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年度第一學期中學剪紙社團活動計劃

年度第一學期中學剪紙社團活動計劃

2024-08-01 閱讀 4249

剪紙社團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是一項能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啟發學生創造思維的重要活動,是教師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創造力的教育活動。這項活動充滿趣味性。他們動手的積極性很高,也都非常喜歡這項活動,通過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等各方面都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活動目的:

本學期開設的剪紙社團活動為一部分有特長愛好的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個性才藝的機會和空間,使他們的一技之長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展示,并以點帶面,促進全校的美術活動健康開展。通過活動的開展,力爭實現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拓展學生的創造能力,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進一步了解美術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美術欣賞水平及創造能力的目標,同時活動中有助于對學生細心和耐心的培養

二、活動要求:

1、組織學生按時參加活動,并保持室內清潔。

2、每周四下午第四節課開始活動,社團成員必須準時到達指定活動場所進行學習。

3、成員成員應嚴格遵守紀律,不準在教室大聲喧嘩,不準做與剪紙活動無關的事。

4、每次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生都應按時完成。

5、愛護教室內的設施和用品。

三、活動內容:

1、名家優秀剪紙作品欣賞。

2、教師講解剪紙要點并示范,學生實踐操作。

3、展示優秀學生剪紙作品,提高欣賞水平。

4、在學生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礎上,嘗試在剪紙形式、內容題材、方法技巧等方面進行創新。

四、定期舉辦剪紙作品展覽及比賽:

舉辦作品展覽,交流,回顧、總結學習成果,為同學們提供表現自己實力、增強自信心的舞臺,鞏固剪紙活動的效果。教師要精心指導,嚴格把關。學生應大膽構思,不拘一格,精心制作,多出佳作。要配合學校各種慶典活動及時宣傳和展示,努力將孩子們的作品推介出去,使這項活動成為我校的一大特色。

總之,我努力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出發。緊緊圍繞“讓藝術走近校園,服務班級,快樂每一個學生”的目標,動員和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剪紙活動中來,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剪紙藝術的快樂。

篇2:剪紙興趣小組活動計劃及方案

剪紙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它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過剪紙作品的學習欣賞,嘗試剪紙工具、材料與制作過程,塑造體驗剪紙學習的樂趣、方法,促進學生藝術的感知與欣賞能力,藝術表現與創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培養學生熱愛民間傳統工藝的熱情。

二、教學剪紙的意義:

剪紙,是我國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形式。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一張彩紙、一把剪刀,就可以活靈活現地表現千變萬化的自然形態,隨心所欲地表達內心世界的美感。孩子們以剪刀代替筆,把自己所見的、所想的剪出來。寥寥數筆,一些形象就躍然紙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如醉如癡。

剪紙可以可以通過手部肌肉的鍛煉,增強協調性、靈敏性,使孩子們變得心靈手巧。剪紙可以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動腦思考的能力,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

三、教學背景: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有著強烈的動手操作欲望:在生活中,學生們總愿意用手擺弄著各式的玩具,這是學生們最快樂的時光;在課余,學生們喜歡圍在一起用手中各色的紙剪剪、折折、畫畫,這已形成課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課堂上,學生們最期待的是老師讓大家動手操作起來,這往往成為學生們求知創作的平臺,結合學生的生理需要和認知特點,教師可因勢利導,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將學生的內需化為學習的動力,從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出發,力求創設個性化的學習空間。因此“靈巧的雙手,五彩的世界”便成了我們低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

四、學情分析:

中高年級的學生因為原來一直都沒有專門上過剪紙課,對剪紙只有初步的認識,剪紙方法和技巧可以說是少之極少。但大部分同學對剪紙非常有興趣,但也有少數同學對這個興趣不大,有些學生是膽子小不敢動手,擔心自己剪不好等。所以在最初的幾堂課中將專門講一講有關剪紙的一些幾本知識,從一些簡單的圖案開始剪起,讓他們對剪紙有興趣,并慢慢提高難度。

五、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們的剪紙興趣,養成細心、耐心的好習慣。

2、剪紙題材來源于生活,要多觀察生活中的人和景物。

3、學會看各種折法示意圖,了解各種符號的意義。

4、折、畫、剪時要大膽細心,使自己的作品富有創造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熟練地使用剪刀、刻刀、毛筆、顏料等工具;掌握剪紙的造型、保存和鑒賞知識。能照著較復雜的剪紙范例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作品,鼓勵自己設計作品。

難點:熟練地使用剪刀、刻刀、毛筆、顏料等工具;掌握剪紙的造型、保存和鑒賞知識。能照著較復雜的剪紙范例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作品,鼓勵自己設計作品。

六、教學措施:

要想上好一節剪紙課,絕非容易的事,還要學生在實踐中明白才行,教學是要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所以老師必須在教法上下功夫:

1、對部分學生可以近距離演示多次;

2、充分地調動學生互相學習的積極性,可以面帶點的學習,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

3、在教學中發現問題,不一定馬上講答案,可以先啟發學生自己去探索去解決問題,這樣即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動腦思考的能力,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

4、盡量多的讓孩子們觀察實物,大膽嘗試,多鼓勵,及時鼓勵。

5、盡量使用多媒體教學,讓孩子們多欣賞名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