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校教育中師德追求
美國學校教育中的師德追求
美國是世界上教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美國學樣教育的經驗不只值得我們借鑒,其對師德問題的認識也值得我們重視。從一些資料來看,美國學校教育中關于師德問題的關注主要有以下特點:1.一般不作統一的規定,但一些教育家或教育機構對此提出了基本的要求;2.美國學校教育中的師德問題不只體現在對教師職業道德的一般要求上,還體現在教師與同學交往最密切的教學活動上;3.美國學校教育中的師德問題,還體現在教師自身人格的不時提升和追求上。總之,美國學校教育中的師德問題是與促進同學的獨立發展密切聯系的。下面主要從個方面對美國學樣教育中的題德問題進行分析,以認識美國學校教育中題德的特質和其追求。
師德的基本要求
在師德的問題上,美國的學校教育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同學”。這一要求的提出與現代社會美國學校的發展以和教育對兒童研究的重視并把研究的效果運用到教育上有密切的聯系。19世紀后期,被稱為“美國進步教育之父”的美國教育家帕克在“昆西教育改革運動”中,就提出了教育應當“使學校適應兒童,而不是使兒童適應學校”的主張,在教育觀念和師德內容上進行了大膽的革新。在他看來,兒童或者同學應當成為學校的中心,教師應當尊重兒童,關注兒童的需要、興趣,促進兒童身心各方面的發展。進入20世紀以后,隨著進步教育運動的進一步的發展,美國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更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杜威直接參與了這一運動,并論述了許多重要的思想。杜威認為,兒童應當成為“教育的起點”和“中心”,“教師在學校中并不是要給兒童強加某種概念,或形成某種習慣,而是作為集體的一個成員來選擇對于兒童起作用的影響,并協助兒童對這些影響作出適當的反應[1]。”20世紀以來,“尊重同學”的思想已經成為美國學校教育中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在現代美國學校教育中,要求教師“尊重同學”主要表示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反對教師對同學進行粗暴的教育和管理。在美國學校教育中,有許多對教師行為的具體要求。如教師對同學要有愛心,對同學要和藹,禁止教師對同學進行言語傷害和身體傷害等。假如有教師對同學管教過嚴的,甚至任何對教師的不滿,都可能構成同學或家長對教師的訴訟。這使得教師時刻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在管理上切忌傷害同學的自尊心。美國學校被譽為兒童的“天堂”。
二是要求教師要注重同學身心的健康發展,不能因為強調知識學習的重要而增加同學的負擔,損害同學的身心健康。在美國的學校教育中,教師十分注意活躍課堂的氣氛,強調同學應當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課外,美國教師很少給同學安排家庭作業,在他們看來,假如同學在課后花許多時間來完成家庭作業,就有可能占用從事其他活動和游戲的時間,影響同學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是要求教師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同學,給同學表達自身意見的機會。美國許多學校都有明確的校規來保證同學在校所應享受的權利。如美國俄亥俄州某學校的校規規定:同學在學校里“應當獲得可能的最好的教育”;同學“作為一個個人而得到公平的對待”;同學“可以通過個人或者學校的代表組織表達自身的意見和看法,假如有違法紀律的問題,應被事先警告通知[2]。”……同樣,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對所有的同學一視同仁。教師不能以個人的好惡,喜愛某些同學,而厭惡另一些同學。
四是要求教師在道德行為和品質上要為同學樹立良好的典范,對同學的行為發生積極的影響。如美國教師專業規范委員會曾經針對教師的道德為提出一些要求。如教師應具有好奇心、耐心、老實、正直、尊重多樣性、重視文化差別等品質;教師應當具有推斷能力、從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發明和冒險的能力、持一種實驗性的和問題解決取向的能力等等。這個委員會認為,教師具有這些能力會對同學的發展發生積極的影響,成為同學學習的典范[3]。
總之,美國學校在師德問題上提出的關于教師“尊重同學”的基本要求,反映了現代教育發展的基本特征,即“尊重同學”是教師進行教育和管理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充沛尊重同學,才干為同學的健康生長發明一個較好的氛圍,才有利于教育中同學主體地位的實現。
