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您在日常教學中是利用教學手段和技巧來激發并維護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

您在日常教學中是利用教學手段和技巧來激發并維護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

2024-07-31 閱讀 5780

您在日常教學中,是利用怎樣的教學手段和技巧來激發并維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的?

發布者:葉文彬

一、設計教學游戲,寓教于樂

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游戲教學是一種合理有效的方法。它的隨意性較大,既可以運用于新授課,也可以用于復習課,它能運用于課堂中的每個環節,各有各的妙處,可以根據不同情況的需要來合理安排有趣的游戲。學生對詞匯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做一個看誰反應快的游戲進行鞏同:在游戲中讓學生快速反應并說出相應單詞,此時學生精力特別集中,人人都想第一個站起來說單詞,課堂氣氛異常活躍。這樣,在緊張而又活潑的氛圍中。激發了學生興趣。既讓學生掌握了單詞,又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再如在學習動物類單詞時,我準備了一個游戲,先舉行一個動物繪畫比賽,讓幾個同學在黑板上畫出他們最喜歡的動物,然后教授單詞,這樣雖然可能導致與課文教授內容不一致,但滿足了他們的愿望,積極性特別高漲,接受得格外快。而且對課本知識做了擴充,做到了分類學習,學生一次就可以掌握動物類的好多單詞,同時他們也有了成就感。

二、創設情境,使語言學習生活化

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能增強學生的記憶力,產生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心理潛能,達到最佳心理狀態,激發最佳潛能。它也有利于保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而教學情境包括了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社會語言情景和用實物、圖畫、手勢、動作、語言及課件創設的社會語言情景。情景可以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有意注意。在新授課時,情景教學更會讓我們避免漢語解說式教學。比如,教授新標準英語Book6Module3Unitl之后,根據對話內容創設了一個去圖書館借閱資料的情景,先將教室的一角布置成圖書館的模樣,然后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圖書管理員和借閱資料者,讓他們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英語,到圖書館借閱資料是學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語言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脫離客觀生活的語言無異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情境,無論哪一種語言都會失去意義。

三、小組合作,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當知識與積極的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學習才能成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任何一種能力都是在相應的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庇⒄Z是實踐性、交流性很強的學科。我們要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去感悟英語,掌握英語,運用英語。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帶有一定目標的活動越來越受到學生的青睞,他們在活動中有使命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與已有語言技能去解決問題,獲得發展,表現出超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我在教授Book4,Lessonl7,Askingtheway時,利用濰坊地圖,組織實際活動。因為問路足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學生很容易能夠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關鍵是對所學內容的運用。為了達到學以致用,我組織了如下活動:(--)(showingthemapofWeifang)NowIamstandingatthegateofWFLS.CanyoutellmethewaytoXinhuaBookShop?(二)IamonYaxingBridge,HowcanIgettothePeople’SPark?(三)IamintheMcDonald’s,whereistheJialejiaSupermarket?事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討論合作進行。學生接受任務之后,馬上通過地圖尋找所設計到的所有地點,然后按要求找出最準確的路線,并且畫好簡圖,最后運用所學語言材料組織句子,力爭表達的最簡潔,最明了。十分鐘之后,學生紛紛起來表演。把學過的表達指路的語言材料全用活了,如:Gostraighton.Turnleft/right.Takethefirst|secondturningontheleft|right.Walktothecorner.Walktwoblockstothetrafficlights..學生在問路、指路的過程中,學習了新知識,鞏固了舊的語言材料。提高了自身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創造成功機會.讓學生充分感受成功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學英語一開始由于新鮮好奇,積極性都很高,但隨著詞匯量和語法點增加,如果老師教不得法,學生就會對英語學習漸漸失去興趣和信心,產生畏難情緒和厭學思想。這就需要老師給學生以適時適當的鼓勵,指導。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新標準英語,每一模塊的編排一般都是在第一單元中出現大量的生詞、短語以及句子。而在第二單元中練習本模塊的主要句式,第三單元是游戲、chant等。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教材編排順序進行,學生會在一開始就接觸大量的新知識,一時消化不掉。造成學習上的挫折。教材只是一種載體,所以在教學中,要做到對教材的靈活處理,分解難度,由重點單詞到主要句式,然后是篇章,游戲、chant穿插其中,這樣教學內容由易到難,一環扣一環,層層鋪墊。讓學生由

篇2:保持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如何保持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一旦對某樣事物建立起濃厚的興趣,那做起來往往會事半倍。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總是把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放在首位。但是,我們的英語課堂往往存在這樣的一種情況:學生的學習興趣已被激發,但隨著知識容量的增多,難度加大,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所以,如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英語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在教學中我根據實際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解決這一問題。

一、創造和諧氛圍,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輕松、愉快的氛圍能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并獲得知識,它有利于培養學習興趣。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感情交流的過程。作為教師只有把愛通過行動、表情傳遞給學生,才會使之產生積極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并可以使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微笑是最有感染力的表情。課堂上教師的微笑就像一縷陽光,帶給學生溫暖。同時,學生從教師那里得到愉悅、支持和鼓勵,也就能以飽滿的熱情對待學習。因此我永遠是以微笑面對他們。

