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年度六年級體育與健康上教學計劃

學年度六年級體育與健康上教學計劃

2024-08-01 閱讀 1320

新的一學期已經到來,為使本學期體育與健康教學工作開展得更加順利,現將六年級體育與健康教學計劃制定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與政策,以“健康第一,全面發展”為指導思想,以培養學生的體能為目標,以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為依據,從實際出發,深入貫徹課程改革精神,把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能力相結合,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身體,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情趣,陶冶學生的情操,注重學生的人格教育、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引導學生開發潛能,培養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基本情況

本學期六年級面臨升學壓力,心理負擔較重,加上受到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發展特點的影響,所以體育與健康教學工作的任務繁重,必須高度重視,耐心、細致的指導,注意心理上的疏導,合理安排課堂內外的體育運動,使學生端正態度,正確認識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不可或缺性。

三、任務目標

1、使學生熟練地掌握隊列隊行,并且能靈活地根據口令進行站隊,形成有紀律,有組織的良好行為規范。

2、使學生熟練掌握50米、200米、800米、立定跳遠、蹲距式跳遠、實心球、跳繩、跳高等基本素質練習的技術要領和技巧,增強身體綜合素質。

3、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煉中運用學到的知識,發展個性體育,并不斷鞏固、提高和創新。

4、進一步增強體質,特別是速度素質和力量素質。

5、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6、了解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認識身心發展的關系(身體健康狀況變化時的心理感受,理解體育活動與自尊、自信的關系,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控情緒,養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

7、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

四、教學措施

1、精心備課,抓好體育教學常規,認真上好每節體育與健康課。

2、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訓練,鞏固教學效果,促進能力的培養。

3、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健康知識、衛生常識的宣傳,為學生創造一個優美健康的生活環境。利用各種檢查、競賽促使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

4、聯系實際結合課本內容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同學們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5、加強對體育課的安全教育和學生對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

篇2:創中學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高效課堂

如何創中學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高效課堂

體育組:符科超

《*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這一決定為我國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力圖構建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有機結合的課程結構,強調學生實踐性的特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構建較為完整的課程目標體系和發展性的評價方式,重視教學內容的基礎性、選擇性及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樣性,注重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引導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強學生的體能,關注學生健康意識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為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奠定基礎,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創高效課堂,首先要弄懂何為高效課堂?體育與健康高效課是指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身心得到健康鍛煉的同時掌握知識的程度和技術能力的高效率的課堂。體育與健康高效課堂是體育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共同努力下的結果,是一堂常態課,而不是重復課。高效課堂的組織必須科學、有趣、有序、有靈魂,教師必須能夠引導每一位學生積極地參與運動,課堂的過程必須受益于每一名學生,教師教得活,學生學得愉快,寓教于樂!

如何打造白沙中學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高效課堂呢?根據目前我們白沙中學的教學條件,海南的氣候特點等實際情況,下面我來談談如何打造白沙中學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高效課堂的一點認識: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量體裁衣;

自學生檔案資料數據統計,白沙中學在校高中生有8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農場生產隊,這部分的學生有什么樣的身心特點呢?身體素質良好,但自卑心理大、抗挫能力差、知識面窄、情緒起伏變化大、不善表達,人際交往不適應。所以在設定教學目標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側重于新三目標中的“情感目標”,針對不同的學生情況,選定合理的目標,通過學情分析,根據目標選取教學內容。目標明確了,再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去達成目標。目標明確,課才不會迷失方向。剛開始的兩三次課學生可能不太習慣。可是,當學生嘗試到一堂課下來,學習狀態的各個方面都有所改善,有所提高時,學生就會與老師一起樂意于奔著這目標前進。

篇3: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改革痛苦抉擇

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改革的痛苦抉擇

海口實驗中學韓向明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課程改革的深入,"體育教育"也改為了"體育與健康教育",把學校體育的功能明確定位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傾注了大批專家、學者的無數心血之后也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然而,縱觀當前學校體育教育的現狀,我們感到學校體育教育改革這還僅僅是一個開頭,它正面臨著一場痛苦的抉擇。

目前的中學體育教育中學習前蘇聯的體育理論與實踐形成的以運動技術為中心的"學科中心論"影響猶在,"以增強體質為主"而質忽視學生的情感意志的培養及個性發展的"體質中心論"根深蒂固。另外,一些人打著"維護體育學科性地位"的旗號,舊瓶裝新酒,做著"技術教育"的事;一些人形而上學的理解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認為體育教育天生就是素質教育的內容,穿新鞋走老路依然我行我素。

我們到一些中小學看一看就會發現,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按成人的目光把一項完整的運動分成若干個技術進行教學,教學實踐緊緊地盯在運動技術的細節的傳授上,"用技術教技術"和"為技術教技術",一葉障目,舍本求末。教學很少從多種價值上整體關注教材,從多種角度去整體研究運動教材。如球類教學,只注重對運動技術的傳授,把一項完整的運動教材分割成一個個細小的運動技術進行教學,單純的傳技,而對于球類運動的文化價值從不理會。教學缺乏"多向性"、"批判性",無法開發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把提高學生生理機能指標作為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把體育教學看成是發達肌體、增強體質和培養學生運動技術的工具,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教學為教"教材"而教,講究授業、解惑,以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為目的。目標指向存在單一化的偏誤,缺乏"變通性"和"直覺性",課堂教學程序化、模式化,學生在教師的統一調度下進行教學活動,教與學的雙方圍繞窄小的機械分割了的技術苦苦追尋。教學活動統的太死,學生成了承接教材的奴隸。教學活動難有創意,缺乏活力。

為此,我們覺得,我們現在必須靜下心來認真省思。首先,認清"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本意。了解創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就是要發展學生的:多向性,即豐富的想象能力;變通性,即能根據問題的不同層面變換思維角度或思維路徑的能力;批判性,即敢于懷疑或批判約定俗成的東西的能力;直覺性,即自由創造的能力。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就是確保學生的健康發展。健康是在精神上、身體上和社會交流上保持健全的狀態。它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還必須包含健全的精神和良好的社會適應。然后痛下決心改革傳統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搬掉"體育學科中心論"這塊絆腳石,建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摸索中認識,在認識中頓悟,在頓悟中學到健身知識和健身技能。決不可以套用老方法簡單地把"體育"課換成"體育與健康"課就完事。體育與健康課不僅要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相應的水平目標做好文章,選擇教材內容、組織教學形式,使之適應學生、適應于社會發展的大形勢。同時在教學中要留有時間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大膽實踐反復思考,鼓勵學生標新立異,鼓勵學生進行求異式思維的探索。或者說,要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主動體驗和領會。要允許學生犯錯,允許學生走有價值的彎道。一堂課上,不應追求教學生多少東西,而是注重讓學生體會如何去獲取知識、如何運用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