在今后教學中有待加強這方面教學。
第16題考查學生讀圖能力,關于原子結構示意圖的理解,學生得分較高。
第17和21題的第(2)小題考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以及化學方程式的意義,這題學生得分率較低,學生對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主要錯在化學式、沒配平、沒寫反應條件。
第18、19題考查碳的化學性質和燃燒條件,比較簡單,學生得分率較高。
第20題錯得最多是氧化鋁化學式的書寫,學生對化合價掌握較差,難以書寫,今后在教學中需重點加強這方面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