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中小學學校作業細則

中小學學校作業細則

2024-08-01 閱讀 3669

布置作業在于鞏固消化所學知識,并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認真批改作業是督促學生完成作業,檢查教學效果,發現存在問題和提高作業質量的重要手段。每位教師必須認真布置和批改作業。

一、作業的布置

1、各備課組要明確作業類型、作業量、練習冊及作業本的使用、具體作業要求等,做到年級內部各班統一標準。

2、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學生實際,經過精選,擬定作業,作業要典型、精煉。布置的作業教師必須預先練習一遍。

3、作業量要適當,難易要適度,每次作業要分層要求。能在課堂完成的作業不到課外去做。

二、作業的要求:作業書寫要字跡工整、格式規范、過程完整、答題規范、獨立完成、按時上交。。

三、作業的批改

作業批改要做到“四有四必”。即“有發必收、有練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

1、基本題要全批全改,重點題細批細改,差生要面批面改,不得漏批。

2、作業批改要及時、認真、準確、規范,注明批改日期,當日作業,要在下次授課前批改完畢,不得“幾次作業一次性處理”。

3、教師一律用紅筆批改和評定等級。要有“√”、“×”和“優”、“良”、“中”、“差”等等級評定符號,也可以用分數評定。每份作業批改后,要對其做出比較公正的評價。評價語要有針對性、啟發性、激勵性。

4、批閱和講評。基本作業,教師應全收全批,發現問題在下節課及時講評。

5、引導學生建立“錯題檔案”或“糾錯本”,并養成經常翻看的好習慣。

四、作業的收交

(一)收交作業的時間及相關界定:住宿學生晚自習結束時為交作業時間,走讀的學生在每天早讀前交作業。早讀結束后未交為遲交,當日第九節結束后未交為缺交。

(二)交作業的程序

1、教師需編制作業完成情況統計表,注明班級、學科、學生姓名、完成情況(按時完成、遲交、未交),交課代表統計使用。

2、學生需按學科把作業先交給組長,組長收齊后交給學科課代表,同時要報告缺交學生的姓名。

3、課代表收齊后,按時交到任課教師處,同時交上遲交、缺交作業的學生名單和理由,并通知遲交、缺交作業的學生課間找任課教師申明理由、確定補交時間。

四、作業檢查

1、教務處、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負責定期檢查作業,做檢查記錄,進行及時反饋、糾正。備課組長每兩周檢查一次本組作業情況,教研組長每月至少堅查一次本組作業情況,教務處每月定期檢查一次,并進行不定期抽查。

2、年級組長、班主任要高度重視本年級、本班作業情況,經常檢查或組織學生檢查本年級、本班作業情況。

五、作業評定

1、一周內各科作業累計缺交三次者,班主任在班級內給予批評教育并責令其補做并交給任課教師。

2、兩周之內各科作業累計缺交達五次者,年級組長了解情況、批評教育并適時在年級會上給予通報批評。

3、一個月之內各科作業累計缺交達十次者,學校給予通報批評并通知家長來校會同德育辦對其進行幫助教育。

4、缺交作業累計達十五次以上者,學校給予相應處分;處分后仍不改進者,按學校規定作為確定試讀生或勸轉、退生的條件之一記錄在案。

5、各年級每學期至少舉辦兩次優秀作業展,及時樹立典型,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2:職業技術學校學生職業培訓實施細則

根據*縣就業局的安排和《職業教育法》的相關規定以及當前的就業形勢,加強職高學生的職業培訓工作事關學生切身利益,事關學校社會聲譽,事關學校辦學效益,職業培訓就是為就業安置做的最好的準備!為了切實抓好*年我校職業培訓工作,順利完成我校*年職高學生職業培訓任務,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實施細則。

一、職業培訓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下設辦公室:

主任:*

成員:*及相關年級班主任

二、工作職責

1、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本次活動管理方案,領導組織本次職業培訓工作并協調各部門為本次活動保駕護航;負責對職業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負責培訓期間的考核考評,負責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學生在訓期間的安全管理、在訓學生的資格審查和結業鑒定等相關工作。

2、年級組負責組織學生,負責對本次培訓學生的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負責本次培訓學生的考核考評并做好詳細記載備查,負責對考評不合格的學生組織補考,協助生產實習處制定培訓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協助招生就業處搜集培訓學生的相關信息。年級組和班主任負責對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宣傳動員工作,收集學生身份證復印件、照片等相關材料,組織學生按時參加培訓,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培訓紀律,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培訓課時,對于培訓學時不夠的學生,應及時聯系培訓教師對其補培,協助招生就業處和教務處填報相關表冊。

3、招生就業處負責本次培訓的統籌,聯系*縣就業局相關領導,協助就業局相關人員對本次培訓的管理、檢查、督促工作,確定培訓開班及結業時間、培訓專業、參培教師,負責收集本次培訓所需要的相關材料,負責本次培訓的網上錄入工作,負責按照相關要求向就業局報送相關表冊和資料。

4、生產實習處負責組織本次培訓需要的教材和實作材料,負責確定參加培訓的專業和專業教師并對他們進行資格審查,負責設置培訓課程和制定教學計劃及教學日程,協助教務處督促培訓教師嚴格按照培訓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進行培訓,