教學與師德
一般來說,教師的職業總是與教學工作分不開。在教學中,教師如何傳授知識,如何看待同學的學習,應當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模式等等,都與教師個人對教學的認知有密切的聯系。在美國教師看來,教師對教學的認知、努力和其對同學的影響也是師德的重要內容之一。在20世紀初期,美國教育家杜威就認為,在學校教育中,教師的努力必需同兒童不依賴于教師而獨立發展結合起來,否則,教師的努力就會變成外部的陰力,束縛兒童的發展。這樣的教育不能稱之為教育[4]。在當代,美國教育家認為,在教學上,教師的職責不只僅是協助同學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應當以真誠,無知和謙虛的態度協助同學成為知識的積極追求者,使同學成為在學習上不依賴于他人的人。
美國教師的這種教學上強調“無知”的態度是繼承西方教育保守的結果。古代希臘教育中的“蘇格拉底方法”不只提出了一種獲取知識的方法和思想,也提出了教師在教學方面所應具有的品質和態度,即謙虛品質和真誠的“無知”態度。蘇格拉底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與同學進行對話,一起探尋真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抱有一種真誠的“無知”態度,通過與同學的對話,協助同學獲取真理。在蘇格拉底來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假如沒有真誠的“無知”態度,即指教師在教學中只是提出問題,卻不回答這些問題,從而把學習變成同學不時探索新知識的過程;同時,教師堅持“無知”態度,也可以使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處于同等的地位。教師不是知識的占有者和炫耀者,也不是同學的訓導者;教師是與同學一樣的知識探求者。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在教學上促進同學學習的催化劑和推動力[5]。
在現代美國學校教育中,蘇格拉底的這種“無知”態度和教學模式正為美國的教師所繼承和發揚,它演化為一種教師追求“不知道”的教學模式。如在教學中,當同學對某個問題有疑問時,一些教師便經常反問同學:“你自身是怎么想的?”有時候,教師面對同學的提問會直言相告:“我也不知道。”甚至轉而向教室的其他同學詢問:“你們誰知道這一問題?”結果在課堂上雖然教師沒有回答問題,卻使得同學們有了暢所欲言的機會[6]。
美國教師追求這種“不知道”的教學模式也反映在其他課程上。如在一些技能課上,美國教師不是向同學介紹一些基本的操作要領,也不是教同學一些理論和方法,而是介紹完工具和其他注意事項后,就讓同學自身做。假如有同學還繼續讓教師介紹技巧和效果時,教師就會對同學說:“我不能告訴你,我知道的也有限,不如你自身試試看怎樣才干制造出效果來。”假如再繼續問,教師可能會拋出一個問題反問同學,或者列出幾種可能性,但并不確切指出哪一種最好,而在于是讓同學自身做出選擇。在一些以知識為主的課上,美國教師也不只是講課本,而是把課文內容分派給各個小組,小組的每個人也都有自身的一份任務,最后由每個小組各選一個代表向全班匯報所讀的內容。
可見,美國教師這種追求“不知道”教學模式的一個主要特征就是要求同學依靠自身的努力,獨立地完成學習。在美國學校教育中,教師的這種做法是得到社會肯定的,如美國教師專業規范委員會曾經提出過評價勝利教師的5項規范,其中第一條就是:一個好教師能告訴他的同學關于許多問題的答案。但是最好的教師能夠不說話,而是協助他的同學自身去考慮出答案[7]。
應當指出,美國教師之所以追求這種“不知道”的教學模式,并不是他們不知道同學對知識和技能的需要和渴望,也并不是他們對教學和同學不負責,而是反映出他們對現代教育和教學的一種獨特的理解。在美國教師看來,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雖然許多已知的知識已經代替了未知的知識,但仍有許多未知的東西在向已知挑戰。僅僅給同學已知的知識是不夠的,必需培養同學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已知和未知。教育應當讓同學通過自身的實踐與考慮來空虛自身的頭腦,而不是依賴他人的頭腦。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同學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同學學會對自身的學習負責,使同學善于用自身的頭腦去考慮、去判斷,并得出自身的獨特見解,否則同學學到的東西再多,也是他人的死的東西,不能夠繼續豐富與創新。