我覺得在課堂上教師除了當好組織著,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參與者。如果教師投入到學生的活動中去,會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從而更愿意接近教師,教師“傳道受業解惑”的任務自然會圓滿完成。例如在組織競賽或游戲中,我和學生一樣興高采烈的加油、鼓掌,甚至參與到其中,這樣能激起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如果學生表現的出色,我除了用語言表達出鼓勵、贊揚之外,還經常用手撫摸學生的頭頂,拍拍學生的肩膀,使他們倍感親切。

二、嘗試多種教學手段,保持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多變時期,他們好玩、好動,且好奇心強。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習興趣,豐富課堂內容,提高效率。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1.表演法

學生在課堂上學的是活生生的交際語言,那么如何讓其做到學以致用呢?在實際教學中我利用表演法訓練學生的交際能力。表演激起了學生的表現欲和參與意識,也使學生充分練習了所學語言。比如每次學習了Let'stalk部分的對話后我都會讓同學根據所學內容自編自演一個小對話,使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練習。不光這樣,好的表演可以感染和帶動很多學生,使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獲得。

2.競賽法

競賽是英語課堂常見的教學形式,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形式。我在實際教學中嘗試了很多競賽形式:小組對抗賽,男女對決,個人奪標賽、單詞接龍等。無論哪種形式什么內容學生都樂于參與,課堂氣氛空前活躍。通過競賽,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培養了競爭意識,參與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而也有研究表明學生在興奮的狀態下很容易接受新知識,提高了課堂效率。

3.游戲法

小學生的學習是以無意注意為主的,而無意注意又直接受興趣的影響,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兒童好動的心理特點,開展游戲活動,寓教于樂。當然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本著“玩”是形式,“學”是目的這一原則,使學生在游戲中有所收獲。另外就是要注意要依據學生的年齡開展適合他們的各種游戲。低年級的學生可以多開展一些,不過要經常變換形式,高年級的孩子要設計一些有新意的。游戲的設計要從全員參加的角度去設計,而且知識點一定要滲透其中,使學生在玩玩鬧鬧中不知不覺學會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游戲的靈活性,提高其在課堂上的功效。方法還有很多,對小學生來說,重要的是變化,要經常給他們換換口味。

三、聯系生活實際,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與運用”,只有讓學生體會到所學知識的力量和價值,才能讓他們永久的保持學習興趣。所以教師應做到:讓英語生活化,讓生活英語化。

1.英語生活化

語言來源于生活,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時時注意到生活的影子,用他們最熟悉的東西來才、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學天氣時,可以讓學生聽、報天氣預報。學了教室里的東西時,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教室。

2.讓英語生活化

從開始接觸英語我就要求學生無論何時見到我都用英語打招呼。每逢什么中外的節日我都會告訴孩子們并讓他們送上祝福。比如Teacher'sDay,Father'sDay,Mother'sDay。我還隨時給他們滲透一些日常用語,比如:Hurryup!You'vegotapointhere!You'rekidding!這樣學英語,用英語已經形成了一種氛圍,有利于學生保持學習興趣。

要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狀態之中,使他們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

篇3: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

淺談農村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

昌江縣烏烈中學符永冰

我在農村中學從事英語教學已有20年,初教幾年,我的學生雖然不時冒出英語成績優秀者,但普遍同學對英語課不感興趣,學習成績很差,英語教學較大的城鄉差距真實地擺在面前,這是不爭的事實。后來,我立足于農村實際,大膽探索,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教學頗有成效,上述情況也有所好轉。在此,愿淺談自己的幾點認識和做法,以期拋磚引玉。

一、以人格魅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具有誠摯博大的無私愛心是教師人格魅力構成的前提。在農村中學,40%左右的學生家長長期在外打工,留守孩子缺乏家庭的關注和管教,這就更需要教師關愛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感情與思維的交流。教師在教學中要重感情投入。只有以真摯的感情喚起學生的共鳴,才會產生以情激情,以情激趣,以情育人,實現知與情的統一和諧效果,學生才會在“師愛”這種感情的沐浴下“親其師而信其道”。

2、教師的人格魅力首先體現在淵博的知識、靈動的智慧上。具有足以使學生敬佩的才華是為人師的本錢,一個才疏學淺的教師是不足以使學生信服的,合格的英語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學識和較高的文化修養,才能滿足學生求知的欲望。因此,我不斷地學習完善自己,力求做到教學相長。我常常給學生講述外國名著,外國歷史事件,外國名人,外國傳說故事,風俗文化等,以此滿足學生的好奇,打開他們的眼界。

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蔽蚁?,這些年來,學生待我以尊敬,喜歡上英語課,樂于向我請教,可能是因為在他們看來我還算是可敬的長者、可親的朋友,知識還算較豐富吧。

二、進行英語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和興趣。

學習目的教育,在于使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心理學的研究和教育工作經驗表明,采用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生動的方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的教育聯系起來,可以成功地培養學習動機。經濟的全球化和社會生活的信息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作為最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已成為人類生活各個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由于農村學生的視野有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聯系當今中國gg開放的形勢,講述英語在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的運用事例。例如:我曾經讓學生討論這樣一些問題:海南即將建設成為國際旅游島,請大家說說海南未來的社會景象會是怎樣?你能為未來的海南島作什么貢獻?如果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語對你未來的事業有何幫助?我還播放劉翔、姚明等社會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