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初二下學期生物期中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初一七年級初二八年級生物下學期期中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八年級生物期中考試試題很好地體現了“三個有利于”的命題指導思想,依據《中學課程標準》,注重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層面上考查學生的生物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試題設計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和學生能力的考查,注重對學生所學知識在生活實踐中應用方面的考查。試題的導向有利于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感,有利于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有利于生物新課程的實施。下面我對我校八年級生物學科期中考試情況分析如下:
一、考試結果匯總:(班級平均分)
二、學生失分較多的題目:
三、答卷反映出的學生學習情況:
1、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掌握不好。例如7、32、(1)(4)。
2、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不夠。例如8、13、21。
3、探究能力有待提高。課程標準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學生的要求是:樂于探索生物的奧秘,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學生對實驗探究試題錯誤較多。提出的問題和探究思路作的都不理想。
4、讀圖、識圖分析能力差。非選擇題中每一題都有圖,部分同學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讀圖、識圖分析能力差。
四、對今后初中生物學教學和考試改革的建議:
1、運用教學規律,發揮學生主動性:學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復現型人才,而是創造性、綜合性人才。因此,在中學生物學教育中,教師除了進行知識教育外,還要特別注意過程教育和學法教育,逐步培養和考察學生,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從而提高文化科學素質。改變教學觀念,運用教學規律,切實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2、加強實驗教學,注重實驗探究性: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如何進行實驗教學,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是我們全體生物學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之一。然而,由于多數學校實驗條件不足,很多課本規定的學生實驗都沒做,有的甚至連演示實驗都沒做全,學生的實驗能力普遍較差,這種狀況越來越不適應課程改革的要求。掌握實驗原理、設計實驗方案、熟悉實驗步驟、辯析實驗現象、表述實驗結論是我們在今后實驗教學中要引起重視的幾個方面。我們要克服注重實驗講解,忽視實際操作:注重實驗驗證,忽視實驗探索:注重實驗結果,忽視實驗描述等教學現象。
3、關注社會熱點,突出知識應用性:生物學的價值在于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生產實踐中。這無疑對教師如何在生物學教學中聯系實際,開展素質教育,如何教會學生運用生物學的觀點觀察社會的發展和周圍的事物,都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按著課程標準的要求,進一步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目標,在夯實基礎的同時,要注重能力、方法、觀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素質的培養。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模式,把“教”為主導,“學”為主體落在實處,更多地引導學生自己去歸納、探索和發現;重視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使學生會學習、會思考、會創新;注重聯系實際,讓學生學會關心、學會生存、學以致用。
篇2:第一學期初二八年級上生物期末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一、試題分析
生物試卷總的來說,難度不大,主要考查的是基礎知識和基本的探究能力。題量適宜,難易程度適中,知識點多而靈活,與生活實際中的問題結合緊密。這樣有助于指導學生以后的生物學習,減少死記硬背現象;有助于學生逐漸總結出生物學習的方法。
試題聯系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產知識,注重學生經驗與學科知識的整合。如第1、4、28、29、30、31、32題;在選材上,盡量不用課本和練習冊中的原題或原題中的原話,但所涉及的知識都是課本中的,在讓學生有似曾相識的親切感,只要動腦回憶和思考就能解答。如第5、7、9、18、21、23、27、32、35、41題。此外,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個性特長、認識差異。如第29、30、45題。