美國教師追求這種“不知道”的教學模式,也反映了現代科學精神對美國學校教育和教師行為的影響。美國現代物理學家費曼指出:科學家總是與疑難和不確定性打交道的。當一個科學家不知道一個問題的答案時,他就是不知道;當他有了大概的猜想時,他的答案也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即使他對自身的答案胸有成竹時,他也會級質疑留有余地。對科學家來說,供認自身的無知,使自身的結論留有被質疑的余地,是科學發展所必需的。在科學知識體系中,只有具有不同可信度的知識,而沒有哪個理論具有絕對的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對于科學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了不確定性才有疑問,才會從新的角度尋找新的解決方法。科學發展的速度不只僅是指一個人進行多少實驗,獲得了多少實驗數據,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多少供人們檢驗的新思想和新觀念[8]。
總之,美國學校教育中教師的師德是與教師的日常教學密切聯系的。在教學中,一個教師如何處置教學內容,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基本上反映了教師希望把同學培養成為什么樣人的教育理念。從美國教育家關于師德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學校教育對“教書育人”有自身獨特的理解。他們雖然強調教師對教學和同學應當具有責任心,但并不是要求教師對同學的一切學習行為全面負責。在他們看來,教師對同學提供細心周到的協助,并不意味著這位教育就是一個好教師,相反,這種協助可能會毀掉一個同學。
教師的人格與師德
美國許多教育家強調,教師不只應當做好自身的工作,而且還要對自身人格有更高的追求。這種人格的追求不只是品德的修養和思想的凈化,更重要的是對教育中的公正和正義的追求。教師要通過自身的行為和影響使同學也成為一個追求正義的人。美國學校教育中關于師德的這一思想與西方的教育保守有密切的聯系。
在西方教育保守中,希臘教育家蘇格拉底對“德即知識”的論述和其自身的所作所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蘇格拉底來看,德行是關于善的知識。一個人知道什么是善的,必需會行善;假如一個人自稱知道一件事情是好的但又不去實現,則是自相矛盾的,這說明,他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知道這件事的好處。蘇格拉底強調“德即知識”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當一個人認識的真理和正義以后,就應當義無返顧地去追求,甚至犧牲自身的生命。在這方面,蘇格拉底自己就是一個典范。當他被判以極型后,他有多次逃生的選擇:他可以交付一筆贖金以換取生命,他的朋友也愿意代他交付贖金;他還可以把妻子和小朋友帶上法庭求情,用情感化陪審團;另外,在臨型之前,朋友又為他布置逃走的道路。但他認為這些行為都是與法律相抵觸的不正義的行為。他在知道什么是正義之后就不能再做不正義的事情。蘇格拉底追求正義和真理獻出了自身的生命,他的這一行為成為西方師德教育中的重要范例之一。
在現代美國學校教育中,教師雖然不至于像蘇格拉底那樣為追求自身的信仰而獻出生命,但為了追求教育的正義,也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在美國教育中就有這樣一個案例:在一次自然課上,兩個初中男生由于課題匯報的內容與任課女教師的觀點不合而與她發生抵觸。這位女教師很快將此事向學校進行了報告,并要求對他們實行“停學”的處分。這件事情引起了另一位男教師的關注,他決定介入此事,但他同時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從通常情況來看,學校的教育都應站在學校的立場上,為自身的同事說話;學校的領導也應站在教師一邊,替自身的職員說話;這位男教育又是與學校簽有合同的,他應當是為學校工作的;況且,在一般人看來,教師工作只是一個養家糊口的職業,這位男教師沒有必要為了維護同學而丟掉自身的工作。因此,這兩個同學開始并沒有對這位男教師的參與抱有任何幻想,但是這位男教師在聽了兩個同學的陳說以后,經過考慮,分別向校長助理和校長寫了信,表達了自身的看法。這位男教師認為,這兩個同學雖然有些調皮,但他們絕不是壞小朋友,他們是坦誠和學習努力的。最終,學校接受了這位男教師的建議,沒有處分這兩個同學。事情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同時也給兩個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同學看來,這位男教師是一個不顧個人得失,主持正義的人,這樣的教師才是真正教書育人的好教師[9]。
篇2:小學師德師風教育整頓活動方案