5、教務處負責對參加培訓學生的資格審查,負責對本次培訓教師和班主任的考核并做好詳細記載備查,負責檢查督促培訓教師嚴格按照培訓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進行培訓,負責檢查督促培訓教師的培訓準備及培訓情況并做好相關記載以備查,培訓結束后搜集好本次培訓教師的培訓講義備查。

6、保衛科負責本次培訓活動的安全保衛工作。

7、后勤處負責本次培訓活動相關經費保障。

8、政教處負責對參培學生的管理,完成對參加本次培訓活動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基本禮儀教育,并作出鑒定。

9、信息中心負責保障本次培訓的場地、器材、設備等。

10、行政辦公室負責收集本次培訓相關資料和對外宣傳及協助接待相關部門的檢查。

11、張胡莉同志負責本次活動的所有材料的收集、錄入、整理等工作。

三、時間安排

1、7月10日----8月30日,聯系就業局相關領導,確定培訓方案、培訓時間、培訓人數及專業;

2、9月1日--―月8日,整理上報本次培訓開班申請及相關資料;

3、9月9日---9月21日,開班典禮,集中培訓;

4、9月22日---9月23日,集中考試考核;

5、9月24日----10月10日,報送相關資料到*縣就業局;

5、10月11日---12月18日,總結本次培訓活動;

四、培訓管理

1、學生培訓期間的管理由生產實習處、教務處、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負責,教務處負責對培訓教師的考核考評,年級組負責對參培學生的考核考評,學校選派富有工作經驗、責任心強、思想素質高的教師擔任本次培訓教師和班主任。

2、本次培訓必須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和課程安排進行。培訓教師必須認真備課、認真組織培訓包括理論和操作培訓,培訓結束根據培訓考試考核成績和就業局的考核對培訓教師進行考評。

2,培訓期間的安全由班主任和年級主任及相關人員負責。學生違反紀律、不服從管理、違反操作規程或在管理之外的時間造成安全事故或者其他包括經濟民事責任的由學生自己承擔,觸犯法律的,按照法律程序依法處理。學校負責協調解決。上課期間由培訓教師負責,其他日常管理和安全管理由班主任和年級主任負責。

3、*縣就業局對本次培訓活動將進行全程監控和嚴格考核。培訓期間凡因人員不到位管理不到位而造成事故的將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造成經濟損失和其他責任的按照責任大小承擔相應經濟責任和其他責任,情節嚴重的報上級部門給予相應的處分,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縣*職業技術學校

篇3:金馬學校師德師風考核評比細則

各中小學、幼兒園:

為全面貫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斷規范教師從教行為,提高全鎮各小學教師的師德修養,樹立學校和教師的良好形象,使全體教師樹立教書育人、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良好風貌。根據上級有關師德建設的文件精神和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師德師風考核評比細則。具體內容如下:

一、成立領導小組

為推進開發區分局師德師風考核工作,增強其操作性,*市教育局開發區分局決定成立分局師德師風考核工作領導小組。

*x

分局師德師風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分局各校(園)師德師風考核、評比。

二、考核原則

1.主體性原則。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依靠教師,服務教師,引導教師自省、自重、自律、自強。

2.民主性原則。堅持實事求是、民主公開,廣泛聽取學生、教師、家長等方面的意見,規范考核程序,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

3.導向性原則。堅持發揮考核的導向作用,獎優罰劣,引導教師踐行師德規范,不斷提高師德修養和教育教學能力。

4.實效性原則。堅持典型引路、推動整體、講求實效,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發現、解決突出問題;堅持師德與業績并重,以考核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為主;堅持平時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以平時考核為基礎。。

三、考核內容與考核等次

1.師德考核內容,從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等方面對教師的師德進行考核。

2.考核結果分為優秀(90分及以上)、合格(89-60分)、不合格(60分以下)三個等次。

四、師德師風考核評分細則

(一)愛國守法(10分)

1.熱愛祖國和人民,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強;擁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思想、行動上自覺與組織保持一致。每次扣2分。

2.自覺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和人民、熱愛黨和社會主義,懂得正派做人的基本道理。每次扣1分。

3.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每次扣2分。

4.嚴格執行教育教學計劃,遵循規律、按照規定認真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每次扣2分。

5.積極向學生傳授法律常識,努力保護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每次扣1分。

6.沒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每次扣1分。

7.不參加賭博、迷信等活動。每次扣1分

(二)愛崗敬業(20分)

1.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每次扣2分。

2.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每次扣3分。

3.認真研究教學方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不擅自延長學生在校時間。每次扣3分。

4.轉化差生有計劃,實施過程有記錄,效果明顯。每次扣4分。

5.節假日不擅自組織學生集體補課或上新課。每次扣4分。

6.努力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不亂印、濫發各類學習資料。每次扣4分。

(三)關愛學生(20分)

1.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平等公正對待學生。每次扣4分。

2.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學生對老師的品德認可率較高。每次扣3分。

3.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透露學生個人隱私。每次扣3分。

4.不損害學生的人格尊嚴,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每次扣5分。

5.沒有因教育方法不當,出現學生擅自外出、逃學甚至流失的情況。每次扣5分。

(四)教書育人(15分)