二、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選擇題情況相對好些,抽樣中2、3、4、27等題沒有出現錯誤,1、5、9、14、19、21、23、26、28等題也很少有錯誤。其他大多數選擇題的情況都還可以,只是個別題不太好,主要是第12、13、18題,如第12、13兩題,在平日練習中落實還不到位,本以為應該掌握得很好了,但是一考才知道并沒有想象中的好;第18題,在平日練習中對這類題目做的不少,但學生對這類題目還是掌握不好,平時理解得似是而非,加上許多學生對問題的關鍵字眼不重視,從而導致出錯。
非選擇題,31、33、34、36、40、42題答得相對好些,我認為原因有二:一是實在是簡單,都是相當于“送分”題;二是平日對此知識點練習時反復強調過,學生的印象比較深刻。但是像35題,情況就比較糟糕,說明學生還未養成良好的思考和分析習慣,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以及他們是如何決定生物體性狀的規律,已經在課堂上反反復復講過、訓練過、舉例分析過,但是還是有很多同學抓不住要領。第43小題跟35小題一樣,但是可能由于多了題目背景,讀題時受到某些詞語暗示或引起回憶,大體情況略好一點點。第44小題幾乎是原題,但是沒有復習到這樣細,學生遺忘比較厲害,看起來像是一個新的探究題了。不過有70%以上的同學能答出后三問,就是第一問,“被研究的性狀”,多數沒明白怎么回事。最后的第45題,是反復探究過的,加上問題設置難度不大,所以答題情況尚可,只要認真答題,基本都能得分。
三、成功與不足
通過隨機抽樣分析,發現平常的教學還是有卓有成效的。但是學生早期學習的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后期缺乏對該部分知識梳理復習,靈活運用知識能力和理論與實際聯系的能力不夠。
1、學生答題成功之處:
①對課本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如前所述部分選擇題、部分填空題等都體現了這一點。
②基本能力題也做得較好。如第44題后三問和45題。
2、存在問題
①學生通過認真審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如第44題第1問。
②學生對概念的認識不清,如第18題。
③學習習慣比較差,主要表現為字跡潦草,卷面不潔,錯字不少。
④缺乏對知識的梳理。平時學習的知識是零碎的,必須要經過對知識的歸納總結,構建知識體系,這對于生物學習很重要。
五、對今后教學的建議:
1、注重對學生的基礎能力的培養。總體來說,生物試卷中涉及的主要是基礎知識,學生只有基礎知識掌握好了,生物成績才能有所提高。
2、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加強這一方面的練習。
3、培養學生逐步養成好的答題習慣。學生對許多問題考慮不全面、不注意準確性(比如有的學生“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拿不準的情況下就直接填“變態發育”了事,有的還寫很多錯別字)、不注意卷面的整潔等,還沒有養成好的答題習慣。而好的學習習慣才能保證好的學習成績。
篇3:第一學期初一七年級上生物期末考試試卷質量分析
試統評讓我們更準確地了解到我們平時教學中的不足,下面通過對這份試卷的分析可以看出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現將本次考試情況分析如下:
一、全年級考試成績分析:
全年級參考人數為120人,總分8152,平均分為67.9分。其中80分以上42人,高分率35%;及格89人,及格率74.1%。最高分98分,最低分11分,總體成績不夠理想,有待進一步改進教學方式方法。
二、試卷分析:
這份試卷難易適中,緊扣<<課標>>及教材的要求,圍繞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考試,具有生物學科特點,能夠對學生的學習作出客觀的評價,對教師的教學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第一部分:選擇題
第7、11、12、13、24題
這5個題錯的較多,如第7題錯誤率較高,原因是學生對生物適應環境還不理解。第11、12、13題錯誤的原因是對知識點掌握不熟而造成的。第24題錯誤的原因是學生對這一知識點未引起重視,導致出錯。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第26題學生失分率較高,主要是平時教學中很少接觸及學生對題目的不理解。
第26題的第(2)問學生得分率較高,學生基本都掌握了生物的特征。
第28題:(1)學生基本上都能掌握生產者是植物。
(2)學生基本上都能掌握動物是消費者。
第29題。知識掌握不熟及審題不夠細心,使得第(2)小題有部分學生答錯。
第30題多數學生得分在2~4分,
三、教學建議:
根據以上學生答題情況,提出以下教學建議;
1、在教學中應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的落實。
2、在教學中應對學生加強生物學專業術語的要求;加強生物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應多重視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多訓練學生認真審題的能力和提高理解題意的能力。
3、在教學中相關的知識點應多引深,多理論聯系實際,且及時傳遞社會熱點信息,擴大學生知識面。
七年級生物備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