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剪紙興趣小組活動計劃及方案

剪紙興趣小組活動計劃及方案

2024-08-01 閱讀 2749

剪紙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它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審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過剪紙作品的學習欣賞,嘗試剪紙工具、材料與制作過程,塑造體驗剪紙學習的樂趣、方法,促進學生藝術的感知與欣賞能力,藝術表現與創作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培養學生熱愛民間傳統工藝的熱情。

二、教學剪紙的意義:

剪紙,是我國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形式。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一張彩紙、一把剪刀,就可以活靈活現地表現千變萬化的自然形態,隨心所欲地表達內心世界的美感。孩子們以剪刀代替筆,把自己所見的、所想的剪出來。寥寥數筆,一些形象就躍然紙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如醉如癡。

剪紙可以可以通過手部肌肉的鍛煉,增強協調性、靈敏性,使孩子們變得心靈手巧。剪紙可以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動腦思考的能力,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

三、教學背景: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有著強烈的動手操作欲望:在生活中,學生們總愿意用手擺弄著各式的玩具,這是學生們最快樂的時光;在課余,學生們喜歡圍在一起用手中各色的紙剪剪、折折、畫畫,這已形成課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課堂上,學生們最期待的是老師讓大家動手操作起來,這往往成為學生們求知創作的平臺,結合學生的生理需要和認知特點,教師可因勢利導,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將學生的內需化為學習的動力,從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出發,力求創設個性化的學習空間。因此“靈巧的雙手,五彩的世界”便成了我們低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

四、學情分析:

中高年級的學生因為原來一直都沒有專門上過剪紙課,對剪紙只有初步的認識,剪紙方法和技巧可以說是少之極少。但大部分同學對剪紙非常有興趣,但也有少數同學對這個興趣不大,有些學生是膽子小不敢動手,擔心自己剪不好等。所以在最初的幾堂課中將專門講一講有關剪紙的一些幾本知識,從一些簡單的圖案開始剪起,讓他們對剪紙有興趣,并慢慢提高難度。

五、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們的剪紙興趣,養成細心、耐心的好習慣。

2、剪紙題材來源于生活,要多觀察生活中的人和景物。

3、學會看各種折法示意圖,了解各種符號的意義。

4、折、畫、剪時要大膽細心,使自己的作品富有創造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熟練地使用剪刀、刻刀、毛筆、顏料等工具;掌握剪紙的造型、保存和鑒賞知識。能照著較復雜的剪紙范例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作品,鼓勵自己設計作品。

難點:熟練地使用剪刀、刻刀、毛筆、顏料等工具;掌握剪紙的造型、保存和鑒賞知識。能照著較復雜的剪紙范例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作品,鼓勵自己設計作品。

六、教學措施:

要想上好一節剪紙課,絕非容易的事,還要學生在實踐中明白才行,教學是要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所以老師必須在教法上下功夫:

1、對部分學生可以近距離演示多次;

2、充分地調動學生互相學習的積極性,可以面帶點的學習,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

3、在教學中發現問題,不一定馬上講答案,可以先啟發學生自己去探索去解決問題,這樣即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動腦思考的能力,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

4、盡量多的讓孩子們觀察實物,大膽嘗試,多鼓勵,及時鼓勵。

5、盡量使用多媒體教學,讓孩子們多欣賞名家作品。

篇2:學年手工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開展興趣小組活動是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手段,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一大舉措,是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興趣小組活動的開展來開闊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興趣是一個人走進成功大門的鑰匙!發現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發展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我校重視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從興趣入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培養學生各方面的才能。課外手工興趣小組,在于培養學生對手工的興趣、愛好、增長知識、提高技能、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為今后培養手工人才起著積極推動的作用。為了給愛好手工的同學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現將本學期手工小組的活動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通過手工興趣小組的活動,使學生的手工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了解手工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及創造能力。

二、活動要求:

1、組織學生按時參加活動,并保持室內清潔。

2、每周四、周五下午第二節課后進行活動,小組成員必須準時到達美術室。

3、小組成員應嚴格遵守紀律,不準在室大聲喧嘩,不準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4、每次老師布置的作業,學生都應按時完成。

5、愛護教室內的設施和用品。

三、活動內容:

1、使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手工常識知識,(手工種類、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嘗試幾種方法)。

2、以手工制作為主,以創作畫為輔進行教學。

3、給學生自己創作作品的時間和空間。

4、進行手工教學,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教師要認真負責,把它看成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使小組活動開展得生動、活潑、豐富。

(2)做好組織工作

在學生自愿報名參加的基礎上,要挑選各班有一定基礎、成績較好的學生參加。要選出有工作能力、成績也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興趣小組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骨干力量。

(3)安排好活動時間和活動地點

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一般情況下每周組織兩次,要堅持課余活動的原則。

(4)訂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學生自覺遵守學習制度,準時參加美術學習。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學期結束時,要舉辦全校性的手工作品展覽會,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篇3:上半年小學一二年級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計劃記錄及工作總結

一年級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數學是一個色彩繽紛的萬花筒,美麗而奇妙。數學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是重中之重。在數學教學中探求問題的思考、推理、論證的過程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都是數學教學中實施思維訓練的理論依據之一。因此,趣味數學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教材簡析: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材課程,主要設計理念是:趣味性、實踐性。通過一系列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把數學與兒童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看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學生學起來也親切、自然,可以通過自己的認知活動,實現數學觀念的構建,促進知識結構的優化。學習內容以數學游戲、數學故事、數學實踐活動為主。

三、目的要求: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技能。

3、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養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5、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敢于質疑、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6、培養學生數學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

四、時間安排:

單周四下午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