1.注重德育,把德育滲透在各科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向學生傳播有害身心健康的思想。每次扣3分。

2.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正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不斷活躍學生身心。每次扣3分。

3.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所教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對老師的課比較喜歡。每次扣3分。

4.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每次扣2分。

5.不擅自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名次,不單純以考試成績評價學生,不按成績排座位。每次扣4分。

(五)為人師表(25分)

1.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每次扣2分。

2.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每次扣1分。

3.關心集體,團結協作。服從組織的合理分工。每次扣1分。

4.正確處理同事之間的關系,不嫉賢妒能。善于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取得大家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每次扣2分。

5.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及時與家長交換教育孩子的意見,如開辦家長學校、設立家長接待日等。每次扣2分。

6.尊重家長,不指責家長,平等對待所有家長。每次扣1分。

7.工作時間不上網炒股、聊天或玩網絡游戲;工作時間不經商、不玩撲克,課堂上不使用通訊工具。每次扣4分。

8.不違規向學生收費,不違規向學生推銷學習資料及學習用品等。每次扣4分。

9.不利用工作之便謀取私利。不向學生及家長索要財物。每次扣4分。

10.不搞有償家教,不私自辦班。每次扣4分。

(六)終身學習(10分)

1.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每次扣1分。

2.系統鉆研與所教學科有關的專業知識,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法。每次扣1分。

3.積極參加繼續教育,按規定完成繼續教育學時。每次扣3分。

4.堅持使用、推廣普通話,正確使用漢字。每次扣2分。

5.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認真完成聽課學習任務。每次扣2分。

6.掌握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效果。每次扣1分。

五、考核時間與考核程序

1.各中小學、幼兒園參照《*市教育局開發區分局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考核表》內容要求、結合各類崗位特點和本校師德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制定考核細則及各類評議樣表,經學校教代會或全體教職工大會表決通過后公布、實施。考核細則報所分局辦公室審核、備案。

2.師德考核每學期進行一次階段性測評,教師對照考核標準進行自我評估,填制師德考核表。學校考核小組結合教師自我評估結果組織評議,評議結果備案,年終匯總,進行集中考核。每學期各中小學、幼兒園要將教師考評結果報片區師德師風考核小組匯總報分局師德師風領導小組備案。

3.考核評價實行100分制,采取自評、教師互評、學生及家長評價、校級考評等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4.年終,被考核教師在教職工大會或由考核小組組織的有關會議上作師德述職報告,接受評議。

5.本校(園)考核小組在平時考核結果的基礎上,廣泛征求教師、學生、家長等各方面意見,經集體討論,對每個教師作出客觀評價,并提出考核等次意見。

6.本校(園)考核小組反饋考核結果,被考核教師無異議后簽字確認。

7.被考核教師對師德考核結果若有異議,可在接到考核反饋結果之日起10日內向本校(園)考核小組提請復核,本校(園)考核小組應在10日內提出復核意見;被考核教師若對復核意見仍有異議,可向分局考核領導小組提請復核。

8.審核、上交表冊存檔。考核完成后,填好《師德師風表格》(附后,要雙面打印),實行一人一檔。

9.校(園)一把手的師德師風考核,由分局考核小組組織實施。

六、考核結果的運用

1.師德師風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業績考核、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的首要內容和重要依據,記入教師個人檔案。

2.在晉級晉職、評先評優、培訓進修等方面,優先考慮師德師風考核為“優秀”的教師。

3.教師師德師風考核未達到優秀的,年度考核、績效考核不得評為優秀等次,不得參加各類先進評選。

4.凡在師德師風考核中被確定為“不合格”的,當年年度考核相應定為“不合格”;不得晉升工資,不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必要時調離教學崗位,若連續兩年考核均為不合格,則予以解聘。對有嚴重失德行為、影響惡劣者按有關規定予以嚴肅處理直至撤銷教師資格。

5.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師德師風考核實行一票否決,直接認定為“不合格”:

(1)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言行的;

(2)以非法方式表達訴求,干擾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損害學生利益或毀損學校名譽的;

(3)組織或者參與對學生的有償補習活動,或者利用節假日和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集體補課的;

(4)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

(5)品行不端,歧視、侮辱學生的;

(6)在工作崗位遇到涉及學生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未及時采取措施,保護學生人身安全的;

(7)在招生、考試、評估考核、職稱評審、教研科研中弄虛作假、營私舞弊的;

(8)強制學生訂購教輔資料或者報刊的;

(9)向學生和家長索要或變相索要財物、收受學生和家長財物的;

(10)擅自停課、缺課、無故不完成教學任務或擅離職守的;

(11)態度粗暴,方法簡單,語言刻薄,嚴重傷害學生身心健康的;

(12)參加*組織或在課堂上散布、傳播封建、*思想和政治謠言,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13)工作失職、瀆職造成安全責任事故的;

(14)因違法違紀行為受到紀律處分的;

(15)其他嚴重損害教師形象和聲譽的行為,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