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高二年級第一學期《國學經典》教學工作計劃

高二年級第一學期《國學經典》教學工作計劃

2024-08-01 閱讀 4298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高二年級第一學期《國學經典》教學工作計劃

《國學經典》內容涵蓋先秦以來的重要經典,涉及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漢魏文選、唐宋詩詞、明清散文等不同文體類別,設有修身勵志、山河吟詠、詠史抒懷、哲理情思、家國情懷、情思感悟、神話寓言、亳韻古風等主題單元。此書具有精深的文化經典。教學時逐步推進,含英咀華。

一、指導思想

按照亳州市教育局“進入課堂、搭建載體、注重實效”的基本思路,推進中小學國學經典教育活動,把國學經典教育納入常態化、制度化的軌道。

二、教學策略

1、領會深刻內涵,鉆研《國學經典》

領悟了課標的內涵,鉆研了《考試說明》,明確了學生最需要突破的重點難點,僅僅是開展本學期教學工作的前提,要真正做到有效教學,高效復習,還需要選好、用好典型事例。課堂教學之余,根據學生實際,依據《國學經典》的精髓,自己出一些資料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不搞提海戰術,下攔河網。

2、依據學生實際,探尋語文差異。

本學期時間緊,任務重,學生語文能力差異大,有必要研究現階段學生最缺什么知識與能力,最需要提高哪些方面的語文素養,區分出主要差異與次要差異,有選擇、有重點地突破性地分層教學。這是我們有效開展本學期教學與復習工作的第1個前提條件。

3、精心備課,上好課。

時間緊,任務重,必須得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每一節課,老師必須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的,達到一個什么樣的要求。并且要擇其重點進行教學,不能面面俱到。重點引導學生進行教讀課文的學習,自讀課文完全放手學生自己學習。

4、強化積累,注重積累

要求學生做到三個方面:一是摘抄一些好的詞語和名言警句,注意歸類收集,如寫人的和寫物的分開,與四季的分開等等;二是體會文章的時代意義、作者思想感情,好的文章往往反映時代的精神,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教育意義,文章是作者心靈世界的反映,從文章內容也可以分析出人物的精神世界。閱讀文章,一定要求學生能體會出這些內容;三是注意學習各篇的寫作技巧,好文章不但有好的思想內容,而且運用了較好的表達技巧,閱讀文章要求學生注意吸取這些好處,以便“遷移默化”到自己的文章中來。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課

篇2:校本課程國學教學體會

校本課程國學教學體會

《國學》課程是我校的校本課程。本學期,五年級上冊教材主要從事的是《老子》的(道)的教學。通過國學教學,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回顧本學期的《國學》教學工作,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創設有利于學生主動體驗的環境。

在國學教學中,我通過角色想象、情感體驗等形式,創設有利于學生主動體驗的環境,引導學生在朗讀、默讀、精讀中反復誦讀,使他們用心去感受、關注、欣賞、評價文本,獲得大量的鮮活的閱讀信息,從而實現師生與文本間的對話。

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古文,并能背誦有關段落。能夠結合書上注釋、字典以及課外資料理解國學的主要內容。通過《老子》中的(道)的學習,學生積累了大量的傳統文化,這有利于他們今后的學習與發展。經文誦讀恰恰把學生帶入了傳統的文化氛圍,學生在一遍遍、一篇篇的古典經文誦讀中感受到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遠,興趣漸生。之乎者也,古訓在前,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自然約束了自己的行為,傾向于學習,心靈又得到洗禮和震撼。

二、遵循多“讀”的教學原則。

在國學教學中我注意遵循多“讀”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多讀多背多誦,自讀自悟、質疑問難,細細品位古文的韻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講透講深”、“問個不休”,先積累起來再說,日后再來“反芻”。課上形式多樣,有鑒賞課、分析課、自讀課等。做到初讀經典、整體感知;熟讀經典、自悟自得;適度講解、恰當點撥;展開想象、悟意明理。

三、讓誦讀活動深入開展。

充分利用每周一節的國學誦讀課。利用每天早會課十分鐘時間,開展“國學誦讀”活動。重在復習、加強記憶。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為學生們學習國學經典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制度大全為您編輯]指導學生有效誦讀,在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幫助孩子快而有效地掌握學習內容。比如:小組誦讀,男女生比賽,同桌比賽等。培養讀書興趣,提高語文能力,提升文明素養。

四、學以致用,落實生活,做到“知行合一”。

好習慣是孩子一生的財富,孩子學了,就需要用到生活中。課上成功了,學生也聽懂了,還不行!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學了這些傳統文化,學了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我們就得用它來指導我們的生活,指導我們的人生,要不學了也是白學,也是空喊口號,不能真正達到育人的目的。所以我注意抓住教育的契機,及時引導,以身立教,教育孩子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做到“知行合一”。本學期,我們在元旦節時,還開展了“國學經典篇目和

弟子規、三字經的誦讀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學生參與熱情很高。我班陳嘉鑫能流利背完《弟子規》的全文,榮獲學校的一等獎。

篇3:國學經典誦讀課教學成果總結與計劃

國學經典誦讀課教學成果總結與計劃

一、教學成果總結

經過老師與小朋友們的共同努力,一個月下來,國學經典誦讀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現詳細說明如下:

1、論語《學而第一》篇,趙心鏡小朋友第七段,十三段,十五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余能夠背誦下來;馬博洋小朋友第一段比較熟練,其余需提示,可以背誦下來:李梓睿小朋友第四、八、十、十三、十五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余能背誦下來;孫小慈小朋友每句需提示,可以背誦下來。

2、論語《為政第二》篇,趙心鏡小朋友第一、二、三、四段熟練,第五、六、七、十、十二、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余能背誦下來;馬博洋小朋友第一、二、五、十一、十二、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段熟練,第三、四、七、九、十、十六、十七段不太熟練,需提示,其余能接誦下來。

3、論語《八佾第三》篇,趙心鏡小朋友全篇熟練,幾乎不用提示,全篇能誦讀;李梓睿小朋友熟練,幾乎全篇能誦讀;馬博洋小朋友較為熟練,個別段落需提示,其余能接誦下來;孫小慈小朋友,每句需提醒,可以全篇接誦下來。

4、論語《里仁第四》篇,趙心鏡小朋友熟練,幾乎全篇能誦讀下來,李梓睿小朋友熟練,幾乎不用提示,全篇能誦讀;馬博洋全片較為熟練,個別段落需提示,全篇能誦讀。

5、論語《公冶長第五》正在學習中。

二、近期教學計劃

根據中班小朋友的實際學習情況,老師制訂如下學習計劃:

1、每周抽出一節課復習已讀篇章《八佾第三》和《里仁第四》

2、每月月底對所有已讀篇章復習鞏固一次。

3、每個星期五上午對小朋友們檢測一次,以幫助鞏固已讀章節。

總之,老師將一如既往地帶領小朋友們多讀多誦,總結經驗,取長補短,真正使得小朋友們成為國學經典的實踐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