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育與健康教學實踐中體現育人為本思想?
如何在體育與健康教學實踐中體現“育人為本”的思想?
發布者:肖國盛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們不僅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豐富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儲備、熟練的技能。除此之外,我認為體育教師還要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育者。在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上,用思想塑造自身的教育行為。體育教師同樣希望學生成才,實現全面開花,在新課程標準的教學中,教師的責任是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可從以下幾個層面理解:(1)我們要培養學生的鍛煉意識,使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自覺習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為今后的學習與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體質基礎。(2)我們要讓學生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體育學科知識:體育文化知識,關于體育項目運動原理與技能知識,體育運動比賽規則知識等等。健康知識:指導學生學習醫療衛生知識,認識到人體體質在疾病預防中的重要性,以及受傷后的醫療保護知識等;并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3)培養“健康第一”的意識,使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終生運動的習慣,并能帶動社區的體育鍛煉活動,提高體育運動的社會效應。鑒于體育教師的重大責任,我們應該創新思維,改變觀念,認真思考,做一個體育思想者,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用思想塑造自身的教育行為。(1)體育教育思想:走在教育的前沿,深諳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認識我們的教育目的。針對體育與健康的教學目標,用心思考,充分認識我們體育與健康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即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有一個正確的思想定位,形成我們“以育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體育與健康教育思想,更好的指導我們的教學實踐,實現體育與健康教育功能的最大化。(2)體育教學思想: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有了正確的思想定位,我們就要思考如何真正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這就需要我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在教學方法、手段與教育的方式上創新,改變原有教學觀念指導下的教學方法、實施手段,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系統有效的教學思路,即體育教學思想。也就是我們要對在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選項與模塊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上有一個指導思想。(3)通過教學,包括理論知識的講述與肢體動作的示范,或在部分同學實踐活動中的帶動作用下,以及比賽、體育明星等效應,使同學們認識到或體會到某項運動的魅力所在,并積極參與到實踐運動中來,同時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我們教師有了這種思想,就會對學積極鼓勵引導、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逐漸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實現我們教學目標的最優化。這是我個人的觀點,我們要有思想,要善于思考,在教學實踐中具體操作策略,是我們教師教育智慧在實踐中的具體體現。希望我們體育教師能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進步,形成適合自己個性特點、實用于新課程標準下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教育思想。
健康,體育,教學,如何
篇2:創中學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高效課堂
如何創中學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高效課堂
體育組:符科超
《*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為人民服務的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使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边@一決定為我國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力圖構建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有機結合的課程結構,強調學生實踐性的特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構建較為完整的課程目標體系和發展性的評價方式,重視教學內容的基礎性、選擇性及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樣性,注重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引導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強學生的體能,關注學生健康意識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為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奠定基礎,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創高效課堂,首先要弄懂何為高效課堂?體育與健康高效課是指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身心得到健康鍛煉的同時掌握知識的程度和技術能力的高效率的課堂。體育與健康高效課堂是體育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共同努力下的結果,是一堂常態課,而不是重復課。高效課堂的組織必須科學、有趣、有序、有靈魂,教師必須能夠引導每一位學生積極地參與運動,課堂的過程必須受益于每一名學生,教師教得活,學生學得愉快,寓教于樂!
如何打造白沙中學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高效課堂呢?根據目前我們白沙中學的教學條件,海南的氣候特點等實際情況,下面我來談談如何打造白沙中學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高效課堂的一點認識:
一、教學目標的制定要量體裁衣;
自學生檔案資料數據統計,白沙中學在校高中生有8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農場生產隊,這部分的學生有什么樣的身心特點呢?身體素質良好,但自卑心理大、抗挫能力差、知識面窄、情緒起伏變化大、不善表達,人際交往不適應。所以在設定教學目標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側重于新三目標中的“情感目標”,針對不同的學生情況,選定合理的目標,通過學情分析,根據目標選取教學內容。目標明確了,再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去達成目標。目標明確,課才不會迷失方向。剛開始的兩三次課學生可能不太習慣。可是,當學生嘗試到一堂課下來,學習狀態的各個方面都有所改善,有所提高時,學生就會與老師一起樂意于奔著這目標前進。
篇3: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改革痛苦抉擇
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改革的痛苦抉擇
??趯嶒炛袑W韓向明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課程改革的深入,"體育教育"也改為了"體育與健康教育",把學校體育的功能明確定位于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傾注了大批專家、學者的無數心血之后也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然而,縱觀當前學校體育教育的現狀,我們感到學校體育教育改革這還僅僅是一個開頭,它正面臨著一場痛苦的抉擇。
目前的中學體育教育中學習前蘇聯的體育理論與實踐形成的以運動技術為中心的"學科中心論"影響猶在,"以增強體質為主"而質忽視學生的情感意志的培養及個性發展的"體質中心論"根深蒂固。另外,一些人打著"維護體育學科性地位"的旗號,舊瓶裝新酒,做著"技術教育"的事;一些人形而上學的理解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認為體育教育天生就是素質教育的內容,穿新鞋走老路依然我行我素。
我們到一些中小學看一看就會發現,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按成人的目光把一項完整的運動分成若干個技術進行教學,教學實踐緊緊地盯在運動技術的細節的傳授上,"用技術教技術"和"為技術教技術",一葉障目,舍本求末。教學很少從多種價值上整體關注教材,從多種角度去整體研究運動教材。如球類教學,只注重對運動技術的傳授,把一項完整的運動教材分割成一個個細小的運動技術進行教學,單純的傳技,而對于球類運動的文化價值從不理會。教學缺乏"多向性"、"批判性",無法開發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把提高學生生理機能指標作為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把體育教學看成是發達肌體、增強體質和培養學生運動技術的工具,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教學為教"教材"而教,講究授業、解惑,以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為目的。目標指向存在單一化的偏誤,缺乏"變通性"和"直覺性",課堂教學程序化、模式化,學生在教師的統一調度下進行教學活動,教與學的雙方圍繞窄小的機械分割了的技術苦苦追尋。教學活動統的太死,學生成了承接教材的奴隸。教學活動難有創意,缺乏活力。
為此,我們覺得,我們現在必須靜下心來認真省思。首先,認清"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本意。了解創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就是要發展學生的:多向性,即豐富的想象能力;變通性,即能根據問題的不同層面變換思維角度或思維路徑的能力;批判性,即敢于懷疑或批判約定俗成的東西的能力;直覺性,即自由創造的能力。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就是確保學生的健康發展。健康是在精神上、身體上和社會交流上保持健全的狀態。它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還必須包含健全的精神和良好的社會適應。然后痛下決心改革傳統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搬掉"體育學科中心論"這塊絆腳石,建設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摸索中認識,在認識中頓悟,在頓悟中學到健身知識和健身技能。決不可以套用老方法簡單地把"體育"課換成"體育與健康"課就完事。體育與健康課不僅要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相應的水平目標做好文章,選擇教材內容、組織教學形式,使之適應學生、適應于社會發展的大形勢。同時在教學中要留有時間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大膽實踐反復思考,鼓勵學生標新立異,鼓勵學生進行求異式思維的探索?;蛘哒f,要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主動體驗和領會。要允許學生犯錯,允許學生走有價值的彎道。一堂課上,不應追求教學生多少東西,而是注重讓學生體會如何去獲取知識、如何運用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