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初一七年級地理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初一七年級地理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2024-08-02 閱讀 7694

中學初一七年級地理期末考試試卷分析

一、試題評價

本次試卷試題由唐山市統一命題,分兩大部分:即選擇題和綜合題。其中選擇題占50分,綜合題占50分。圖文并貌,難度系數較大。很多命題都朝高考方向靠攏,從整體上看,我認為本卷在命題方面突出了幾大優點,歸納如下:

1、注重了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察,不論是選擇題還是綜合題,都體現了這點,尤其是選擇題,25個題中有16個題都是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綜合題中,:第27、28、30題,也是如此。

2、注重考查了學生從地圖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學生分析、運用地圖的能力,突出了地理學科的特點。如試卷第1、2、3、4、7、8、12、13、14、16、18、21、22、23、24、27、28、29、30題等。

3、緊密聯系生活,注重考察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地理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如試卷第7至9題、26題、27題等,緊密結合新聞時事,生活熱點來命題,如索馬里海盜事件,現在人類提倡的低碳生活等等。

4、綜合性較強

試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或是把某個章節的整個知識有機地整合起來。或者是把前后幾個章節的知識綜合起來,如:選擇題第4至6題,把書中第一章節中的經緯線知識和第二章節海陸分布知識,第四章節人口分布知識綜合起來考查學生。再如27題,把第一章節比例尺、等高線知識和第三章節氣候等溫線的知識結合在一起考查學生,綜合性很強。還有30題,把第一章節判斷方向知識、太陽熱量分布與第二章節海陸分布知識綜合在一起考查學生,綜合性很強。

本試卷不足之處:難度系數太大,對于初一初學地理的的學生來說一棒子打死,會影響孩子學習的興趣,其次,期中考試后的內容所占比例不多,第三,試卷在印刷上不夠很清晰,比如第29題,,等溫線上的數據不是很清楚。

二、成績統計

實考

人數

總分

平均分

及格率%

優良率%

最高

最低

最高分人數

最低分人數

186

13090

65.72

75.27

37.13

99

27

1

1

三、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1、選擇題:基本為容易題,共50分。但得分率較低,平均得34分左右。失分率較高為第1、3、4、5、6、11、16、17、18等題,主要原因是基本概念記的不牢,國家與地區混淆不熟悉等。

2、綜合題第26題、28題得分率很高。第26題幾乎很多學生都能得10分,第28題滿分是4分,學生得分在4分左右,出錯最多的地方是第4小問,把7月和1月平均氣溫整反了。

3、第29題該題得分偏低,3分的題一般得1至2分左右,得分率為50%,失分原因主要是對經緯度不會讀,等溫線圖不會看,審題不夠認真,再有就是圖的印刷本身不清楚,有些數據不清楚,讀錯了,就會計算錯。

4、第27題:得分率較低,滿分8分,學生得分一般在4分左右,失分原因,不認真審題,不認真讀資料,比例尺計算單位不統一,等高線、等溫線整混了。

四、對今后教學的建議:

1、課堂教學中加強地理專業術語的應用,努力提高學生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

2、注重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同時加強直觀教學。

3、進一步落實課改理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避免兩極分化明顯。

4、教學中盡量創造機會,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鼓勵學生聯系實際,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關注身邊及國家大事。

5、以后教學對每節課的內容要多擴充,開拓學生視野。

6、找時間,對經緯線和經緯度這再進行補習。個別學生要個別找。

篇2:八年級地理下期中考試卷分析與反思

八年級地理下冊期中考試卷分析與反思

樂光中學陸平云

這次期中考試的成績不太理想。這是沒考試之前我就料想到的,因為這幾個月以來,一直往前趕進度,沒給學生鞏固的時間,更沒給他們復習的時間。但我沒想到的是結果會相差那么大,我感到很不自在,很有必要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了。為此我作了如下的試卷分析與反思:

一、試題評價

從分數統計和卷面分析來看,本次八年級期中試題力求體現《地理課程標準》的思想,重視對學生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1試題覆蓋面較廣,題型多樣。本次試題題型有選擇題60分、綜合40分、

2、注重積累。《地理課程標準》將“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列入教學目的和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本次質檢題注意了學生的知識積累的考查。

3、基礎知識占得比例較大,除個別題之外,基本做到了難易適中,不偏不怪。

二、試卷分析

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學習地理的方法、地理圖表的識讀等。對于中國的地理差異,認識省級區域等知識學生基本上都能很好的掌握。

存在問題:

1、有少數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好,主要表現的問題有:基本概念的表述不精準;知識混淆。如:主要糧食作物答成經濟作物,作物熟制、耕地類型等。

2、部分學生的知識運用遷移能力較差,反映出學生上課參與活動較少。

3、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學習自覺性和進取精神,沒有應有的緊迫感、壓力感。

4、多數學生忽視學習方法的歸納總結,學科能力和答題技巧有待培養和提高。

5、讀圖題,部分學生還理解不夠,運用能力不強。讀題不認真,審題不清,表達能力不強,不會用自己的話語來表達見解。

6、書寫。不少學生書寫馬虎,個別字寫錯,秦嶺的秦寫成泰等,必須加強。

三、今后改進措施

通過試卷分析,我們認為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1、課改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我們在教學中要堅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忌滿堂灌。向課堂要質量,抓好課堂時間,學生能展示出來的東西盡量讓學生去準備去展示,充當好學生預習、展示的助手。

2、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的展示都應該在清晰展示結論時更應注重介紹得到結論的方法、思路。切忌讓學生囫圇吞棗,似懂非懂;

3、教師的每一堂課必須要有充分的準備,如教師形象、語言、課堂設計、教學準備(課件、教具、學案等)等,每一節課都當做公開課一樣去對待。

4、加強學生的良好習慣的培養,把學習習慣的培養與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使每個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正確的書寫習慣。

5、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熟練掌握運用基本知識。

6、認真鉆研教材,鉆研課標,抓好學生的讀圖、用圖等基本功訓練,教學中應強化練習。

7、注重培優補差工作,擴大優秀面,重點抓后進生的輔導,對于不寫作業的學生,及時與其溝通,督促其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