政村小學以上學校: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近年來,我鎮廣大教師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無私奉獻,辛勤工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了積極貢獻,贏得了社會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但是,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由于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教師隊伍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少數學校個別教師法制觀念淡薄,道德修養欠缺,師德師風失范,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要求,影響了教師隊伍的整體形象。為了切實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不斷提升廣大教師職業道德水平、專業素質和敬業奉獻精神,樹立教師崇高形象,促進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山政教體發【*】5號、13號文件精神,經中心校行政管理處會議研究決定,在全鎮開展以“立師德,鑄師魂,修師身”為主題的師德師風教育整頓活動,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為統領,按照*對全國教師提出的“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勇于創新、奮發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要求,通過集中教育整頓,解決存在問題,完善制度,加強管理,切實打造一支品德高尚、知識淵博、業務精湛、人民滿意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二、目標任務
通過集中整頓,警示一些師德不良、風紀不正的教師,使全體教職工工作紀律明顯加強,服務態度明顯轉變,辦事效率明顯提高,育人意識明顯增強。
三、時間安排、整頓范圍及組織形式
活動時間:*年1月16日開始到2月28日結束。其中:集中整頓為1月16日至1月22日;檢查驗收為2月18日至2月28日。
整頓范圍:全鎮中小學所有在職教職工和教育工作者。
組織形式:中學以校,小學以片為單位組織實施。
四、階段安排及主要任務
集中教育整頓活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1月16日到1月18日)宣傳動員、集中學習階段。
⑴組織準備。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制定活動方案。⑵宣傳發動。召開動員大會,組織學習山政教體發【*】5號、13號文件,提高廣大教育工作者對師德師風教育整頓活動重要意義的認識,積極參加教育活動。⑶集中學習。認真組織學習《*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關于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若干意見》、《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從思想認識上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的遵紀守法意識和職業道德水平。
第二階段(從1月19日到1月20日)對照檢查、整改落實階段。
(一)學校領導班子成員重點查擺是否存在以下問題:
1.學校辦學目標
篇3:小學提升職業素養成就美麗人生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方案
為全面貫徹黨的**大會議精神,認真落實教育部*年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核心,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科學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根據全市教育工作實際,市教育局決定*年在全市中小學開展“提升職業素養、成就美麗人生”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具體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提高教育質量,提高教師素質是關鍵;提高教師素質,師德建設是重點。職業道德決定職業行為,職業觀念決定職業水準。以貫徹落實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中小學(園)教師專業標準為切入點,將學習教育活動常態化,進一步建立健全教師師德師風工作長效機制,促進教師由職業型向事業型轉變,成就教師美麗人生。
二、工作目標
(一)注重“三個引領”,即引領教師轉變職業理念;引領教師轉變工作作風;引領教師轉變利益觀念。
(二)強化“三個保障”,即保障教師成長發展健康環境;保障教師專業發展基本待遇;保障教師崇高的社會地位。
(三)解決“三個問題”,即解決教師追求卓越的機制問題;解決校長真抓實干的責任問題;解決學校風清氣正的環境問題。
(四)確保“三個零投訴”,即學生對教師滿意度的零投訴;家長對教師職業品格的零投訴;社會對教師辦班補課、推銷學習資料和生活用品、侮辱學生等師德問題的零投訴。
三、工作原則
(一)校長帶頭的原則。校長要成為教師師德師風的先進表率,要成為學校師德師風建設的第一責任人。
(二)注重激勵的原則。學校要建樹不同類型的師德典型,要激勵更多的教師創先爭優。
(三)強化教育的原則。學校要注重用規范的標準要求教師,要用身邊的榜樣引導教師。
(四)追求實效的原則。學校要敢于正視教師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校長要敢于解決影響教師隊伍群體形象的核心問題。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堅持學習教育為主,把握主流價值觀。全年主要抓好“三類學習活動”。一是學習《規范》,把握師德核心。繼續深入扎實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以《規范》來要求教師、激勵教師,將《規范》作為學校師德文化的主要內容,全面加以宣傳,全面加以深化。二是學習《標準》,把握教師準則。全面組織學習“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小學教師專業標準”、“中學教師專業標準”、“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把握《標準》中的基本理念、基本內容,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三是學習楷模,把握師德理想。“愛”和“責任”是師德的精髓,學習師德楷模,就是要有敬業的精神,博愛的思想,創新的意識,誨人不倦的品格,儒雅的人生態度。
(二)堅持領導帶頭示范,抓好“師表激勵工程”。一是校長要身正業精。要確立“成長學生、成就教師、發展學校”的辦學理念,要明確學校風清氣正的師德目標,要謀劃正向激勵的師德措施。二是班子要率先垂范。班子要以身作則,帶得起頭,過得起硬,要進一步加強學校班子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學習作風、生活作風建設,加強執行力建設,提升班子公信力,提高班子工作效能。三是先進要培養宣傳。要培養教師團隊精神,建樹一批有凝聚力,有戰斗力的團隊;要讓個人帶動群體,讓群體帶動集體;要讓師德表率在學校里有地位,在同事中有影響,在家長中有口碑,在成長上有盼頭;四是激勵要催人奮進。學校要建立師德激勵機制,要通過目標激勵、參與激勵、成果激勵、培訓激勵、崗位激勵,獎勵激勵等辦法,讓教師情系教育、用心教育,從而感受職業幸福和美麗人生。
(三)堅持師道正向引領,建立健全師德長效機制。一是全面貫徹落實《松滋市中小學師德師風建設六項制度》。二是組織評選全市第三屆“十佳校(園)長”、第二屆“十佳師德標兵”。堅持以師德為前置條件、以業績為核心條件,大力表彰教師隊伍中的先進典型。三是舉辦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報告會。四是嚴格師德問題查處。堅持“有訴必查、屬實必糾”的原則,嚴格加強教師辦班補課、向學生推銷學習資料和生活用品、侮辱學生等師德問題的調查處理。
五、全年師德師風主題教育階段工作安排
時間
內容
具體安排
*年3月
師德師風建設月
1、召開專會貫徹落實“提升職業素養、成就美麗人生”主題教育活動方案。
2、學校制定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4月
師德問題查處月
1、市教育局紀監室、信訪科、師職成科等科室聯合暗訪、調查。
2、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予以公開查處。
5月
讀書征文活動月
參加全省“讓夢想與現實同步”征文活動。
6月
“崗位爭先”活動月
1、學校組織“三考”(高考、中考、統考)備考比學活動。
2、學校師德師風創新團隊和師德模范爭創評選活動。
7-8月
暑期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月
組織暑期師德師風集中教育活動。
9月
第三屆“十佳校(園)長”、第二屆“十佳師德標兵”評選表彰月
1、下發相關文件;
2、組織審核評議公示;
3、全市集中表彰。
10月
先進教師事跡巡回演講宣傳月
組織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巡回報告活動。
11月
“提升職業素養、成就美麗人生”主題演講比賽活動月
學校組織“提升職業素養、成就美麗人生”主題演講比賽活動。
12月
主題教育活動交流總結月
1、進行全年師德師風工作總結。
2、組織全市師德師風先進評選表彰活動。